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孩子不是跟著奶奶長大,就是被姥姥帶大的,而有些孩子即使姥姥盡心盡力陪伴了多年,卻依然跟奶奶親,這讓當姥姥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小張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就被父母寵著。小張出嫁時,媽媽抱著小張哭成了淚人。小張懷孕後,媽媽悉心的照料。小張坐月子,媽媽跑來伺候小張坐月子,照顧寶寶。任勞任怨,洗衣做飯,家務全包。並且,老人一直從孩子出生將孩子帶到了四周歲。
如今孩子上幼兒園了,需要老人照顧的也就越來越少了。小張和老公對待老人的態度也越來越不好了。就連老人一手帶大的小外孫都跟自己不親了,小外孫總是嫌棄姥姥,說奶奶好,奶奶親。小張和老公,還有小外孫的做法,讓老人滿心的苦楚,卻不知該跟誰說。
如今,很多的父母都忙著上班,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而很多的媽媽們都覺得讓姥姥帶孩子,自己才會更放心。其實,姥姥帶孩子,不僅讓老人受累,還更讓老人受委屈,無處說道。
1、幫女兒帶孩子,還被女兒訓斥
很多的媽媽們在姥姥帶孩子期間,覺得是自己的媽,在老人帶孩子出現差錯時,就會毫不遮掩的批評老人幾句。然而,很多的媽媽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但是,卻已經傷了老人的心,更是對老人的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2、孩子總覺得奶奶比姥姥好
孩子們都會有一種反差心理,如姥姥整天帶自己玩,孩子做的不對了,姥姥會訓斥孩子兩句。姥姥擔心孩子吃糖會壞牙,就不給孩子買。而當孩子到了經常不見面的奶奶家後,孩子做的再不對,都不會訓斥孩子。孩子想要吃什麼,奶奶就會立刻給孩子買來。孩子回家後,就會跟姥姥說,奶奶對自己如何好,奶奶比姥姥對我好,我覺的奶奶親。
3、女婿對姥姥有意見
姥姥長時間在女兒家住著,幫女兒帶孩子,做家務。當女兒和女婿吵架拌嘴的時候,姥姥自然是偏向自己的女兒。時間長了,不管姥姥付出了多少,女婿都不會領情,還會對姥姥有意見。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認為老人在退休後,身體健康,閒來無事。而自己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無暇照顧孩子。再加上孩子是老人的血脈傳承,幫自己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
其實,很多的年輕爸媽們的想法都是比較自私的。老人一手把我們撫養長大,為了我們勞神費心,已經付出太多了。怎會覺得付出的不夠多,還要擔起撫養我們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呢?
1、帶孩子不是老人的責任和義務
老人撫養我們長大,已經做到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自己的孩子,就應當我們來盡義務和責任。幫我們帶孩子不是老人該盡的義務和責任,而很多的父母卻任性的覺得老人照顧自己的孫子,外孫是很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但是,在法律上只有父母才是孩子的監護人,而撫養和照顧孩子更是每個父母必須要負擔的責任和義務。
2、老人應當追求自己的生活
但凡有些孝心的父母,就應當懂得換位思考,並體諒老人。老人一輩子吃過不少苦,受過不少罪,是我們這輩人無法體會,也無法想像的。老人辛苦一輩子,養活了好幾個子女,又為每個子女的學業和工作,以及婚後的生活操碎了心。如今,老人已經到了暮年,退休了,身體狀況百出。這時,老人難得有了自己的閒暇時間,就應當讓老人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情,安享晚年。
3、帶孩子不當保姆
有些老人身體比較硬朗,閒暇的時間也比較多。這時,我們可以徵求老人的意見,在老人各方麵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孩子送到老人家裡代為照顧。而非,把老人當成自己僱傭的保姆一樣,把老人接來,讓老人照顧孩子,為自己洗衣做飯,做各種家務。老人可以抽時間幫忙照看孩子,但不能把老人當成保姆。
如今,老人幫忙帶孩子已經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而老人幫忙帶孩子的過程中,自然也會有各種的小矛盾和大矛盾。孰是孰非,我們暫且不談。只問年輕的爸媽們一句,你們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嗎?
互動話題討論:你家的孩子是姥姥帶,還是奶奶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