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識別表演型人格障礙 | 知識專欄

2020-11-13 映心堂心理

「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心理知識產品。

有人格障礙特徵的人,常常會讓他們的家人疲憊痛苦。與他們相處,有時不僅是生活問題,還是生存問題。

本節是專欄第3節,講解表演型人格障礙。


主講:於玲娜諮詢師


表演型人格障礙

表演型人格障礙,依程度和類型不同,殺傷力可大可小。

表演型人格,顧名思義,會給人一種舞臺人物般的感覺。

他們很敏感,情緒表現誇張甚至有些做作,喜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也喜歡運用一些小道具來增加自己的魅力,比如精緻的服飾和妝容,自己其實無力負擔的奢侈品,以及某種刻意呈現的格調和品味。

表演型人格以女性為多,典型的,如《欲望號街車》的女主人公布蘭奇。

布蘭奇是輕度的表演型人格,這種類型殺傷力相對較小。從她投奔妹妹,直到自己被送進精神病院的整個過程中,周圍人所受的傷害,主要是被欺騙,和一定程度的所謂「情感玩弄」。


《欲望號街車》(1951)| 費雯麗 飾 布蘭奇

·

表演型人格常常以一副光彩照人的樣子亮相,伴隨一些讓人憐惜和心疼的故事,引來周圍人的好感,甚至很快會有人自動獻上物質或情感方面的好處——表演型人格當然是概納不辭的。

但隨著相處漸漸深入,周圍人會慢慢發現表ta的謊言,最終喪失信任、停止奉獻、離ta而去,甚至施以報復。

之後,表演型人格在這個圈子裡名聲變壞,只好收拾行囊,另尋出路——這就是布蘭奇的那句名言「我一直都依靠陌生人的好心而活」。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個表演型人格,最初可能會覺得ta好特別、好優秀、好可憐,也許會心疼ta,忍不住想幫助ta。

第二階段,你會有點厭煩:「太誇張了吧?真的那麼可憐嗎?」

第三階段,你會發現更多關於ta的真相,覺得自己被騙了。

至此,你可能就打算和ta絕交止損了。

但如果表演型人格正好是你的家人呢?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你不得不和ta長期相處呢?

通常,你會逐漸調高自己的感受閾值,讓自己不那麼容易被ta的情感卷進去。比如,ta原先表現得有8分痛苦,你以為真有8分,急ta所急,上前安撫幫忙。

後來你發現ta的痛苦只有3分,另外5分是演技,於是當你再看到ta表現出8分痛苦,就會想「沒那麼嚴重吧」,然後讓ta等一等,你要先忙自己的事。

從這一意義上講,布蘭奇實在是個輕度且內心善良的表演型人格。

·

「不管你是誰,我總是希望陌生人是和善的」

·

嚴重的表演型人格,並不會因為你調高了感受閾值,不再那麼積極響應、殷勤關注而就此罷休。

他們會升級自己的手段,發展出一些殺傷力更大的「亞型」,常見的至少有以下三種:

  1. 一哭二鬧三上吊型

之前轟動一時的中國遊客在瑞典旅館遭公務人員驅逐後當街哭鬧的表現,極有可能就是這種亞型。

作為弱者的人際控制手段,這類行為在中國十分普遍。

其內在過程是:既然你對我的痛苦無動於衷,那就讓我表現得再痛苦些,甚至不惜自我傷害,讓慘烈的痛苦真實發生在你眼前。這樣,你如果還不服軟,就會受到良心譴責。

極端情況下,一言不合,這類人就會奪農藥瓶,爬窗戶,跑廚房拿菜刀,等等。他們內心並非真正想傷害自己,但有時也會一不小心假戲真做,釀成大禍。

這種模式長期重複,有時就會進入邊緣型人格、偏執型人格的譜系,殺傷力更上一個級別。

  1. 潛意識自我傷害型

表演型人格手段升級的第二種亞型,就是把自己活成一個命運多舛的悲劇主人公。

如果他們發現把自己的痛苦添油加醋地表現出來,還不能奏效,可能會下意識地給自己製造更多苦難。

切菜切到手,騎車摔一跤,跑步扭到腰,在電腦上幹完活忘記保存……各種意外而無可奈何的倒黴事,以超出常情的頻率發生在他們身上,而且常常發生在旁邊有人的時候。ta一個人待著的時候總是好好的。

