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不是什麼新事物,我身邊的家人朋友幾乎都有。
像朋友小趙說要考教師資格證說了很多次,卻每回都拖著不肯去報名;小唐明明有一整本試卷還沒動筆,卻悠哉地和他的小女友在甜品店膩歪;而我呢,記事本上上列了八百個包羅萬象的計劃,涵蓋了學習進修、休閒娛樂、世界旅行等各種領域,卻總是和現在不靠譜的航班一樣,一再晚點。
人們習慣於做事總往後拖延一步,總願意在行動之前先要讓自己享受一下最後的安逸。只是在休息之後又想繼續享受,這這樣直到期限已滿行動也還未開始。
01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每次寒暑假,定會有一本《寒假園地》或《暑假園地》。放假之初,我給自己做了個計劃,每天做兩頁,開學的時候就一定能夠做完。假期的頭兩天我還是會按計劃來寫作業,可是之後就懈怠了。當假期過半的時候,也僅僅才做了五六頁,看著剩下那麼厚的一本,更不想做了,於是就一直拖,拖到假期最後幾天的時候,不得不開始做了。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年夏天,在假期的最後一天,我什麼都沒幹,一直在寫《暑假園地》,晚上都顧不上吃飯。點燈熬油做到了半夜,最後趴在作業上睡著了。實際上連作業的一半兒都沒做完,在做的時候我還在腦子裡編各種各樣的理由想要騙老師,現在想想都可笑。拖延導致的結果就是被老師懲罰。
好在我只是作業拖延,也沒什麼大的不好的後果。
02
要問拖延症嚴重嗎?不嚴重啊,無非就是你該減的肥沒有減掉,該做的活遲了一段時間做。然後,再告訴自己,不就是拖延症嗎,不過,拖延症的可怕在於,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就讓你忘了當初的目標,曾經的夢想。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女士懷孕了,非常高興地買回了一些毛線,準備為自己腹中的孩子織一身漂亮的毛衣毛褲。可是,她卻遲遲沒有動手,有時想拿起毛線編織時,她會告訴自己:「現在先看一會兒電視吧,等一會兒再織」,等到「一會兒」過去之後,丈夫已經下班回家了。於是,她又把這件事情拖到明天,原因是「要陪著丈夫聊聊天」。孩子快要出生了,那些毛線還一直放在柜子裡沒動過。丈夫因為心疼妻子,所以也並不催她。後來,婆婆看到那些毛線,告訴兒媳不如自己替她織吧,但兒媳卻堅決表示一定要自己親手織給孩子。只不過她現在又改變了主意,想等孩子生下來之後再織,她還說:「如果是女孩子,我就織一件漂亮的毛裙,如果是男孩,就織毛衣毛褲,上面一定要有漂亮的卡通圖案。」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終於生下來了,是個可愛的男孩。初為人母的忙忙碌碌中,孩子慢慢地長大。很快孩子就一歲了,可是他的毛衣毛褲還沒有開始織。再後來,這個年輕的母親發現,當初買的毛線已經不夠給孩子織一身衣服了,便打算只給他織一件毛衣。不過,打算歸打算,動手的日子卻被一拖再拖。當孩子兩歲時,毛衣還是沒有織;當孩子三歲時,她想,也許那團毛線只夠給孩子織一件毛背心了,然而毛背心也始終沒有織成……漸漸地,這個母親已經想不起來這些毛線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開始上小學了。一天,孩子在翻找東西時,發現了這些毛線,便問媽媽這些毛線是幹什麼用的。
這個時候,媽媽若有所思、恍然大悟,才又想起自己曾經憧憬的、漂亮的、帶有卡通圖案的花毛衣......
03
現實中,故事中的女士莫不是我們的影子呢?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把明天的事推給後天,一拖再拖,最後不了了之。
都說,一生且慢,來日方長。可是當你某天真的站在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一生碌碌無為,所以想做的事情想愛的人,全部被擱淺。
拖延不是病,只需要你放下手機好好想一想,你拖延的究竟是什麼?時不待我,拖延有害。別讓「拖延」毀了自己,從今天起,讓我們不再拖延、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來源 |南昌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