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圈住老年人:正視社會需求提供老年服務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國際上,便利店是與超級市場相對應的社區商店。這種在城市裡的零售店,不同於農貿市場,也通常比超市的營業面積要小些,但是所處的位置、服務項目和經營時間都比超市更有利於附近的居民,所以很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在一些西方國家,例如在英國和德國,光顧便利店的人以年輕顧客為主,所以那裡的店主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吸引年輕人的需求上。

可是在日本卻剛好相反,便利店更擅長做老年人的生意,而且成效顯著。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去年便利店市場開拓的銷售市場已經超過該國的百貨業,銷售額創下了10.1718萬億日元的歷史新紀錄,並且有望在不遠的將來,與超市行業一決雌雄。

日本便利店高速發展

從資料看,日本除了擁有傳統的家庭式商店外,還有相當大數量的西式小型社區便利店,其中最大的是從美國購併的Seven-Eleven便利店,現在共有超過17000個銷售點,佔這個公司全球銷售點的13%,還有羅森便利店(超過9500個),全家便利店(超過7600個),以及各地日本品牌的便利店。

一店一個樣

這些便利店無論是歸誰所有,儘管總體管理統一併且嚴格,但是個體店一般擁有營業特許權,獨立性很強,本土化也很徹底,經銷商品和裝潢都根據具體情況掌控,一店一樣,很溫馨和諧。

轉角就能見

門面不是很大的便利店通常就開設在街角,居民樓底層和行人常經過的地方。潛在的購買者無論是刻意還是路過,或是心血來潮都可能走進去花上幾個錢,買些應手和合口的東西,省時省力。

人口密度大

日本便利店的高速發展,首先得益於人口密度,而且日本店主在寸土寸金的小店裡,更顯示出了心思縝密的經營手法。他們謹慎地選擇進貨的品種和數量,在一天中靈活地要求供貨商在不同時段送貨,還注意周圍客戶的性別、年齡、活動規律等等,甚至留心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幾乎是滴水不漏。

產業結構正以老年人為中心重組

日本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也促進了該國的產業結構正在以老年人為中心進行重組。隨時都注重用最佳服務來贏得商業進展的眾多便利店,就在這樣的變革中,率先走在市場大軍的前面。

對此,《日本經濟新聞》、法新社等媒體已經連續幾年報導日本國內的這一變化。從2006年開始,日本正式進入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20%的超高齡化社會。為了適應老人特殊的需要,便利店裡購置了小型購物車,加寬了購物通道,把老人用品放在較低的貨架上,並委派店員隨時關注老年顧客的情況。

老年人成為人口結構中最有錢階層

另一方面,日本的老年人是整個人口結構中最有錢的階層。據日本總務省統計,60歲以上的老年人掌握著日本60%的金融資產以及55%的實物資產,他們的資產總額超過了1000萬億日元,所以他們的消費傾向和生活習慣,必定是店主們最關心的事情。

改變

抓住老人的胃:送餐

目光敏銳的店主們,最先把服務眼光投向了對鄰裡老年的餐飲服務上。他們充分利用所處便捷地利的優勢條件,把提供「中食」和送餐上門的業務抓到了手裡。日本人所說的「中食」,實際上是介於自己在家做飯和去外面下館子的中間狀態。店裡所做的,包括為老人準備正餐的食物便當(其中一部分很像我們的盒飯,冷熱都有)和日常零食及搭配,銷售上,既等客人進店購買,也負責送上門去。不僅讓老年顧客在就近有合口的飯菜可供隨時食用,也免除了他們自己做飯的精力和體力不足,或是怕剩飯剩菜等擔憂。另外,便利店還會順便把老人需要的其他生活用品也一同送到家裡,一通電話就能搞定,很受老人以及獨身人士的歡迎。

關心老人身體:保健諮詢

在管飯之餘,老年顧客的健康問題也隨之擺上了便利店的桌面。羅森便利店系統主動與健康管理企業合作,開設專門為老年人提供保健諮詢的窗口,請懂得國家保健福利和專業的醫生回答老年顧客的問題,讓他們無需跑到政府部門或醫院,就能解決自身的困難。店裡的藥劑師保證老人每天24小時都能買到普通藥品,並且在要求訂貨的第二天,就拿到特需的藥。

