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與研學丨行走的課堂,助你解鎖全新的高考體驗(三)

2020-08-27 世紀明德


高考是國家人才選拔和評價的最重要的渠道,在助力學生成長、提高教育質量、促進社會進步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考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幾年,新高考改革把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

以語文學科素養為例,文化傳承與理解貫穿了語文考試的始終,這有助於培養學生文化基礎維度的核心素養,更加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而研學旅行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部分,其核心是實踐育人,因此,研學旅行符合新高考改革的需求。

在新高考教育改革的趨勢之下,研學旅行為何會成為高考的「神器」?讓我們一起解析2020年高考全國卷Ⅲ語文真題,尋找高考背後的「行走課堂」。

01

本次試卷中,實用類文本閱讀考查了《文匯報》對鍾南山的訪談,訪談內容體現了鍾南山先生為國為民的奉獻情懷和敢醫敢言的性情與胸懷。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的大背景下,鍾南山先生的事跡被人們所熟知。作為現實社會的重要事件,同學們通過日常學習、生活實踐和新聞報導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已經了解了很多,不同於書本知識,社會現實通過更為直觀、直接的方式幫助同學們了解了醫生、護士、軍人、計程車司機等不同職業的職責和要求,有利於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我們以課本知識為載體,社會現實為媒介,探究名人的內心世界,深入了解相關職業,努力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課程連結:職業生涯規劃、名人專家】

02

本次試卷中,文學類文本閱讀選取蔣子龍的《記憶裡的光》,文章中錘子與鐮刀的意象,鮮明地體現出作者對中國共產黨的信賴與熱愛,通過本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感情。

本文中的錘子、鐮刀的形象,其實是一種象徵,象徵著中國共產黨,象徵著偉大的祖國。在曾經的黑暗年代裡,中國共產黨的出現就像是一束明亮的光線,為新中國的發展指引了全新的方向,也為全國人民提供了奮鬥的目標。

紅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全國範圍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遺址、革命舊址等都是良好的紅色教育基地,通過親臨革命舊址,了解革命故事、紅色事跡等方式,培養學生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感情。

【課程連結:紅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遺址】

03

本次試卷名篇名句默寫中,孔子和白居易的詩句展現了普通勞動者在勞動生活中的安然自得,阿房宮賦中的句子則體現了封建統治者生活的奢華。

名篇名句默寫通過鮮明的對比,引發學生們對貧富生活的思考,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引導學生們熱愛勞動,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同時,孔子、白居易、杜牧等人都是非常優秀的歷史人物,其精神品格、傳世佳作數不勝數,值得同學們去進行深入探究和不斷學習。

【課程連結:孔子及其教育思想、白居易、杜牧主要作品、阿房宮的爭議】

04

本次試卷作文題目為: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從本試卷整體來看,作文題需要我們尋找各種「鏡子」來審視自我,以「鍾南山」為鏡、以「王彪之」為鏡,找到真正的「榜樣」,學習榜樣身上的優秀品質。題目中的導語「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引發了中學生對自己生活的深入思考,促使中學生尋找更加優秀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種榜樣不僅是書本上、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物,我們要意識到,傳奇人物是值得學習的榜樣,日常生活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人們也值得我們學習,有的時候,平凡也是一種偉大。我們要通過學習、實踐等多種方式深入了解不同的人物和職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和進步。

