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運動:讓高質量陪伴為健康成長賦能(下)

2020-12-24 華奧星空

  專家介紹

  梁強博士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博觀致遠戶外休閒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兼任中國登山協會培訓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登山科研特殊貢獻獎獲得者)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嬰幼兒運動健康學部副主任。

 

  家庭親子體育是以家庭成員為活動主體,以體育參與和體育觀賞為活動內容,以健身娛樂、學習發展為主要活動目的,充分體現家庭合作與情感體驗的群體體育運動。在增進家庭親子感情的同時,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骨骼發育,鍛鍊節奏感,提高記憶力,提升自信心。

圖|梁教授與兩個兒子的日常親子互動

  親子運動讓教育更有力量

  中秋和國慶假期的親情時光,也是大好的親子教育契機。體育是以身體運動為主要手段促進身心和諧發展的文化活動。「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剛性需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觀念的深化,社會各界在有關體育的教育功能認知上分歧漸少、共識增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教育需尊重人不同於工業和信息產品的複雜性,教育需尊重人不同於植物與動物的自主性,教育需遵循人不同於智能產品的生命主權和情感成長規律。教育真正的意義是把對的內容放到對的場景裡,去產生對的效果。

  在此背景下,家長在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長上要養成一種「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的從容心態。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的一種教育。以家庭為單位參加的體育活動,尊重了孩子的需要和興趣,體現了生活的本質,讓孩子在運動中加強具身感知和暢爽體驗,既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又學會一定規則意識,更培養了良好的意志品質,相比單純說教會有超乎尋常的結果。

  親子運動讓成長更有能量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親子體育活動對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現代體育具有生理、心理、社會、道德等多維度的綜合價值,這些綜合價值的有效激發正是孩子成長所必需的元素。在生理層面,運動是增強抵抗力,減少和避免疾病的有效手段,是健康成長的原動力,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機能的發展,還可以提高孩子們在記憶、注意力、反應力、思維等方面的發展;在心理層面,運動有助於增強自信心、責任感、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有利於培養堅毅、果敢、自製、獨立等個性品質;在社交層面,參加並駕馭擅長的運動項目,可以獲得美妙的暢爽體驗和心理的滿足感,融洽夥伴關係,形成合作習慣,通過在活動中合作、競爭、對抗,讓孩子們更真切的理解團隊協作能力、競爭意識和抗挫抗壓能力;在道德規範層面,體育運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活動,不僅為孩子提供社會生活所需求的行為能力,而且可學到社會生活的一般規則,培養尊重權利、履行義務的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理解公平競爭的涵義,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親子運動會呼喚陪伴的價值、傳遞成長的力量,在孩子心中種下體育運動的種子,激勵向上向善健康成長,幫助孩子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這種終身體育習慣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們的心智稟賦,讓他們終身受益無窮。

