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海女神?沒殼蝸牛?

2020-12-19 萌寵道三四

各位讀者老爺們,上期咱們聊了適合做寵物的竹鼠,今天來點不一樣的,就講個一點都不適合做寵物的軟體動物——海蛞蝓。今天為什麼聊它呢?第一是因為知道的人比較少。第二是因為海蛞蝓長得真的是奇形怪狀,因為地域不同,海蛞蝓的形狀可愛的也有,驚悚的也有,藍的綠的白的黑的都有。

首先,目前所知道的,海蛞蝓的種類全球就有三百多種。那麼海蛞蝓是什麼呢?其實海蛞蝓只是一種泛稱,泛指那些包有少量外殼或者是已經進化的沒有外殼的軟體生物,即無殼蝸牛,是螺類的一種,海兔科海洋腹足綱後鰓亞綱,頭上有觸角,海蛞蝓跟鼻涕蟲是近親,畫面應該也可以想像得到。

不過海蛞蝓是生活在水底的一種軟體動物,海蛞蝓裡面算得上有名的就是大西洋海蛞蝓了,這種海蛞蝓俗稱藍燕子或藍龍,是一種藍色的,小型的遠洋翼蓑海牛腹足綱海神鰓科軟體動物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海神鰓屬的單屬種。大西洋海神海蛞蝓身體大小可達三釐米,主要為漂浮性物種,常隨著潮流和僧帽水母、銀幣水母一起出現,這種海蛞蝓主要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及泛熱帶海域。漂亮的外形算得上海神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軟體動物的飲食問題。海蛞蝓喜歡待在海水清澈的地方,有的會以海藻為食,有的也會吃其他的小型動物,葷素皆有。海蛞蝓在這裡面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吃,它吃什麼就能吸收被吃物種的某些特性,比如吃紅色海藻的海蛞蝓身體就會呈紅色,吃綠色水藻的海蛞蝓就會身體呈綠色,尤其是有些海蛞蝓體表還長有樹枝狀的突起物,還是愛吃綠色水藻的,不近看就跟普通水藻沒區別了,真是偽裝的好武器。這種藻類海蛞蝓通過吞食海藻或其他的海草等,將其吞食植物的葉綠體剝離出來存入體內,並且能夠讓葉綠體正常工作,僅僅靠著葉綠體進行的光合作用,它們就能存活很長時間。真不知道它是屬於動物還是植物了。

靠進食來生存的海蛞蝓並不少見,有些就是靠這個來進行防衛和攻擊的,有些能吃珊瑚和海葵的,能將這些植物的刺細胞轉化為自己的武器,有的能將海綿的二次代謝產物存儲起來形成毒素,藻類海蛞蝓軟萌萌的身體,不經讓我想起來另一位軟萌萌的海蛞蝓,一種在日本被發現的海蛞蝓,白色軟萌萌的身體,與兔子十分相似,故因此得名「海兔」,可以當寵物的,也可以吃,想想真是很激動呢。

海蛞蝓的繁衍也極其方便,作為雌雄同體的海蛞蝓,簡直可以「自攻自受」,而且產量也不低。很快就說到最重要的部分了,海蛞蝓到底能不能吃呢?當然能吃了,沒毒的就能吃,沿海漁民們應該更熟悉怎麼把海蛞蝓做成肉醬或者幹製品,或者煲湯炒菜,菜椒炒海兔,爆香海兔幹,豆腐海兔湯,涼拌海兔等等。就跟海蛞蝓的品種一樣,聽說味道也是極其豐富的,不過有些許禁忌,不能與啤酒、茶葉、水果同食。

