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幹啥去了?」孩子3歲後奶奶想帶娃,寶媽說完後奶奶不再說話

2020-11-18 隔壁王嫂子

從生下來就一直帶孩子的寶媽,全都知道什麼時候帶孩子最辛苦,那就是孩子三歲前。這是因為寶媽初為人母,什麼也不懂,即使看了育兒書籍,也沒什麼實戰經驗,面對孩子無從下手,手忙腳亂,所以孩子三歲前寶媽最累最難。

而孩子到了三歲後,一般都走進了幼兒園,而且寶媽經歷了三年,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面對三歲後的孩子,寶媽變得輕鬆許多。

那麼孩子三歲前,家裡老人能及時幫助寶媽,會給寶媽減少很多壓力。

「早幹啥去了?」孩子3歲後奶奶想帶娃,寶媽說完後奶奶不再說話

小盼生了寶寶後,直接辭去了工作,全身心地在家帶寶寶,一方面自己很喜歡寶寶,另一方面兩家的老人身體都比較差,帶孩子勞心勞力的,折騰不起。

小盼開始了一天24小時帶娃,由於沒有經驗,帶娃的時候總出差錯,每天都很辛苦,很想倒頭大睡,但是有個寶寶不允許她這樣。

小盼的媽媽時不時地會來看望小盼,並幫助小盼帶孩子,每次這樣能讓小盼有個緩衝的機會,小盼心裡十分感激。

就這樣孩子三歲了,小盼給孩子找了一個幼兒園,並在幼兒園附近找了一個工作。

小盼和媽媽商量,早上自己從孩子上學,中午孩子在學校吃飯睡覺,晚上讓媽媽幫忙接一下孩子,等自己下班了再將孩子接回家。

本來這麼安排一直順利進行,可不到一個月,小盼婆婆給小盼老公打了一個電話,聽說孩子上幼兒園了,自己想負責接送孩子。

小盼聽到婆婆的想法後,特別生氣,明明自己和媽媽勞心勞力的帶大了孩子,現在孩子3歲了卻想帶孩子,這算什麼事兒?

小盼給婆婆回了電話:「媽,現在孩子就粘外婆,放學了非要外婆來接,我接都不願意,您說您要接孩子,早幹啥去了?」婆婆聽完小盼說完不再說話。

小盼不讓婆婆帶孩子,主要心裡有怨氣,覺得自己帶娃三年那麼辛苦,外婆都來帶外孫,而奶奶卻不見人影,現在三年過去了,孩子三歲正是惹人愛的時候,奶奶卻來截胡,這種做法誰遇到了想必都會生氣。

