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學習這事兒,很多父母也是操碎了心。家長陪著深夜學習、輔導,甚至比自己的孩子都著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用一句話形容,就是&34;但這句話似乎威力不大,因為不少孩子只是聽聽就過去了,但也有孩子從小知道努力,最終不負眾望考得好成績。比如說,18年福建文科狀元黃亦陳。
女學霸黃亦陳不僅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同時也間接的驗證了書中有黃金這一說法,因為她不僅被北大錄取,還拿到了100多萬的獎勵。要知道100萬可不是小數目,在很多普通家庭裡,奮鬥幾十年也不一定能積累這麼多。不僅如此,北大招生辦老師來到她家並承諾,如果她選擇北大,獎金不會少。如何,是不是羨慕了?不過,大家更好奇的應該是她如此輝煌的高考成績吧。
要說很多學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多都一個良好的教育學習環境。黃亦陳也是這樣,她的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就接受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範圍和教育環境,在她的成長中,父母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一些文化底蘊。
當然,更多的則是她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努力。也許有人說她足夠聰明,但並不代表她不努力,相反她一直是一個很勤奮的人,也懂得在學習上如何努力。比如說學到的知識,她一定會多寫幾遍,便於加強自身記憶。而且除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以外,她總是有自己的學習計劃,所以在黃亦陳的學習當中,父母幾乎是不用操心的,因為她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強。
在心態上就更穩了,要知道心態對考生是很重要的關乎著成績,如果心態不穩很容易考試失利。但是她在心態方面似乎很穩。因為知道擔心也沒用,而且她努力過了,在之前的考試中成績也相對穩定,所以並沒有出現因心理素質或心態崩了而影響成績的事情。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認為她是個一心只撲在學習上的,每天只知道學習的學習機器類型?其實不是這樣的,她除了學習好之外,自身的興趣愛好也是很多。你別說,一般人還比不過。比如說書法,民樂演奏,對她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尤其是一手毛筆字更是蒼勁有力。要說學習好就算了,興趣愛好也沒落下,而且還做得這麼優秀,讓人也只剩羨慕的份兒了。
後來在18年高考的時候,她以687分,考上了北大。不過這對於她來說應該只是人生的開始。在以後的人生路上,祝她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