【課程連結:名人傳記、歷史史實、辯證思維、自我認知】

相關焦點

  • 高考與研學丨行走的課堂,助你解鎖全新的高考體驗語文篇(二)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修訂版)》指出: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應使全體學生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新高考教育改革的趨勢之下,研學與高考又會出現怎樣的化學反應呢?讓我們一起解析高考真題,尋找高考背後的「行走課堂」。
  • 中考與研學丨行走的課堂,助你解鎖全新的中考體驗(陝西)
    在這個維度上實現研學與中考培養的核心素養完美結合,實現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的完美結合。研學與中考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讓我們一起解析中考真題,尋找中考背後的「行走課堂」。從研學上來看,職業生涯體驗、相關志願勞動等相關延伸類研學活動均有利於幫助學生了解社會,提升學生們對於自我的認知和對於不同職業的了解,將課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們的責任擔當。
  • 跟著「沂水最牛高考班」去研學丨非同尋常的課堂
    被譽為沂水「最牛高考班」的沂水一中高三(42)班的師生們來到沂蒙彩虹小鎮、雪山彩虹谷、天然地下畫廊、沂蒙山根據地開展了一場課外學習之旅。在沂蒙彩虹小鎮,師生們參觀古鎮作坊,體驗傳統製作工藝帶來的樂趣;在國學課堂裡體驗書法創作,增強文化自信,了解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 遊學知:行走的英文課堂研學之旅
    研學主題行走的英文課堂-English Only Day,譯為「只能說英語的一天,參營的同學根據自身能力儘可能多使用英文交流,給不敢說、怕說錯的同學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外教互動,加強英語發音練習,勇於出錯,積極改正,英語學習也可以很有趣
  • 跟著「最牛高考班」去研學,全班高考成績都在 620 分以上
    被譽為沂水「最牛高考班」的沂水一中高三(42)班的師生們來到沂蒙彩虹小鎮、雪山彩虹谷、天然地下畫廊、沂蒙山根據地開展了一場課外學習之旅。 在沂蒙彩虹小鎮,師生們參觀古鎮作坊,體驗傳統製作工藝帶來的樂趣;在國學課堂裡體驗書法創作,增強文化自信,了解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 研學旅行或將成為高考"神器"?看看這些改革要求
    自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各地政府和學校將研學旅行擺在更重要的位置,把&34;放在了青少年成長重要的戰略地位,採取一系列舉措推動研學旅行與教育的融合。為響應國家政策要求,新高考明確提出了對綜合素質的具體要求,要求研學旅行主題策劃必須與綜合實踐教育相結合。新高考改革要求主要為以下三點,讓我們分別來談談吧。
  • 中考與研學丨研學旅行,助力中考(北京卷)
    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組成部分,2020年的北京中考試題與研學旅行有哪些關聯和交集呢?讓我們一起解析中考真題,跟著試卷,開啟一次全新的研學旅行之旅吧!,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而走進現代天文館、天象臺、科普館等研學基地時,學生又能被人類改造大自然的巨大力量所震撼,科學重器的背後呈現出的不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大國的自信。
  • 暑假研學來歙縣,體驗禮儀之邦的魅力!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荀子 突如其來的洪水,使歙縣的高考時間向後推遲了一天,7月9日下午5點,伴隨著一陣鈴聲,2020年歙縣高考的最後一場結束了,考生們走出考場,向保障他們考試的武警官兵、公安民警等鞠躬致謝。
  • 暑期研學升溫 行走課堂成「香餑餑」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進入暑期尾聲,不少學校也緊鑼密鼓開展了研學活動,熱度非凡,讓孩子們通過行走的「課堂」,增長見聞。走出校園 體驗電影拍攝艱辛除了「出遠門」,研學活動也可以在家門口進行。日前,城關小學380名少先隊員和32名黨員教師志願者,在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王玫的帶領下走出校園,到北厝大厝基村華光小學參與影片《守島人》的拍攝,並體驗了一把當「群演」的感覺。當天,作為群眾演員的師生們,在經過服裝調整、導演說戲、固定位置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後,正式開始拍攝上學的場景。在拍攝中,由於對鏡頭的陌生感,學生們經歷了數次的重拍,也體驗到電影人拍攝的艱辛。
  • 昭通2020名師助考 ㉘丨高考生物實驗設計類題目得分技巧總結
    如: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時氣溫和相對溼度對A品種小麥光合速率的影響(2016全國卷Ⅲ,第29題),其中,「探究」表明為探究性實驗,據題意此實驗包含了兩組實驗,「氣溫」和「相對溼度」均為自變量,「光合速率」為因變量。
