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用藥在內的這6種方法都可「誤傷」到腎功能,腎友需小心!

2020-12-22 腎為先

周遜 腎內科主任

所有腎友治療與管理腎病都必須以保護腎功能與避免尿毒症為終極目標,不管是用藥降血壓及降低尿蛋白,還是要求如何吃喝與運動等,都是為了保護腎臟與不傷腎功能,從而阻止或延緩腎病向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進展。然而,不合理用藥、不會吃喝及不科學運動等都會「誤傷」到腎功能,甚至可造成無法逆轉的腎臟損傷,必須引起腎病患者的高度重視。

包括用藥在內的如下這六種方法就會誤傷到腎功能,腎友必須處處小心。

1.都說沙坦類/普利類藥物能保護腎臟,有的時候也會誤傷腎功能。

沙坦類或普利類藥物在慢性腎臟病中的使用非常廣泛,它們不僅有降低腎病患者的全身血壓,還可以降低腎病患者腎小球內的高壓,從而可起到降蛋白、改善腎功能等腎臟保護作用。因此,經常有腎病患者被要求使用這類藥物。然而,我們發現,有的腎病患者在使用這類藥物後,不僅沒能起到保護腎臟與改善腎功能等作用,反而誤傷到腎功能。高度水腫並尿量明顯減少的腎病患者、慢性腎功能不全到了較為嚴重階段、使用後出現明顯低血壓者、雙側或一側腎動脈狹窄者等,使用沙坦類或普利類藥物都可能會誤傷到腎功能。

2.都說他克莫司與環孢素降蛋白效果好,有的時候也會誤傷腎功能。

確實如此,在各種免疫抑制劑中,除了糖皮質激素之外,治腎病降蛋白效果比較好的就是他克莫司或環孢素,它們不僅可以配合激素使用,而且還可以單獨使用,效果都不錯。從長遠來說,只要能降低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就可以阻止慢性腎臟病向腎衰竭與尿毒症發展。換句話說,他克莫司與環孢素是通過抑制免疫與治療炎症及降低尿蛋白這一作用,從而起到保護腎功能的。然而,他克莫司與環孢素又有一定的腎毒性,如果使用不當或長時間使用,反而會誤傷到腎功能。尤其對於伴有較為嚴重的小管間質損或腎功能受損較為嚴重的腎病患者來說,使用這類藥物會誤傷到腎功能。

3.腎病患者出現水腫都會想到使用利尿劑,但過度利尿會誤傷腎功能。

雖然絕大多數慢性腎臟病不出現水腫,但對於出現水腫的腎病患者來說,往往會讓腎友心中不安或看到心煩,總想儘快將水腫消除而後快。對於那些尿量並未明顯減少的水腫患者,一般不提倡使用利尿藥物這一「治標」之策,而應採取積極治療原發病這一「治本」之策;對於那些尿量存在明顯減少的水腫患者來說,一般也不提倡強力利尿,這是因為強力利尿「利掉」的更多的是循環系統中水分,而非皮下或組織間液時的水分。這樣「利尿」容易造成腎血流量下降而影響腎臟供血,從而會誤傷到腎功能。

4.感冒發熱會影響腎病患者康復,但錯誤使用感冒及退燒藥有時會誤傷腎功能。

一方面,腎病患者容易出現感冒發熱;另一方面,感冒發熱之後又反過來影響患者的康復或致病情加重或復發。因此,就需要在第一時間使用感冒藥或退燒藥,從而讓其對腎病患者的影響降至最低。然而,不當使用感冒藥或退燒藥有時也會誤傷到腎功能,這又是怎麼回事?絕大多數含有西藥成分的感冒藥中都有「對乙醯氨基酚」,它與退燒藥「布洛芬」都屬於解熱鎮痛劑,都有一定的腎毒性。如若超劑量使用、兩種感冒藥同時使用、長時間使用、使用過程中未補足水分,以及與利尿劑或沙坦/普利類藥物同時使用等,都會誤傷到腎功能。因此,就要求會用感冒藥與退燒藥,以防誤傷到腎功能。

