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的區別

2020-11-05 德瑞姆心理諮詢中心

自戀型人格障礙和癔症型人格障礙的區別,很難理解。CAPA理論課老師推薦的這篇論文,做了比較好的說明。我將它翻譯並分享給大家,僅供學習和討論之用。


主要區別: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是一種醫學障礙,患者表現出不穩定和強烈的情緒。患者會有一種膨脹的自我重要性感覺和超過他人的優越感。


表演型人格障礙(HPD)是一種精神障礙,患者的情感脆弱,需要不斷得到同伴的認可。患者的行為經常讓人感覺過分引入注目,或者很戲劇化,輕浮,誇張,有操控感和任性的感覺。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會影響一個人過正常的無壓力生活的能力。這兩種情況經常被混淆,因為它們有一些相似的症狀。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總是關住自己的安康,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優越、更重要。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需要持續的關注,並且總是試圖成為關注的中心。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應予以區別對待。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醫學障礙,患者表現出不穩定和強烈的情緒。患者會有一種膨脹的自我重要性感覺和超過他人的優越感。這種疾病被定義為:「自戀型人格障礙的顯著特徵是不正常的對自我的愛,誇大的優越感和重要性,以及對成功和權力的執著和專注。」實際上,患有這種疾病的人被認為缺乏安全感,自尊心脆弱,並通過自我關注來掩蓋。這些病人也缺乏對他人的同情心(共情)。


自戀型人格障礙在1968年被發現,最初被稱為自大狂。「自戀」一詞來源於希臘青年Narcissus,站在河岸上的他愛上了自己在河水裡的倒影。同樣地,與他類似的人也常被認為表現出愛上自己或自我陶醉等症狀。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通常表現出傲慢、缺乏同情心、優越感和渴望權力等行為特徵。他們也不太可能對一段關係做出承諾,而且經常會離開他們認為會離開他們的人。

DSM第四版列出的症狀如下:

•以憤怒、羞辱人的方式回應批評

•利用他人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誇大自己的重要性、成就和才能

•對成功、美貌、權力、智慧或浪漫愛情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需要得到他人的持續關注和積極支持

•容易嫉妒

•缺乏同理心,忽視他人的感受

•沉迷於自我

•主要追求自私的目標

•難以保持健康的人際關係

•容易受傷和被拒絕

•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想要一切都是「最好的」

•顯得沒有感情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誘發因素尚不清楚;然而,心理學家Leonard C. Groopman和Arnold M. Cooper根據各種不同研究列出了一個系列的誘發因素。各種不同情況,如童年創傷,與父母的關係,環境因素都在這個已知的誘發因素系列裡,請見如下:

•天生性情過於敏感

•與現實的真實反饋從未匹配過的過渡讚美

•童年時受到(對好行為的)過度表揚和(對壞行為的)過度批評

•被父母、其他家庭成員或同齡人過度溺愛和高評價

•因感知到的超常外表或能力被成年人稱讚

•童年時期嚴重的情感虐待

•父母的照顧無法預測或靠不住

•被父母當作調節自身自尊工具的價值感

維基百科列出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五種亞型:

無原則(不道德)的自戀者--包括反社會的特徵。像江湖郎中那樣的欺詐的、剝削的、虛偽的和肆無忌憚的人。

多情的自戀者--包括表演型的特徵。像浪蕩公子唐璜和卡薩諾瓦那樣的好色和愛出風頭的人。

補償型的自戀者——包括負面(被動攻擊)和迴避型的特徵。

•精英型的自戀者——多樣化的純粹模式。符合威廉·賴希(Wilhelm Reich)提出的「陽具崇拜」人格類型的人。

狂熱的自戀者——包括偏執型的特徵。一個自尊心在童年時期受到嚴重打擊的人,他通常表現出嚴重的偏執傾向,並堅持著一種無所不能的幻覺。這類人在與無意義和失去價值的錯覺作鬥爭,並試圖通過誇大的幻想和自我強化來重建自尊。他們就會扮演肩負著偉大使命的英雄或受人崇拜的角色,當無法獲得他人的認可或支持時。


