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個月前,華納兄弟將《信條》作為院線救世軍,在疫情已經呈焦灼態勢之時,選擇登陸北美院線,當然,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一方面,《信條》成了諾蘭電影序列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另外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電影也並沒有在票房上取得回報,華納高層甚至直言,對《信條》的發行感到不滿意。
如果說幾個月起那,是華納兄弟敢為天下先,在疫情期間放出這樣的重磅大片,那麼今天,也同樣是華納,做出了一項最激進的措施:幾天前,華納兄弟突然宣布,2021年,將取消院線和流媒體之間的窗口期設置,旗下的17部院線大片,同一時間上線旗下流媒體HBO max。
截止到12月份,美國疫情已經確診1500餘萬人,同時累計死亡人數預估已經到達29萬人。雖然輝瑞製藥的疫苗將於明年開展大規模接種,但明顯,在如今的態勢下,華納兄弟對於明年院線市場,並不抱有太大的期待。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感恩節,美國的票房也創造了歷史新低,除了迪士尼的《瘋狂原始人2》之外,大部分影片的票房始終在低位徘徊。中國因藉助疫情的控制優勢,全年票房統計也成為全球第一。
接下來,中國觀眾將早於北美院一周,提前觀看DC超級英雄片《神奇女俠1984》,而接下來的一年裡,包括《沙丘》《黑客帝國》在內的諸多影片都將要在第一時間上線HBO max。
AMC院線CEO亞當·阿隆就表示,顯而易見,華納傳媒打算犧牲其電影工作室部門的相當一部分盈利,以及合作夥伴和電影製作人的利益。
疫情期間,AMC和其他連鎖電影院一直處於垂死邊緣,它試圖通過推出99美元的私人影院租賃和放映經典電影來挽回觀眾。華納這一措施,無疑讓以AMC為代表的美國院線陷入更大的絕境。美國各大院線負責人紛紛發言,指責華納兄弟的這一做法過於冒犯了院線的利益。
據美國媒體數據分析公司稱,華納的這一行為將會造成近12億美元的損失。而這一損失,華納無疑希望通過增加HBO max的訂閱量來進行補救。在華納取消院線窗口期之前,一些原本定於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其實早就開始了直接上線流媒體的做法,艾倫·索金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湯姆·漢克斯的《灰獵犬號》等院線片,取消了院線上映,上線Netflix和AppleTV+。HBO max也在不久前,上線了安妮·海瑟薇主演的院線電影《女巫》。可以說今年一整年來,多部院線片轉網為HBO max取消窗口期的行為進行了某種心理建設。
在疫情並不樂觀的情況下,這種「背叛」院線的行為,很難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不被好萊塢另外幾大製片廠所效仿。華納這次取消窗口期的行為所隱含的更大的威脅,更來自將要與院線同步上映的這些影片,多是好萊塢的A級大製作,是具有巨大的潛在票房優勢的大片。
而疫情之前,在流媒體上線的網絡電影,多是一些中小成本劇情類型片或一些獨立電影。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A級視效大製作在院線對另外那些類型電影的生存境況的擠壓,才讓這類影片與流媒體之間建立了長久的合作。
事實上,Netflix每年主投的影片數量早已超過幾大製片廠,原因在於這些影片,有相當一部分中小成本電影(儘管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大部分都是爛片)。而今華納的做法如果被競相模仿,無疑也給Netflix、Amazon和AppleTV+帶來更多的考驗:這些平臺要不要繼續跟進,製作視效大片呢?而如果想要製作更多大製作,勢必又會削減那些中小成本影片的預算規模。這無疑成了2021年的最大看點。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