5.都說優質蛋白飲食能保護腎功能,過多食用以蛋白質為主的蛋白粉卻會誤傷腎功能。

經常說,慢性腎臟病患者應保持以優質蛋白為主的飲食習慣。隨著慢性腎臟病進展,患者的腎功能逐漸減退之後,飲食還需調整到優質低蛋白飲食,即不僅強調「優質」而且還需要「低」,在減少總的蛋白攝入量的情況下,要求其中優質蛋白的佔比應超過六成。如若攝入的總蛋白質超量或其中的非體質蛋白超過比例,則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展速度,即傷害患者的腎功能。而過分食用以蛋白質成分為主的蛋白粉,就屬於此類情況,即不僅不能幫助腎病患者早日康復,反而會誤傷到腎功能。

6.都說鍛鍊對腎病患者好,可劇烈運動反而可誤傷到腎功能。

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朋友,應養成鍛鍊的習慣,腎為先也經常強調這一點對疾病康復的諸多好處。鍛鍊與運動方式與強度的把握需要記住這十二個字: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咱們腎病朋友並不提倡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或健身,不科學的運動或劇烈運動,不僅無助於腎病康復,反而會誤傷到腎功能。其中有一種急性腎衰竭與「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有關,它就是因不科學的運動或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引起。

綜上所述,腎友需糾正如上不合理用藥及飲食與鍛鍊習慣,不讓腎功能再受傷害。

文章為作者周遜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腎友養成這5個好習慣,尿蛋白不上升/腎功能更穩定!
    復發了的腎病,如腎病症候群或狼瘡性腎炎等,治療需要重新開始,希望儘快控制腎病復發;還在發展的腎病,如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會進展成尿毒症,也要重新調整治療方案,希望儘快阻止病情發展。因此,醫生用藥治療是關鍵,包括剛開始的明確診斷、首次用藥的規範治療、病情緩解後的藥物撤減與藥物維持,以及停藥後的定期檢查等等,這都是醫生的事情。這就夠了嗎?
  • 達格列淨可顯著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但3種腎友不能吃
    8月30日,達格列淨進入腎病臨床應用前的最後一次試驗結果公布,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我對此也進行了介紹,點擊查看:慢性腎臟病獲突破:實錘新藥可有效保護腎功能、延長壽命於是這兩天,不少腎友問:FDA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公信力的藥監局,一般來講,它的推薦也會被其它國家所採用,包括我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和我國的各大醫學指南,隨後在我國腎病患者群體中推廣開。當然,前段時間已經有部分不伴糖尿病的腎友在醫師指導下開始服用達格列淨了。這裡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服藥。
  • 防治腎衰竭,早搞清楚3點用藥秘訣,很多腎友贏在起跑線上
    可能同樣類型的腎病,腎功能損傷程度一樣,病情處於同一階段,開始用藥治療,每個人的對藥物的反應都是不同的,結果也就不一。因此很多腎友都想找到「特效藥」,最好能「藥到病除」。但其實腎病並非是單一用藥的疾病,往往需要多種藥物聯合起來,才能發揮出更有效的作用,繼而穩定住病情。
  • 尿蛋白穩定的腎友都離不開4項措施!佔2個腎功能也不會太差
    腎病中後期的治療重點並不是降尿蛋白,而是重視腎功能的調理及降低體內毒素水平,所以控制尿蛋白水平要趁早。降低尿蛋白不是腎病治療的根本目的,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來延緩腎衰竭才是重點。如何使尿蛋白一直處於低水平?這幾點措施,腎友該早重視!