心理治療被證明是這種疾病的最有效治療方法。雖然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不可治癒的,但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日常生活不被這種疾病擾亂的程度,某些症狀也需要藥物治療。



表演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障礙,患者在情感上更脆弱,需要不斷得到同伴的認可。他們還會伴有不恰當的戲劇化的誘惑、輕浮、誇張、有控制欲的和自我放縱的行為。表演型人格障礙在女性發病的情況多於男性。表現出類似症狀的男性通常被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行為。

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實際上是非常成功的、高功能的人,是善於社交和外向的人。他們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他們會做任何事,包括穿鮮豔的或令人討厭的衣服,製造巨大的噪音,任何話都會說。


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容易快速興奮起來,也容易快速燃盡。例如,他們會很快墜入愛河,當關係結束時也會很難過。關係結束後他們也會有抑鬱狀態,他們也可能尋求心理諮詢處理他們的抑鬱。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也經常換工作,因為他們很快就會感到無聊和沮喪。他們渴望刺激,為了刺激會把自己置於危險的情況。表演型人格障礙可由病人在童年遭遇家庭成員生病和死亡等創傷性事件引發。也可能是由父母的冷漠態度引起的,孩子可能得不到需要的父母的愛和關注。遺傳也被認為是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之一。


《今日心理學》列舉了表演型人格障礙的症狀如下:

•持續尋求安慰或認可

•過度戲劇化,情緒表現誇張

•對批評或反對過度敏感

•不適當的誘惑的外表或行為

•過度關注外表

•傾向相信與他人的關係比實際情況更緊密

•以自我為中心,當不是別人關注的焦點時會感到不舒服

•對挫折或延遲滿足的忍耐力低

•快速變化的情緒狀態,在別人看來很膚淺

•觀點易受他人影響,但卻難用細節來支持

•容易受他人影響

•將失敗或失望歸咎於他人

維基百科列出的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亞型如下:

安撫型的:依賴性人格障礙和強迫性人格障礙的特徵

虛偽型的: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特徵

嬰兒似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特徵

狂暴型的:負面(被動攻擊)的特徵

戲劇化的:過度誇張的、激情的、引人注目的

活潑可愛的: 混合了典型輕躁狂能量的癔症型的誘惑

心理治療是這種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雖然表演型人格障礙是不可治癒的,但是可以治療的,可以治療到一個不影響他/她的日常生活的情況。


定義

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醫學疾病,患者表現出不穩定和強烈的情緒。

患者有著不正常的對自己的愛,相信自己比其他人都優越和重要。

表演型人格障礙 表演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醫學疾病的症狀,指一個人表現出的過度情緒化、需要認可、尋求關注和的誘惑的行為。他們有高度的被關注的需求,並會做任何事情來獲得它。


症狀

自戀型人格障礙 面對批評表現出憤怒,羞愧或羞辱,為了自己的目標利用別人,誇大自己的重要性,成就和天賦,對美麗和權力等的不切實際的幻想,需要他人的持續關注和正面鼓勵,易嫉妒,缺乏同情心和無視他人的感受,沉迷於自我,執著追求自私的目標,很難保持健康的人際關係,設定不現實的目標並容易受傷和被拒絕,任何事都想要「最好的」,顯得冷漠。

表演型人格障礙 持續尋求安慰或認可,過度的戲劇的誇張表達情緒,對批評和反對過度敏感,不合適的誘惑的外表或行為,過分關注身體外表,傾向相信與他人的關係比實際情況更緊密,自我為中心,自己不是關注的中心時不舒服,對挫折或延遲滿足的忍耐力低,在別人看來很膚淺的快速變化的情緒狀態,難用細節支持的易受他人影響的觀點變化。


誘因

自戀型人格障礙 確切原因尚不清楚。研究所得的誘因列表:

出生時就有得過分敏感的氣質,被父母過分放縱和高估價值,父母把價值感當作調節其自尊的工具,與現實的真實反饋從未匹配過的過渡讚美,父母的照顧無法預測或靠不住,童年受到嚴重的情感虐待,因感知到的超常外表或能力被成年人稱讚,跟著父母學會了操縱行為。

