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五角星的一個角是接上的(圖))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成立,下設6個小組,第六小組負責擬訂國旗、國歌、國徽等方案。9月27日下午,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第一面國旗是誰製作的?據原北京市政府下屬永茂公司幹部宋樹信回憶,當時全北京市的國旗都是永茂公司統一監製的。他曾奉上級指示在西單一家縫紉社監製了兩面特大號國旗,由於黃緞子不夠寬,大
五角星的一個角是接上的,10月1日凌晨送交開國大典籌備處。回憶的細節和現存的第一面國旗是吻合的。
這面國旗在建國之初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撥交國博前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和陳列。它是用5幅紅綢子拼接軋制而成的,5顆黃星是用黃緞子做的,旗面長460釐米、寬338釐米,雖然歷經風雨,邊角和旗褲已經殘破,旗面略有褪色,但仍富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