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殼破了,它還能存活嗎?為什麼?

2020-12-19 科學獵奇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蝸牛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天背著自己的「小房子」跑來跑去,而這個小房子就是蝸牛的殼。如果強行的把蝸牛的「小房子」弄破,它會不會死呢?答案並不是絕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蝸牛

蝸牛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動物,但是在分類上,它卻有些歧義。因為,從狹義上看,在我國,蝸牛泛指陸地上的腹足綱下的動物,而從廣義上上說,蝸牛則是整個腹足綱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包括我們常見的海螺、田螺等等。

這兩個分類的區別在於狹義上的蝸牛是有殼且陸生的腹足綱,而廣義上說,整個腹足綱下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殼,比如蛞蝓就屬於腹足綱,但它身上並沒有殼,而是一種純正的軟體動物。既然我們討論的是有殼的蝸牛,我們就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一下。

狹義上的蝸牛實際上就是我們對腹足綱肺螺亞綱柄眼目下的蝸牛科和大蝸牛科的稱呼,而在這兩個科下的所有動物都是有殼且陸生的,不同是,大蝸牛科下的蝸牛要比蝸牛科下的蝸牛要大很多。(有點繞哈)

從外觀上看,蝸牛殼的形態都差不多,大都是成圓錐形或者扁平的螺旋裝的圓形,而且蝸牛殼的表面都很光滑,有些蝸牛的殼上會有花紋,有些則是純色。

所有的蝸牛均為雌雄同體的動物,但是,它們的繁殖方式屬於異體受精。這是因為蝸牛雖然同時具有精細胞和卵細胞,但它們的精卵細胞成熟是有先後順序的。由於蝸牛沒有四肢,所以只能靠整個腹部行走,如果小夥伴們觀察過蝸牛,就會發現,蝸牛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在經過的地方留下一層白色的液體。這種液體就是蝸牛分泌的黏液,黏液對於蝸牛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黏液可以減小蝸牛柔軟的腹部與地面的摩擦力,讓蝸牛的腹部不至於受傷,因此即使它經過一些比較鋒利的物體,也不會受傷。

其次,蝸牛分泌的黏液可以將一些掠食性的昆蟲束縛住,不讓它們危害自己,比如螞蟻在經過蝸牛的黏液時,會被黏液粘住,無法行動。最後就是當蝸牛躲進殼裡之後,它可以用黏液封口,當黏液幹了之後會形成一層鈣質的薄膜將自己完全保護起來,這樣有利於保持身體的溼度和溫度。

除此之外,不同的蝸牛的食性也有著較大的差別,大多數的蝸牛是以植物的樹葉以及嫩芽為食的,也有一些蝸牛卻是肉食性的,而它們的主要獵物就是其他草食性的蝸牛。

蝸牛殼的作用?

蝸牛殼是一層比較薄的鈣質外殼,這是蝸牛吸收外界的碳酸鈣後、利用外套膜形成的。因此,有殼的蝸牛大都棲息在石灰質的地區。蝸牛從出生開始外殼的生長就已經開始了,直到成年後長成。雖然成年後蝸牛的殼不再變大,但是會隨著蝸牛的年齡增長而加厚。

在上面的介紹中,我們提到了蝸牛的黏液可以幫助蝸牛在縮進殼裡後封口以保持溼度和溫度,而蝸牛殼的第一個作用與黏液的作用是一樣的。當氣溫較低或者是外界非常乾燥時,蝸牛就需要縮進殼來短暫地躲避了,等到外界一切恢復正常,它會再次出來。所以,從功能上看,蝸牛殼與我們人類的房子是一樣的,都是遮風擋雨的場所。

其次,蝸牛殼對蝸牛是一種保護,當蝸牛縮進殼裡用黏液封口之後,一些小昆蟲很難破開防禦,這樣就避免了被吃的風險。

最後是保護色,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不同環境中的蝸牛殼的顏色不同,而它們的顏色大都是由原生環境決定的。而與環境更加接近的體色更有利於它們的隱藏和躲避天敵。

破了殼的蝸牛會怎麼樣?