  •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本報記者 王明峰「在這裡,我感受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了解了油紙傘的製作方法。」八年級的餘歡雖住在以分水油紙傘聞名的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但也藉助研學實踐活動的機會,第一次走進油紙傘傳習所。這次難得的經歷,得益於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在研學實踐活動中的創新。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是全國首批20個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之一,也是四川省第一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於2015年11月建成後整體併入瀘州廣播電視大學。
  • 「從高考作文看研學旅行與教育發展」公開課在邕開講
    7月18日,「從高考作文看研學旅行與教育發展」公開課在廣西民族藝術宮開講。記者 冼妍杏 攝公開課由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學會會長、廣西教育學院教研部主任陸雲主講。記者 冼妍杏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18日迅(記者 冼妍杏 黃新躍)7月18日,由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學會、廣西新聞網聯合主辦的「從高考作文看研學旅行與教育發展」公開課在廣西民族藝術宮開講。
  • 從高考試卷看研學旅行,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風向標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一場的語文考試,全國新高考II卷的作文題和研學旅行息息相關,下面小研同學從研學角度聊聊全國新高考II卷的作文題。看到這個題目,你認為難嗎?相信參加過研學旅行的考生一定手到擒來,不論是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在研學旅行的主題活動中都多有涉及。如果單從課堂的教學中獲取這些信息,相信很多同學都會有一種廣而撒網、抽象式的困惑感,但如果真的參加過研學旅行活動,相信一定有一種最真實的體驗,這些形象在自己的腦海中都非常具體,感受也是最真實、最深刻的,自然也就能夠在書面中表達出來。
  • 昭通2020名師助考53丨高考政治全國捲圖表類選擇題分類解析
    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高考政治全國卷的選擇題部分,每年都至少有一題圖表題,總結三年高考的圖表題,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的圖表題:一是坐標(曲線)圖題,二表格題、折線題,三是柱狀圖題。
  • 三江特旅-行走的英文課堂English Only Day/陽朔西街英語口語實戰研學
    三江特旅/走出三江的孩子們行走的英文課堂-English
  • 參考過研學旅行的同學,在高考中有哪些優勢?
    其次,之前有家長反饋說參加研學旅行沒用,儘是多花錢。但是,在高考時,你就會發現,好多題目在教室上課的時候記不住,在研學旅行實踐課程中牢記在心,一眼就知道答案了,比如地理、生物、政治、歷史等學科,還有一個重要的人人必考的學科——語文。
  • 研學旅行,不只是「行走的課堂」
    近兩年來,對研學旅行的各種模糊認識和隨意解說之聲不絕於耳。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了一些有悖研學旅行初衷的現象。比如有的學校打出了「帶著課本去旅行」的旗號,以「第二課堂」的名義把研學旅行做成了「課堂搬家」或補習夏令營、冬令營;有的學校擔心出事,便直接把學校「平移」到了實踐活動基地,把研學旅行做成了另一種封閉式活動;有的學校把研學旅行做成了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活動」……總之,研學旅行在具體實施階段仍存在著諸多「亂象」。
  • 行走的課堂丨暑期親子遊學公益課程開課啦!快來報名吧!
    行走的課堂丨暑期親子遊學公益課程開課啦!快來報名吧!八月親子遊學公益課注意事項1、每個公益課堂限報20個家庭;2、每組家庭2人參加(1個大人帶1個小孩);3、活動當天需自行前往;4、報名後請務必準時參加。5、活動當天請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並接受體溫監測。
  • 高考題目走出校園考察學生綜合素質,研學旅行成為備考「新神器」
    全國新高考Ⅱ卷:知行合一全國新高考Ⅱ卷作文題體現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學生描寫一個地方,考察學生的課堂以外的見聞和思考。而研學旅行則是培養學生學科興趣,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好辦法。根據調查顯示,歷史被認為是與研學旅行最相關的學科,而且學生不僅是學習歷史知識,更能在研學旅行過程中通過活動項目親身感受、體會歷史,培養學生接觸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 行走的課堂,收穫的不止是眼界——我校赴澳大利亞聖馬可學校研學之旅圓滿結束
    近日,由校長助理馮秋生帶隊,教師代表王曉青,張永利,徐雪利和16名學生組成的我校海外研學團隊,圓滿完成赴澳大利亞聖馬可學校研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