最後的最後,走過路過的觀眾老爺們,小佩奇們,豬豬女孩兒們,不要臉的求點讚啊。

相關焦點

  • 海蛞蝓簡介
    腹足綱 (Gastropoda) 本文討論的內容基本上都屬於動物界(Animalia),軟體動物門 (Mollusca),腹足綱 (Gastropoda)。除了扁蟲(Flatworm)的相關內容。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頭部發達,腹面有肥厚而廣闊的足,所以得名;身體有內臟的部分扭轉,因此左右不對稱;外面有介殼一枚或無殼。
  • 英國攝影愛好者拍攝到色彩斑斕的海蛞蝓(組圖)
    也許你偶爾會在菜葉裡發現類似蝸牛的那種軟體動物,這類動物就叫蛞蝓,又稱水蜒蚰,俗稱「鼻涕蟲」。它們像沒有殼的蝸牛,多生活於陰暗潮溼的溫室、菜窖、住宅附近、農田等多腐殖的石塊落葉下、草叢中以及下水道旁。此番兩位英國攝影愛好者拍攝的海蛞蝓可是它的「遠親」。 海蛞蝓,屬裸鰓類,它們生存環境是鹽水海域。成年的裸鰓類長2-60釐米,沒有外殼或蓋。
  • 國家地理- 神奇的海洋生物,海蛞蝓
    這是一個裸鰓亞目動物,也被稱為海蛞蝓。它們與蝸牛有親緣關係,但和它們的表親不同,它們沒有殼。這些水母體的軟體動物是長方形的食肉動物,以藻類、海綿、海葵、珊瑚甚至其他海蛞蝓為食。是的。They prey on their own!
  • 日本特有巨型「海蝸牛」,大廚費勁心力撬開,成品果然沒讓人失望
    日本特有巨型「海蝸牛」,大廚費勁心力撬開,成品果然沒讓人失望對於刺身這種食物,雖然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真正地吃過,但也都聽過和大概了解吧。一般的刺身都是用海鮮製作而成,而且都是生的海鮮,要的就是純天然無添加的絕對新鮮,雖然聽著好像很嚇人,但是實際嘗起來很多種刺身的味道都很不錯。
  • 漁樂文化之海天使和海魔鬼
    海天使如此的獨一無二,但要是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它們和其它海螺或者海蛞蝓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別,那麼這隻偽裝成天使的殺手到底想要什麼,海中天使的唯一食物是海中魔鬼,它們是一種頭足綱的軟體動物,在進化中保留著自己的殼,所以看起來像是小型的蝸牛,但是奇異的地方在於蝸牛殼體伸出的觸手的地方伸出的是一對黑色的翅膀,那是魔鬼的象徵,它們十分微小,只有2、3毫米,實際上肉眼不可見。
  • 誰能不愛海蛞蝓?
    編前語:常有人以為海蛞蝓(kuò yú)就是海兔,有些書可能還會告訴你,海蛞蝓又稱海牛、海麒麟、海鹿……這時候或許你就開始頭大了,生物多樣性傷不起啊!海蛞蝓究竟是一類什麼動物呢?真相,比你的幻想還要華麗。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 藍蝸牛殼獲取攻略
    導 讀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藍蝸牛殼有哪些獎勵,想知道藍蝸牛殼怎麼刷,太極外殼和鈦合金盾有哪些屬性加成
  • 你聽說過海蛞蝓嗎?美得不像地球生物
    估計很少有人聽說過海蛞蝓海蛞蝓(kuò yú)是螺類的一種,也是多種殼已經消失或退化的腹足動物的泛稱,所以,他們也可以稱之為貝類。這些照片,就是攝影師們拍攝的海蛞蝓它們有各種各樣的色彩和品種,常見的有以海牛們為代表的裸鰓目,以及以海兔們為代表的無楯目。萌屬性的裸鰓目中一些種類曼妙的舞姿和五彩斑斕的豔妝,讓人嘆為觀止。堪稱海中舞娘。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內殼。
  • 漁樂文化:海天使和海魔鬼
    海天使如此的獨一無二,但要是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它們和其它海螺或者海蛞蝓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別,那麼這隻偽裝成天使的殺手到底想要什麼,海中天使的唯一食物是海中魔鬼,它們是一種頭足綱的軟體動物,在進化中保留著自己的殼,所以看起來像是小型的蝸牛,但是奇異的地方在於蝸牛殼體伸出的觸手的地方伸出的是一對黑色的翅膀,那是魔鬼的象徵,它們十分微小
