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直言不會,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2019 年,對於北美市場以及好萊塢製片廠來說都是格局大變之年。
迪士尼以 713 億美元收購福斯、好萊塢「六大」變成「五大」、候補成員流媒體巨頭Netflix以《羅馬》《愛爾蘭人》等影片在傳統電影行業分得話語權……變動之下, 2019 年全球票房收入以 425 億美元創下紀錄,北美地區總票房收入為 114 億美元,這一數據相較於 2018 年的118. 8 億美元下降4%,成為北美市場年度票房五年來最大的一次下跌。
變局之下,北美電影市場和好萊塢大廠們有何變動?日前,美國影視資訊類網站Deadline公布了 2019 年好萊塢電影盈虧榜,縱然 2020 年全球電影市場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但該榜單依然如約而至,且將榜單擴容至 20 名以上,以令公眾把脈市場。
榜單顯示,包括《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冰雪奇緣2》《獅子王》等在內的最賺錢的 10 部電影中,迪士尼佔 7 成,索尼和華納也憑藉《蜘蛛俠:英雄遠徵》《小丑》等影片佔據一席之地;最賠錢的好萊塢大片則《X戰警:黑鳳凰》《終結者:黑暗命運》《貓》 《雙子殺手》等。
據悉,在計算各影片所獲利潤之時,Deadline會考慮到片方在製作、宣發及演員分紅等方面的開支,收益部分也會衡量包括影片票房、流媒體點播、影碟及電視轉播版權等各緯度表現。雖說不上100%精確,但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透過榜單可以看到,在風險指數極高的電影行業,賺錢者有,賠錢的大片亦不在少數,沒有誰,也沒有哪個大廠能獨善其身。
成功學奧秘:迪士尼 7 賺 1 虧、
華納Joker牌在手
毫無疑問,最有資格在好萊塢發起「成功學演講會」的,非迪士尼莫屬。
榜單顯示,最賺錢的前 10 部好萊塢大片中,包括票房前三甲在內共 7 部影片被貼上了迪士尼的標籤,如果將漫威和索尼合作的《蜘蛛俠:英雄遠徵》也算在內的話,那就是七部半。幾近覆蓋迪士尼 2019 整個片單。
其中,排行榜單之首的毫不意外是 2019 年 4 月問世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下簡稱《復聯4》)。該片身上攜帶的是漫威超英宇宙 11 年來的IP光環,等待它的也是全球粉絲的吶喊。最終,該片以 27.9 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成為全球影史票房冠軍,並以8. 9 億美元收益助力迪士尼登上江湖霸主之位。與其聯動緊密的《驚奇隊長》與《蜘蛛俠:英雄遠徵》也均取得好成績,分別位列榜單第五、第八位。
超英IP之外,迪士尼另一法器莫過於動畫電影。以5. 99 億美元排名第二的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前作於 2013 年上映時便曾創下 12 月份首映周末票房紀錄,基於第一部的成功,迪士尼很快批准續集。於 2019 年 11 月末上映的《冰雪奇緣2》不負全球影迷期待,以14. 05 億美元的全球總票房超越《復聯2》,擠進全球票房影史第 10 位。
此外,「真獅」電影《獅子王》以及有著超 20 年歷史的經典動畫IP「玩具總動員」收官之作《玩具總動員4》則分別以5. 8 億美元、3. 68 億美元的利潤位居排行榜第三、第六位。真人童話電影《阿拉丁》以及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分別以3. 56 億美元和 3 億美元利潤位居第七、第八位。
