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幸福的人,都懂得抽離自己「一日一畫一記」2018.6.6

2020-12-14 賣畫的猴爺家的
洗耳.猴爺.2018.6.6

越長大,就越少與人傾訴。越成熟,就越懂得從別人的故事中抽離自己。

人難過的時候總喜歡傾訴,似乎把自己所有的遭遇告知對方,對方能懂得並給與認同,自己就能從遭遇中解脫出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人本能的選擇,就如同人們常說,說出來總會好受些。

曾經,我也如此過。只是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的是,我們將自己遭遇告訴對方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把自己的難過不安傳遞給對方。愈是親近的人愈是如此。同樣,參與到對方遭遇中的人,哪怕只是傾聽,在今後生活中的抉擇亦會不知不覺受此影響。

人難過的時候,自己對事物的認知,對整個世界的感官難免有失偏頗,但自身的遭遇卻無不在佐證這些偏負面的認知的正確性。所以我們與人傾訴時,一則容易讓對方產生共情,讓對方也難過不安起來,二則我們難過時有失偏頗的認知容易對對方的認知產生影響。就好比剛剛去隔壁勸架的大姐回家後與家人發生爭吵。因為隔壁吵架的女的說男的沒掙到錢,大姐想到了自己身邊每個月拿那點工資的男人。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去找他人傾訴或者要不去傾聽他人。傾訴,永遠是難過時療傷的聖藥。只是我們需要記得的是,你說他聽,足以,萬莫把自己的感觀強加於人。就好比,有的女孩子感情受挫後,一個勁地和小姐妹說男的沒一個好東西,並讓對方小心防範身邊的人。這要是遇上個意志不堅定的,後面又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何其冤枉!我不否認這個世界有不少壞人,你遇到了以後小心便是,何苦讓身邊的人也陪你一起陷入猜疑恐慌。

當然,這是源自於傾訴方度的把握。對於傾聽者,最重要的事是學會抽離。傾聽者,特別是傾聽身邊人的遭遇,感同身受自是難免,但若給出對方建議後自己久久不能釋懷,讓自己陷入同等情緒不說,還進而影響到自己接下來的認知與生活,失之大矣。傾訴者就像一個垃圾桶,接受來自對面的所有壞情緒,有能力勸慰的給對方梳理分類,給出合理勸解與建議,沒能力勸慰的,那就照單全收,但別忘記倒掉垃圾,及時抽離。

其實,不僅僅是傾聽時如此,我們讀書、聽故事,亦是如此。少年時不更事,恰逢古惑仔系列風靡,身邊許多男孩子遇事二話不說呼兄喚弟,下起手來也不分輕重,為此被退學甚至進看守所的不知幾何。再如,有些影視劇演員,因飾演某一個角色入戲太深,沉浸在角色中人物的情緒,久久不能自拔,長時間回不到現實生活,也是因未能及時抽離。

我曾聽說一個洗耳池的故事。原本是講巢父斥許由「浮遊於世,貪圖聖名」的事,後衍生為成語洗耳恭聽。在此處,我更願意把「恭聽」與「洗耳」二字順序對調一下。在傾聽他人遭遇時,先恭聽,後洗耳。恭聽是出於對對方的尊重,亦是對方難過時我們力所能及之事,洗耳是出於對自己的負責,洗掉所聽故事中不好的東西,自己的生活,方能安然無虞。

越長大,我們越少與人傾訴,因為我們不願給親近的人負擔。越成熟,我們越懂得從別人的故事中抽離,因為我們不願意給自己負擔。

生活幸福的人,都懂得抽離自己。你永遠無法拯救一個自己往水裡走的溺水者,你可以做的是,力所能及之下,幫對方梳理,若無用,靜靜聽他說完,默默轉身抽離。大不了,多聽幾次,轉身「洗耳」。

