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對於心境障礙我們了解有基本的抑鬱、焦慮、強迫症。
其實單純的抑鬱、焦慮、強迫不難解決,有些人會發現不是神經症的康復率在75%?只要積極解決,不是都可以好起來嗎?為何我就不行?
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
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
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好像這些人很希望和你交往,可一旦你們交往深刻之後彼此就非常痛苦,即使你心平氣和與他們交流,最後一定彼此情緒非常失控,甚至歇斯底裡。
最後你離開ta,但過不了多久,ta一定會傾盡所有力量來挽回你。他可以去嘶喊,可以去自殘,可以自殺。只要,你別走。
你一定很好奇,為何ta要如此折磨你和自己呢?
真相就是,這些人也控制不住,ta可能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那麼究竟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呢?
首先要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人格,其實我們每天說的人格就是在遺傳先天基礎上,與外界客體環境互動後形成的穩定且獨特的心理模式。
但在健康與不健康人格分類中,有個連續譜可以介紹一下,基本分為神經症性人格、人格障礙人格、精神病性人格。在三個連續譜中,神經症性人格處於基本健康,而人格障礙和精神病性人格都是不健康人格。
邊緣型人格就處於不健康人格中,而它的特點就是「情緒極其不穩定」。
在人際關係中,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往往無法和人建立穩定持續的人際關係,上述我列舉了例子,比如當關係緊密時會莫名其妙製造衝突把你推開,當關係遠了會傾盡所有方法讓你回來。
可謂真心折磨人,甚至在他們參加心理治療和諮詢的時候也會重複這樣的關係模式,心理醫生都會被其搞的痛苦不堪,有些心理學者會極端形容為——諮詢師殺手。
心理學家Marsha Linehan這樣形容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就像一個身上90%的面積被重度燒傷的人,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保護,輕輕的一個觸碰就會引發極大的痛苦。」
邊緣型人格的自尊水平和對自我的認知,完全取決於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且經常會陷入理想化(idealization)和自我貶低(devaluation)的極端。
比如和愛人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世界安好,自己很棒」,可一旦與伴侶分離就會覺得世界異常恐怖,自己就是個渣子,總之非常極端。
雖然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會搞的人痛苦不堪,但他們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能夠吸引來不少人的青睞,但也僅限於沒有真實了解他們而已。
在精神疾病手冊(DSM-5)中邊緣人格分類中形容他們為,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表現出顯著衝動的心理行為模式。
邊緣人格障礙的成因分析
曾經看過一本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惡意》有段話我個人覺得很符合邊緣人格的認知和形成。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那麼善良。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我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的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部用來恨你。讓你帶著世人的罵名下地獄。在你死以後,我再繼續恨你。」
你看出來了,他們雖然恨對方,但恨是愛的一體兩面,越狠越糾纏,越糾纏越分不開,典型的邊緣型人格。
在形成邊緣人格障礙中,早年的不良依戀模式是重要成因。
究顯示,有20% - 40%的BPD患者在童年時期有與父母分離的創傷性經歷,而40% - 70% BPD患者則有過被性虐的經歷或者身體傷害的經歷,並且這些虐待和BPD的嚴重程度有關。
很多兒童本該在和父母安全依戀的年齡卻被無情拋棄或分離,感受到極大的被拋棄的感覺(fear of abandonment),因為產生激起不健全的母系依戀關係(disorganized attachment with mum),就像電影《被嫌棄的松子一生中》,主人公松子小時候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成年後交往的幾任男友,包括街頭混混、有婦之夫等等,都像父親一樣,不能給她真正的愛。
糟糕的早年經歷會讓他們不相信愛,也無法正確形成現實檢驗能力,他人稍微的忽略就讓自己感覺成為對方要拋棄自己,因為害怕重複早年經歷而綁架他人,換來的卻是不斷一次又一次重複過去的痛苦,從這一點來說的確悲哀和可憐。
周圍有邊緣型人格怎麼辦?
沒有誰生而情緒失調,自殺自殘,更沒有誰註定在親密關係中矛盾糾結,會如此強烈地愛恨交加。如果沒有早期的親密關係創傷,誰會既恨一個人,又不能接受對方的離開?如果不是因為被至親的人愛又傷害,又怎麼會對親密關係既恐懼又渴求?
可每個人都不是心理醫生,也並非救世主,對於他們我們可以同情,但如果已然遭受他們的折磨,你也可以說不,幫助他們尋找專業人士幫助,但並不代表自己就有責任拯救他們。
我們可以在有限範圍幫助他們:
我們知道他們自己的痛苦是有多數是來自早年的創傷,所以要知道他們很容易形成那種「我出生就是個錯誤」(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所以你可以告訴他們你不是糟糕的,你值得被愛,多次傳遞給他們這樣的感覺。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助他們提供一段穩定的關係,要知道在不讓他們侵犯自己邊界範圍內,同時又並不拋棄離開他的人,對於他們非常重要。
希望看完後你可以理解這樣的人,也可以理解人生的不同,遇到他們自己無能為力也千萬不要自責,畢竟沒人生來是有義務拯救他人的,但心懷善良和愛心還是很有必要。#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