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孩遭受校園霸凌,反殺頭目被判8年,回家!曾55名同學聯名求情
就在今年的8月24號,據封面新聞報導。陳泗瀚因遭受校園霸凌太久,在一次反擊過程中用刀刺中了李冬冬,致毆打者李冬冬死亡,於2014年8月被判8年。今年8月25日,陳泗瀚的家裡人來到了未成年犯管教所,接自己的兒子回家。
陳泗瀚在2014年遭受李冬冬幾個人的校園霸凌,一天上午放學後,陳泗瀚被李冬冬一行十幾人圍住毆打。李冬冬還拿出刀砍陳泗瀚,於是陳泗瀚用刀反擊之後,李冬冬持刀追趕陳泗瀚,隨後就倒下,再也沒起來過。
最後的判決結果:因陳泗瀚的防衛行為導致李冬冬死亡,陳泗瀚被判決了8年。
這就不禁讓我們想到我們面對校園霸凌,應該忍耐還是反擊?
陳泗瀚其實就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也是被欺凌者,卻因為防衛導致他人死亡,判處了8年的有期徒刑。這個事情,對於,陳泗瀚的家人,同學相信很不相信。
曾經有55名同校的初三學生裡面寫了一封請願信,希望法官能給他的人生多一些希望和保護他的請求,信中寫到他原來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也是非常的陽光,積極向上在面對校園霸凌這件事情,那其實是作為一名受害者,他說他當天沒有攻擊的話,死的可能就是他自己了。
面對校園霸凌的時候,也會有什麼都不多的,嚴重的還能釀成慘劇。也有人選擇反擊,比如案件的男孩子,但是他卻受到了法律的懲處。兩種不一樣的選擇,會有兩種不同的途徑。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教育孩子被欺凌要打回去時,他強調,有時候不打回去欺凌的孩子會失去敬畏,有時候會忽略中間的規則,一開始欺凌第一次,後來多次,最後演變為霸凌事件。
他同時也告訴那些受到欺凌的學生,反擊回去保證自己的立場,也在放鬆一下自己不好的情緒,避免壓迫下自己會崩塌,也避免壓迫下過激反抗,自己會陷入懲罰中。
同樣還有很多悲劇發生前,18年有一個14歲的女孩,因為忍受不了喝農藥自殺,還有一個16歲的東莞女孩,因為學校的冷暴力選擇了跳海自殺,這件事,讓我很心痛。
其實面對這種事情了,沉默只會讓欺負你的人更加變本加厲的欺負你,讓受害者陷入了其他的恐慌和黑暗中,因此面對校園霸凌,應該敢於說"不"。
首先我們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一個非常好的行為習慣,不作為一個受害者,也不做一個施暴者,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知道在危險的情況下應該怎樣更好的去保護好自己。
其次家長還要給孩子們梳理自己的規則意識,家長除了要告訴孩子欺負了要打回去以外,還要告訴孩子反擊的時候避免哪些地方是比較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