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庭通常都會因為工作的原因,在生過寶寶之後,都會選擇將寶寶交給家中的老人,一是家裡人帶娃會更安心一些,二是省了一部分僱保姆的錢。但是帶寶寶的老人並不僅僅只有孩子的奶奶而已,孩子的姥姥通常都會參與其中。而且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通常寶寶的姥姥都習慣先帶寶寶,而在寶寶三歲過後,寶寶的奶奶就會來,將寶寶接過自己的身邊,在許多人看來都認為奶奶是一種「截胡」的表現。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只不過是帶寶寶的問題而已,誰帶都是一樣的,但其實三歲之前帶寶寶,和三歲之後帶寶寶的性質完全不同。三歲之前的寶寶不能走路,每天都要跟在大人的身邊抱,老人的體力本就有限,長時間抱寶寶自然會感到累,寶寶的習慣並沒有養成,吃喝拉撒都需要家長時時刻刻看管著,所以看管三歲之前的寶寶會更加辛苦一些。
而在寶寶三歲之後長大了,也懂事了,在這個時候他們更可以很好的了解到究竟誰對自己好。但如果這個時候奶奶過來幫忙,姥姥自然會離開,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奶奶聰明,知道帶三歲之後的寶寶清閒。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大多數姥姥並不是被逼著退圈二線,而是自願,對此也沒有絲毫抱怨。
1、從親家母的角度考慮
其實在寶寶三歲之後,姥姥退居二線也是為了親家母考慮。因為哪個老人帶寶寶時間長,寶寶肯定會和那個老人更加親近一些,特別是在寶寶三歲之後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姥姥長時間帶寶寶,自然會和姥姥更加親近一些,因為沒有長時間和奶奶相處在一起,寶寶和奶奶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好。
也許在小寶寶看來喜歡誰就和誰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一些老一輩的人看來,如果寶寶不和自己親近,反而是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時間一長,奶奶更會對姥姥有埋怨,並且在家中也不會善待自己的兒媳。所以姥姥會從親家母的角度去考慮,在寶寶三歲之後自然會選擇放手讓奶奶來帶寶寶,家庭矛盾會因此消失。
2、為了女兒
女兒和婆婆之間相處,難免會因為意見不同,產生許多的矛盾和摩擦,而姥姥這個時候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少受一些氣,自然會主動去照顧女兒和照顧寶寶。
但姥姥如果長時間帶寶寶的話,奶奶自然也會產生一些想法,認為是兒媳不信任他,不願意將寶寶交給自己帶,所以自然也會對兒媳產生一些怨氣,在和兒媳今後的相處中更會因此對寶寶有許多不滿。
所以一些有經驗的老人都會覺得三歲之前的寶寶應該有姥姥來帶,但是在三歲之後就一定要交給奶奶。
3、避免被埋怨
姥姥照顧自己的親生女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女兒和女婿的家中長時間住下去的話,肯定也會引起女婿和親家的不滿,即便是自己在賣力,最後也會落得個不討好的結果。
所以許多姥姥都會在寶寶三歲之前去照顧自己的女兒,並且幫助女兒帶娃,而在寶寶三歲女兒也可以安心的帶寶寶後,自己則會將寶寶交給奶奶,既不會引起家庭矛盾,自己也不會因此太過勞累。
總之,那寶寶的奶奶選擇截胡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寶寶的姥姥退居二線也是存在這些原因的。千萬不能因此去埋怨任何一個老人,畢竟帶寶寶本身就是爸爸媽媽的工作,老人帶寶寶也只不過是出於情分而已,家長更應該要給予尊重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