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抱一
在GDP萬億元城市即將擴至20個以上之時,多個強二線城市正在向GDP2萬億元目標進軍。
今年前三季度蘇州實現GDP14208億元,似乎很有機會,在他身後,是杭州,武漢,成都的追趕。
蘇州市域總人口超過了1000萬人,但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只有357萬。
蘇州能否跨越2萬億大關呢?
從對外貿易情況來看,1990年蘇州市進出口總額是1.99億美元,1992年為11.77億美元,連年增長,漲勢迅猛,2000年進出口額已達到200億美元,到2004年突破千億大關,到2015年,蘇州市對外貿易進出口額已高達到3053.5億美元。
其對外貿易依存度從1990年的4.5%,到2006年一度高達283.5%。比重的巨大變化意味著蘇州對外貿易在其地區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或對其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之大。
蘇州市己連續多年佔據江蘇省區域GDP第一的位置,並以14%左右的速度穩定增長,產品的出口和外資的實際利用對蘇州市整體經濟的推動作用是十分顯著的。
當前外向型經濟仍然是蘇州經濟增長的特徵和主要驅動力,針對出現的外資離開,要理性面對沉著應對,揚長避短,優化引資結構並保持外資一定比例的佔比。
外向型經濟屮冇對外貿從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出門過多的依賴的情況。
要堅持做優存量、培存增量並舉,優化外資布局,加快打造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總部經濟集聚發展的使用外資新格局。
提高現代化服務業、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積極引進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核心技術研發的總部和共享功能經濟的外資,實現新經濟的產業升級和示範帶動作用。
從GDP總量上看,2019年杭州雖經濟總量與2萬億大關尚有不小距離,但也有發展潛力。
杭州在金融危機前,經濟發展較緩,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杭州經濟增速飛快,並且第三產業增速快於第二產業。
對於杭州的成功轉型,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對於很多企業家來說,特別是具有國際思想的創業人,能夠快速地抓住當時的時機,實行科技創新來發展企業,當時杭州發展的高技術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幫助其經濟改革,並且加快了經濟的發展。
因此,這些產業具有很大的創新基礎,同時能夠利用當時的特色,將人才、資本為主體的發展新思路,這些產業成為其信息經濟的有力基礎。在當時,杭州立志於發展高新產業,並且其發展的主體產業以物聯網、新能源等十大新興的產業為基礎。
對於構造開放性經濟來說,招商引進外資是一種強有效的促進資金、人才、技術合理配置、資源有效分配、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