8月24日據封面新聞報導。陳泗瀚因遭受校園霸凌,在一次反擊過程中用刀刺中了李冬冬,致毆打者李冬冬死亡,於2014年8月被判決有期徒刑8年。今年8月25日,陳泗瀚的母親來到了未成年犯管教所,接兒子回家。
陳泗瀚於2014年遭受李冬冬一行人的校園霸凌,一天上午放學後,陳泗瀚被李冬冬一行十幾人圍住毆打。李冬冬還拿出刀砍陳泗瀚,於是陳泗瀚用刀反擊,李冬冬持刀追趕陳泗瀚,隨後就倒下了。
最終結果因陳泗瀚的防衛行為導致李冬冬死亡,陳泗瀚被判決了8年。面對校園霸凌,應該忍耐還是反擊?
55名同校學子聯名請求:他是這起事件中的受害者
陳泗瀚作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被欺凌者,卻因為防衛致人死亡被判處了8年的有期徒刑。對此,陳泗瀚的家人、同學都很不認可。
55名同校初三學生聯名寫了一封請願書,希望法官能夠給陳泗瀚的人生多些希望和保護。他們在請求信中寫到,陳泗瀚原本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也很積極向上。在校園霸凌事件中,他更是一名受害者。倘若陳泗瀚沒有反擊,死的是否會是他自己?
專家:被欺負要打回去
面對校園霸凌,有的人選擇忍耐,嚴重者會使得被欺凌者死於校園霸凌。也有人選擇反擊,比如陳泗瀚,但是他卻受到了法律的懲處。兩種不同選擇,孰對孰錯?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面對校園霸凌,教孩子,被欺負要打回去。她強調,被欺負的孩子倘若不打回去,欺負人的孩子就會失去敬畏之心,無視規則,從一次欺負變成多次欺負,最終演變為霸凌。
李玫瑾教授告訴受到欺凌的孩子,打回去是捍衛自己的尊嚴,也是及時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避免在壓迫下自己崩壞,也避免在壓迫下過激反抗,讓自己身陷刑罰。
每年,全球有2.46億學生陷入校園霸凌,有32.5%的學生遭受過校園霸凌。如此數據,觸目驚心。網絡上頻頻曝出的校園霸凌事件也讓我們心驚。有多少孩子是因為校園霸凌而死?
2018年,宣威一名14歲少女因為難以忍受校園霸凌喝農藥自殺,東莞16歲女孩樂樂因為遭受校園冷暴力,選擇了跳河自殺……這樣的事件讓我們痛心!
律師:是正當防衛,不應負刑事責任
貴州校園反殺案當中,多名目擊者回憶了案發情況,李冬冬多次毆打陳泗瀚,並拿出刀砍陳泗瀚,陳泗瀚被砍中了兩刀,他看到李冬冬拿著刀衝向自己才拿出刀來防身。陳泗瀚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刺中了李冬冬胸部,最終導致李冬冬失血過多死亡。
據悉,當地公安機關工作人員表示,當年對"正當防衛"的法律概念不清晰,缺少相關案例,才會使得陳泗瀚被判處了故意殺害罪。陳泗瀚的律師也表示,他是典型的正當防衛,不應付刑事責任。然而悲劇已經發生,事實無法更改。
敢於對校園霸凌說不,遠離校園欺凌
面對校園霸凌,沉默只會讓施暴者變本加厲,讓受害者陷入恐慌和黑暗。因此,面對校園霸凌,應該敢於說"不"。
首先,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做施暴者。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知道在危險情境下如何保護好自己。
其次,家長還應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李玫瑾教授認為,家長除了要告訴孩子面對欺負要打回去之外,還應告訴孩子在反擊時應注意避免傷害到對方的脆弱部位。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能欺負別人,也不能被別人欺負。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