  圖片提供:梁強教授

相關焦點

  • 龍格親子遊泳俱樂部品牌升級再出發,水上教育賦能更多!
    龍格親子遊泳俱樂部以「走出去,引進來」為載體,以文化為內涵,賦能水上教育者底蘊。研發優質課程,培養優秀團隊,與家長共同給予孩子尊重與陪伴,培養孩子在未來所需的各項能力。龍格親子遊泳俱樂部自研SaaS系統及客戶端即將上線,龍格親子遊泳俱樂部努力將信息化平臺貫穿品牌每一個角落,為家長和孩子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精準化服務。
  • 陪著≠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統計數據指出,眾多小朋友離不開電子產品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極度缺乏高質量的陪伴。陪著≠陪伴只有走進孩子的世界,給予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如何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持續關注「點選有話說」,幫你解答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在「父愛陪伴缺失」的今天,「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就非常有意義
    報告調研顯示,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親。父親陪伴較多或父母陪伴一樣多的家庭僅佔12.6%和16.5%。在孩子0-6歲的時間段,父親的每日平均陪伴時間為6小時,24.7%的父親每日陪孩子的時間少於2小時;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在實際生活中,每位家長都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孩子每天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希望孩子能對他們敞開心扉,彼此多溝通交流,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小編認為,想要維繫任何情感,都是需要雙方的陪伴與關心,這樣才能讓感情走得更長久。在實際生活中,每位家長都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孩子每天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希望孩子能對他們敞開心扉,彼此多溝通交流,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物質滿足不等於親子陪伴,做到這三點,才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陪伴也不等於高質量陪伴!大量的研究表明,親子陪伴有助於孩子的成長,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及自信,並有利於在與人互動中獲得良好的交往技能,獲得更有利的社會支持,減少負面情緒。也許你會說,我每天都陪著孩子,一起吃飯、一起做功課,幾乎空閒的時間都給了孩子,這難道不是陪伴嗎?是的,這只能算陪著,但陪著並不等於陪伴!
  • 親子閱讀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導語】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一種方式,近日,近20名孩子在父母、社工的陪伴下來到涪城區圖書館,開啟了繪本閱讀之旅。【同期聲】(現場) 這是北極熊 因為北極熊會保暖 才在很冷的地方 它為什麼不怕冷 因為它有厚厚的皮毛 【正文】在媽媽的陪伴下,四歲的孟艾林正認真閱讀繪本。 【同期聲】孟艾林 我喜歡看書 但是有一點 我不會讀書 但我拿到哪本書就想和媽媽一起讀 你跟媽媽在一起讀書開不開心 開心 最喜歡的書是什麼 就是孔雀開屏 【正文】孟艾林的媽媽劉芳說,她因為工作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
  • 父母工作忙碌造成孩子心理缺失,如何用高質量的陪伴挽回親子關係
    ,所以會擔憂陪伴缺失所帶來的影響,也會因為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卻不能陪著孩子而產生內疚感,甚至泛化為覺自己不是一個好爸爸或者好媽媽。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在情緒處理好,觀念更有效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通過行動上的變化,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在有限的時間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關愛,讓親子聯結更強韌。
  • 漫畫故事《父與子》: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養育從字面上理解,"養"就是餵養孩子,給孩子提供所需要的食物,讓孩子不至於受餓受凍,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育"就是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教會他一些技能,教給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可大多數家長僅僅停留在養的階段,覺得只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送他上好的學校,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 暑期如何實現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來源:消費日報網做一頓早餐,學一次手工,玩一把創意,孩子們總是充滿好奇,渴望陪伴。暑假已過半,各位家長陪伴自己的孩子,玩過幾次創意呢?少兒頻道特別節目《創意無極限》旨在「培養少年兒童的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節目激發了全國孩子分享創意、展示自我的熱情,也帶動家長們陪伴孩子一起「腦洞大開」,創意的種子逐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 想要提升「親子關係」,就得高質量的陪伴
    隨著寶寶的成長,家長除了關心孩子的吃喝問題以外,更多的時間基本用在了陪伴上,但很多家長表示下班後或休息時間,總是不知道該和寶寶一起幹點啥。甚至有時候孩子跟家裡的阿姨或帶他的老人更親近,也不是說孩子跟別人親近不好,只是感覺自己孩子還沒有別人親。相信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不喜歡交流、有情緒、無法好好溝通……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親子關係不融洽的外在表現。
  • 好孕媽媽育兒嫂高質量陪伴讓寶寶成長不留遺憾
    而大多數父母縱然明白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既要身擔工作養家的責任,又想兼顧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卻往往分身乏術,心有餘而力不足。 許多家庭無奈之下,只能將撫育陪伴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人。但老人帶孩子也有著許多弊端。
  • 動因體育,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心存愧疚的自省,是不是陪伴他的時間太少,什麼時候這個小孩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豐滿的羽翼。你們的溝通越來越少,而你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對他的要求卻越來越多。從希望他快樂健康的長大,到學習成績要好,要多讀書,要有禮貌,要學會一兩個樂器,要……最初希望他只要快樂、健康成長這件事,似乎已經被忽略了。
  • 童伴夢成長|親子教育的焦點在於陪伴
    在當今社會、教育環境的劇烈變化和科技的發展,兒童的教育、健康、成長問題日益突出,年輕父母在如何養育和陪伴孩子方面也面臨全新的挑戰與此同時,伴隨《童伴夢成長》的開通,北京夢成長國際幼兒園逐漸進入中國爸媽的視野,成為他們與孩子、家人以及社群增進溝通和共同成長的全新紐帶。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童伴夢成長》以「更貼心的陪伴,親子共同成長」為使命,在2020年通過《童伴夢成長》與北京市幼教行業的高度整合和幼教融合,同時加大與知名教育機構的合作,努力搭建「IP+內容」的幼教智能生態環境。
  • 告別喪偶式育兒,爸爸也可以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性,也希望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但是,真正做到高質量陪伴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看似父母在陪著孩子,但實際上並不走心,這樣的陪伴實質屬於低質陪伴,效果甚至不如不陪伴。那麼什麼樣的陪伴才屬於高質量的陪伴呢?
  • 父母具備三種能力,才能培養健康親子關係,為孩子的成長賦能
    當孩子在班裡表現比其他孩子差時,你能保持情緒平和,不對孩子發火嗎?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往往和父母的育兒能力不足有關。作為父母,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存在上述困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童年不缺愛》這本書。作者心心媽是科恩親授遊戲力育兒師,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她育有兩個女兒,通過分享自己和身邊人多年來的育兒經驗,結合自己在育兒領域學到的科學知識,講述了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需具備的三種基本能力
  • 高質量陪伴從親子共讀開始
    「閱讀的落後會影響孩子整個學業的發展」「聽故事的頻率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在膝蓋上、懷抱裡、餐桌邊的語言、文字場景中孕育的」「親子共讀中的交流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兒童的閱讀量與父母陪伴閱讀密切相關」……在日前於北京舉辦的兒童早期閱讀幼兒園園長論壇上,圍繞「閱讀點亮童年」這一主題,與會專家深度聚焦幼兒早期閱讀,達成了親子共讀就是高質量陪伴的共識
  • 讓育兒變得簡單,家長要學會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助力孩子成長
    從寶寶呱呱墜地開始,父母的陪伴就在起著作用。幫助孩子建立最初的安全感,教會孩子什麼是愛,讓孩子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長。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作用不僅僅於此,無論是對於親子關係,還是每個家庭成員的成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五朵雲 • 2020 PD年卡成長計劃@ 一年陪伴成長,為你生命賦能!
    」是五朵雲正面管教家長學堂集3年之力打造的,以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育兒體系為核心,結合「情緒處理、親子溝通、身腦調和、親子閱讀、鼓勵諮詢、藝術」等6大板塊的線上陪伴式輔導和線下系統課/鼓勵諮詢小組/主題沙龍,以1年為活動周期的「親子育兒+自我提升」學習型成長社群。
  • 解鎖親子互動新姿勢 小馬快跑親子運動嘉年華在京開啟
    影視明星孔維、獨家生活方式合作夥伴海爾定製平臺品牌營銷總監趙銀花、教育專家熊瑩、媽盟群主/懶媽星球等數十位KOL媽媽出席了開幕儀式,攜手為首屆小馬快跑親子運動嘉年華揭幕,共同探討當下最熱議的親子教育話題。  據了解,小馬快跑親子運動嘉年華倡導以「家庭」為單位的高質量親子陪伴,主張城市中的孩子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的課堂中探索求知、感知世界,讓孩子們在與爸爸媽媽的親子互動中提升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