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我們剛剛報導了冰河救人的「小寧波」張海波的英勇事跡,16日晚,又一場生死救援發生在我們身邊。
「快救人,有人倒地了!」16日晚8點25分,平湖市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館內,突然傳來呼救聲!
一名男子打球後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和他一起打球的球友立即向四周求助。
說來也巧,當時平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在組織工會活動,有八九位醫務工作人員恰巧在球場內打球。在場醫生鄭小耒出於職業直覺,發現情況後第一個衝上去檢查。
「馬上讓病人平躺,頭向一側,防止窒息!」當時,鄭小耒醫生發現病人抽搐越來越嚴重,牙關緊閉,舌頭已經咬住了!情況緊急,怎麼辦?鄭醫生當機立斷,直接把手伸進了男子嘴巴裡,用力將男子牙齒撥開,保持呼吸道的通暢。
這時,許強宏等其他醫生和工作人員也都圍了過來。周圍的熱心球友們也紛紛自發協助醫護人員的工作,幫忙打120急救電話。
「發現他的心跳已經停了,嘴唇發紫,明顯缺氧的狀態」,許強宏是浙江醫院下沉到平湖市人民醫院的重症醫學專家,一看不對勁,立馬指揮大家開展心肺復甦。鄭小耒醫生做胸部按壓,許強宏醫生做人工呼吸,其他人在一旁幫忙。按壓了一會,男子的心跳回來了,但是持續了沒多久,心跳又停止了,經過判斷,男子可能出現了室顫。這時,大家想到,體院館裡配備了AED除顫儀,取來設備以後,大家一邊為男子除顫,一邊繼續做心肺復甦,期間男子病情時好時壞,但是醫生們仍舊爭分奪秒,沒有放棄。
「兩次除顫以後,大概過了一分鐘左右,病人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意識有點恢復了」,鄭小耒醫生說。
隨後,120急救醫護人員趕到了現場,接住緊急救援的接力棒,男子被第一時間送往平湖市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據了解,患者姓瞿,今年55歲,平時身體一直很健康,昨晚打完羽毛球,在旁邊休息時,不知怎麼的,突然發生了意外。「非常感謝,非常感謝,給你們添麻煩了」,醒來後,瞿先生握著醫生的手,激動地說。目前瞿先生的身體狀況良好,接下來還要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記者了解到,此次參與急救的醫院工作人員中,有重症醫學科、骨科、中醫科等醫生,也有護士、醫院後勤保障科的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是許強宏 、鄭小耒、黃麗君、張健、杜曉紅、周安梁、陳遐、沈小雷、李思韻。
【新聞連結】
冬季是一個心梗高發的季節。由於天氣寒冷,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刺激交感神經,讓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升高,從而導致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有晨練的朋友們建議冬天就不要出去太早了,可以等到上午的九、十點鐘,再進行鍛鍊,那時的溫度和陽光更加適宜。如果遇到霧霾天氣,就不要出去鍛鍊了,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室內活動也是對身心健康有益的。
如果發生像上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把握好搶救的「黃金4分鐘」
首先是需要判斷患者是否屬於心臟驟停情況。用雙手拍打患者的肩部或者臉部,也可以選擇在耳邊大喊的方式,一般拍打力度和聲音大小要控制好,以防造成其他傷害。若是通過拍打配合喊叫的方式,患者仍處於無意識狀態,那可以初步判斷為是心臟驟停,這時候要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
接下來要確保患者四肢處於伸開狀態平躺於地面上,患者若穿著較緊的衣服,則需要將衣服解開,便於在做心臟復甦時候患者能吸到新鮮空氣。若是急救者不會做心臟復甦,為防止傷害則不建議做,這時候可以採用人工呼吸方式來輔助患者呼吸。
那麼心臟復甦應該怎麼做呢?
1. 搶救場地要硬一點。
胸外按壓必須在硬床或臺子上進行,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2. 按壓胸骨才有效。
心臟大致位於胸腔中央,一定要把一隻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處,用另一手放在它上邊加強力量,使心臟受到擠壓,迫使心臟內的血液流出,恢復血液循環。
3. 壓迫減壓要徹底。
壓迫胸骨時,手腕要挺直,手肘繃直,慢慢地把體重加上,壓迫胸骨使之下沉4~5釐米,然後突然放鬆減壓。手無論是壓迫還是減壓都不能離開胸壁。
4. 頻率不能太慢。
胸外按壓的胸部按壓頻率要達到每分鐘100次,過慢不能發揮作用。
5. 按摩呼吸配合好。
由兩個人搶救一個人時,應該由一個人做30次胸外按壓後,另一個人做2次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的人,應特別注意胸外按壓者手的動作,在其停止按壓的間隙,立即吹氣,吹氣要大要深要快,每次吹氣時間應持續2秒以上。如果是一個人獨立搶救,也要掌握心臟按摩30次、人工呼吸2次的頻率。
需要提醒的是搶救兒童時,力度一定要小一些,比如胸外按壓時按壓胸骨,只用一隻手就可以了,壓力大約為成人的1/2左右,但頻率要較成人略快,要大於每分鐘100次。
來源:嘉興在線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