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大片院網同發 好萊塢與中國市場的殊途同歸

2020-12-11 華聲娛樂

12月4日,華納兄弟宣布2021年所有影片將在北美院線和HBO Max流媒體同時上映。這意味著明年華納兄弟計劃上映的17部電影,包括大成本製作的《沙丘》和《黑客帝國》系列的新片都將實現流媒體與院線的同步上映

 

雖然華納高層同時強調,這一操作只針對2021年上映的影片,目前預計不會持續到2022年以及之後。事實上,在正式宣布這一消息之前,華納已經決定對即將於今年聖誕節推出的《神奇女俠1984》採用這種線上線下同步上映的方式。歷經為時一年的院網同步發行,也許預示著更多用戶將完成首次在網絡上收看院線新片,新的消費習慣也將在這一年中逐漸養成。

 

在PVOD模式上,中國公司和好萊塢片廠同樣積極,只不過雙方採取了不同策略和嘗試路徑。

 

好萊塢市場,環球影業、迪士尼、華納在宣布大片轉網前,均表現出了在流媒體領域的活躍布局。宣布全部影片院網同發前,華納傳媒剛剛進行了管理層重組,聘任Andy Forssell領導HBO Max流媒體業務,並將幾乎所有的內容製作業務納入一個部門。

 

中國市場,視頻網站表現出了更積極的合作意願,目前愛奇藝作為PVOD模式最積極的應用和推動平臺,至今已在線上發行超10部院線新片,合作方涵蓋博納影業、愛美影視、工廠大門、星皓影業、派拉蒙等國內外公司。

 

無論是好萊塢的大片場主導,還是中國市場的流媒體牽頭,新模式的迅速普及和大規模應用均來自於未雨綢繆的提前布局。好萊塢市場,迪士尼2019底上線Disney+,上線五個月,用戶規模達到了Netflix曾經用七年才創造的成績,今年《花木蘭》轉網又帶來了可觀的用戶下載。中國市場,視頻網站作為連結片方和用戶的播出平臺,一直和電影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年《春潮》《春江水暖》通過愛奇藝發行,創造高口碑的同時,還實現了權威獎項的入圍評選。

 

無論是商業上的斬獲還是口碑上的肯定,都印證了基於線上的需求正在被打開,並且正在獲得市場的積極反饋,媒體已經成為好萊塢大片場的新故事和新生命線。對於中國流媒體而言,院線新片線上發行則有利於聚攏新片的第一批粉絲,實現更好的會員拉新和用戶「在線購票」消費增長

 

這場基於網際網路的用戶消費變革,已在全球主要電影市場拉開帷幕。

 

PVOD起跑萊塢大片布局流媒體,中國視頻網站「兩條腿」走路

 

華納取消院線窗口期,或與《花木蘭》在Disney+的成功發行有著一定關聯。今年華納、迪士尼各有一部大製作影片上映,華納旗下、諾蘭執導的《信條》在口碑上明顯高於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但在商業故事上,迪士尼明顯實現了逆風翻盤。《花木蘭》在院線外增加了Disney+的線上發行通道。雖然目前《花木蘭》最終結果尚未出爐,但數據顯示,此舉帶動了Disney+下載量的巨大增長,並且《花木蘭》有望通過組合發行方式實現回本。

 

高級票房分析師傑夫·博克(Jeff Bock)說:「 (華納)已經裁減了很多人,他們在精簡業務,就像迪士尼將Disney +打造為旗艦產品一樣。現在,這就是HBO Max的樣子。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內容是未來的潮流,所有主要公司都已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不難看出,PVOD模式的走紅與其說是疫情下的一次意外,實際上是籌備已久的一場變化。

 

早在2017年,北美的票房收入和觀影人次均同比下滑2%和6%,彼時,好萊塢六大已經看到了傳統院線發展的天花板,以及流媒體的逐漸壯大、用戶對內容需求和消費方式的改變。於是,大片廠也開始尋求突破90天窗口期的發行方式,通過線上發行方式獲取更多的收益。

 

也正是當六大們率先捕捉到流媒體盛行導致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後,新的商業空間讓這些傳統好萊塢巨頭們逐漸注重和布局流媒體渠道。一方面他們通過管理層重組、業務重調整等方式,紛紛建立起流媒體部門,發展自己的流媒體服務——迪士尼在2019年末上線了Disney+,索尼則有Crackle,NBC環球在今年也正式上線了Peacock,華納和HBO Max也同屬AT&T集團。

