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20年,中年人「被落下」的痛點逐漸被放大,不僅是在越來越內卷的職場,更是在腳步越來越快的網際網路中。
畢竟一個顛撲不破的規律是:從誕生之初,網際網路產品就被認為是為一代接一代最年輕的人服務的。
可也正因為人人都只在拼命研究,如何用荷爾蒙流量,更快速地抓住活躍度更高、精力更旺盛的「後浪」。
行業對於速度和產量的極盡苛求,趨同化的流行內容,也常常讓一群對內容質量需求更高的用戶「無所適從」。
01
「唯後浪是瞻」的短視頻
同質化漸顯
當中文網際網路的話語權逐漸從千禧時代的7080後,轉移到95甚至00後手中,整個網際網路、尤其是短視頻的流量,已經被年輕人「霸佔」很久了。
根據2020年4月21日,QuestMobile發布《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春季大報告》——
如今的短視頻用戶畫像,早已被19-24歲、25-30歲兩個年齡段佔據了半壁江山。
papi醬產後復出視頻,自嘲跟不上年輕人的網絡流行。
沒人能反駁,追逐年輕化在當下環境裡註定是大勢所趨的必然選擇。
畢竟Z世代用戶的粘性、互動性都要更高,在新型行業的拓荒階段也最能激發創作者的熱情。
但隨著行業過度追逐年輕化用戶,「唯後浪是瞻」的趨勢也漸漸顯露出了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片刻不停地進行著迭代的「流行」,驅使原本因為創意誕生的短視頻內容行業,慢慢地千篇一律化。
每天一換的熱搜視頻、土味神曲和卡點手勢舞,一波又一波地襲來,看似熱鬧,實質上卻全是可複製的流水線產物。
被消費過度的「梗」們,也正變得格外短促而缺乏回味,所有人跟風之後就需要馬上尋找新的快樂源泉,否則內心就會覺得空空如也。
可當逐漸隱形的「前浪」們,動不動就被年輕人們愛玩的梗「甩開」一大截。部分從業者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
現在諸多短視頻App都在追逐90、00後的喜好,但在短視頻用戶中,30歲以上用戶的佔比同樣高達46.6%,7080後用戶人群規模接近4億。
而他們接觸視頻的目的和使用習慣和年輕族群截然不同,也已經太久沒有被精準捕捉到。
02
7080後,
才是短視頻行業破局的寶藏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這群被行業「忽視」和「低估」的網際網路用戶,我願意稱其為「中堅力量」。
「中堅」的意義,第一層面是指7080後群體是社會壓力最大的、最集中的承壓者。
他們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承擔了越來越強的家庭責任,也開始在職場和團隊中被視為中流砥柱,為社會貢獻著最大的財富、責任和擔當。據報告分析,為人父母的80後現已成為日常消費支出最高的人群,這群被網際網路「後置」的人卻是最具備商業價值的一群人。
可也因為精力經常會被繁雜事務牽扯,他們很少能拿出大量的時間與熱情來學習新的網際網路產品,對濾鏡、手勢舞和搞笑秀的敏感度越來越低、離熱梗越來越遠。
第二個層面是經歷了歲月沉澱的中堅力量,對自身需求的認知足夠清醒。
正如分別用來形容80後、70後特點的「而立」與「不惑」二詞的意義:能在社會上站得住腳,並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
對絕大多數7080後而言,所謂的「被潮流拋棄」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悲情色彩,而是成熟獨立之後的一種主動選擇。
作為二十多年前靠一根2M電話線上網、以7位數QQ號為傲的「新新人類」,7080後完整經歷了中國網際網路最多元生長的一個時期,本就對什麼流行都「見怪不怪」;
同時,年齡的增長也讓他們見過了更大的世面,很難再一哄而上地被動參與跟風、隨波逐流——
比起「後浪」彈幕文化的個性抒發,社會中堅們的自我表達方式更加含蓄內斂,也更在意夠深度、擲地有聲的價值;
比起有大把時間可以消磨的年輕人,7080後雖然在閒暇時間也樂於參與網絡,卻不願被嘈雜與花裡胡哨衝昏了頭腦,希望付出在短視頻上的每一分時間都能獲取價值。