  • 腎友健康飲食需記住這6大要點!
    這一原因,有的腎病朋友就理解為「只吃素」。雖然米麵、蔬菜與水果等素食中礦物質、維生素與膳食纖維等含量比較豐富,但是它們的蛋白質含量普遍偏低,而且胺基酸組成的原因,其中非優質蛋白含量也很低。因此,長期吃素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降肌酐,可這只是「表現現象」,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改善腎功能。不僅沒能改善腎病患者的腎功能,而且還會帶來其它後果,其中營養不良與免疫功能低下反而成了腎病患者康復與好轉的最大障礙。
  • 尿蛋白下降之後,腎友還需堅持做這4件事,否則極易前功盡棄
    尿蛋白降下之後,腎病患者還要堅持做好如下這五件事。    2.仍需按時找醫生複診  一般來說,尿蛋白降下來之後,腎病患者仍在治療中,其病情可能還處於變化之中,化驗指標也會有變化與波動,藥物也需要調整。這些情況都必須及時與醫生溝通與交流。因此,就需要患者按時找醫生複診,或為了解惑,或給出建議,或指導用藥等等,以助鞏固療效,讓尿蛋白不反覆。
  • 這3種方法也都有效,腎友可以酌情選擇
    腎病治療會用到很多藥,有降壓藥、降蛋白藥、消炎藥、利尿劑等西藥,還有部分中藥,為腎功能的穩定「保駕護航」。以蛋白尿為例,多數腎友在中早期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漏蛋白情況,針對蛋白尿治療,最常規的方法就是以激素消炎為主,輔助用免疫抑制劑來起到抑制抗體的作用。
  • 腎友懷孕清單,25個問題詳細解答
    不過,不同病情的腎友,懷孕風險大不相同。打算懷孕前,一定要提前找一個靠譜的腎內科大夫隨訪。2.腎友什麼時候懷孕?如果有要孩子的打算,腎友懷孕要趁早。普通人懷孕合適的時間是在35歲之前。腎友還要做好準備的,最重要兩點是:腎病相對平穩;孕期不能用的藥,該停的都停了。4.懷孕會引起腎病惡化嗎?對任何女人而言,懷孕不能保證100%的安全無虞。因此,即便你的腎病再輕再穩定,醫生也不會100%向你保證腎病一定不會進展。
  • 腎友懷孕清單,25個問題詳細解答
    腎友還要做好準備的,最重要兩點是:腎病相對平穩;孕期不能用的藥,該停的都停了。腎功能分期處於CKD1-2期的患者,即腎小球濾過率大於60。這一條最重要!這張圖反應的是懷孕後腎友尿蛋白大概趨勢。這些藥物,是腎友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按需使用的。
  • 這3種蛋,腎友需「忌口」!
    別看小小的一顆雞蛋,其營養價值卻很高,含有優質蛋白質,其中胺基酸全面且比例正適合人體,但網上卻流傳腎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吃雞蛋,這讓患者望而卻步,果真如此嗎。 腎病患者能不能吃雞蛋? 有人認為,雞蛋屬於發物,腎病患者不能吃。
  • 還在吃藥的腎友,需糾正4種錯誤做法,否則不安全和/或療效差!
    周遜 腎內科主任患腎病後多需使用藥物,而在這一過程中,腎友與腎科大夫最需要關注的是兩個方面,即安全與療效。藥物的安全性即「安全用藥」,就是根據患者個人的基因、體質、病情、家族遺傳病史和藥物的成分等,準確選擇藥物、真正做到對症與對病下藥,同時以適用的方法、適合的劑量、適當的時間準確用藥,並注意藥物的禁忌、不良反應與相互作用等。簡單來說,藥物的安全即患者用藥後其副作用不大或基本可控。
  • 吃藥需謹「腎」,這5種常用藥物很「傷腎」,用藥要謹而慎之
    現在市面上的藥物種類繁多,某些藥物會對腎臟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誘發藥物性腎衰竭,所以用藥一定要謹慎,萬萬不能濫用藥。 腎病患者若出現不明原因反酸、噁心嘔吐、噯氣以及胃部不適,不能自行用此類藥,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另外也不能長時間大劑量用質子泵抑制劑,若大量嘔吐或腹瀉時需及時糾正體液丟失問題,然後再用藥物治療。
