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考上北大的「狀元」,空降地方十年後重回北京

2020-12-09 騰訊網

1981年9月,14歲的董保同考上了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學專業,1985年7月畢業,先後在核工業部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政策研究室工作。

撰文 | 餘暉

空降地方10年後,董保同回到了老單位。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官網顯示,雲南省科學技術廳原廳長董保同已履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4歲上北大 讀原子核物理學專業

董保同,男,漢族,1967年1月出生,今年53歲,河北深縣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理學學士,高級工程師。

公開資料顯示,董保同14歲上大學,18歲從北大畢業。

1981年9月,14歲的董保同考上了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學專業,1985年7月畢業,先後在核工業部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政策研究室工作。

「1981年,我在河北老家深縣一中參加高考,考到北京上大學,從只有二百來人的小董家莊走出來,從此擁有了廣闊的天地。」董保同曾在《高考雜憶》一文中談到自己參加高考的情況。

他寫道,當時的學制與現在大不相同,「我是最後一屆二年制初中、二年制高中的畢業生。」他還寫道,自己陰差陽錯考了全縣第一名(據說也是衡水地區第一名)。

在董保同看來,高考創造的競爭規則、競爭意識與競爭環境,特別是為平民子弟改變命運提供的機會,為社會流動與進步創造的生機與活力,在當下仍是無可替代的。

當年66名「京官」之一

在空降雲南前,董保同曾長期在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工作。

1998年7月至2008年7月,董保同先後擔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副司長,辦公廳副主任,辦公廳巡視員、副主任等。

2008年7月,他履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司長(正司局級),兩年後(2010年10月)空降雲南,任雲南昆明市委常委、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董保同到雲南工作還有一個大背景。

2010年,中組部發起改革開放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幹部交流任職,66名從中央和國家機關選拔出的中青年幹部赴任地方。

當時的要求是,50歲以下的正局級幹部均可報名,部級後備幹部、缺乏地方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部委中有「很多人報名」。

最終選出的66名廳局級幹部來自54個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平均年齡46.5歲,最小的41歲,幾乎都是各部委的「後備幹部」。

當時空降地方的,除了董保同外,還有時任中國證監會基金部主任的吳清(現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時任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司長的舒慶(現任河南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時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的侯淅珉(現任吉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時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總工程師的吳忠瓊(女,現任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等。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董保同在內,也有一些「空降者」已經回京工作,比如現任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他曾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2010年空降陝西。

全程用英文與外國記者交流

說回董保同。

簡歷顯示,到雲南工作後,他先是擔任雲南省昆明市委常委、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書記,4年後(2014年6月)任雲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正廳級)。

2015年5月,董保同接棒範華平(現任山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成為曲靖市市長。

曲靖位於雲南省東部、珠江源頭,東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南與文山州、紅河州接壤,西接昆明市,北臨昭通市,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

在2015年7月29日的曲靖市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董保同稱,「我到曲靖一個多月來,馬不停蹄到9個縣(市、區)和開發區調研,從城區到鄉鎮,從企業到田間」「我為自己能夠融入這片熱土,為曲靖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而深感榮幸!」

他表態說,「將振奮精神,沉下心去、埋頭苦幹,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團結帶領政府一班人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心無旁騖抓大事、解難事、辦實事。」

2018年,在《中國日報》推出的雙語兩會欄目《艾瑞克跑兩會》中,時任曲靖市市長的董保同全程用英文與外國記者交流。

在曲靖市工作了3年多後,他履新雲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正廳級),2019年1月任雲南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

如今,在雲南工作了整10年的董保同重回北京。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網 掌上春城 解放日報等