  • 美7歲男孩撈到「海神海蛞蝓」酷似藍色小龍蝦,美得就像外星生物
    (圖/網絡圖片)美國亞利桑那州7歲男孩萊恩(Hunter Lane)2日跟隨父母,至帕德雷島國家海濱公園(Padre Island National Seashore)旅遊,發現亮藍色、形狀奇異的美麗生物,別稱藍龍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Atlanticus)。第一次看到海神海蛞蝓的萊恩,還開心向爸爸表示發現新物種了。
  • 衝繩美食海蝸牛,看著個頭挺大的,等端上餐桌還沒一顆肉丸大
    日本衝繩有這麼一種海鮮叫做海蝸牛,聽這個海鮮的名字我們就能知道這個海鮮是個啥了,也就是海裡的蝸牛。但是海裡的東西大啊,這個海蝸牛的個頭也是非常的大,看起來起碼也有兩個拳頭那麼大。這樣的海鮮也很便宜,這麼一隻海蝸牛也就幾十塊錢還包料理。
  • 高級廚師處理巨型海蝸牛,切片蘸醬生吃,味道鮮美味無比!
    高級廚師處理巨型海蝸牛,切片蘸醬生吃,味道鮮美味無比!估計很多人都吃過海蝸牛這一種食物,在國內很多個海鮮市場裡面都是可以買到,但是所看到的就是特別的小, 每次要吃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很大力氣把裡面的肉給吸出來。雖然說小愛還是要給你們介紹這個海蝸牛,但是這個海蝸牛卻是特別特別的大呢。小吃貨們,你們見過沒?
  • 《魔獸世界》8.2紫晶尖殼蝸牛怎麼得 紫晶尖殼蝸牛獲取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8.2版本添加了不少新的戰利品,例如紫晶尖殼蝸牛正是當中之一。
  • 蝸牛的殼破了,它還能存活嗎?為什麼?
    這兩個分類的區別在於狹義上的蝸牛是有殼且陸生的腹足綱,而廣義上說,整個腹足綱下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殼,比如蛞蝓就屬於腹足綱,但它身上並沒有殼,而是一種純正的軟體動物。既然我們討論的是有殼的蝸牛,我們就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一下。
  • 柬埔寨妹子的戶外美食,2個10斤重的海蝸牛,看看她怎麼吃
    海蝸牛,又叫紫螺,是陸地蝸牛的「遠方親戚」,有些海蝸牛的外表極其妖豔絢爛,以至於很多初次見到海蝸牛的人,很難把它與美食聯想到一起,但實際上,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海蝸牛是一道十分受歡迎的海鮮,但是這種看起來怪怪的東西,他們是怎麼吃的呢?
  • 你以為《我的世界》裡蝸牛殼是方的?強迫症大神偏要造出螺旋蝸牛
    蝸牛一般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慢吞吞的向前爬,雖然背上有殼但是也堅強不到哪去,有時候甚至還會因為各種重擊被擊個「粉末性骨折」。但這樣的生物在自然界也是有著執行自然規則的重任,並且它馱著重重的殼向前爬的舉動也為不少猶豫堅持的人帶來感悟啟發。
  • 巨型海蝸牛,日本人一刀撬開直接生吃,網友:確定能吃?
    巨型海蝸牛,日本人一刀撬開直接生吃,網友:確定能吃?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不知道大家是否吃過海蝸牛呢?在我國我們平常知道的海蝸牛個頭都非常小,但如果是來到日本韓國這兩個海鮮比較富裕的地方,當地的海蝸牛個頭甚至比拳頭還要大,廚師處理起來也是非常的簡單粗暴,一個巨型海蝸牛,日本大廚一刀切開後直接生吃,網友表示:這確定能吃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科普故事:沒有殼的蝸牛,蛞蝓
    蝸牛沒有了吵鬧和時時想吸血的蚊子,她想去廚房喝點水,卻看到了有點像水蛭,又有蝸牛一樣的觸角的蠕動動物。不禁懷疑這是一隻變異的蝸牛,因為沒有其他的處理辦法又不敢直接接觸,所以便往其身上撒鹽,似乎有點效果,整個蟲子都收縮了,感覺是被嚇到了。於是又撒了更多的鹽,不一會兒這個沒殼的動物似乎化成了髒兮兮的粘稠液體,體型變得比原來小了許多。原來這並不是蝸牛,而是蛞蝓,和蝸牛也算是親戚了。蛞蝓一般喜歡吃廚房裡的菜葉,活躍在高溫潮溼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