  • 降蛋白尿常見4個誤區,腎友注意避開,可有效降低腎衰竭
    理想指標不單是說尿蛋白轉陰或降到0.15g才是好轉,只要漏出蛋白的量不會對腎功能產生太大影響,基本上就達到了臨床治癒(大部分腎病1g以下,甚至0.5g以下)就可以接受。但有少部分患者,開始用藥是從十幾克降到了幾克,但再降速度就變慢了。還有少數患者用藥後效果達不到,開始加藥或換藥,治療走了不少彎路。
  • 降尿蛋白的3個小方法,只有極少數腎友做到,效果不比激素差
    目前降蛋白的主流方法根據不同病理類型腎病,分為兩方面:一、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劑的免疫療法二、普利類、沙坦類或他汀類等通過降壓、降脂起到的間接降蛋白作用的方法多數腎友通過堅持治療,尿蛋白大多能降下來,長期用藥可以保持穩定狀態。
  • 腎病用藥常犯的三個錯誤,比不治還危險!2個方法化解腎衰危機
    感冒藥:有部分腎友感冒後,為了快點好,避免尿蛋白復發,會同時服好幾種感冒藥。較常用的感冒為非甾體類感冒藥,這類藥中的對乙醯氨基酚成分具有腎毒性,對腎臟不是很友好。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感康、白加黑等,還有一些中成藥如小柴胡衝劑等,作用機制相同,同時服用2、3種藥效果不會增加,反而增加腎毒性風險。降壓藥:普利類、沙坦類藥是常用的RAS阻斷抑制劑類降壓藥,同時還有降蛋白、護腎的作用。二者作用機制相同,可互相替代,不能同時服用,亂用反而升高肌酐傷腎。
  • 腎友及時掌握3個降尿蛋白的小技巧,關鍵時刻不怕踩雷
    阻止更多的大分子蛋白漏出,對保護腎小球的基底膜及剩餘完好的腎單位有重要意義。降低尿蛋白的過程中,關鍵是對腎臟內出現的免疫複合物引起的炎症反應加以抑制,減輕腎小球的損傷,來從根本上解決尿蛋白漏出的問題。大部分類型的腎病在積極用藥進行免疫治療後,尿蛋白基本上都會下降到1g以下,腎功能進展速度不會太快。
  • 趁現在腎功能還好或血肌酐不太高時,腎友儘快做好這5件事!
    周遜 腎內科主任一般來說,腎科醫生會將慢性腎臟病分為這三大「陣營」:一是腎功能完全正常的慢性腎臟病;二是腎功能輕度異常的慢性腎臟病;三是腎功能明顯異常的慢性腎臟病。就要趁現在腎功能還好或肌酐不太高時,腎友儘快做好如下這5件事,或許還可以完全治癒,至少可延續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 腎友日常監測肌酐,這3個誤區不要有,以免誤傷腎功能
    尿蛋白和血肌酐指標的升高都與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有關,但實際上發病機制卻不同。尿蛋白主要是腎臟內部存在炎症反應,導致的腎小球濾過膜的損傷,引發大分子蛋白的漏出,是過濾的問題。而血肌酐的蓄積與腎小球代謝功能變差,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下降有直接關係,導致血液內毒素蓄積不能及時代謝,屬於代謝問題。
  • 別擔心,符合6個條件的腎友幾乎不會尿毒症,佔2個也很好
    隨著病情治療對腎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比較關注的問題,就是病情會不會進展到腎衰竭甚至尿毒症透析?目前來看我國1.3億的腎病患者中,大約有300萬的尿毒症患者,進行了透析治療,大約佔到2%。剩下的98%的病友腎功能處於較好的狀態,依然可以持續發揮作用。
  • 腎友養成5個好習慣,能使尿蛋白更平穩,減緩腎臟「衰老」
    這五方面必須要重視! 1、保持低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大量蛋白尿的腎友往往被要求低蛋白飲食,更有助於調節體內蛋白質的平衡。但有些腎友疑惑,本身丟失的蛋白不少了,還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那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達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