當然,鮮有失手的迪士尼也並非彈無虛發。華特·迪士尼親自製片的動畫電影《小飛象》曾攜帶著美國幾代人的美好回憶,相較於最初 64 分鐘的動畫啊, 2019 年上映的真人版《小飛象》則在豐富故事的基礎上也添加了更多的人物和情節,最終這部時長為 112 分鐘、成本1. 7 億美元、全球票房3. 53 億美元的IP改編電影並沒有迎來經典的煥新,扣除影院收入和宣發成本後虧損在所難免,但具體金額未知。對於迪士尼這樣的「大戶人家」而言,且去年可能不值一提,更何況還有該片周邊衍生品的「回血」。
相對於 2019 年主宰了全球電影市場的迪士尼而言,華納手中王牌不多,但貴在有兩張Joker牌。
製作成本 7000 萬美元、全球宣發1. 2 億美元、總成本3. 93 億美元、全球院線收入4. 75 億美元、全球總收入8. 3 億美元……DC影片《小丑》戰績已無需贅述,可謂名利雙收。華納憑藉該片獲得4. 37 億美元的淨盈利,影片也以2. 11 的現金回報率位居 2019 年盈利榜第四位。
華納另一張小丑牌則為由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小丑回魂》續篇《小丑回魂2》。雖然該片開畫成績不如前作,且因時長原因影響了影院排片空間,但仍拿下了去年 9 月份恐怖片第二高的開畫成績,北美首周票房 9100 萬美元,以1. 69 億美元的利潤位居榜單第 11 位。
另一好萊塢頭部大廠,索尼影業歷經 2018 年的低迷期後也在 2019 年有所強勢表現。《蜘蛛俠:英雄遠徵》成為索尼影業去年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影片之一,並為其帶來了3. 39 億美元的利潤收益,撐起了索尼影業全年臺面;與《星戰8》同檔期上映的《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 表現也不遜色,雖然中國內地票房與口碑一般,但該片在北美市場獲得了全年齡段、性別、種族以及家庭群體的青睞,創下索尼影業 12 月開畫紀錄,為其帶來了2. 36 億美元的回報。
但無論電影市場還是資本市場,一向都是高風險事件聚集地,穩賺不賠從來不是它們的主旋律。
失落的2019:福斯慘敗收場,
好萊塢六大一去不復返
2019 年哪部電影最賠錢?《X戰警:黑鳳凰》敢當第二,沒人敢搶第一。
2017 年殺青、試映會後進行補拍、檔期由 2018 年 11 月 2 日延遲到 2019 年、隨後因與 2019 年 3 月 8 日公映的《驚奇隊長》片尾的相似,遂重拍結尾。這是《X戰警:黑鳳凰》異常曲折的命運。
隨著補拍、延期以及結尾重拍的跌宕,《X戰警:黑鳳凰》成本飆升至 2 億美元。而上映後23%的爛番茄好評率、2. 52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以及超 1 億美元的淨虧損,卻都是影片高期待值下大撲街的證據。
眾所周知,「X戰警」系列可謂是二十世紀福斯一直以來最具票房號召力的系列之一,而《X戰警:黑鳳凰》卻為該系列畫上了不完美的句號,也見證了福斯「終局之戰」的慘敗收場。在完成與迪士尼的併購案後,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正式歸於迪士尼旗下,脫離好萊塢六大隊列,「X戰警」「神奇四俠」系列也回歸迪士尼,由漫威影業繼續掌管。
禍不單行,位居淨虧損排行榜第二位的《終結者:黑暗命運》背後,依然有二十世紀福斯的身影。由二十世紀福斯和派拉蒙聯合投資的《終結者:黑暗命運》(以下簡稱《終結者6》),就該系列的故事線而言相當於一次重啟。雖然該片時間線上承襲《終結者2》欲以新角度續寫傳奇,並由詹姆斯·卡梅隆回歸監製,但落於窠臼的故事以及正邪終結者互相搏殺的套路,卻都難以突破過往,無法吸引當下新一代觀眾。成本為1. 85 億美元的該片,最終以1. 23 億美元左右的淨虧損位居排行榜第二位。
