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公司2.5倍工資挖走100多位員工 臺積電回應:離職率低於5%

2020-12-10 驅動之家

半導體行業是個資本、技術、人才密集的行業,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對晶片生產來說尤其重要,此前有報導稱臺積電過去一年中有100多位員工跳槽到了國內半導體公司。

據報導,這些員工跳槽主要是被國內公司的高薪吸引,為此不少公司開出了極為豐厚的薪水,是任職臺積電時期的2倍甚至2.5倍多。

被點名的主要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兩家公司,都是2017年才成立的,目前正在研發14/12nm級別的製造工藝。

這兩家公司據悉各自挖走了50多名臺積電員工,其中不乏資深工程師,希望在2025年之前搞定先進工藝。

對於100多名員工跳槽,臺積電公司日前也透過媒體發聲,強調員工是公司的重要資產,近年來公司的離職率一直低於5%,未來也會努力留住人才,同時也會重視人才培訓,給員工提供更具挑戰性及長期性的職業發展生涯。

從臺積電的表態來看,並沒有對員工跳槽一事發表太過激烈的評論,估計原因也跟14nm工藝在臺積電已經不是先進工藝有關。

相關焦點

  • 國內兩大晶片廠 高薪挖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工資是原來2倍多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去年以來,兩家中國晶片廠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 100 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兩家晶片廠商分別是 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及其多家聯營公司和子公司 ,這幾家公司在業內知名度並不高。
  • 工資2到2.5倍,國內兩大晶片廠被曝大舉挖走臺積電工程師
    自去年以來,中國兩家晶片廠商被曝從臺積電聘請了 100 多位資深工程師和經理,開出的薪水多達臺積電的 2 到 2.5 倍,而臺積電本身已經是晶片行業薪資待遇的「排頭兵」。 中國晶片廠商「高薪挖角」臺積電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去年以來,兩家中國晶片廠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 100 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兩家晶片廠商分別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及其多家聯營公司和子公司,這幾家公司在業內知名度並不高。
  • 國內兩大晶片廠挖人!工資給2到2.5倍,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
    工資給2到2.5倍,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這個中國集成ic生產商從臺積電共計挖走了100多位閱歷豐富的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員。
  • 工資2-2.5倍,臺積電100多名工程師,被兩家中國企業挖走
    自2019至今,兩個中國集成ic生產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100多位閱歷豐富的技術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員,這兩個集成ic生產商分別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通過有關報導,兩個企業除去分別聘請了50多名前臺積電職工外,其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一樣來自於臺積電,此次挖人的計劃是開發設計14納米技術和12納米技術的集成ic。一位內部人員表明:「弘芯提供的工資待遇是超出想像的,她們提供的薪酬和獎勵是臺積電薪酬和獎勵總金額的2~2.5倍。」
  • 被中國兩家企業挖走100多名工程師,臺積電回應
    消息稱,從2019年開始,兩家中國的半導體企業已經從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聘用了100多名高級工程師和管理人員。 媒體8月12日報導稱,挖走臺積電工程師的兩家公司分別是中國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和中國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分析認為,這兩家企業的舉措旨在發展中國的半導體產業
  • 臺積電最擔心的情況出現:超100位工程師集體跳槽
    據日媒消息:自打去年以來,有兩個大陸企業的晶片項目正在迅速的發展,並且還從臺積電那陸陸續續的挖來了100多位資深的工程師和經理,而且紛紛表示,其目的在於幫助國內的晶片產業,對國內晶片產業進行一些扶持,來改善國內過於依賴外國供應商的現狀。
  • 外媒:大陸兩廠挖走超過100名臺積電資深員工
    近日,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2019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弘芯和泉芯挖走,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在晶片發展上的技術落後於世界,長期依賴晶片進口導致一旦晶片斷供,國內某些產品將無法生產的後果。在如此嚴峻的背景下,國產晶片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國產晶片的發展在國家政策扶持和消費者需求下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國產晶片的發展自然離不開晶片人才的支撐,晶片人才的缺失也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 日媒:去年起100多位原臺積電員工被挖角到大陸 近年度公司離職率都...
    8 月 12 日,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 100 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對此臺積電錶示,員工是臺積電最重要的資產,公司近年的年度離職率一直在 5% 以下;公司將繼續致力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提供員工具挑戰性且正面的工作環境與長期職涯發展。
  • 去年來臺積電已有100多位員工跳槽到大陸
