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橄欖畫報
廣東人飲茶,有幾款醬經常會出現,通常在某些特定點心上桌時,侍者便會一同端上來。如果沒有在該出現的時候出現,食客一定會揚手喊一句「唔該!俾碟xx醬我」,譬如春卷或山竹牛肉要有「喼汁」,香煎蘿蔔糕要有辣椒醬,像蝦餃這種注重鮮味,味道比較清淡的蒸點,就是非XO醬莫屬了。
如果說在粵菜餐桌上缺了某一種醬就會令人悵然若失的話,肯定就是XO醬。作為一款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醬料,幾乎沒有XO醬無法駕馭的食物。可以搭配點心,可以拌麵下飯,還可以爆炒海鮮為其增香,簡直是廣東人家中必備,分分鐘都需要的醬料。
可是未曾吃過XO醬的話,相信乍一聽名字還真猜不到是什麼樣的醬料。!
01,香港八十年代興起的辣椒醬
XO醬是一種用瑤柱、蝦米、火腿、蝦子和辣椒等材料炮製而成的辣椒醬。其實XO原意是「Extra Old」的簡稱,像白蘭地那種烈酒,會根據釀製時間長短分等級,由低至高:VO、VSO、VSOP和XO,XO是最高級別,因此XO也延伸出高級、奢侈的意思。相傳XO醬是在八十年代的香港開始出現,因其用材矜貴,而被命名為XO醬。
至於XO醬的由來,一直眾說紛紜,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香港半島酒店中菜顧問談錫永(筆名王亭之)參照南洋的馬拉盞,加入瑤柱、蝦子和蒜茸改良而成,嘉麟樓在1986年便率先推出表面交叉疊放如「X」般的兩隻小辣椒,並用「O」字形小圓碟盛著的XO醬。
但也有說法認為XO醬是出自利苑,而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則曾寫過XO醬是「由導演朱牧先生的太太韓培珠原創,當年她做來送朋友吃,從不公開她的秘方。」
雖然XO醬的由來沒有確切的說法,但現在XO醬的製法幾乎人盡皆知,無論是高級粵菜餐廳,還是普通家庭的廚房都可能有其自製的一罐XO醬。
02,選材講究,才能「遇鮮越鮮」
要說XO醬的與眾不同,就要說它的「鮮」,既能為食物調味,也能為食物增鮮。而這種「鮮」,全靠製作XO醬的用料講究,特別是在瑤柱和火腿的選擇上,更是XO醬的鮮味關鍵。
為了味道更豐腴鮮美,選擇風乾時間長的北海道元貝及十年以上的金華火腿。其他食材也會因應季節影響進行調整,譬如辣椒在夏天的味道比冬天重,也會相應地調整辣椒的比例,保持XO醬的整體風味。
北海道元貝
把瑤柱拆散,絲絲分明
高級粵菜餐廳製作XO醬,一般都會選用直徑超過2cm的北海道元貝,煮出來的瑤柱才會口感十足,鮮甜味濃。
煮瑤柱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如何發揮出瑤柱的香味最為重要,有些地方會浸泡瑤柱後再以水煮,有些地方會把浸好的瑤柱與火腿一起隔水蒸軟,也有些地方會直接慢火水煮幹瑤柱,最後再把瑤柱拆散,絲絲分明,香味濃鬱。
火腿通常選擇經過歲月沉澱的金華火腿,取其油份充足的肘子部位,以巧手刀工把蒸熟的火腿切碎,刀工要幼細,口感才會好。蝦米則以國內上等金勾蝦米為佳,色澤金黃,狀似金鉤,味道鮮醇,並把蝦米切成兩種粗幼度,粗身帶來質感,幼身釋放鮮味。把這三款食材處理好了,基本上XO醬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來就要通過油泡把瑤柱絲炸成金黃,瑤柱絲不能炸得太幹,要達到恰到好處的嚼勁,然後加入切碎的蝦米、火腿、蒜蓉、幹蔥、辣椒等材料,慢火炒成,把食材的香味匯聚在醬中,讓鮮、辣、香融為一體,便大功告成!
03,沾、拌、蒸、炒,百搭強手
XO醬因其餘韻悠長的鮮味,其強大的百搭性也遠超一般的辣椒醬,XO醬與搭配菜餚的味道總是相互融合得恰到好處,不會蓋住菜餚的本味。
自從在酒樓的飲茶飯局上興起後,XO醬便一直穩守為點心畫龍點睛的位置,蝦餃、燒賣、蘿蔔糕,經過XO醬「洗禮」的點心讓人一試難忘,XO醬自然而然成為許多人品嘗點心不可或缺的佐料。
除了點心外,當然也不得不提XO醬搭配主食的能力,往冒著熱氣的白米飯上加一勺XO醬,稍微拌一拌,讓海貨的鹹香與辣椒油的惹味包裹著粒粒晶瑩剔透的飯粒,這一口飯便是人間至味。
還有XO醬拌麵,竹升面、鹼水面、伊面,甚至是出前一丁都能與其相拌,在麵條上加一大勺XO醬,瑤柱比例多一些,味道十分動人,絕不輸那碗消夜王者餐蛋公仔麵。
XO醬還可以用來蒸,蒸鮑魚、蒸帶子、蒸排骨、蒸勝瓜、蒸豆腐,簡單卻是品嘗食材原味的好方法。譬如金軒的XO醬蒸鱈魚,用XO醬點綴嫩滑的鱈魚肉,清而不寡,濃而不俗。
不過XO醬的厲害之處,還是在於炒。無論是炒什麼都難不倒它,既可用來襯託海斑魚,也可以與豬腸粉為之纏綿。像逸龍閣不但會用XO醬爆炒龍蝦、象拔蚌、肉蟹、蝦球等海鮮,也會用來炒牛肉、豬肉、雞肉,鮮味油然而生。
如今餐廳運用XO醬的烹調方法層出不窮,無論是經典搭配還是創新組合都總是令人驚喜。許多餐廳都會推出自家制的XO醬讓人們買回家,需要注意的是,新鮮製作的XO醬需要放入冰箱密封冷藏,用乾淨的餐具取用,這樣鮮美口感就可以保持兩到三個月左右啦!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吃哪裡出品的XO醬呢?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