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把寶寶帶到3歲,奶奶卻想「收網」,聽到寶爸的話後偃旗息鼓

2020-09-15 綠葉媽咪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就目前而言,現代人的壓力依舊是很大的,特別是生完娃後的爸爸媽媽,不僅要賺錢,還得擠出有限的時間去帶娃,實在是分身乏力。不過很多長輩倒是很樂意幫子女接過這個&34;,幫忙帶娃。

姥姥把寶寶帶到3歲,奶奶卻想&34;,聽到寶爸的話後偃旗息鼓

小胡和丈夫婚後一年生了個兒子,本來夫妻倆並沒有打算這麼快要孩子,因為正在處於工作的晉升期,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但是婆婆說生了孩子她來幫忙照顧,讓兩人不用擔心。可孩子出生以後,婆婆帶了兩天便沒了耐心,表示自己不願意帶娃。

就在夫妻倆愁眉不展的時候,孩子的姥姥表示自己比較空閒,願意帶娃,於是小胡就將孩子送往媽媽家,讓媽媽幫忙帶娃。孩子在姥姥家被好生照顧,生病時姥姥會立馬帶他看病,餓了、鬧了姥姥也會想辦法解決。雖說帶娃辛苦,但是姥姥從未抱怨過一句。

就這樣,姥姥把寶寶帶到3歲,但是奶奶卻想&34;,她認為孩子就應該跟著奶奶,不需要姥姥繼續帶娃。奶奶趁機&34;,表示當初是她執意讓小胡生娃,才有了這個寶寶。姥姥不接受奶奶將孩子帶回去,於是兩位老人就吵了起來。

小胡的丈夫聽聞此事後,立即趕到現場,調解這場糾紛:&34;

寶爸的回答很中肯,孩子的奶奶聽到話後偃旗息鼓,不再執意要回孩子。


為什麼這位寶爸也認為奶奶想要回孩子很是離譜?

在孩子出生之前,奶奶曾說過要幫帶孩子,可是嘗試了兩天帶娃生活後,她便失去了耐心,不願意再幫小夫妻帶娃,這屬於失信。

而孩子被姥姥領回家好生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姥姥處理,並且在這3年間,姥姥一直很有耐心地照顧孩子,沒有像奶奶那樣,一言不合就放棄照顧孩子。

姥姥將時間、精力都付出在養娃這件事情上,看得出她照顧孩子時有多用心。這位寶爸算是通情達理的人,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他認為孩子的奶奶不應該在孩子長大後來搶功勞。


讓長輩幫忙帶娃,還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1、考量長輩是否適合帶娃

有些長輩並不是特別適合帶娃,比如說像小胡的婆婆一樣,帶娃的時候完全沒有耐心,這樣是無法給孩子一個良好成長條件的。還有一些長輩比較粗心、愛玩,一不留神就忽略了孩子,當這些長輩帶娃外出時,很容易導致娃走丟。

2、別將&34;全丟在長輩身上

有些夫妻生娃後沒時間帶娃,便讓長輩暫時幫忙帶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讓長輩幫忙帶娃並不意味著夫妻二人可以對孩子不管不顧,全部讓長輩一個人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成長。這樣不僅會讓長輩的退休生活質量變差,還會讓孩子不親自己的父母,和父母沒有太多感情。