這樣,周圍人只能幫助ta,照顧ta,為ta善後,卻無法責怪ta,因為這些事情看似都是天災和意外。

  1. 軀體化型

表演型人格手段升級的第三種亞型,是發展出一些嚴重的突發性疾病,專在別人違逆自己時發作。

比如一些控制欲強的父母,發現孩子大了要走向獨立,罵也攔不住,打也攔不住,示弱賣慘也不奏效,之後不知怎麼地,身體就出現高血壓、心臟病一類問題。

孩子一旦不聽話,血壓馬上升高,心跳馬上異常,整個人一臉痛苦倒在地上,眼看就要叫救護車了。但如果孩子這時改變主意,服軟認錯,立刻就能讓他們緩過來,比掐人中含參片都奏效。

他們是在裝病嗎?不是。那一刻他們是真的發病了。和普通發病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的身體更容易接受心理的暗示(也就是有癔症傾向),所以遇到不順心的事,身體就會進入發病狀態。

有時,生怕孩子不知道是自己引發的,別的家人也會出來幫腔:

瞧你把你媽都氣病了!

——這一招對於孝字當頭的中國子女,的確是殺手鐧。

(待續)




·映心堂諮詢師·


於玲娜·東京


心理諮詢師,寫作者。東京映心堂心理諮詢工作室創始人。

浙江大學心理系學士、碩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高級組畢業。

全職從業10年,6000小時以上諮詢和團體工作經驗。

譯有《母愛的羈絆》《為何母愛會傷人》《榮格自傳》。


擅長

- 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疑病等神經症

- 軀體化問題

- 女性個人成長

- 輕度人格問題

- 創傷陪伴

- 諮詢師自我體驗


歡迎評論或私信交流。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師:識別邊緣型人格障礙與多重人格 | 知識專欄
    「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心理知識產品。本節是專欄第4節,講解如何識別邊緣型人格障礙與多重人格。但事實上,多重人格障礙是非常罕見的,不少轟動一時的多重人格障礙案例,最後都被發現,要麼是心理醫生的誤診,要麼是自己出於別的目的表演出來的——比如想獲得他人的關注。
  • 心理諮詢師:識別偏執型人格障礙 | 知識專欄
    「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心理知識產品。本節是專欄第5節,講解如何識別偏執型人格障礙。根據這種想法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識別出兩種比較常見的偏執型人格障礙。第一種是被害妄想型。講到這裡,不難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不管是被害妄想型,還是鍾情妄想型,都很難和他們講道理。
  • 心理諮詢師:如何識別人格障礙?| 知識專欄
    「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心理知識產品。本專欄講解幾種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以及和他們相處的原則。本節介紹基本知識。人格障礙是心理問題的「硬核」。這裡先介紹幾類主要的人格障礙及其破壞性,包括強迫型人格、邊緣型人格、自戀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偏執型人格、多重人格
  • 心理諮詢師:識別強迫型和自戀型人格障礙 | 知識專欄
    「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心理知識產品。本節是專欄第2節,講解強迫型和自戀型人格障礙。對這些行為,普通的強迫症患者會覺得十分痛苦,他們知道自己這樣不太正常,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他們會去找心理諮詢師求助,正是想要停止這些行為。但強迫型人格障礙則會認為,自己沒什麼問題,這些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做,就會發生危險和意外。
  • 從心開始心理諮詢師帶你了解邊緣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們的諮詢師接觸過不少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來訪者。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顯著衝突的普遍模式,出現時間不晚於成年的早期。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的區別
    (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會影響一個人過正常的無壓力生活的能力。雖然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不可治癒的,但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日常生活不被這種疾病擾亂的程度,某些症狀也需要藥物治療。
  • 偏執型人格障礙
    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 關於迴避型人格障礙,你不得不知道的幾個道理
    在DSM-5人格障礙分類中,分為三個大類:A類是古怪或者奇特組,包括偏執型、分裂樣和分裂型人格障礙;B類是反覆無常組,包括反社會型、邊緣型、表演型以及自戀型人格障礙;C類是焦慮組,迴避型、依賴型以及強迫型人格障礙。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帶測試題)
    下面的心理測試可以幫助評測你是否有某些可能導致BPD(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因素。誠實地回答以下問題,就能幫你判斷是否需要諮詢心理專家。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相就是,這些人也控制不住,ta可能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那麼究竟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呢?首先要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人格,其實我們每天說的人格就是在遺傳先天基礎上,與外界客體環境互動後形成的穩定且獨特的心理模式。