賣畫的猴爺家的「一日一畫一記」2018.6.6「讀書行走,一幅簡畫、一段文字,願與君在須臾歲月中覓得一份溫柔。」

註:「每日一畫一記」會持續更新在公眾號「爭渡」或百家號「賣畫的猴爺家的」。歡迎大家關注,和我一起聊聊每天讀到的喜歡的詩和句子,說說你自己的故事。喜歡畫的小夥伴也可以關注公眾號找我要原圖。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極簡生活整理法「一日丟一物」簡易輕鬆改變人生?
    生活煩惱事多,於是很多人都渴望反本復初,化繁為簡,推崇「極簡生活」。拋棄不重要的事,才可清空一角,讓人喘息。然而,我們傭俗,都必先由身外物做起。由外物到心底,要如何做到斷舍離?日本人妻大M著書分享「一日丟一物」的生活提案。大M於1978年出生於日本山形縣。 關西外國語大學英美語系畢業後,與外籍人士結婚。 目前與美國丈夫和三個孩子住在神奈川縣橫濱市。
  • 鍾欣怡當了媽更懂得愛自己!「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人就是視覺動物,如果連臉都保養不好,更別說是衣服遮住看不到的」問到鍾欣怡最重視的保養部位,她瀟灑地說:「人都是視覺動物,當然從會被大家看的臉開始」身為藝人的她,照顧好自己的外表,儘可能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也算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之一。3.
  • 「馬雅曆法-能量生活實踐」教學工作坊 (上海2015.6/12-6/14)
    (上海首開特別全方位整合)如果你有受到召喚~歡迎一起來連結宇宙能量~~看懂身邊的人、看懂客戶、看懂伴侶、看懂孩子了解團隊的能量、讓團隊發揮到最大的力量除了看懂,還能了解彼此的能量關係是如何運作可以懂得運用這些能量,讓每個人都在對的位置上,做最好的發揮!
  • 2018,獻給所有女人:靠自己賺錢「很辛苦」「很幸福」
    愛會看見,今天是2018開工的第一天,想給自己立個flag,過去的一年,自己帶了一年孩子,開始也是靠老公每個月給一些收入,後來有一些渠道,就開始了朋友圈賣小零食,一般是在孩子上學之後,就開始送貨,因為都是鄰裡之間,所以不管多少錢,只要顧客有需要就去送,後來天冷了,有的是下班回來想吃點小零食,我也給他們送去,老公還說,掙點辛苦錢,他會給的,不要去了好好帶孩子就行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其實要養成一個人的讀書習慣,要改善社會的風氣並不是很困難的。只要我們把現在的教育觀念稍作反省,改變一下,提出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我建議的方法是:「兒童一日一書運動」。  所謂「一日一書」,就是「一天看一本書」。所以稱為「運動」,就是「希望讓每個兒童都能如此,以形成風氣」。
  • 方太生活家,幸福新配方
    ,但愛之於平常人,就在一日一蔬一飯之間。也許是「你好哇,xxx」也許是「媽,飯好了麼?」……2018九月金秋秋風隨飄零的落葉點綴著城市方太一直秉承著仁愛之心致力於打造「徐州最暖心的家」給城市裡漂浮的人一處寧靜的心靈居所在這裡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家的溫暖...
  • 義烏杏記|在一杯甜品的溫度裡,尋找最適合の生活方式
    」表達吧「謝謝」 這是人與人之間最悅耳的語言。」的人絡繹不絕很開心看到你們來也很抱歉讓你們久等了...有人說,」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港式甜品啊「有人說,「每一份甜品都真的有幸福的味道」......我們希望「杏記甜品」的到來能為義烏的夥伴帶來新生活體驗不論是一人小憩,還是多人相聚大家都在一杯精緻甜品的溫度裡努力尋找著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明日,我們相約
  • 《早餐中國3》回來了,騰訊視頻「一日之食」出發了!
    為了證明自己城市早餐的豐富程度,經常可以在短視頻看到類似的打卡活動。但地域性的名小吃總共就那麼幾種,有時還挺為博主們的「下一頓」著急的。如果把取材範圍擴大到全國,北京人喝豆汁、天津人吃鍋巴菜、陝西人吃油條麻花、河南人吃胡辣湯、貴州人吃米粉、重慶人吃小面、廣西人嗦螺螄粉……別說一個月,就是一百天也都還綽綽有餘吧。
  • 鈴木一朗:「我的夢想」與「鐘擺式打法」
    看了所有的投手後,我確信自己是大會的NO.1,而打擊方面,我在縣大會的4場比賽中,打出3支全壘打。整個賽程累計打擊率0.583。連我自已都很滿意這個成績。然而,我知道棒球不只是光靠一年的成績就可以論輸贏的。所以,我會持續地努力下去。如果我成了一流的球員,能出場比賽的話,我要送招待券給那些曾經照顧我的人,讓他們幫我加油。總之,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職棒選手。
  • 「應屆美術生王者」如何以1敵6萬,斬獲央美狀元!完成逆襲的?
    」BEIJING LIJING ART魏語彤:當時就我一個人在家,爸媽都上班去了,我就用自己手機查,然後我就看了一下……感覺非常不可思議!因為一想到之前一直在畫在練的東西不考了,就大打擊特別大!但是後來直播課的時候,老師們有講,今年對應屆生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然後我就覺得,今年也是對應屆生非常有利的一年。