說在最後的話

其實不論是男方長輩還是女方長輩,帶娃都是合情合理的,重點是哪一方願意不辭辛苦地照顧娃,娃自然就會更親近哪一方。既然一開始嫌棄累、違背諾言,那也不應該&34;,在別人把娃帶好之後想搶功勞。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同這位寶爸的說法嗎?為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姥姥將孩子帶到3歲,奶奶突然想要「截胡」,寶爸的做法很公道
    但也有的奶奶更加疼愛孩子,想親自帶娃,所以也有很多奶奶帶孩子,但是如果兩方家長都想帶孩子的話該怎麼辦姥姥將孩子帶到了3歲,奶奶卻突然想要帶娃芳芳在結婚一年之後就有了自己的寶寶,然而芳芳也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於是當孩子出生不久之後,芳芳就回歸了職場,而芳芳的丈夫平時也非常忙碌,所以兩人就打算將孩子託給老人照顧。
  • 姥姥把娃帶到3歲,奶奶卻想接手帶,寶爸的一番話還是很公道
    但是一般家庭都是奶奶帶孩子,如果奶奶不願意才讓姥姥帶,但是當姥姥帶到三歲以後,奶奶又來帶了,這該怎麼辦?但是奶奶以身體不適拒絕了,真真和老公無奈,只能轉而求助孩子的姥姥,真真是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以後就在家裡,平時空閒時間也比較多,姥姥當然很願意帶孩子,也想幫女兒減輕一點壓力,就這樣,孩子就在姥姥家住下了,一住就是三年,轉眼就可以上幼兒園了。
  • 3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寶爸以為是啞巴要送人,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
    3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寶爸以為是啞巴要送人,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在3歲之前,寶寶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家人的關注。寶寶要是有個三病兩痛,最為擔心和害怕的,莫過於孩子的家長了。之後寶寶也是長得很漂亮,白白胖胖的,十分健康。不過,後來麗麗卻發現了一件十分嚴重的事,那就是本該到了說話年齡的寶寶,既然一個字都吐不出,只會咿咿呀呀地叫。寶媽是想盡辦法教寶寶說話,但寶寶愣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寶爸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十分驚訝,覺得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太反常了。
  • 為什麼孩子給姥姥帶到三歲,奶奶就來截胡呢?原因真的好現實
    在孩子出生之後,寶媽通常為了減少婆媳矛盾,會把孩子交給姥姥帶,但是姥姥帶到三歲的時候,奶奶突然會出來說,我來帶吧其實奶奶有自己的道理,這個時候姥姥就有點啞巴吃黃連了。姥姥把外孫帶到3歲,含淚交給奶奶帶周姥姥家在農村,女兒一家生活在城裡,前幾年女兒生下了一個男孩,女兒和婆婆的關係並不是太好,小姑子也剛生孩子沒多久,婆婆去給小姑子帶孩子,周姥姥不想讓女兒辭工作帶孩子,畢竟女兒也是好不容易進了這個名企。
  • 把孩子從1個月帶到4歲,反手就跟奶奶親,姥姥心裡有苦說不出
    現在很多的孩子不是跟著奶奶長大,就是被姥姥帶大的,而有些孩子即使姥姥盡心盡力陪伴了多年,卻依然跟奶奶親,這讓當姥姥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小張懷孕後,媽媽悉心的照料。小張坐月子,媽媽跑來伺候小張坐月子,照顧寶寶。任勞任怨,洗衣做飯,家務全包。並且,老人一直從孩子出生將孩子帶到了四周歲。如今孩子上幼兒園了,需要老人照顧的也就越來越少了。小張和老公對待老人的態度也越來越不好了。就連老人一手帶大的小外孫都跟自己不親了,小外孫總是嫌棄姥姥,說奶奶好,奶奶親。小張和老公,還有小外孫的做法,讓老人滿心的苦楚,卻不知該跟誰說。
  • 姥姥姥爺都比爺爺奶奶對孩子親?科學排序出來了,和你想的不一樣
    」,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為啥現在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這3個優勢,是奶奶所沒有的
    而且如果婆媳關係本就敏感,很多本來還算融洽的婆媳關係都是因為在有了孩子之後反而變得更加緊張了,所以姥姥身上的這3個優勢,也是奶奶們所沒有的。寶媽知識小Time:為啥現在的年輕父母都想讓姥姥來幫忙帶娃呢?1. 溝通更方便毫無疑問,跟自己的親媽溝通起來自然是最放鬆的,因為親媽不會計較自己的語氣或者是說話的方式。而寶媽是最愛孩子的人,自然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意見,有時難免就需要跟照顧寶寶的老人溝通。
  • 孩子3歲後最好不要讓姥姥帶,其中有3點原因,奶奶的截胡很機智
    ,但是3歲之後,多數都是奶奶在照顧,很多人對這樣的現象都會吐槽,還是奶奶機智,知道3歲前的孩子不好帶,專門等3歲後來「截胡」。為女兒著想婆婆和兒媳似乎自古以來就是天敵,還是需要和睦相處的天敵,這其中就需要投入無數的智慧和雙方的包容,可姥姥還是擔心女兒會受氣,所以在3歲前,姥姥都會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讓自己的女兒能輕鬆一點,但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奶奶對於姥姥帶孩子會有一些不好的想法,所以姥姥為了女兒的婆媳關係,多數都會主動退位讓賢
  • 為啥姥姥大都不帶三歲後的娃?奶奶的截胡不是沒道理,好明智