不過孩子父母也要注意,請老人帶孩子,不管孩子多大,寶媽都要做好這幾方面。

1、老人有帶孩子和不帶孩子的選擇權,不能因為老人不帶孩子就心生怨氣,若老人積極幫忙帶孩子,應該心存感激。

2、老人和年輕人總會出現觀點不同的問題,那麼出現這些問題後,年輕人應該放平心態,好好溝通,別一說話就火氣大,畢竟老人帶孩子是幫忙。

3、老人帶孩子時,要注意別讓老人過度溺愛孩子,有時候年輕人需要充當厲害角色,不要也放任不管,要讓孩子有怕的人。

4、平常抽出時間帶孩子,給老人一些私人空間,別老人帶孩子了,自己什麼都不管。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說話,3歲才查出先天性耳聾,帶娃的奶奶豈能「背鍋」?
    ,能犧牲自己退休後的休閒時光挺身而出幫忙帶娃真的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情。一提起娟娟,王奶奶就忍不住要流淚,因為她一直很自責。09年的時候,娟娟出生,兒媳婦在家呆了大半年,孩子到了斷奶的時間,媳婦就出門打工,把娟娟丟給了王奶奶。好在王奶奶那時候身體不錯,有精力,也覺得有義務幫兒子帶娃,畢竟大家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兒子也有能力,在東莞一家工廠做科長,不幫忙自然是說不過去的。
  • 「早幹嘛了?」孩子上幼兒園後奶奶想帶娃,聽完寶媽的話不吭聲了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奶奶說想帶娃小瑜生完寶寶時,因為自己的媽媽和婆婆身體不好,於是老公與其商量便由小瑜辭去現在的工作,全職在家帶娃。小瑜是個新手媽媽,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真可謂是「摸爬滾打」地走過來,十分不容易。期間,小瑜的母親心疼女兒,時常過來幫忙照看。
  • 媽媽和奶奶帶娃差距有多大?看完後,你還敢讓奶奶帶娃嗎
    許多父母也正是因為如此,從孩子出生以來,一直到長大,都是堅持著自己帶娃,不敢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生怕把孩子交給別人帶會有所欠缺。 而究竟媽媽和奶奶帶娃的差距有多大呢?看完接下來的一組對比,相信你也會有足夠的認識。
  • 「孩子3歲前我帶,上幼兒園後奶奶帶」,姥姥說透幫女帶娃的本質
    就像在我們小區,5個帶娃老人,3個都是姥姥。為什麼都是姥姥帶娃呢?基本上有三點原因,一是幫女兒減輕負擔,讓女兒及早參加工作,不要為孩子失去自我。二是退休之後無事可做,幫女兒帶娃,也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三是孩子奶奶沒時間,作為姥姥的就自動補位。姥姥幫女帶娃無可厚非,人之常情,並且也是自願的。
  • 姥姥把寶寶帶到3歲,奶奶卻想「收網」,聽到寶爸的話後偃旗息鼓
    就目前而言,現代人的壓力依舊是很大的,特別是生完娃後的爸爸媽媽,不僅要賺錢,還得擠出有限的時間去帶娃,實在是分身乏力。不過很多長輩倒是很樂意幫子女接過這個&34;,幫忙帶娃。姥姥把寶寶帶到3歲,奶奶卻想&34;,聽到寶爸的話後偃旗息鼓小胡和丈夫婚後一年生了個兒子,本來夫妻倆並沒有打算這麼快要孩子,因為正在處於工作的晉升期,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但是婆婆說生了孩子她來幫忙照顧,讓兩人不用擔心。可孩子出生以後,婆婆帶了兩天便沒了耐心,表示自己不願意帶娃。
  • 奶奶帶娃說方言,孩子時常蹦出一句「幹啥呢」,三分可愛七分憂心
    奶奶帶娃說方言,孩子時常蹦出一句「幹啥呢」朋友芸汐的閨女,一直都是奶奶在帶的,芸汐平時上班忙,剛休完產假就面臨加班,每天早出晚歸,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帶娃。上個周末芸汐終於得閒,上午懶懶地窩在沙發上看書。
  • 孩子3歲之前,奶奶和爸媽誰帶好?這篇給你答案
    @瑤瑤媽我也認為是自己帶好,我姐姐的孩子就是送老家奶奶帶的,我姐過年回去孩子理都不理,買衣服、買玩具好歹哄著同意跟媽媽睡,可是睡了不到十分鐘,小傢伙還是哭著找奶奶,只好又讓孩子回到奶奶房間,我姐都傷心地哭了好久。@欣然媽咪孩子小時候還是奶奶帶,畢竟老人有經驗,對孩子還有耐心,我家欣然就是奶奶帶,我想幹啥幹啥,誰再領,長大還是跟媽媽親。
  • 雙胞胎娃,一個讓鄉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3年後見面:這是啥
    李女士喜得一對雙胞胎,這讓李女士夫妻倆開心極了,但是帶2娃的李女士真的承受不住兩個寶寶的「折磨」,一起哭的時候,真是束手無策。於是兩口子一狠心就把大女兒送到了奶奶身邊。這樣一送就是3年。而這其中,李女士也沒回去看過這個女兒,因為她工作忙,小女兒身體又不好。3年後的某天,李女士和老公商量:我們把女兒接回來吧,他們可以上幼兒園了,這樣也比較好帶。
  • 婆婆不願帶娃,2年後興高採烈讓孫子喊奶奶,喊完她卻黑了臉
    身邊這種事還挺多,當然一些不想帶的老人態度很堅決,大多很少來看孩子。但是,有些老人不想帶娃,還想動不動來招惹孩子,假裝親熱,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娃,孫子會喊奶奶了,對象卻不是她有位寶媽說,自己當初剛生完孩子,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娃,說她還想多享受幾年晚年生活,就建議她先自己帶幾年娃。
  • 不怕奶奶帶孩子,就怕有特殊愛好的奶奶帶孩子