蝸牛的殼破了,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殼的邊緣破了,第二種是只破了表面的殼,第三種是殼破到能看到蝸牛的身體了。

前兩種情況很簡單,第一種只是邊緣破了的話,是不影響蝸牛的,而第二種相信許多養蝸牛的小夥伴都經歷過,因為蝸牛在不斷的生長過程中,殼是在不斷加厚的,所以它的殼是有層次的,如果只是破了最外面的一層,也是對蝸牛沒有什麼影響的。

但是,如果是第三種就不一樣了。上面我們說過,蝸牛殼可以保持蝸牛本身的溼度和溫度,當蝸牛殼被破壞後,蝸牛的體液會加速蒸發,再加上它本身移動就需要黏液,在雙重的消耗下,蝸牛就會因為體內失水而死。而且,失去了殼的保護,一些昆蟲很容易就進入它的體內,將它消滅掉。

最主要的是,蝸牛的整個身體與殼的內壁是緊緊相連的,也就是說殼已經是蝸牛的一個器官了,所以破壞了殼就等於直接傷害到了蝸牛,此時一些細菌就會進入蝸牛體內。

總之,只要蝸牛的殼破到能看到蝸牛的肉了,那麼它是必死無疑的。

總結

蝸牛的破殼有三種情況,只要不是破到看到蝸牛的身體,蝸牛是沒有性命之憂的。但是,一旦是破了個洞,都能看到蝸牛了,那麼蝸牛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相關焦點

