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人格障礙:善用誇張做作的姿態吸引周圍人的注意

2020-12-16 陳以蔡視界

《八種常見人格障礙》第4篇–表演型人格障礙

作者:蔡銀兵

表演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常見的人格障礙,患者的言行和情感常具有表演性質,情緒外露並且誇張,感情膚淺而不夠深刻。此類人時時處處不忘通過浮誇做作的方式來吸引別人的注意,過分以自我為中心,全然不顧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因此在和表演型人格障礙者相處時,我們總是會有一種在觀看他表演的感覺。而他更像是把周圍人當做觀眾來對待,為了贏得讚美和掌聲而做出幼稚滑稽的行為。

大學畢業的趙力坤(化名),進入一家公司參加工作。起初公司領導十分欣賞趙力坤熱情主動的性格,在公司裡就屬他最活潑,常常能夠調節公司壓抑的氣氛。

但不久後領導發現,趙力坤過於浮誇自大,常常言過其實。原本無法勝任的工作,他都承諾能夠完成,但最後總是沒能完成領導交待的任務。

在與同事們的相處過程中,趙力坤更是極盡所能去表現自己,以至於不少同事都對他感到反感。有時候趙力坤還會因為同事給他提建議而感到生氣,只有獲得同事的讚美才會樂得合不攏嘴。

因此,同事們都覺得他心理幼稚不成熟,一味地表現自己而忽略其他人的感受。久而久之,趙力坤不但遭到同事們的疏離,也被領導冷落。

此後趙力坤不論作出怎樣誇張的行為,都不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甚至被嗤之以鼻。深感失落的趙力坤,失去了表現自己的舞臺,便辭職離開了這家公司。

辭職後的趙力坤每每找了一份新工作都做不了多久就跳槽,沒有穩定的工作,也沒有親密的朋友,這就是表演型人格障礙者面臨的困境。

表演型人格障礙者過分誇張做作的姿態,常令人對他們敬而遠之,因此能建立起親密的朋友很少。感情用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又使得公司裡的領導與同事感到無所適從,因此總是無法認真專一地對待一份工作,不斷跳槽。