    如今社會節奏加快,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家中有老人幫忙帶娃。畢竟有很多年輕人不想因為孩子而放棄工作。這時很多奶奶、姥姥再次「上崗」,成為帶娃的主力,但帶孩子畢竟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兒。在小區廣場裡,一到晚上就有很多奶奶借著帶孩子去外面溜達的機會,把孫子放一邊,任孩子們瘋玩,自己在舞池裡放飛自我。前兩天有個老太太帶孫女出門玩,看見有人跳廣場舞一時心癢就跑去跳舞,跳完直接就回家,把孫女忘在外面。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今網上出了個段子,他們將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以及媽媽帶娃劃分成了三種不同的狀態,並一一做分析,看後有很多網友都啼笑皆非。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這位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文娟是名典型的北漂女,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去北京打拼,在打拼的過程中結識了如今的丈夫,婚後二人順利誕下一子。文娟和丈夫小康平時工作非常忙碌,即使有了孩子,他們也不能放棄手頭的工作,怎樣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呢?
  •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被嫌棄,姥姥帶娃卻成主力軍?原因令人深思
    「我才不會讓婆婆幫我帶孩子,到時候我帶著孩子回娘家,讓我媽照顧。」準媽媽小李已經懷孕6個多月,最近我們倆說到以後帶娃的事情。我很羨慕的說,你家公婆剛剛退休,正好有大把的時間幫助帶孩子,你以後可享福了。小李直接反駁道,就算婆婆閒著,我也不會讓帶孩子,我發現了,我們倆各方面都不合,以後一起帶娃,還不知道會鬧成啥樣了,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杜絕這個隱患。
  • 為什麼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奶奶帶娃越來越少?2點原因很現實
    為什麼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成為帶娃的主力軍呢?產假結束後,孩子要交給姥姥帶還是奶奶帶?小萌是位新晉寶媽,在月子裡的時候,自己的媽媽和婆婆都過來伺候月子,媽媽主要負責她的飲食起居,婆婆主要管寶寶多一些,兩位老人相處不錯。
  • 奶奶帶娃是傳統,姥姥帶娃成主流,這3個優勢明顯,奶奶替代不了
    以前的老傳統都是奶奶帶娃,一般孩子都是和爸爸一個姓,奶奶帶娃也是責無旁貸。可是現在很多的年輕媽媽都喜歡讓姥姥帶娃,寧肯讓自己媽媽勞累些,也不願讓婆婆帶娃。二寶出生後孩子奶奶和我們一起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回自己家了,但是看娃的時候一直有保姆阿姨照看,沒有單獨照看過孩子。說起來孩子奶奶的兩個外孫女也是她和女兒一起看大的,現在姥姥帶娃已經成為主流。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很多人都說:「現在流行姥姥帶娃,奶奶去哪兒了?」按理說,女人嫁到男方家,生的孩子也跟男方姓,孩子應該奶奶帶的多才對。那麼,奶奶為什麼不帶娃呢?閨蜜一番回懟,孩子奶奶啞口無言。後來,閨蜜才聽老公說,他媽是擔心孩子一直由姥姥帶大,以後親姥家人,不親爺爺奶奶,害怕「子孫旁落」。所以趁孩子大了,也好帶了,奶奶想趕緊培養感情。
  • 奶奶帶娃更放心?一大批奶奶「假帶娃」被揭穿,年輕父母悔青腸子
    為什麼給奶奶照顧就會覺得放心呢?主要是因為孩子是奶奶的親孫兒/孫女,覺得他們肯定是不會虧待孩子的。最近卻有一批奶奶「假帶娃」行為被揭穿,很多年輕父母看完後腸子都悔青了。張曼生完孩子就一直待在家裡,現在女兒已經5歲了,已經上學了,不需要有人時時刻刻地照顧她。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因此,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我們還是聽聽孩子的回答吧,真是現實又扎心。外婆(姥姥),在孩子的記憶中,總是那麼溫暖又親切。每一個跟著媽媽去姥姥家的孩子,都會覺得姥姥很親。每次去都會給自己做好吃的,還會抱著自己不撒手。我家孩子,從小是姥姥帶大的,現在十幾歲了,每次去姥姥家還是要在姥姥懷裡撒嬌。每次我一兇她,她就會立馬衝到姥姥跟前告狀:「姥姥,你管管你女兒吧。」
  • 雙胞胎老大給奶奶帶,老二父母自己帶,5年後相見「差別」很大
    小優就是這樣,在雙胞胎出生半年後,就將兩個孩子分開了,將雙胞胎老大交給奶奶帶,老二夫妻倆自己帶。由於小優夫妻倆開了一個小店,平時工作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回去看老大,再次相見已經是5年後了。之後在相處過程中,小優發現短短五年時間,兩個孩子差別真的是太大了,看來老人帶娃和父母帶娃還是有區別的。
  • 「硬核奶奶」幹農活不耽誤帶娃,一人就能帶四胞胎,網友:真圈養
    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選擇讓老一輩的人來幫助自己帶孩子。但是下面這一位「硬核奶奶」的帶娃方式卻非常的新奇,幹農活帶娃兩不誤,甚至有網友評論:這才是真正的圈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但是又害怕這4胞胎到處亂跑,自己如果一邊幹農活,一邊看著這4個孩子的話,又要耽誤很多的時間。所以這位奶奶靈機一動,將4個孩子放在了田野一旁的水渠裡面,而自己則拿著鋤頭在田地裡面幹活。
  • 孩子嬰幼兒期,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
    爺爺奶奶堅持說因為寶寶的輔食味道太淡,要加油、加鹽、加醬油。同樣的說辭,「我們過去娃六個月以後就餵娃吃鹽吃醬油了」……我有種無法解釋的無力感。說不通,嚇得我不得不時刻盯緊寶寶,生怕寶寶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正解:1) 孩子在一歲之前,消化系統、腎臟等發育都不成熟,添加鹽、油、醬油等會加重孩子腎臟負擔,不利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