活動能力變弱的老年人,還有娛樂需求要解決。於是「羅森」和「全家」便利店又特意增加了圖書貨架,顧客們還能夠在店裡或買或借CD、DVD等音像製品。老年顧客在全家便利店裡購買了食品,能用店裡備下的卡拉OK設備,順便高歌一曲,釋放孤獨和壓力。

功能全:複印機+提款機

要「圈」住更多日本老年人的錢,該國的便利店所做的事情遠不止小商品的實物銷售,他們把「便利」二字進行得非常徹底。

在便利店裡附設的辦公室設備有讓人「驚豔」的感覺。日本的電子設備小巧有效,需要的話,老年人可以就近在店裡的多功能複印機上,進行文件列印和複印、做掃描、發電子傳真、印製數碼照片,涵蓋了大多數日常所需的文件處理,給已經離開職場的退休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便利店裡付帳,買大宗貨物都接受信用卡交易。不過店裡也會安裝自動提款機,老人需要零錢就不用跑銀行了。而要訂遊樂場所的門票,買火車票、郵票、電話卡,在便利店裡也可以統統做到。由於日本的社會安全,犯罪較少,所以他們的便利店開門營業的時段特別長,持續到深夜或全天候接納顧客的店家很多。

便利店加賣新鮮食品

美國傳統意義上的便利店,因為人手少和生意不固定,所以店主較少願意經營較易腐爛變質的食品,如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等。所以大多數人都要到食品超市去集中購買青菜和生肉類,只在便利店裡買一些包裝熟食和瓶裝飲料。

可是從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很多中型食品超市和連鎖店企業因為銷售縮水,所以進行了相當大的關停並轉類的調整,導致原來居民依靠的超市消失,消費者需要到更遠的地方,才能採購到每天需要的食品。另一方面,地區政府部門稅收大減,停開和少開的公交車線路不在少數,使得大量沒有自備車輛,和因年齡和健康限制不能開車的老年人和殘疾人出行變得非常困難。

在美國的一些小城市和鄉村裡,公交車數小時一趟,甚至一天一趟的情況很常見,老年人如果遠道買菜,要花一天才能往返讓他們視為畏途。因此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只能把需求轉向街區裡的小小便利店了。

為此,便利店順應新的變化,開始更多地進老人們喜歡的新鮮麵包、奶酪、用微波爐簡單加熱就可以食用的電視晚餐和能夠用來做菜的豆類、蔬菜類和肉類罐頭,以及營養和賣相更佳的速凍袋裝蔬菜和水果。在經過幾年的嘗試後,部分便利店還為老人購進少量時令鮮果和鮮菜,比如容易保存的蘋果、橘子、菜花、洋蔥等,或是按照老人的預訂給他們代購。這樣做,一方面讓附近的老顧客們能吃上健康的食物和喜歡的口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盈利,兩全其美。

韓國

老年人創業便利店

從便利店天堂日本得出的經營經驗,在韓國和其他周邊國家也得到了採用。一些韓國的退休老人閒不住,就接手辦一個便利店,以至於現在韓國,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個便利店為他們服務。

在首爾57歲的安先生,曾經在銀行任職,手下管理過80多個員工。可是在該國1997年遇到財政危機時,他不得不提前離崗。現在他成為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店主人,忙而不亂地指揮著職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傍晚是安先生最集中精力的時候。晚上9時30分,大型送貨卡車到了,安先生和司機核對了貨單,然後親自和年輕員工們一起卸貨和上架。店裡乾淨整潔,沒有任何令人不爽的氣味。過了午夜,安先生逐一檢查食品的保質期,凡是過期的貨物都整理下架,並且處理掉。他剛整理完,突然一大群大學學生湧進店來,吵吵嚷嚷地買了大箱的啤酒、下酒小吃和飲料。安先生和值夜班的店員接待了他們,還不忘在道別時說聲謝謝。

後半夜,安先生利用難得的安靜時間整理帳目,清點貨物,他一般要忙到凌晨才回家,第二天不到中午就又要到店裡來訂貨和打理其他事務了。

另一個便利店的女員工姓洪,她54歲了。她是原店主的朋友,在這個店轉手後,她留了下來,為新老闆工作了很多年。她很重視自己的這份工作,雖然幹起來並不輕鬆,但是她認為每天能與社區裡的老朋友見面,邊工作邊和他們談談天,是她最快樂的事情:「我肯定沒有那些年輕收銀員漂亮,可是一想到我到這個歲數還能工作,心裡覺得很踏實。」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溫玉順