喜憂參半用來形容環球影業再合適不過。環球影業 2019 年發行了《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馴龍高手3》《愛寵大機密2》《我們》等電影作品,且大多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淨收益1. 3 億美元的《馴龍高手3》、1. 19 億美元的《我們》、1. 18 億美元的《愛寵大機密2》,以及淨收益 8400 萬美元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紛紛擠進了 2019 年盈利排行榜TOP20。
但饒是穩紮穩打型選手,環球影業也有失守的時候:經典音樂劇《貓》電影版遭遇口碑、票房雙撲街。製作成本達 9500 萬美元的《貓》,爛番茄新鮮度18%、北美首周票房 662 萬美元,環球影業更是將其從奧斯卡頒獎季宣傳片單中撤除。最終,該片以1. 13 億美元的淨虧損登上排行榜第三位。究其原因,以諸多評價反饋來看,作為高口碑音樂劇的電影版,《貓》的一大弱點即人與貓在技術特效化結合後,所帶來的間離感。
另一部吃了技術層面「虧」的影片,是以1. 1 億淨虧損位居排行榜第四位的《雙子殺手》。用 120 幀的技術、 20 年前的劇本,《雙子殺手》正是這樣一部既過時又太超前的作品。由李安執導的該片,為了製作一個逼真的年輕版威爾·史密斯,在動態捕捉和CG技術方面投入巨資,成本高達1. 38 億美元。《雙子殺手》在技術層面確實令人驚嘆,但就電影本身而言,乏善可陳的故事和套路化的好萊塢商業片模式卻難以令人滿意。
回望好萊塢的 2019 年,「六大」到「五大」,行業格局發生巨大變化。放眼 2020 年,基於全球疫情的影響,線下電影院關停、諸多影片在不甘心中撤退或撤離,好萊塢繼續出現較大變動。
目前,迪士尼《黑寡婦》《花木蘭》《變種人》《鹿角》、派拉蒙《寂靜之地2》《愛情鳥》、米高梅《007:無暇赴死》、索尼影業《比得兔2:逃跑計劃》、環球影業《速度與激情9》等紛紛選擇推遲上映或撤檔。
據《好萊塢報導者》報導,傳媒研究公司MoffettNathanson的高級研究分析師麥可·納森遜預測,美國電影銀幕數量將會減少,且由於「只有少數資產搭配恰當的製片廠有機會生存」以及利潤來源向流媒業務的加速轉向,大多數製片廠將尋求合併和收購機會。「進入2020,我們認為媒體賴以生存的支柱已經開始破裂……這場危機結束後的結果會是,頂級流媒平臺——奈飛、亞馬遜、迪士尼——將會把握大部分的內容創作。」
就當前的形勢來看,除了擁有Disney+與Hulu的迪士尼,和擁有HBO Max的華納兄弟外,索尼影業、派拉蒙、環球影業這三大好萊塢製片廠,以及米高梅、獅門影業這兩家小製片廠,隨著疫情的持續性影響,極有可能需要通過合併或尋求和奈飛及其他訂閱視頻點播服務達成合作協議,來提高銷售影響力、減輕成本負擔。但也正如麥可·納森遜所言,「從本質上來講,這場危機可能會讓院線一直以來所擔心的事情成真。」
日前,全球最大電影院線AMC院線發布聲明,稱將不再放映任何環球影業的電影。起因為 3 月份,因疫情蔓延,環球放棄了《魔發精靈2》院線窗口期,將原定於 4 月 10 日北美上映的該片,在同天上線視頻點播,且近日NBC環球CEO Jeff Shell表示《魔發精靈2》在上點播後三星期,銷售額達近 1 億美元,該成績已然足夠該片盈利並超出預期,未來未來電影院重新開業後,環球計劃將新片以院線和線上兩種形式發行。
如今,美國第二大院線Regal加入了第一大院線AMC的行列,也發布聲明嚴厲抨擊環球影業,認為其在新冠疫情導致院線關門的艱難時刻單方面打破了窗口期,是不正當。AMC發聲表示將不再放映任何環球影業電影,環球待映或製作中的新片有《007:擇日赴死》《速度與激情9》《侏羅紀世界3》《小黃人大眼萌2》等。
全球電影市場都在經歷一場無能為力的陣痛期,或喜或悲,好萊塢的 2019 年篇章已然翻篇,眼下如何熬過去、未來如何才是其要面對的新年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