相關焦點

  • 表演型人格障礙症患者,會比一般人表現的更幼稚?
    「主要是想吸引人的注意力,表達自己的與眾不同,但是又不會打扮,審美偏差了,所以就把自己弄成這樣。他們其實是想表現一種『隨性』的生活態度,但是卻在一條錯誤的路上迷茫做作地走下去了。」表演型人格障礙如字面所言,他們的行為就好像是在進行演出一樣,顯得浮誇造作不自然,但是我們的當事人卻渾然不覺,樂在其中,並且以吸引到眾人的注意為能事。就好像舞臺上那些不專業的演員,總是要想辦法「搶戲」,好讓觀眾的目光聚集到自己身上,試圖一舉成名,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為此或是濃妝豔抹,或是膚淺誇張。而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恰恰如此。
  • 心理諮詢師:識別表演型人格障礙 | 知識專欄
    本節是專欄第3節,講解表演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依程度和類型不同,殺傷力可大可小。表演型人格,顧名思義,會給人一種舞臺人物般的感覺。表演型人格以女性為多,典型的,如《欲望號街車》的女主人公布蘭奇。布蘭奇是輕度的表演型人格,這種類型殺傷力相對較小。從她投奔妹妹,直到自己被送進精神病院的整個過程中,周圍人所受的傷害,主要是被欺騙,和一定程度的所謂「情感玩弄」。
  •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的區別
    自戀型人格障礙和癔症型人格障礙的區別,很難理解。CAPA理論課老師推薦的這篇論文,做了比較好的說明。我將它翻譯並分享給大家,僅供學習和討論之用。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需要持續的關注,並且總是試圖成為關注的中心。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應予以區別對待。
  • 人類人格大賞之病態人格篇:表演型人格,特性及其日常表現
    表演型人格障礙, 又被稱為尋求注意型人格,特徵為情緒外露,表情豐富,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嬌柔做作,易發脾氣,喜歡別人同情和憐憫,情緒多變且易受暗示。以自我為中心,好交際和自我表現。對別人要求多,不大考慮別人的利益。思維膚淺,不習慣於邏輯思維,顯得天真幼稚。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表演型人格障礙是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帶測試題)
    ⒍無法控制暴怒情緒,容易與人產生口角或肢體衝突。⒎一再用自殘行為來獲取解脫或快感。⒏經常以自殺的姿態威脅或要求幫助。⒐自我形象、性別取向、長期目標或職業選擇、喜好交往的朋友類型、價值偏好中至少有兩項定義不明確。⒑長期感到空虛和無聊。⒒自卑,經常感到失望、無助和無力。⒓對新事物往往是抗拒的,悲觀的。⒔固執。⒕目中無人。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邊緣型、自戀型、表演型,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C組(Cluster C): 以焦慮恐懼表現為特徵(強迫型、依賴型,以及迴避型人格障礙) 此外,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可能渴望親密,但他們強烈而不穩定的情緒反應往往會疏遠他人,造成自身長期的孤立感(詳見「我用光了所有表情,從人群中倉皇逃走」| 關於沉默型邊緣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經常與雙相情感障礙混淆,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情緒不穩定。
  • 筆記|《變態》C11 人格障礙(下)
    (七)表演型人格障礙DSM-IV對表演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過分的情緒表達和招引他人注意;起自成年早期,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下都會出現,表現出下列5項以上:(1)如自己不是人們注意的中心,便感到不舒服;(2)與他人交往時的特點往往是帶有過分的性誘惑或挑逗性行為;(3)迅速變換而膚淺的情感表達
  • 抑鬱型人格障礙的情感特徵,如何同抑鬱型人格者相處?
    在治療的過程中強調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來自百度百科),所以作為抑鬱型人格障礙者的家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多鼓勵患者,給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很棒的。可以從小事出發,比如當患有抑鬱型人格障礙的家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取得一點點小的進步,或者能夠做好家務勞動,都可以用一些比較誇張的方式進行鼓勵和表揚,讓他一點一點建立起信心。在陪伴的過程中,可以多帶他到外面走走看一些美麗的風景。
  • 豆瓣9.1分的《卡比利亞之夜》:表演型人格的婚戀悲劇
    除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結構、男權文化、經濟發展等因素之外,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卡比利亞本人的人格特質。縱觀影片的描述和刻畫,卡比利亞顯然符合表演型人格障礙(以下簡稱表演型人格)的表徵。一邊表演一邊抓取的人生表演型人格是美國精神病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和《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公布的人格障礙類型之一。
  • 人格障礙的10種主要類型
    (三)分裂型人格障礙 表現為孤僻、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言行古怪,表現為「社會性退縮」,缺乏知己。此種人格是介於精神分裂症和正常人格之間的人格類型,不少人最後患上精神分裂症。此種人常會引發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 心理輔導:這些人格障礙,你曾經遇到過嗎?
    臨床分型 1、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是以明顯的猜疑或偏執為主要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也稱狂信型人格,詭辯型人格,這類人表現固執,敏感多疑,過分警覺,心胸狹隘,好嫉妒;自我評價過高,體驗到自己過分重要,對挫折和失敗過分敏感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就像有的人因為把車停到了正確的車位,擺位很規範,就會認為自己是駕駛界的楷模並大肆宣傳。只能聽取讚美他們的語言,任何意見和批評都會引來憤怒和反擊。任何小事情,都喜歡別人用很誇張的語言來讚美他們,百聽不厭。當有人提出意見時,他們往往會認為這是一種攻擊行為,並且奮力反駁、攻擊對方。
  • 偏執型人格障礙
    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 心理諮詢師:識別邊緣型人格障礙與多重人格 | 知識專欄
    這種風格讓周圍的人無法下定決心和邊緣人格障礙保持距離。他們內心常常懷有一種僥倖,認為那個天使的ta才是真正的ta,惡魔的ta則是異常的、有病的,只要能把惡魔那部分去掉,那ta該是一個多麼難得的人啊!但事實上,多重人格障礙是非常罕見的,不少轟動一時的多重人格障礙案例,最後都被發現,要麼是心理醫生的誤診,要麼是自己出於別的目的表演出來的——比如想獲得他人的關注。
  • BPD(邊緣型人格障礙)測試
    最近在研究邊緣型人格障礙英文稱為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一種較嚴重的人格障礙,介於神經症和精神病之間的臨界狀態,以反覆無常的心境和不穩定的行為為主要特徵。下面的心理測試可以幫助評測你是否有某些可能導致BPD的因素。誠實地回答以下問題,就能幫你判斷是否需要諮詢心理專家。
  • 迴避型人格障礙怎麼調適?
    迴避型人格障礙有明顯的行為退縮、自卑心理,面對挑戰通常採取迴避態度,沒有能力應付,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的特點,如果長期得不到重視和幫助,這類人的生活、工作、人際交往都會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那麼對這類人格障礙應該如何調適呢?
  • 心理諮詢師:識別偏執型人格障礙 | 知識專欄
    所謂偏執型人格障礙,就是對自己的一部分想法非常執著,堅信不疑,會尋找各種各樣的證據來支持它,也會圍繞這種想法做出許多讓人覺得奇怪的舉動。鍾情妄想的人可能就會說:這些人都嫉妒我,要來擾亂我和他的信息傳遞。講到這裡,不難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不管是被害妄想型,還是鍾情妄想型,都很難和他們講道理。
  •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表現為,毫無道德和情感可言,對他人的傷害沒有內疚或難過,沒有同情心,對別人的悲慘遭遇和痛苦,漠不關心,行為受原始欲望的支配,脾氣火爆,氣量狹小,總是指責他人,為人老奸巨猾,從不負責,思想行為與社會道德規範背道而馳,滿嘴哥們義氣,好拍馬屁,逢場作戲,但只要一點不如意就立馬
  • 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我測試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持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只好對他敬而遠之。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因此在社會上人數和比例確實不詳。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
  • 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的一病誤終生?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基本特徵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以及顯著衝動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於成年早期,存在於各種背景下。邊緣型人格障礙在整個人群當中的患病率為6%,這個數字比例可真的是不低,而且一個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甚至是好幾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