相關焦點

  • 正視老年人的玩具需求
    近日,北京一家專門的老年玩具店成為「網紅」,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一提到玩具,人們就會覺得這是孩子的「專利」,跟老人似乎沾不上邊。其實,「老小孩兒」和孩子一樣,也需要玩具的陪伴與慰藉。況且,老人玩玩具除了娛樂之外,還能從各方面鍛鍊腦力、心力和體力,益處良多。在一些較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老年玩具非常盛行。
  • 「我奶奶感染愛滋病了」:請正視老年人的性需求
    再細細找了下資料,才發現,原來近年來新增的愛滋病感染病例,老年人竟然佔比很大。這一次,我們來談談老年人感染愛滋病的問題,順便談談被忽視的老年人性需求。由於一個人住,有時候崔某會收留一些撿破爛的流浪漢,既可以排遣孤獨,還可以收取「住宿費」補貼家用。
  • 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已成重要社會問題
    在堀口正教授看來,目前在日本,針對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的政策效果不理想,而政府有明顯的放棄公共責任的傾向,他認為,政府不能完全推開不管。  實際上,這位日本退休記者遇到的窘境絕非個案,老年人的長期照護保障問題早已成為各國亟需解決的問題,早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布了《建立老年人長期照顧政策的國際共識》。
  • 調查顯示:老年人對老年餐桌和家政服務需求較高
    調查顯示:老年人對老年餐桌和家政服務需求較高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2-28 07:33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崔靜)全國老齡辦27日發布《十城市萬名老年人居家養老狀況調查報告》,調查顯示,當前老年人對老年餐桌和家政服務的需求比例較高,自報需求比例分別為42.2%和33.3%。
  • 跨越「數字鴻溝」,日本老年智能化服務的解法
    保留傳統服務方式,是在未來很長時間不得不採取的一種解法。而另外一種解法則是整個社會在進行數字智能化服務升級的過程中,要專門照顧到老年人群體,尤其是有行動障礙、獨居等狀況的特殊老年人群體,為這些人群提供更為專業化但低門檻的智能化服務。
  • 社會應該「看見」老年人的玩具需求
    老年人玩具店開業是一個小新聞,卻包含著大主題。老年人對玩具的需求既是市場問題,也是民生問題,對此應當予以關注並深入思考,應當針對老年人的需求有所行動。所謂「人以群分」,玩具還可以成為一種媒介,老年人在購買玩具、使用玩具的過程中,有了更多交流交友的機會,相互之間可以切磋經驗,分享體會,提供幫助和陪伴,也可以聊聊其他事。由此,老年人可以排遣寂寞,活得更加充實,收穫更多的輕鬆和快樂。
  • 老年護理分級讓服務與需求精準匹配
    羅志華8月27日,國家衛健委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指出,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多部門發布了《關於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工作的通知》及《關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範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今後,我國醫療機構要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護理需求評估,並按老人的實際情況「分級」提供更細緻的老年護理服務。
  • 魔都絮語:能不能為老年旅遊提供更多的便利
    據有關方面調查,老年人在滿足溫飽之後最大的需求是什麼?一是每年做體檢,二是出去旅遊。這說明老年人有非常大的出遊的願望。因此,現在是到了正視老年人與日俱增的旅遊需求,力所能及、盡力而為地為老年人設計、提供合適的旅遊線路、旅遊產品的時候了。
  • 「網」住老年人!網絡社會適老化如何突破梗阻
    在老年人面對數字社會的種種「無語凝噎」與「困獸猶鬥」中,網絡社會如何「網」住老年人,讓他們在享受均等數位化服務的同時,繼續為社會為時代貢獻老年智慧,是國家現代化繞不過去的一道考題。 忽視老人需求是數字時代的懶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老年人無健康碼出行受阻的新聞屢屢引發社會熱議。這反映出在數位化時代浪潮下,老年人與網的距離在拉大,並被加速邊緣化。老年人希望融入社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如何讓銀髮族跟上數位化步伐,社會尚未給出有效、人性化的應對辦法。
  • 日本老年介護保險制度研究及借鑑
    1961年出臺的《醫療保險法》規定:全民參保,公平地向全體國民提供醫療服務,並對 60 歲以上老人實行住院免費等。以上種種都逐步造成了大量老年人長期住院不出,形成了所謂「社會性住院」。而隨著 80 年代的石油危機,日本經濟嚴重受創,國民健康保險體系赤字持續增大,國家被迫制定《老人保健法》,規定了老年人醫療保健中自付的比例。即使如此也無法從根本上彌補醫療保健帶來的財政赤字。
  • 「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亟需關注的老年人娛樂需求