    摘要:8月13日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援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8月13日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援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日經亞洲評論》根據多個未具名的消息來源指出,泉芯(濟南)和武漢弘芯這兩家半導體廠商,雖然知名度不高,但自去年以來,各自挖來50多位前臺積電員工,包括工程和主管層級人員來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
  • 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誰說國內晶片企業不重視人才?
    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誰說國內晶片企業不重視人才?最近,臺積電被內地晶片企業諸如中芯、上海微電子、比亞迪、華為等公司,挖走了近百名頂尖資深工程師,一些企業甚至出比臺積電高兩倍的工資。沒有斷供以前,覺得臺積電畢竟是臺胞,動手挖人這事確實不是很厚道,現在斷供一出,真的就再也沒有太多顧慮了。
  • 臺積電心累:市值最高的晶片廠,也是被挖人最多的
    畢竟臺積電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市場管理還是技術積累,其實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這也導致了臺積電的人才不斷受到外界誘惑。事實上,從去年開始,臺積電的人才就不斷外流,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已經有超過100位高級工程師和市場經理被其他晶片廠商挖走,而且大多數都是跳槽到國內的晶片廠商從事晶片研發與製造。
  • 日媒稱陸企挖走百人,臺積電董事長:疫情嚴重,沒人離島
    (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一周前,日媒放出消息,自2019年開始,中國大陸兩家企業通過提供優厚待遇,已招攬100多位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前往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 對於被大陸企業「挖人」傳聞,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日(8月18日)首次回應稱,該傳言與事實不符。他還表示,近半年來疫情嚴重,沒人會離島。
  • 年薪5萬美金,中國半導體產業砸重金挖走臺積電「大牛」
    也正因此,國內類似中國芯等廠商對於高端人才的珍惜程度遠超其他崗位,絕大多數公司甚至不惜花費重心聘請行業大牛。在半導體行業有豐富積累的臺灣臺積電以及韓國三星就經常有人才被大陸公司挖走。近日,國內半導體產業的中國芯國際公司便宣布,前臺積電研發處處長楊光磊博士獲委任中國芯公司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薪酬委員會成員,年薪5萬美金,任期一年,可享有187,500 普通股的期權和 187,500 受限制股份。
  • 內地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
    有相關人士透露臺積電上百名工程師被我們用2倍年薪挖走。既然你不給我們代工晶片,那麼我們就自己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對等制裁!內地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這波回應真是太及時了!毫不誇張地說,自從國內開始扶持半導體產業後,明顯感覺到半導體相關公司一下子全冒出來了:融資建廠、網絡高科技領域人才的消息越來越多了。單單中芯、上海微電子、比亞迪等公司,就挖走了海外近百名頂尖資深工程師,「中國芯」真要絕地反擊了……其實吧,臺灣半導體行業的薪資待遇肯定不如我們大陸的,所以有很多科研人員都想過來。
  • 日媒爆料:中國出兩倍價錢挖角,過百名臺積電員工跳槽中國細公司
    據《日經亞洲評論》引述消息人士表示,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TPE:2330)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高級工程師和管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以推動該國的半導體產業和晶片技術,達成晶片自製的目標,以降低中國對外國晶片供應商的依賴。
  • 臺積電工資曝光,技術人員低於阿里應屆生,網友:怪不得都要跳槽
    近日,有半導體設備相關從業者稱,發現有臺積電員工在山東泉芯上班,其中幾位還握有臺積電技術機密。不過這對於國內正直高速成長的晶片產業無疑是最大的好消息,臺積電高端技術人員的加入,也將大大提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水平。臺積電面對核心員工的跳槽,雖對此事表示:不予置評,但也罕見的強硬回復將究責決不寬待。
  • 大陸企業不惜開出2倍以上年薪,終於尋得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
    在晶片行業臺積電就得以倖免,因為臺積電的薪資水平比大陸是要低很多的,所以很多工人都想要來大陸工作,但是礙於大陸方面想要幫助臺灣發展,所以就沒有考慮過要從臺積電挖人。但是臺積電選擇和美國一起斷掉了大陸的晶片代工,這對於大陸而言是很大的傷害,大陸也不需要一直顧及臺積電的感受,直接挖人了。
  • 日媒:去年起100多位原臺積電員工被挖角到大陸
    8月12日,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對此臺積電錶示,員工是臺積電最重要的資產,公司近年的年度離職率一直在5%以下;公司將繼續致力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提供員工具挑戰性且正面的工作環境與長期職涯發展。
  • 臺積電員工頻頻投靠「友商」,看到工資才明白,全球第一有點寒酸
    不得不說,臺積電的實力也確實強勁,旗下員工隨便拉出一位工程師,都擁有獨當一面的實力,而臺積電也漸漸成為了業內的"黃埔軍校",此前三星就曾成功挖角臺積電二把手。正值高速成長的中芯國際也是臺積電員工"擇業"的最佳選擇之一。武漢弘芯和山東泉芯,僅這兩家公司就挖走了臺積電超過50名的工程師,甚至這兩家公司的高管也都是從臺積電挖來的。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他會恐慌麼?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了。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無非就是這幾個理由,一個是受美技術限制,只能聽從。第二個就是覺得無人可以替代臺積電的位置,只有臺積電才有這個人才和技術;第三個就是以為蘋果和高通會補上,特別是蘋果下了8000萬訂單後。結果高通和蘋果並沒有給臺積電帶來多大的產能,臺積電七月份的數據更是顯示臺積電營收環比下降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