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高考政治全國卷的選擇題部分,每年都至少有一題圖表題,總結三年高考的圖表題,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的圖表題:一是坐標(曲線)圖題,二表格題、折線題,三是柱狀圖題。
一、坐標(曲線)題作答解析
坐標曲線題是高考政治經濟生活部分選擇題的常考題型,集中考查商品價格及其它自變量因素與供求的關係,在高考題中要求學生在正比關係與反比關係、需求彈性大與需求彈性小、替代品與互補品、點移動與線移動、供給變動與需求變動、保護價與限制價之間做出選擇。
1、考查正比關係or反比關係
一般來說,一國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將會導致糧食價格和需求量的變動。在圖中,可以較為準確反映這種變動的是
解析:該題AB兩個選項正確反映了價格與需求成反方向變動,所不同在於A選項反映的需求彈性小,B選項反映的需求彈性大;糧食的需求彈性小,故答案為A。
2、考查需求彈性大與需求彈性大(生活必需品or高檔耐用品)
對於同一商品,某企業銷售給老客戶的價格高,而銷售給新 客戶的價格低。正確解釋該企業價格策略原因的圖示是(圖中D表示需求)
解析:四個選項均反映價格變動對需求的影響,AB兩個選項反映新老客戶在不同定價下需求量變化是一樣的,C選項反映老客戶在價格變動的影響下需求量的變化小於新客戶,結合材料信息,正確答案為C。
3、考查「相關商品」(互為替代品or互補商品)
甲、乙、丙是三種相關商品,當甲的價格上升後,乙與丙的需求變動如圖4所示。
這表明
① 甲與乙是互補品②甲與乙是替代品 ③甲與丙是替代品
④甲與丙是互補品 ⑤乙與丙是替代品⑥乙與丙是互補品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⑥
解析:由圖可知,當甲商品的價格上漲後,乙商品的需求減少,丙商品的需求增加,根據相關商品的理論,可知甲與乙是互補品,甲與丙是替代品,答案為A。
4、考查供給變化or需求變化、點移動or線移動
在這類題型裡,關鍵要能區分點移動與線移動,商品自身價格的升降引起自身的供給或需求的變化為點移動;而曲線的左右平移,即自身價格不變,自身價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供給或者需求的改變,則為線移動,引起供給曲線產生線移動的常見因素有生產成本、技術進步、國家價格補貼等政策因素,引起需求曲線產生線移動的常見因素有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動、匯率的變動、國家價格補貼等政策因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稅收引起的供求變化有點移動、線移動之分,消費稅、關稅、資源稅的變動引起的是點移動,而增值稅、購置稅等稅的變動引起的是線移動。
根據國家發改委下發的有關文件,自2019年4月1日起,電網企業增值稅稅率由16%調整為13%,電網企業電價水平降低的空間全部用於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若其他條件不變,下圖中(D、S分別代表工商業產品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能正確反映該措施影響的是
解析:降低工商業電價,意味這工商業生產的成本降低,不考慮其他因素,工商業的供給增加,只有AB兩項反映供給的變化,而A是線移動,B是點移動,工商業品的價格不變,故答案為A。
5、考查限制價格與保護價格
限制價格(最高限價),是人為調低價格(低了才能限制生產的作用),一定比均衡價格低;支持價格(最低限價),是人為調高價格(高了才能支持與保護生產),一定比均衡價格高。
最低工資制度旨在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最低工資應高於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時的工資水平。2017年,我國有22個地區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圖中(P代表勞動力價格,Q代表勞動力數量,D、S分別代表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P1、P2分別表示變化前後的勞動力價格)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是
解析:最低工資標準是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一定高於、超過均衡工資標準,據此可以排除BCD,正確答案為A。
二、表格題、折線題作答解析
表格題和折線題一般由標題、表格(折線)及注釋三個部分組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抓住標題,標題反映了表格、折線的主題,抓住標題,聯繫表格、折線的內容就不會犯方向性錯誤;其次、從縱向、橫向比較找「要點」,橫向看走向、看變化,在看變化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表格、折線反映的主題的變化比率、速度不等於主題的絕對數值。
(1)近三年來,某國財政赤字率和通貨膨脹率的變化如表2所示。
表2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該國可採取的政策措施是
①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②央行在市場上出售債券
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④壓縮政府開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在這個表格題中,通過看表格標題,可以看出表格反映的是財政赤字率和通貨膨脹率,通過橫向看表格,可以看出兩個信息,一是該國財政赤字率在不斷上升,且已經超過了3%的警戒線,二是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且已經超過兩位數;根據這兩個信息,結合書本知識,政府在財政政策方面應該減少支出,降低赤字率,在貨幣政策方面應該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而①③兩個題支的做法都會使得流通中的貨幣量增加,不利於緩解通貨膨脹,題支②的做法能回籠流通中的貨幣,題支④的做法能緩解赤字率,故答案為D.
(2)我國2013~2017年消費和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如圖5所示。
從圖5可以推斷出
①經濟結構在逐步轉型升級 ②全社會資本形成總額逐年下降
③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斷增強④經濟增長逐漸由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這是一道典型的折線題,通過標題可以看出圖表反映的是兩個主題,一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二是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結合圖表,可以得出以下信息,一是消費對拉動經濟的貢獻率在不斷上升,且超過了投資的貢獻率,二是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下降,基於以上信息,題支③正確,而題支②說法本身是錯誤的,只要投資貢獻率不為負數,資本形成總額就一定在增加,而不是下降,以此類似的,不能說經濟增速下降,GDP就減少(除非經濟增速為負數),當然也不能說恩格爾係數下降,食品支出總額就減少。題支④表述錯誤且不符合圖表信息,正確的表述為投資、消費協同拉動經濟增長,故此題正確答案為B。
三、柱狀題作答解析
柱狀題主要通過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的方法解答,縱向比較信息要在不同年份中看變化,找趨勢,一般是「求同」;橫向比較信息要在項目數量大小的比較中找差距,一般是「求異」。
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擁有資產總計42.5 萬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的比重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37.9%。部分行業資產比重如下圖,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通用設備製造、紡織行業分別從15%、35.7%、 12.8%下降到7.6%、20.2%、5.5%。國有經濟在某些行業比重下降
A. 未改變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B. 使非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
C. 不利於國有經濟整體發展
D. 使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控制力上升
解析:該題需要在橫向比較各項目數量大小中找差距,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部分國有工業企業資產主要集中在煤氣、電力等重要資源領域,所佔比重較高,而在農副、紡織等普通領域所佔比重較低,結合書本知識,圖表反映的是通過國企改革要進一步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增強國有經濟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控制力,故答案為A。
以上為高考題中常見的圖表題,本文試圖概括、總結解答圖表題的一些常規方法,以供學生參考、借鑑。
助力高考精彩文章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㊿丨考試臨近,我們還能為數學做點什麼?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㊽丨高考臨考階段的數學複習策略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㊻丨增強政治複習的有效性問題探究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㊹丨雙等效法速解高考理想變壓器問題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㊷丨給高三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建議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㊶丨溶液中粒子濃度大小比較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㊵丨高三備考衝刺階段歷史應考策略
來源丨@昭通日報 微信(ID:hdwk2158200)
審核丨@晶姑娘
運營總監丨@俺是大笨蛋
責任編輯丨尹婕
原標題:《昭通2020名師助考53丨高考政治全國捲圖表類選擇題分類解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