  • 殼被摔碎了,以為小蝸牛必死無疑,然而結局卻出乎意料
    (老仙原創)從去年到現在,女兒養的這隻蝸牛竟然已經活了一年了。白菜、生菜、水果,都是小蝸牛的最愛。然而禍從天降,一天主人在給蝸牛衝洗玻璃缸時,不小心把小蝸牛摔倒了地上。慌忙中撿起來,發現蝸牛的殼已經被摔破了,殼的背部有個大洞,尾部螺尖處也摔壞了,露出了小蝸牛最柔軟的部位。
  • 饑荒蝸牛殼甲效果及使用心得 蝸牛殼甲好用嗎
    其中蝸牛殼甲算是一件非常有特色的防具,它本身就是一個蝸牛的殼,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饑荒》蝸牛殼甲效果及使用心得、蝸牛殼甲好用嗎,尚不清楚還保持著半信半疑態度的玩家不妨趕快來參考一下吧。 蝸牛殼甲的縮殼技能可以讓怪物無法發現你   首先蝸牛殼甲需要玩家在ROG的洞穴當中擊殺普通的蝸牛,從蝸牛身上有機會能夠掉落蝸牛殼甲。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 藍蝸牛殼獲取攻略
    導 讀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藍蝸牛殼有哪些獎勵,想知道藍蝸牛殼怎麼刷,太極外殼和鈦合金盾有哪些屬性加成
  • 蝸牛遇到鹽,為什麼會「滋啦」一聲化成水?蝸牛:這是人幹的事嗎
    蝸牛遇到鹽,為什麼會「滋啦」一聲化成水?蝸牛:這是人幹的事嗎 蝸牛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也不乏個頭龐大的蝸牛,它們的攻擊力強悍,一口就能將蜥蜴吞下,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選擇躲在殼裡,這也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外界傷害。
  • 最強蝸牛 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玩家:地獄火蝸牛殼是真的好看!
    《最強蝸牛》是一款最近很火的掛機放置手遊,遊戲內玩家扮演一隻弱小的蝸牛,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打敗八大魔神拯救世界。對於蝸牛來說,蝸牛殼肯定是最主要的組成器官,那麼遊戲中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戒戒一起來看看吧!地獄火蝸牛殼獲取方式是通過刷出來的限時禮包,要氪金328才能拿到。
  • 你以為《我的世界》裡蝸牛殼是方的?強迫症大神偏要造出螺旋蝸牛
    蝸牛一般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慢吞吞的向前爬,雖然背上有殼但是也堅強不到哪去,有時候甚至還會因為各種重擊被擊個「粉末性骨折」。但這樣的生物在自然界也是有著執行自然規則的重任,並且它馱著重重的殼向前爬的舉動也為不少猶豫堅持的人帶來感悟啟發。
  • 知道法國焗蝸牛,沒想到蝸牛還能產「珍珠」,白色魚子醬你見過嗎
    蝸牛,這個動物界的重度拖延症患者,以它的慢悠悠很堅持不懈而廣為人知。蝸牛在各地都很常見,可是不同地方的蝸牛品種不同。在中國我們一般不吃蝸牛,但是法國人愛吃蝸牛可是在世界範圍吃出了知名度。法國焗蝸牛蝸牛帶著殼,看起來還有點像海螺等貝殼類海鮮,法國焗蝸牛個頭比較大一些,富含蛋白質,而膽固醇又低,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在高級法餐中經常出現,擔起頭盤菜的重要職責。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蝸牛,蝸牛殼長滿絨毛,渾身毛茸茸外形奇怪
    說到蝸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蝸牛經常會出現在潮溼的地方,尤其是在下雨之後,有蝸牛的地方更是隨處可見,不過我們見到的都是最普通的蝸牛,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幾萬年甚至是幾億年以前的蝸牛到底長什麼樣子嗎?恐怕我們大多數人就不了解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在1億年以前的微信是怎樣的吧。
  • 為什麼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你見過巴掌大的蝸牛嗎?在我們的印象中,蝸牛都是小小的,與世無爭的存在。但是,有一種蝸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經成功地成為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入侵物種」,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那麼,非洲大蝸牛到底是種怎樣的生物呢?網上流傳的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今天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魔獸世界》8.2紫晶尖殼蝸牛怎麼得 紫晶尖殼蝸牛獲取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8.2版本添加了不少新的戰利品,例如紫晶尖殼蝸牛正是當中之一。
  • 雨後不少蝸牛爬到水泥牆上是在做什麼?雨後為什麼蝸牛會爬牆上...
    導語:一般在雨後,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些蝸牛在牆上緩慢的爬著,看起來像在嗮太陽,又像在吃東西。那麼,你知道雨後不少蝸牛爬到水泥牆上是在做什麼嗎?到底在雨後為什麼蝸牛會爬牆上?其實,蝸牛和人一樣,也需要補鈣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補鈣方法吧。
  • 沒殼蝸牛?
    今天為什麼聊它呢?第一是因為知道的人比較少。第二是因為海蛞蝓長得真的是奇形怪狀,因為地域不同,海蛞蝓的形狀可愛的也有,驚悚的也有,藍的綠的白的黑的都有。首先,目前所知道的,海蛞蝓的種類全球就有三百多種。那麼海蛞蝓是什麼呢?
  • 教你幾招,徹底消滅多肉裡的蝸牛、蚧殼蟲和小黑飛!
    夏季高溫多雨、悶熱潮溼,是蟲子易爆發時期,你的多肉還好嗎?今天我就來教大家1招,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來消滅蟲子!小蝸牛 養多肉的時候,常見小蝸牛的身影,這些蝸牛會啃咬多肉植物的葉子和嫩芽,使得植株傷口增多,更容易感染病菌繼而導致化水黑腐的可能。
  • 盾殼黴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存活期長,還能有效防治病菌
    盾殼黴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存活期長,還能有效防治病菌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要說的依舊是微生物,盾殼黴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除南美洲外,已在其他各大洲共29個國家中發現這種真菌。它的自然出現多同核盤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三葉草核盤菌( Sclerotinia tri foliorum)、小核盤菌( Sclerotinia minor)、洋蔥小核菌( Sclerotium cepivorum)的菌核聯繫在一起。
  • 蝸牛為何不能去看牙醫?蝸牛身上的5件趣事
    但是,您知道嗎?蝸牛居然長有20000顆牙齒!在它們身上還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讓我們去看看蝸牛身上的5件趣事吧。讓我們去看看蝸牛身上的5件趣事1.牙醫見了會頭暈蝸牛的嘴雖然很小,但是它們卻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在它那張小嘴裡面,長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
  • 人生向前,我們都有「蝸牛的殼」,負重前行
    小時候聽媽媽講過一個蝸牛的故事,現在還記得大概的意思。幾天前朋友給我發來郵件,著實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因為郵件裡正好有這個寓言!那首小時候媽媽講的故事。於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大家分享。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 一月,蝸牛丟失了它的殼
    一月——蝸牛丟失了它的殼,從此無家可歸……剪斷了留存許久的指甲,不帶歡笑,不帶悲傷……那些長年覆蓋在指甲下的皮膚,過於柔嫩與脆弱,當它們失去了保護它們的外殼時,突然間變的不堪一擊……無意間觸碰到物體時,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可是我明白,時間久了,它就會習慣了,它會變得與周圍的皮膚一樣,堅硬且粗糙。
  • 蝸牛祖傳右旋殼變左旋,未來或不再有鏡像人
    於是,機緣巧合,一隻蝸牛便登上了歷史舞臺。明星蝸牛Jeremy倫敦的一位退休科學家發現了蝸牛Jeremy,那時候它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傢伙。退休科學家被它的左旋的殼吸引了,萬分之一的概率。蝸牛Jeremy隨後被送給了諾丁漢大學。從此,Jeremy的嶄新人生開始了。
  • 蝸牛帶著殼活一輩子,它們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自己,我們呢?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小蝸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 如果螢火蟲在吃蝸牛時,只注射毒液不吃,蝸牛能否生還?為什麼?
    由於螢火蟲的幼蟲沒有飛行能力,而且移動速度較慢,所以,它們的食物也選擇了移動速度相對較慢的蝸牛、軟體動物等等。陸棲螢火蟲的幼蟲在捕獵蝸牛時,首先會根據蝸牛移動留下的路徑找到它,然後將自己的針狀上顎插入蝸牛的軟體部分,再將具有麻醉性的體液注入蝸牛的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