    宋德龍坦言,開老年玩具店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掙到錢,就是想先把市場做起來,拋磚引玉,讓更多的人關注老年人的精神和娛樂需求。「老年人使用的東西要綠色、健康、無汙染,不能對身體造成傷害,與此同時還能對老年人娛樂鍛鍊有所幫助。希望未來玩具生產商可以多多關注老年玩具的研發和生產,市面上可以出現越來越多的老年玩具。」宋德龍說道。
  • 日本推出「老年網咖」讓老年人體驗電競樂趣
    對於日本老齡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連很多公園都因為老人佔多數而禁止小孩打鬧遊戲。不過現在除了對於老年人在公園運動加大力度外,日本甚至還出現了「老年網咖」場館。
  • 國家衛健委: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以及醫療護理員培訓有國家...
    評估給老年人提供規範護理服務焦雅輝介紹,《關於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工作的通知》主要聚焦4000萬失能老年人迫切的醫療護理需求,明確了涵蓋老年人能力情況和常見疾病罹患情況的護理需求評估標準,指導各地相關醫療機構按照評估標準有效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並據此按需分類提供老年護理服務。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視角下的老年廣播
    即在15年的時間裡,中國正在加速從老齡化社會邁進老齡社會。 現代生活離不開媒體,媒體的公共服務作用,在進入老齡化社會後尤為突出。媒體不僅給老年人提供特殊的精神食糧,更應發揮「聚眾」功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照,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 老年綜合評估科學界定老年人生活能力
    「老年綜合評估是現代老年醫學的核心技術之一,是篩查老年症候群的有效手段。」金哲介紹說,其採用多學科的方法,從老年人的軀體情況、功能狀態、心理健康和社會環境狀況等多方面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治療計劃和幹預措施,以維持及改善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狀態,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 正視排洩問題 傳播護理經驗——日本大王安託開展排洩評估與照護培訓
    8月17日,為了普及針對老年人排洩問題的照護知識、進一步提升老年人養老的生活品質與尊嚴,由大王安託品牌聯合愛心人壽旗下愛心家園(北京)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排洩評估與照護培訓(初級班)」活動在北京佳景愛小心門診舉行。
  • 關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為「老年玩具店」點讚
    關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為「老年玩具店」點讚時間:2020-12-09 22:59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北京市通州區一家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店於日前營業,自開業以來,這裡就吸引了不少附近老人前來解悶。
  • 銀行業智能化服務模式下,如何滿足老年人金融需求?
    然而,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不熟悉智能技術,如何體驗、享受智能化的服務模式?針對老年人的金融服務需求,銀行業需要做出哪些改善?記者近日對我市多家銀行網點進行了採訪。居住在王益區62歲的魏女士,之前一直是一名個體工商戶,對新事物感興趣。但是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還是讓她覺得有些不適應,不願意自己在手機上操作辦理金融業務。
  • 「網」住老年人!
    在老年人面對數字社會的種種「無語凝噎」與「困獸猶鬥」中,網絡社會如何「網」住老年人,讓他們在享受均等數位化服務的同時,繼續為社會為時代貢獻老年智慧,是國家現代化繞不過去的一道考題。 忽視老人需求是數字時代的懶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老年人無健康碼出行受阻的新聞屢屢引發社會熱議。這反映出在數位化時代浪潮下,老年人與網的距離在拉大,並被加速邊緣化。老年人希望融入社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如何讓銀髮族跟上數位化步伐,社會尚未給出有效、人性化的應對辦法。
  • 半月談 | 「網」住老年人!
    在老年人面對數字社會的種種「無語凝噎」與「困獸猶鬥」中,網絡社會如何「網」住老年人,讓他們在享受均等數位化服務的同時,繼續為社會為時代貢獻老年智慧,是國家現代化繞不過去的一道考題。  忽視老人需求是數字時代的懶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老年人無健康碼出行受阻的新聞屢屢引發社會熱議。這反映出在數位化時代浪潮下,老年人與網的距離在拉大,並被加速邊緣化。老年人希望融入社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如何讓銀髮族跟上數位化步伐,社會尚未給出有效、人性化的應對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