如你所見,網際網路上「前浪」們的需求,和他們的身份一樣,更加趨向實用性、獨立價值和內在智慧。
因此,如何為更大的用戶群體填補上內容與精神需求的空白,同樣是整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這個共同認知下,自從進入2020年,不管是快手、抖音還是B站都在內容多元性的層面對品牌進行了升級,突破內容單薄淺層的瓶頸;
而百度旗下好看視頻也尋找到的了破局方式——抓住7080後「社會中堅力量」這群寶藏用戶。
在百度2020世界大會內容分論壇上,好看視頻的新任總經理宋健提出了平臺「堅持做有深度的泛知識類內容,先服務好2億社會中堅力量」的內容戰略,一石激起千層浪。
所以在這裡,你很難見到搞笑段子和網紅小姐姐刷滿整個屏幕,最火的都是汽車、養生、健身、育兒等更務實化的視頻。
或許是在網絡世界上回憶青春美好,或許是自己檢索一些實用的知識,又或許只是傳遞陌生人平凡中的閃光點……
大家用碎片化時間刷視頻放鬆的同時,也能夠獲取輕鬆有收穫的實用信息,而非單純的殺時間。
這些頗具人性化和前瞻性的舉措,不僅給了用戶多一種選擇,也一下子吸引住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目光。
03
如何服務好7080後用戶群?
學者喻國明在與宋健的對話中提到,「我們在短視頻領域最多也就是拉開了大幕的一角,還有很多很多的空間值得去探索」。
而行業拓展最重要的一步,勢必是從噱頭回歸理性,讓不同年齡、身份的群體都能獲得更平等的短視頻服務。
想到達到「平等」的目的,說來簡單,但對平臺來說其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就比如在好看視頻最近的內容布局中,7080後是應和年輕人享有平等關注,甚至更「寶藏」般的存在。
這不僅是句簡單粗暴的口號,更是一場從內容側、品牌側和用戶側的整體決策。
畢竟從短期利益上看,在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在忙著搶佔活力四射的一二線城市和Z世代市場的時候,把資源傾斜給7080後看似是個「費力不討好」的選擇。
它勢必需要一個行業先行者帶頭冷靜下來、暫時慢下來,去為這群網際網路上的「沉默大多數」匹配更優質的內容,也勢必會犧牲掉一些近在手邊的荷爾蒙流量。
殊不知,這個看似「不走尋常」的選擇,卻也是喻國明等專業學者對好看視頻的發展之路頗為讚賞的原因。
首先,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對任何網際網路產品而言,內容深度都一定是和長線價值呈正相關的。
當好看視頻選擇避開行業酣戰鋒芒,致力於打造一個知識含量高、讓社會中堅力量有所收穫的短視頻平臺,不僅是一次品牌升級。
更彰顯著他們精耕細作地打磨產品,不停升級用戶結構的努力,已經初顯見成效。
平臺奉行「輕鬆有收穫」的宗旨,圍繞美食、旅行、房產等泛知識領域,挖掘了一眾經歷了生活沉澱、也更懂中堅力量用戶需求的創作者。
當創作者和受眾精準匹配,一個良性的內容生態循環就產生了——
更多有價值、內涵、幫助決策的內容,被平臺提供的實用工具和措施帶動和激發出來,獲得了更多的流量關注。
同時也通過更靈活多變、社會普及度高的短視頻形式,分發給了更多用戶,吸引更多深度創作者加入。
從短視頻行業賽場上看,好看視頻的品牌升級是一種清晰的差異化定位。讓更多7080後能獲得同樣豐富多彩的短視頻服務的同時,也補足了市場長期以來的娛樂化、低俗化短板。
然而究其根本,同樣可以理解為這是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百度移動生態,在短視頻領域一次更搶先的布局。
因此,稟承著百度積累和百度使命的好看視頻,也從不滿足於給用戶推送「最火」的東西。
而是為大家提供在一個用視頻的方式為拓寬認知、獲取決策支持,讓自己的時間更有價值的選擇。
也啟發著我們所有人,短視頻從不該只是一種玩法、一波短暫的潮流,而是人類文明傳播的一個過程。
也是未來幾十年時間裡,需要整個短視頻行業攜起手來,循序漸進地不斷從感性到理性推動的一項長線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