 

另一方面,好萊塢主流製片廠發力自家流媒體之外,也將更多的資源和重心對其進行傾斜。今年8月,NBC環球對公司內體育、廣播網絡等業內架構進行重組,轉而將更多的投資從線性轉移到流媒體;10月,迪士尼對其娛樂業務進行戰略調整,其中迪士尼創意引擎將專注於為公司的流媒體以及傳統內容平臺開發和製作原創內容。

 

相比於國外大片場布局流媒體,國內流媒體平臺除探尋新的發行路徑外,也在向上遊發力形成兩條腿走路的商業模式。以愛奇藝為例,先是在國內首推PVOD模式以版權購買的形式,提前支付PVOD模式合作片方版權費用讓片方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成本回收,得以減輕成本壓力同時,以此模式吸納更多片方,讓用戶有新片可看,從而讓自身的會員拉新量不受影響。其次,發力原創電影。今年國慶檔,愛奇藝的原創電影《再見吧!少年》登陸院線。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愛奇藝公布了原創電影片單,《彷徨之刃》《中國桌球》《掃黑·決戰》等實力劇作赫然在列。如此看,擁有過億會員用戶,又有自製電影來源的流媒體平臺,在把握用戶消費喜好,伺機而動上,將有更大空間。

 

PVOD未來在線發行聚攏用戶喜好 院網協同創造商業增量  

 

當越來越多的片方把優質內容放到線上時,跟著好內容走的用戶,被培養的可能不僅僅是觀影習慣,長期下來,還有付費意願的改變。根據中國電影家協會發布的《疫情影響下的電影行業發展對策研究——觀眾觀影意願調研報告》顯示,7成以上受訪者有過線上付費觀影經歷,6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線上付費是可以接受的。

 

那在此背景下,未來線上發行將如何發展?

 

有業內人士預言,「PVOD模式將改變行業的發展方向」。原因在於流媒體的廣泛性,既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和數據優勢,精準尋找到影片的受眾,拓展影片的受眾類型;同時在增加受眾數量時,為片方收回更多的成本。

 

以《春潮》《春江水暖》為例,在愛奇藝上播出後,文藝片的標籤並沒有限制熱度好故事的影響力通過網絡渠道迅速激發廣泛討論。上線後,影片先後進入了豆瓣熱門電影榜TOP3,豆瓣打分人次大增,分別突破5萬+和1萬+,這與商業類型影片不相上下。這也是PVOD模式長久的作用——讓更多的影片可以藉助流媒體,挖掘出更多的市場空間,覆蓋更廣泛的人群。

 

如果未來發行方式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徵,傳統院線單一的分帳模式也會得到改變。多元渠道發行下的院網協同,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商業增量。以《徵途》為例,該片上線72小時後,影片累計總票房達到了4262萬相當於院線票房過億在北美市場裡,《花木蘭》以29.99美元的價格在Disney+迪士尼流媒體上線,上映首周,89萬次的下載量同比增漲了68%。如果換算成票房收入,每次下載代表一次觀看的話,首周《花木蘭》在北美收入已達2661萬美元,並隨著時間增長,收入在持續增加。當人們的線上付費習慣養成,PVOD模式成為常態,在此背景下,網絡端會形成固定的消費人群,給電影收益帶來商業增量。最終會反哺行業上遊製作端,從而創作出更多的優質內容。

 

對於平臺而言,優質的電影內容可以補充平臺影視內容,吸引更多的用戶起到會員拉新的作用;對於影片來說,在PVOD模式之下,內容帶動的分眾群眾,可以讓影片的傳播範圍更廣。這也意味著,多麼小眾的影片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自己的受眾,且受眾也願意為其買單。

 

即便現在來看,電影發行格局仍處在變化之中,但華納兄弟走出的第一步,已經在釋放出流媒體成為潮流的信號。線上和線下的並行,無論從票房市場、發行方式、以及用戶習慣等方面去分析,PVOD模式在幫助影片獲得更大的變現空間時,也正在促成行業新的變革。隨著時代變遷,未來流媒體在行業中扮演的角色會更加重要,PVOD模式被驗證的商業模式也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大的商業增量