相關焦點

  • 她是一代神童,14歲考上清華大學,最小理科狀元,畢業後遠赴美國
    高考不僅讓學生不容忽視,對學生的父母也是不敢有絲毫怠慢的,考上好的學校全家歡喜,沒考上的只能默默無語。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清華,上北大,所以高考寄託了父母們所有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可是神童卻不常有。
  • 北京的孩子更容易考上清華北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傳說「北京人400分就能上清華」,作為北京人的我只想說:「瞎扯!」即使本地人會享有一定程度的照顧分,但最多也就講個十幾分,而清華每年的錄取分數都在650分以上吧,怎麼會因為是北京戶口就降200多分呢?
  • 參加10次高考的廣西考生吳善柳,考上北大還去復讀,現狀如何?
    他曾經先後10次參加高考,期間不乏收到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甚至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過均被他拒絕了,最後第十次參考高考的他最終選擇到清華大學去就讀,加上中間一次退學經歷,他去清華就讀的那一年已經32歲,他就是廣西考生吳善柳。
  • 考上北大不去讀,高中復讀八年後考上了清華,畢業後卻當了老師
    清華北大作為國內最頂尖的高等學府,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堂。雖然關於「清華北大」誰第一的爭論一直不絕於耳,不過對於莘莘學子來說,能考上其中的任何一所學校,都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可是就有這麼一個人,為了能上清華,放棄了在北大讀書的機會,選擇重新復讀。直到2014年被清華錄取後,才沒有繼續復讀。此時距離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已經過去了長達14年的時間。這個人就是吳善柳。
  • 14年前661分狀元,北大畢業專職寫作的黑龍江女孩,如今怎樣
    清華北大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著名高校,歷來是眾多莘莘學子心中的夢想。他們12年寒窗苦讀,就是希望考上清北,將來畢業之後,找到一份好工作。事實上,大部分學子從清北畢業後,都能找到好工作,但是仍有少部分人因為個人原因而前途渺茫。當然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清華有種地的石嫣,北大亦有賣豬肉的陸步軒,雖然工作累與苦,但是他們都做成了各自行業中的標杆。
  • 從清華退學考入北大的「女狀元」,深陷「墮落門」,結局難料!
    清華北大是多少學子一生的夢想,我們很多人可能從一開始上學就被教育要好好讀書,認真學習,將來考個北大清華這樣的大學,可以說北大清華這樣的大學才是家喻戶曉,很多人不知道有些什麼大學,但是提起清華北大估計沒有人不知道的。
  • 給高考狀元或者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重獎的做法對嗎?
    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對於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或者當地的高考狀元,很多部門或者單位給這些學生金錢獎勵,這樣的做法真的對孩子就好嗎?真的就會起到一個正面的鼓勵的作用嗎?在古代的時候,考取了狀元都會進行誇官遊街,甚至很多的有錢有勢的人家會「榜下捉婿」,很多人就此名利雙收,走上人生的巔峰,就連範進
  • 高考瘋子吳善柳:參加10次高考,拒絕同濟和北大,32歲考上清華
    前幾日,河南南陽一家出了兩個高考狀元的事情,上了熱搜,姐姐考上清華,弟弟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這樣的好消息引得無數媒體紛紛前來採訪,兩個高考狀元平靜的生活被打破,成為了當地的「明星」。有的學子是幸運的,他們一舉拿下狀元頭銜,考上了理想的學府。而有的人卻沒有那麼幸運了,為了考上理想的學府,不惜選擇復讀,最後終於得償所願,吳善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個。
  • 高考狀元考上北大後抑鬱休學:只會學習的孩子都走不遠
    然而,考上好大學的人生一定會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嗎?我們先來聽聽高考狀元遊安的故事吧。遊安以高考大省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大最好的學院之一光華管理學院。來到北大後,遊安發現身邊的狀元同學各個多才多藝,天津狀元文章寫得好,新疆狀元舞跳得好,遼寧狀元辦事能力強......。
  • 北京十年高考狀元 人大附中最多清華附中最高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 (熊旭 實習生楊燕紅)今日,北京2014年高考狀元出榜,文科狀元為清華附中孫一先,總分704分,理科狀元劉倩瑩,來自北師大二附中,高考分數719分。記者梳理十年北京文理科狀元發現,北京十年文理科狀元共計25名(含並列),其中女生18名,男生只有7名,女生人數遠遠超過男生人數。其中理科狀元12名,文科狀元13名。
  • 16歲高考加20分進北大光華,大三退學復讀成省狀元,退學原因成謎
