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從小不僅教孩子懂得讀書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還告訴孩子:「書中自有黃金屋。」把讀書好了,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有不少調皮的孩子不以為然,沒把讀書當回事,幾次考試之後,排名都靠後,也就開始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天生就不是塊讀書的料,讀書沒啥用。
但是,有少數人相信了父母的話,於是能夠更努力地去讀書,最後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2年前,福建女孩黃亦陳就是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在高考中,以687分摘得文科狀元,考上北大,獲得100萬獎金,實現了一分值千元的價值,讓人羨慕不已。
在2018年的高考中,就讀於晉江養正中學的黃亦陳考試成績喜人,英語是150分滿分、數學148分、語文134分、文綜255分,總分獲得了687的高分,除了摘得文科狀元之外,還被北大成功錄取。
每位高考狀元都有獎金,只是或多或少。黃亦陳摘得狀元,獎金特別多。
北大招生辦老師第一時間趕到她家,一番溝通之後,承諾只要她入學北京大學,就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除此之外,母校養正中學獎勵她30萬人民幣;村裡獎勵她30萬人民幣;恆安集團獎勵她30萬人民幣;安海商會獎勵她10萬人民幣;不算北大獎學金,她獲得的獎金已高達100萬元。
有人給黃亦陳算了一筆帳,她所獲獎金,父母打十年工,即使不吃不喝都很難攢夠。若按高考687分分數計算,100萬元的獎金平均下來,簡直是1分值千金——1455元人民幣。黃亦陳完美地詮釋了古代那句名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還是有用的,不僅僅是讓她獲得豐厚的獎金,還改變了她的命運,她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一、黃亦陳是如何取得如此輝煌的高考成績?
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努力。高中三年,黃亦陳一直十分勤奮,對於學到的知識點一定要多手寫幾遍,加強記憶。
她對學習有計劃,除了完成老師的任務,每天都有自己的任務,比如每天要背15個英語單詞,長時間堅持,單詞量就會不斷地增加。
她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閱讀、書法、民樂演奏等,手到擒來,她的一手毛筆字蒼勁有力,頗具大家風範。除此之外,她還喜歡猜燈謎,曾在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謎語大會》上,她代表養正中學參賽,和另外兩位隊友唐沁蘭、蔡彧聯手奪得了全國冠軍。
黃亦陳對於學習,都不用父母操心,她能夠自覺地去學習,在假期時,完成任務才會放鬆去玩一會。
在心態上,她做的很穩,因為她努力了,過多的擔心也於事無補,總能以最好的狀態走進考場。所以她的成績一直非常優秀,沒有出現過大起大落的波動情況。
以上種種的努力加在一起,使得黃亦陳在2018年的高考中,一舉高中,以687分摘得狀元,考上北大
對於她來說,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另一個起點,在未來的路上,還有更多的目標在等待著她實現。
二、努力讀書的人,成績都不會太差
寒門弟子、北大才女劉媛媛,原來她也是那種不愛寫作業的學生,剛上高中被分在差等班,第一學期,她的成績總是排在最後幾名。
後來她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子下去,她夢想能夠考上北大。有點痴人說夢,但是連想都不敢想,又怎麼能有成功。
一個差生一旦開竅,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了她那股拼命學習的勁。劉媛媛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她不想將來過著平庸的人生,她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鬥。
於是她開始利用所有的空閒時間去學習,與優秀的同學比拼。從那以後,劉媛媛加倍努力,早上去教室最早的是她;晚自習下課後,離開教室最遲的人是她。
三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劉媛媛的成績排名慢慢靠前,從全班倒數,考到全校前10名。
也許是她的努力還不夠,高考時沒有考好,只考上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於一個寒門學子來說,能考上這個大學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她就去讀,但是她並沒有認命。
經過大學4年的努力,2012年,她以優異成績如願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系的研究生,終於完成自己的北大夢想。
劉媛媛的成功告訴我們:只要不認命,只要肯奮鬥,人生就會有無限的可能。
劉媛媛的成功還告訴我們:想要逆天改命,就要有一個夢想,然後為這個夢想去努力奮鬥。
三、自己真的努力了嗎?
有人說,我自己也努力了,可是成績還這麼差?
問問自己,真的努力了嗎?真的在學習上花更多的時間了嗎?
什麼叫做認真學習?不是你每節課都上了就叫做認真學習,而是認真聽課,認真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要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思考,為什麼是這樣?要對每一題錯題進行思考,為什麼做錯了?還有就是不懂做的題,要去思考要去尋找解題方法,再不懂要及時問老師問同學。這才叫做認真學習,你真的做到了嗎?
做好了認真學習,如果你的學習超出了認真學習範疇,進行了更多的練習,更多的閱讀,這才叫做努力!這也是學霸煉成的必經之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黃亦陳與劉媛媛的共同點就是認真與努力學習。
四、知識是最值錢的
世界偉大的民族猶太民族認為,世俗的權威、利益不重要;財富不重要;只有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生在猶太家庭裡的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負責啟蒙教育的母親們幾乎都要求他們回答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了,你的財產就要被人搶光,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
孩子們少不更事,天真無知,有孩子說帶錢就跑,因為有錢了,想做什麼都可以;也有孩子說要帶著鑽石、珍寶出逃,有了它,還愁缺啥?
顯然,這都不是正確的答案。母親告訴他們:「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在聰穎、精明的猶太人眼裡,任何東西都是有價的,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無價的財富。
當然,黃亦陳考上北大,她的價值肯定不止100萬,100萬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她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對於黃亦陳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