表演型人格障礙 童年創傷;童年遭遇家庭成員生病和死亡等創傷性事件;父母的冷漠態度(缺乏愛);遺傳因素


分類

自戀型人格障礙

五種亞型:

無原則(不道德)的自戀者;多情的自戀者;補償性的自戀者;精英型的自戀者;狂熱的自戀者。

表演型人格障礙

六種亞型:

安撫型的;虛偽型的;嬰兒似的;狂暴型的;戲劇化的;活潑可愛的


譯者介紹

相關焦點

  • 常常照鏡子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到底是什麼
    只愛自己,不愛別人是自戀型人格障礙嗎?而這被稱為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嗎?不等於哦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基本特徵是對自我價值感的誇大和缺乏對他人的公感性。參考資料:《內心枷鎖》、《自戀的基因:如何識別和應對自戀型人格》、《解讀自戀:來自心理學的研究證據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他們會說一些話讓身邊的人感覺自己也在理解和同情別人,且很有道理,但他們內心是無法理解和認同其他人感受的。簡單的說就是,他們說的話都不會「走心」。綜合上述的行為,如果出現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說明他很有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或者是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徵。
  • 白話心理學之自戀型人格障礙
    介紹自戀型人格障礙,不得不提一下科胡特和他的自體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論技術的一種,源自海因茲·科胡特對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研究,關注的是自體的發展及自體客體轉移關係。自體心理學主張三極自體結構,以及正常自體是鏡映、理想化和孿生需求的平衡。
  •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適合談戀愛嗎?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適合談戀愛嗎?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親密關係的障礙。與自戀型人格障礙者發展親密關係是弊大於利的。與自戀型人格障礙者談戀愛,或者是結婚,都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在日常交往中,我們需要與具有自戀型人格障礙朋友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這並不是代表不交往或少交往,而是在相互的核心利益上避免有交集和衝突。自戀型人格障礙者的性格往往是十分開朗活潑的,在社交中,他們很能帶動氣氛。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對待和處理這段關係,適當保持距離,是非常有利的。
  • 心理諮詢師:識別強迫型和自戀型人格障礙 | 知識專欄
    本節是專欄第2節,講解強迫型和自戀型人格障礙。而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強迫行為,則幾乎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強迫型人格障礙殺傷力更大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點,包括我們一般會認為的自私、自負、自以為是、自我中心、自高自大,等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際殺傷力,主要表現為一種隱性的剝奪。
  • 曉晨心理——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通常是在童年時期受到過多的關注和無原則的讚賞,同時又很少承擔責任,很少受到批評與挫折而形成的。自戀性人格障礙的中心特點大多表現為自我重視、誇大、缺乏同情心、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 自戀性人格障礙表現大致分為以下幾種:1:對批評的反應是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2:喜歡指使他人為自己服務。3:過分自高自大,對自己的才能誇大其詞,希望備受關注。4:對無限的成功、權利、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分的幻想。5:認為自己應該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6:渴望持久的關注和讚美。
  • 自戀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的十個階段
    自戀型人格障礙可以被有效地治療。改變很困難,但有可能。每個人都有成長和發展的能力,其中包括自戀型人格障礙者。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心理治療無法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呢?我們沒有聽到成功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三個基本原因如下:專門教授自戀型人格障礙診斷和治療的心理治療培訓機構很少。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邊緣型、自戀型、表演型,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C組(Cluster C): 以焦慮恐懼表現為特徵(強迫型、依賴型,以及迴避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典型特徵是對自我形象有不切實際的預估,並伴有誇大的自我認知,比如認為自己非同一般、天賦異稟,有別於普羅大眾的獨特存在。此外,患有自戀人格障礙的個體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不善於與他人共情,因為他們往往過於傲慢而不屑於去了解並體諒別人的感受。