    但是,在這個人人羨慕的頂級學霸群體,偶爾有傳極個別特任性的學生,在入讀清華或者北大後,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退學復讀,再戰高考重回清華或北大的懷抱,成為公眾眼中的另類「學霸」。考上了復旦大學毅然復讀,然後考上北大,從北大退學後考上清華,又從清華退學再度考上清華,並且還中過一次市狀元。這樣的任性經歷,真的無愧於公眾賦予的「清北專業戶」暱稱。今年高考湖北省襄陽市理科第二名王宇航,也是一名從清華大學任性退學復讀的學霸。
  • 16歲高考加20分進北大光華,大三退學復讀成省狀元,退學原因成謎
    但是,在這個人人羨慕的頂級學霸群體,偶爾有傳極個別特任性的學生,在入讀清華或者北大後,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退學復讀,再戰高考重回清華或北大的懷抱,成為公眾眼中的另類「學霸」。
  • 福建女孩高考687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獲百萬獎金,一分值千金
    2年前,福建女孩黃亦陳就是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在高考中,以687分摘得文科狀元,考上北大,獲得100北大招生辦老師第一時間趕到她家,一番溝通之後,承諾只要她入學北京大學,就提供豐厚的獎學金。除此之外,母校養正中學獎勵她30萬人民幣;村裡獎勵她30萬人民幣;恆安集團獎勵她30萬人民幣;安海商會獎勵她10萬人民幣;不算北大獎學金,她獲得的獎金已高達100萬元。有人給黃亦陳算了一筆帳,她所獲獎金,父母打十年工,即使不吃不喝都很難攢夠。
  • 古代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
    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介布衣,寒窗苦讀十年進京趕考,一旦中了狀元不光會得到別人的喝彩,官方也會抬轎子來迎,狀元派頭如此之大,僅僅就是為了做官——類似於知縣等的官嗎?看派頭顯然不是的,那麼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呢?
  • 11年了,高考以716分摘9省狀元,考上北大的黑龍江男孩,如今怎樣
    能拿下一省的高考狀元,真的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畢竟如今高考競爭和壓力越來越大,這樣的孩子真的很厲害。但是在11年前,黑龍江卻有一個考生,他高考以716分摘9省狀元,考上了北大,創造了高考狀元的「神話」。
  • 高考659分狀元卻無學可上父母更是抬不起頭,復讀後再次圓夢北大
    ,然而他考上名校後,卻找各種理由不去讀,然後接著復讀參加高考,為什麼會放著大好的機會,反覆回到高中呢?後來人們才知道,他心思「不正」,高分成績考上名校後,大學會給予一定的獎金,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利,最後竟獲得近百萬元,直到年齡更大一些了,才選擇了一所名校讀書,姓吳的考生還不是高考狀元,如果是狀元,那可想而知會獲得更多。
  • 福建女孩高考687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獲100萬獎金,一分值千金
    2年前,福建女孩黃亦陳就是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在高考中,以687分摘得文科狀元,考上北大,獲得100萬獎金,實現了一分值千元的價值,讓人羨慕不已。在2018年的高考中,就讀於晉江養正中學的黃亦陳考試成績喜人,英語是150分滿分、數學148分、語文134分、文綜255分,總分獲得了687的高分,除了摘得文科狀元之外,還被北大成功錄取。每位高考狀元都有獎金,只是或多或少。黃亦陳摘得狀元,獎金特別多。
  • 10年了,以681分摘得狀元,考上北大的黑龍江女孩,如今怎樣
    因為要考慮到將來就業的問題,一般大部分的高考狀元考上清華北大後,不是選擇計算機系就是選金融系。但是也有少部分的高考狀元會遵循自己的內心想法,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並能一直堅持學習。來自黑龍江女孩陳子豐,就是一個從小喜歡文學,希望一輩子從事文字工作。在10年前,她高考數學差4分滿分,以總分681分摘得狀元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並堅持讀了9年。
  • 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狀元,考上北大的黑龍江男孩,現狀如何
    例如,10年前的泰安「小神童」的蘇劉溢,7歲讀完初中,還獲得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希望英語大賽泰安賽區一等獎等,10歲以566分考入南科大,最終入學一年後退學,泯然眾人。352分,考上商丘工學院,如今畢業出來工作了,卻還童心未泯,讓人唏噓不已!
  • 他是湖北省高考狀元,大二被北大勸退,復讀一年後考上清華
    而且他還因為入學考試成績優秀而獲得北大的心聲專項獎學金」高通獎「,被學校獎勵1萬元。金榜題名,並考上全國知名頂級學府,一入學就又獲得獎學金,如果沒出什麼大問題,按正常發展,在大家眼中他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然而還是出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