相關焦點

  • 海外網深一度:北美院線難重啟,好萊塢「瞄準」中國市場
    來源:海外網 圖源:Getty 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助力,科幻動作電影《信條》(Tenet)全球票房在9月6日突破1億美元。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首部好萊塢大片取得這樣的成績。
  • 好萊塢宣布院線網播同步上映,遭諸多電影人不滿,中國市場成救星
    現在,已經到了年尾,現在,美國已經成為了最嚴重的國家,作為影響力最大的好萊塢公司之一華納在前段時間宣布取消院線電影的窗口期,從明年開始,旗下製作的所有電影將改為院線網播同步上映,消息一出,可以說震驚整個電影圈。
  • 好萊塢2019「盈虧排行榜」:迪士尼7賺1虧,華納「王炸」在手?
    2019 年,對於北美市場以及好萊塢製片廠來說都是格局大變之年。變局之下,北美電影市場和好萊塢大廠們有何變動?日前,美國影視資訊類網站Deadline公布了 2019 年好萊塢電影盈虧榜,縱然 2020 年全球電影市場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但該榜單依然如約而至,且將榜單擴容至 20 名以上,以令公眾把脈市場。
  • 首部好萊塢「網絡電影」《魔發精靈2》上線,但9.99美元的點播費比...
    隨著美國疫情不可控制地發展,包括AMC、Regal和Cinemark在內的大型連鎖院線,集體宣布關閉旗下電影院,2020年好萊塢重磅大片如《黑寡婦》(Black Widow)、《速度與激情9》(Fast & Furious 9)、《007:無暇之死》(No Time To Die)、《花木蘭》等新片紛紛撤檔。
  • 華納兄弟宣布「院網同步」惹風波 國內片方真敢跟進嗎?
    所謂院線窗口期,就是對傳統電影院的保護措施,比如一部新上映的電影,它在影院上映的時間比網絡平臺早3~6個月,要等這段時間後才能在網際網路視頻平臺看到,這是好萊塢為實現版權利益最大化提出的概念。  諾蘭怒斥華納兄弟  就在華納兄弟宣布取消窗口期當天,美國電影院線股價暴跌,美國各家院線公司高管與製片方進行緊急對話,不但如此,有多位好萊塢著名電影人都聲討華納兄弟,諾蘭就是其中之一。
  • 史無前例震驚好萊塢!華納兄弟2021年電影同步影院上線流媒體
    12月3日,華納兄弟影業宣布一項史無前例震驚好萊塢的操作:其2021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即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院線失去提前上映窗口期。少了優勢只能同步競爭。而在國際市場仍將保持院線同步上映!(HBO Max目前只開放北美區。)
  • 首部好萊塢「網絡電影」《魔發精靈2》上線,為什麼19.99美元的點播...
    隨著美國疫情不可控制地發展,包括AMC、Regal和Cinemark在內的大型連鎖院線,集體宣布關閉旗下電影院,2020年好萊塢重磅大片如《黑寡婦》(Black Widow)、《速度與激情9》(Fast & Furious 9)、《007:無暇之死》(No Time To Die)、《花木蘭》等新片紛紛撤檔。
  • 好萊塢失守「原創力」
    北美市場最賣座的《我們》本土票房佔據了68%以上。由此可見,環球影業無論是本土亮眼作品,還是海外知名度來說都差強人意。而好萊塢作品在海外市場競爭力減弱是其共同現象,尤其是在中國市場。2019年中國市場進口片總票房為230.91億元,與去年不相上下,其中國產片佔比提升至64%。
  • 取消院線窗口期,特效大片同天「上網」會引發怎樣的變革?
    如果說幾個月起那,是華納兄弟敢為天下先,在疫情期間放出這樣的重磅大片,那麼今天,也同樣是華納,做出了一項最激進的措施:幾天前,華納兄弟突然宣布,2021年,將取消院線和流媒體之間的窗口期設置,旗下的17部院線大片,同一時間上線旗下流媒體HBO max。
  • 你期待的好萊塢大片全停拍了!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黑寡婦》劇照「停拍、撤檔、關閉電影院,好萊塢幾乎完全重演了中國兩個月之前的經歷。」新冠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仍然處於上升勢頭。隨著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感染人數超過中國內地,伊朗、歐洲已經成為受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地區,大洋彼岸的美國的感染人數也急劇上升。受疫情影響,好萊塢影視產業在近期幾乎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欣慰的新聞,壞消息幾乎涉及了所有項目。停拍、撤檔、關閉電影院,幾乎完全重演了中國兩個月之前的過程。作為全球影視產業的核心,好萊塢會因這場疫情發生哪些改變?