  • 或為迴避型人格障礙
    或為迴避型人格障礙害羞的背後是害怕別人的批評和拒絕,嚴重到「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程度,患者連上學、上班都不敢去,內心卻很苦悶,覺得受到大家的孤立。廣州有精神心理專家指出,發展到人格障礙再治療已經很難改變,提醒為人父母者不要一味教孩子迴避社會交往,那不利於塑造完善的人格。
  • 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等。成年以後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
  • 自戀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的十個階段
    每個人都有成長和發展的能力,其中包括自戀型人格障礙者。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心理治療無法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呢?我們沒有聽到成功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三個基本原因如下:專門教授自戀型人格障礙診斷和治療的心理治療培訓機構很少。大多數心理治療培訓計劃旨在培養一般性執業者,而不是專家。想要學好這門專業很困難,昂貴且費時費力。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其實,可能並非是這個人性格不好或者脾氣不好,而是存在人格心理障礙。常見行為他們是「無敵」般的存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成就都會無限被放大。綜合上述的行為,如果出現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說明他很有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或者是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在我國,自戀型人格障礙人群比例大概是1%,形成原因大多和成長過程有關係。家庭成員長期分離,或者在成長過程中存在溺愛、過於粗暴的情況,都有可能形成自戀型人格障礙。
  • 表演型人格障礙:善用誇張做作的姿態吸引周圍人的注意
    《八種常見人格障礙》第4篇–表演型人格障礙作者:蔡銀兵表演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常見的人格障礙,患者的言行和情感常具有表演性質,情緒外露並且誇張,感情膚淺而不夠深刻因此在和表演型人格障礙者相處時,我們總是會有一種在觀看他表演的感覺。而他更像是把周圍人當做觀眾來對待,為了贏得讚美和掌聲而做出幼稚滑稽的行為。大學畢業的趙力坤(化名),進入一家公司參加工作。起初公司領導十分欣賞趙力坤熱情主動的性格,在公司裡就屬他最活潑,常常能夠調節公司壓抑的氣氛。
  • 人類人格大賞之病態人格篇:表演型人格,特性及其日常表現
    表演型人格障礙, 又被稱為尋求注意型人格,特徵為情緒外露,表情豐富,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嬌柔做作,易發脾氣,喜歡別人同情和憐憫,情緒多變且易受暗示。以自我為中心,好交際和自我表現。對別人要求多,不大考慮別人的利益。思維膚淺,不習慣於邏輯思維,顯得天真幼稚。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表演型人格障礙是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根據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ental Health America)的分類標準,常見人格障礙共有10種,分別可被歸於以下三組: A組(Cluster A): 以奇異或古怪的行為模式為特徵(偏執型、分裂型,以及分裂樣人格障礙) B組(Cluster B): 以戲劇化、情緒化或反覆無常的行為模式為特徵
  • 心理諮詢回複分析(依賴型人格障礙)
    解析:根據你的情況描述,你患有嚴重的依賴型人格障礙。在人的潛意識裡,依賴性人格障礙的形成根源是因為把自己作為附屬品而存在,然後內心當中產生強烈的依戀、纏結心理。這種情感類似於藤纏樹。這裡面有兩層心理攻擊。心理攻擊的是誰呢?這裡面的攻擊有兩層:1、攻擊原生家庭的父母親。攻擊的是——因為父母教育缺失的存在,所以導致自己不能像一個正常人一樣,變得有勇氣有擔當。所以正因如此,自己潛意識裡便不願意獲得成長,抗拒變得獨立,因為在人的潛意識裡,自己的不獨立正是對父母教育缺失的最大指責。2、攻擊自己。
  • 心理諮詢師模擬題
    具有下列哪項人格障礙的人通常都不合群且對於發展親密關係不感興趣?( )A. 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礙 B. 迴避型人格障礙C. 依賴型人格障礙 D.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A16. 具有( )人格障礙的人往往行為衝動,情緒不穩定且人際關係一團糟。A. 自戀型 B. 表演型 C. 邊緣型 D.
  • 青少年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諮詢
    2.分析和診斷這位男孩是一名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的特點是行為畏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對付,主要表現特徵是: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②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③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迴避;④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避不回答問題;⑤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⑥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