  • 「展訊」馬修·戴·傑克遜 新風景畫
    「——馬修·戴·傑克遜喬空間與豪瑟沃斯榮幸呈現美國藝術家馬修·戴·傑克遜 (Matthew Day Jackson) 的展覽「新風景畫」 (New Landscape)。這是藝術家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展覽中的最新畫作是一幅花卉靜物畫。這幅畫直接參考了16、17世紀荷蘭共和國達到殖民擴張高峰時,巴洛克 畫家揚·布魯蓋爾父子所作的花卉畫。儘管這一時期的藝術作品多是驕傲地向人們展露財富,但這些花束實際上 是幻想出來的,因為這些花都不可能在同一季節或同一氣候下生長。在這些鍍金作品的美貌背後,隱藏著的是 衰落和毀滅的線索,預示了如今存在的全球貿易興衰。
  • 「藝惠藏」陳傳席評——重振漢唐雄風·記張錄成畫牛馬駝
    他畫牛、馬、駝的速寫以萬計。可以說牛、馬、駝的一切,皆瞭然於他胸中。而且,他還購進中外有關動物研究的學術著作,研究各種動物的生、長、育、亡的過程,很多人說錄成是一個動物研究專家。可以說錄成是一位真正重在研究繪畫對象,了解並懂得繪畫對象的一位畫家。所以,他畫起來下筆準確、形神自生,並把自己融入其中。
  • 「資生堂 PICO」迷你化妝品系列再推2020「東京一日」新主題
    今年的產品主題為「東京一日」。該系列產品覆蓋口紅和指甲油兩個產品線,擁有著豐富多變的顏色,更充滿扮美生活每一天的使用樂趣。由於是「數量限定」、產品容量較少(指甲油4 ml、慕斯型唇蜜 4 g),以及較低的定價,該系列成為近年來資生堂引發年輕群體關注的新話題商品,也成為一些化妝品收集控們的新寵熱愛。
  • 孬孩兒影評《金凱瑞和安迪考夫曼》:帶你認識「自我抽離」的藝術
    這個經驗帶給金,除了有種爽與療愈之感之外,還讓金體驗到,關於人的「界線與框架」的解放。當我們在扮演自己時,言行舉止都會因為社會與家庭的教育,或者原本不知在哪裡養成的自我意識,而設定出一種自以為是的形象,認為自己有種「應該的表現」。換言之,每個人都活在某種角色的框架裡。
  • 論「幸福小組」
    因為「幸福小組」的模式只要堅持下去,它是可以改變教會的權力結構和生活文化的。是的!不可否認,「幸福小組」事工的推行,對達成「教勢增長」的目標很有效!既然有效,那還有什麼好遲疑的呢?各教會都應該趕快去推行,假以時日,我們就可以翻轉這個世界了!不是嗎?就我身為第一線教牧工作者的觀察,近代臺灣教會熱衷於學習教勢增長之「術」,遠遠超過於研究實踐聖經之「道」。
  • The MPI Media 藝術線上展 | 「ERROR!」
    張偉宸「相音」、「愛如潮水」201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現繼續讀研,學習生活於北京在「相音」這一詞彙中,「相」即是通過仔細觀察進而做出某種判斷的行為,「音」代表著具有特定含義的可識別的聲音。「相音」一詞便是立足於對聲音的一種觀望立場。因此,「相音」中呈現出的情境就是我看待不同特定聲音的態度。就好像裁紙刀的聲音本身帶有前進感和頓挫感、跳躍的聲音本身帶有空間的置換感那樣,任何獨自成立的聲音都有其抽象的語義,我所做的只是把這些語義找到並抽離出來,以看似配音的方式使其安立在一個怪異卻合理的語境之中。以此所營造的意外感來給觀眾提供重新審視聲音秩序的可能性。
  • 讓孩子學會「捍衛」,學會愛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婆婆強迫兒子分享,不正是告訴他:「我是可以隨便被侵犯的……」一想到這,我趕緊上前,撫摸著兒子的頭,對他說:「如果你不願意跟別人分享你的玩具,你可以拒絕!」兒子聽後,像被鼓舞了一樣,自信滿滿地跑過去從小女孩手裡拿回了自己的玩具。
  • 正覺法義辨正:從中秋望月談「唯識正理」和正覺的「三元觀點」——一分鐘科學方法勘驗正覺的「現觀如來藏」!
    月亮、月光、眼球、眼球視網膜上的月亮影像、大腦、大腦裡的月亮影像等,這些法通通都是阿賴耶識的相分——通通都是阿賴耶識所變現,這就是「萬法唯識」的意涵。借用《楞嚴經》的話來形容,正覺的錯誤就是:【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正覺就是被佛所拈提的:『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
  • 生活中的明白人,都懂得保持情緒穩定
    大學裡所說的,就是一種「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情緒穩態——你先學會「止」,然後才能入「定」,讓自己在淡定的狀態之上進入到「靜思安寧」的狀態。只有達到心緒的寧靜狀態,你的思維和心智才會不被情緒所左右,才能擺脫那種不假思索,低質量的思維狀態。而當你思維質量足夠高的時候,你處理起問題來才能得心應手,才能最終有所「得」。
  • 日本NHK晨間劇取景地「輪島市」一日散策輕旅行
    另外從東京的羽田機場也有直飛「能登裡山」機場的航班,約一小時就能抵達,在出發前可以研究一下最適合自己的交通方式喔!▋簡單慢活小旅行:輪島一日攻略!來到輪島,有哪裡好玩有趣的呢?在這邊就來介紹一下輪島的一日遊行程,漫步在這個可愛純樸的城市、度過輕鬆愉快的一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