  • 中企攜手美國華納成立電影公司 助推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傳媒投資運營機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簡稱「華人文化」或「CMC」)9月20日和美國好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聯合宣布,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旗艦影業」 (英文名「Flagship Entertainment Group」),總部設在香港,並在洛杉磯和北京分別設有業務分支機構,共同開發和製作華語電影和英語電影,面向全球市場發行。
  • 影圈的巨獸爭鬥才刺激:網飛和華納爭奪《哥斯拉大戰金剛》發行權
    另一位在華納高層埋藏暗樁的好萊塢權威媒體人則透露,這則報導是:「網飛要想將《哥斯拉大戰金剛》轉到網絡平臺上發行,需2億多美元。」 現在,華納影業仍在漫無邊際的片單中,而看來華納希望《哥斯拉大戰金剛》能夠在自己的網絡平臺HBOMax上上映。
  • 好萊塢巨頭宣布大片上映同時網播,《蝙蝠俠》導演:你爛透了
    好萊塢巨頭宣布大片上映同時網播,《蝙蝠俠》導演:你爛透了 2020-12-1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好萊塢大片「舶來」改名記 神翻譯VS雷囧奇 – Mtime時光網
    這樣「雞同鴨講」的對話並非異想天開。事實上,暑期巨無霸大片《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除了能夠刷新票房紀錄外(截止今日,內地票房已經突破18億人民幣),還能夠帶動觀眾們的吐槽熱潮。吐槽的焦點除了劇情之外,有關片中角色翻譯名的爭論,甚至上升到兩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層面,值得深入探討一番。
  • 15萬人或面臨失業,好萊塢導演的「聯名信」能拯救美國電影院嗎?
    就在《我和我的家鄉》《八佰》等國產影片接連取得不俗票房成績的時候,因疫情而冷清了許久的北美電影市場再度傳出了新消息,包括詹姆斯·卡梅隆、馬丁·斯科塞斯、諾蘭、李安、溫子仁等在內的數十位好萊塢知名導演聯名致信,呼籲美國國會幫助疫情下的電影院產業。
  • 2010年好萊塢分帳大片前瞻 多部新片有望引進
    但由於以3D、IMAX形式單獨發行的特種片(如去年的《飛屋環遊記》)並不被算入分帳片名額內,所以預計2010年將會有20多部好萊塢大片登陸內地銀幕,算上買斷片的話,總數預計在25部左右,與去年持平。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阿凡達》和《大偵探福爾摩斯》是2009通過的電影,所以2010年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分帳大片應該是20世紀福斯的《鼠來寶:明星俱樂部》。
  • 《侏羅紀世界3:統治》等大片紛紛延期,「好萊塢大片寒冬」繼續襲來
    《侏羅紀世界3》北京時間10月7日,環球影業正式宣布《侏羅紀世界3:統治》檔期推遲一年,從原定的2021年6月21日改為2022年6月10日北美上映,而近日《沙丘》《007:無暇赴死》《速度與激情9》等多部大片都宣布改檔,往年電影扎堆的聖誕檔如今相當冷清,由於美國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不少好萊塢大片對市場的信心銳減,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大片
  • 取消院線窗口期,華納宣布明年17部大片影院和網絡同步上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昕日前,華納兄弟宣布一項震驚好萊塢的操作:其2021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即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院線窗口期沒了。明年華納發行的重磅大片有《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這些都會院線上映+同天流媒體上線一個月時間。
  • 中國票房繼續第一?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綜藝》從電影題材、院線生存、暑期檔、超級英雄流行文化等多方面來分析2021年電影市場的發展,其中特別提到中國「是否仍是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和好萊塢大票倉」? 超英片仍是主要發展方向 2020年好萊塢電影遭遇寒冬,許多大片只能推遲到今年上映。
  • 王健林登上美國雜誌封面:誓要拿下好萊塢6大電影公司!美國人慌了!
    《好萊塢報導》披露,眼下王健林又把目光轉向好萊塢,其雄心勃勃的計劃是拿下 6 大影片公司:20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公司、迪士尼電影、環球電影公司、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和派拉蒙影業公司。好萊塢大片大多出自這幾家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