    許多家庭通常都會因為工作的原因,在生過寶寶之後,都會選擇將寶寶交給家中的老人,一是家裡人帶娃會更安心一些,二是省了一部分僱保姆的錢。但是帶寶寶的老人並不僅僅只有孩子的奶奶而已,孩子的姥姥通常都會參與其中。而且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通常寶寶的姥姥都習慣先帶寶寶,而在寶寶三歲過後,寶寶的奶奶就會來,將寶寶接過自己的身邊,在許多人看來都認為奶奶是一種「截胡」的表現。
  • 「你喜歡奶奶還是姥姥?」4歲孩子回答太耿直,讓奶奶臉上掛不住
    「喜歡奶奶還是姥姥?」這種帶有「挑撥離間」性質的問題,往往讓父母臉上很難看,姥姥和奶奶都是孩子的親人,問出這種問題總感覺有些不懷好意。可是無論怎麼規避,生活中孩子還是有可能遇到這種問題。孩子都比較單純,回答問題不會像成年人那麼「圓潤」,有時候耿直的回答容易讓人尷尬,也容易傷人心。
  • 「喜歡奶奶還是姥姥?」,3歲孫女脫口的回答太耿直,讓奶奶難堪
    前段時間和朋友聚會,朋友說起她帶女兒回老家給奶奶過壽時發生的一件事。這天家裡大人小孩基本上都回來了,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後來有人開玩笑問3歲女兒「喜歡奶奶還是姥姥?」朋友本來想把話題引過去,誰知道女兒想都沒想,脫口而出回答說:「我喜歡姥姥」,真是耿直的可愛。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為啥姥姥逐漸成為帶娃「主力軍」?這3個優勢,是奶奶比不了的
    夫妻倆都要工作,所以帶娃的重任也就交給了老人,而在麗麗通過和丈夫商量過後,最終決定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帶娃。這時有些人就不理解了,為什麼不叫離得近的奶奶帶娃,反而是讓離得遠的姥姥來帶。而對於這個問題,麗麗也解釋說:其實一開始也是想讓奶奶來帶的,可是在坐月子期間,麗麗發現她接受不了奶奶帶娃的一些方式
  • 「姥姥親還是奶奶親?」孩子一句話兩邊都尷尬,現實又扎心
    淘淘媽媽一直以為婆婆雖然不識字,生活方式也粗陋,但是是個善良的老太太,自從淘淘說出了那樣一段話。淘淘一歲以後,姥姥完成了任務回家去了,淘淘媽媽要上班,只能把奶奶從鄉下接過來照顧淘淘。因為淘淘家距離姥姥家很遠,高鐵還要3個多小時,淘淘又小,不太方便出行,所以一年間沒有見姥姥。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這是很多姥姥幫忙帶外孫發出的感慨!他們覺得孩子小時候,誰帶就跟誰親,但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跟奶奶親。在一些人看來,姥姥帶孩子,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帶外孫,有的還出錢出力,​孩子如果磕著碰著,孩子奶奶那邊還會責怪。其實付出不怕,最讓姥姥姥爺難過的是:孩子長大以後,跟姥姥家不親,跟爺爺奶奶家的親戚走得近。有的奶奶就聰明了,她們覺得孩子給外婆帶,自己就省事了。
  • 姥姥帶娃到3歲,奶奶卻要爭奪「主權」,寶爸拒絕:別撿現成的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寶爸寶媽們就要努力的工作,那麼自然就沒有多餘的時間來照顧孩寶寶了,所以當孩子出生後寶媽寶爸就會請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當然也有一部分家庭是因為奶奶不願意帶帶回選擇讓姥姥來帶的。佳佳跟老公是大學的同學,畢業後就結婚了,婚後第一年倆人就有了愛情的結晶,但是對於二人來說歲數都不大,正是年輕需要奮鬥多的時候,孩子的到來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負擔,事業上正是上升期的他們,在孩子滿月後就想請老人來幫著帶孩子。
  • 小時候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憑什麼長大後就得和爺爺奶奶親?你配嗎
    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聲音,說「姥姥姥爺帶孩子最吃虧,反正將來孩子還是和爺爺奶奶親」。誰聽到這話不生氣啊!不過這話說的真的有道理嗎?網友A:我小的時候是跟著姥姥長大的,那個年代家裡都窮,可家裡但凡有點好吃的,姥姥都會給我留著,自己不吃。冬天晚上姥姥都會先把被子暖熱了再讓我睡進去,每到過生日姥姥都會給我煮雞蛋吃。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姥姥帶娃,不讓奶奶帶娃?原因很現實
    而上一輩傳統觀念,大多數孩子在出生之後,父母在外打工,一般都交由奶奶看管。而現在在公園或者小區看到不少老人帶孩子,孩子嘴裡都是喊著"姥姥""外婆",尤其是聽到很多媽媽在打電話的時候"豆豆,聽姥姥話,趕緊吃飯""瓜瓜,讓外公幫媽媽拿個快遞"。現在老一輩的帶娃大軍已經由傳統的」爺爺奶奶「變成了"姥姥姥爺"。
  • 1歲寶寶過生日,因為奶奶送的禮物,睡著後就再也沒醒來
    剛出生的樂樂是家裡面的獨生子,由於樂樂的父母也是獨生子女,樂樂的出生讓兩個家庭充滿了生機,樂樂姥姥和奶奶準備了很多的禮物來迎接這個小孫子,剛出生的樂樂一下就成了家裡面的小皇帝,奶奶為此給樂樂買了一個特別好看的小鈴鐺,這個鈴鐺是一個銀手鐲戴在樂樂手上看起來非常好看,並且還會發出清脆的響聲。
  • 寶寶在外婆家長大,為什麼和奶奶更親?寶媽:姥姥真是白疼你了
    而請奶奶還是請姥姥就成了小夫妻的「議題」之一。那麼孩子對奶奶的感受和姥姥的感受一樣嗎?這個5歲的小豆丁的回答,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寶寶在外婆家長大,為什麼和奶奶更親?莎莎生了孩子之後,理所當然的交給了自己親媽帶,眼瞅孩子已經5歲了。一次有親戚串門,打趣問孩子說:「你喜歡姥姥還是喜歡奶奶啊?」孩子的回答卻令大家吃驚,「我更喜歡奶奶。」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回答道。莎莎當時就不高興了,對寶寶說:「姥姥真的白疼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