  • 自戀型人格
    其實,可能並非是這個人性格不好或者脾氣不好,而是存在人格心理障礙。​常見行為​他們是「無敵」般的存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成就都會無限被放大。​在他們眼中,所有人都應該為他們服務,以他們為中心。​嫉妒心非常強,並且是雙向的,總會認為別人也在嫉妒自己。​沒有共情的能力,其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與他們無關。
  • 自戀型人格的軟肋是什麼?怎麼知你的自戀程度?自戀是一種病 得治,自戀型人格的特徵,自戀心理測試NPI量表,超準自戀型人格測試題!
    天才美名下的賈伯斯,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大、自戀。當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微軟壟斷全球PC作業系統的時候,賈伯斯諷刺蓋茨「審美太差」。於是,他主導推出了iOS作業系統,在承載最多應用和軟體的時候,依然保持簡潔、流暢,用戶體驗大大超過競爭對手。
  • 今日推薦壁紙及叨叨叨:「自戀型」「邊緣型」「迴避型人格障礙」
    基於這種追求完美的想法,感覺自己也必須是足夠特別的人才行,這種被稱為「自戀型」。也就是說,在這種強烈自戀的狀態下,一旦現實不如其意,就會覺得一切都了無意義,非常的麻煩。認為自己空有一身才華卻總是碌碌無為。因為其設定的目標過高,所以反而無法滿足於平凡普通的生活狀態。除了轟轟烈烈的事情外,其他都是讓人感覺麻煩的事情。
  • 心理諮詢師:識別邊緣型人格障礙與多重人格 | 知識專欄
    多重人格障礙和邊緣人格障礙的差別在於,邊緣人格障礙通常知道自己「有的時候這樣,有的時候那樣」;但多重人格障礙內心分裂的部分,多數時候並不會感覺到彼此的存在,就但事實上,多重人格障礙是非常罕見的,不少轟動一時的多重人格障礙案例,最後都被發現,要麼是心理醫生的誤診,要麼是自己出於別的目的表演出來的——比如想獲得他人的關注。
  • 自戀型人格障礙有那麼可怕嗎?惡性自戀確實可以等同於心理變態
    Q:在確診之前你有懷疑過自己可能會有自戀型人格障礙嗎?還是說確診消息完全是意料之外? A:完全沒有懷疑,一點都沒有,直到被確診的那天我才第一次聽說自戀型人格障礙。
  • 心理諮詢師:識別表演型人格障礙 | 知識專欄
    本節是專欄第3節,講解表演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依程度和類型不同,殺傷力可大可小。表演型人格,顧名思義,會給人一種舞臺人物般的感覺。表演型人格以女性為多,典型的,如《欲望號街車》的女主人公布蘭奇。布蘭奇是輕度的表演型人格,這種類型殺傷力相對較小。從她投奔妹妹,直到自己被送進精神病院的整個過程中,周圍人所受的傷害,主要是被欺騙,和一定程度的所謂「情感玩弄」。
  • 你是迴避型人格障礙嗎?| 迴避型人格障礙測試題 | 測試
    長按二維碼,進入迴避型人格障礙測試題!【迴避型人格障礙測試題】
  • 迴避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依戀人格
    關於人格障礙和不安全依戀人格,首先我想說,不建議任何人給自己和他人貼標籤,這些從來也不是非黑即白界限分明的,心理學是一門深奧複雜的學科,也許人類對她的認知和研究只是冰山一角
  • 心理分析:你了解邊緣型人格障礙嗎?與邊緣型人格相處的二字秘訣
    ,「邊緣型人格障礙」處於神經症和精神病的邊緣地帶,症狀介於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礙之間。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我把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核心症狀歸結為四個方面:第一,混亂的自我認知。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核心就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應該是什麼樣。
  • 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在一般人口中的數目不詳,他們很少求助於醫生,如果配偶或同事伴其去治療,他們多持否認或辯解的態度,使治療者難以明辨真相。他們經常難以自拔,陷入難言的痛苦中。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川普敗選不認輸,是因為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種長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會過度誇大強化自我的重要性,過度渴求別人的讚賞,缺乏同理他人行為的能力[1]。DSM-5對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描述。根據DSM-5(DSM第5版)中對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具體表現,我們將為讀者一一分析並比對川普先生與之匹配的行為。
  • 行走的教科書:川普與自戀型人格
    臨床心理學家George Simon表示,由於川普作為自戀型人格來說太過經典,已經成為一部自戀型人格的「行走的教科書」,因而他保存了川普的不少視頻剪輯,作為課程和討論的素材使用,而不必再專門找演員拍攝(McAdams,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