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學生到一名導遊,需要哪些歷練過程?
從一名導遊到一名優秀導遊,又要經歷多少時間的打磨?
導遊是一個雜家。
所謂雜家就是導遊必須知曉各種知識,經濟、歷史、文化、法律、地理、風俗等知識都必須知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文。同時,導遊又不僅僅局限於成為一個雜家,更重要、更深層次的是要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
中華民族曲藝文化歷史悠久、魅力獨特,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門類。推動曲藝傳承發展,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繁榮文藝事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義。
那麼作為一名預備導遊員,曲藝相關的基礎知識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研究一下吧:
Q1:曲藝的藝術手法有什麼?
A:一般分為「說」、「唱」、「演」、「評」、「噱」、「學」這幾類。
【說】
說,要明白生動。北方曲藝演員曾經說過:「說書一股勁,唱曲一段情,句句警人心,聽者自動容」。說,要做到「一股勁」「警人心」,就要在介紹地點、描寫環境、講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刻畫人物、模擬人物對話、剖析人物心理活動以及做出評價等多方面,自始至終說得明白生動,引人入勝。
【唱】
唱,要優美動聽。曲藝演唱的往往是較長的敘事詩或抒情詩,這就要求演員結合故事情節和人物思想感情,引吭高歌。在一篇唱詞中,要有一兩個核心唱段,設計好優美動聽的唱腔,以感染觀眾。
【演】
演,要注意表情。曲藝是輕騎短刃,一兩個演員往往要在工廠,田間、工地、哨所為成千上萬的群眾演唱。表演時,要求演員靠聲調、語氣和面部表情的變化來表達思想感情,而形體動作和小道具的運用(醒木、摺扇、手絹等)則是輔助性的。
【評】
評,要觀點鮮明。宋代羅燁有兩句話:「講論只憑三寸舌,秤評天下淺和深。」說的是演員在演唱中間,凡對書裡的事物進行評論介紹,對書裡的主要正面人物著重讚揚,對某些反面人物批判貶抑,都要觀點鮮明。
【噱】
噱,要趣味雋永。曲藝要有趣味性,娛樂性。相聲是逗笑的,相聲以外的其他曲種也要求有適當的「噱頭」、「包袱兒」,使聽眾聽了感到輕鬆愉快。
【學】
學,要繪聲繪形。根據敘述故事情節和刻畫人物特徵的需要,演員表演時常常仿學方言、方音,以模擬不同的人物;仿學市場叫賣聲,戲曲唱腔,以描繪特定環境;有時也用雞鳴、犬吠、馬嘶聲、軍號聲、槍炮聲、火車聲、飛機聲等口技,使聽眾從聲音形象上產生真實感。這種手法簡捷有力。
Q2:全國曲藝種類繁多,一般分為哪幾類呢?
A:全國曲藝種類繁多,有說的,有韻誦的,有坐唱的,有立唱的,有半說半唱的,還有連唱帶舞的,各不相同。根據腳本特點、演出形式和音樂曲式,大體上可以歸納成評書、相聲、快板、鼓曲、說唱大書等五大類。
【評書】
評書特點是只說不唱,由一個演員講故事。"評"是用評語評論的意思。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評書是"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評書一般都用普通話講述,也有使用地方方言的,如四川評書、湖北評書等。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家做到老書新說,舊書新評,愛聽眾之所愛,恨聽眾之所恨。一個演員,一塊醒木,一把扇子,就產生了"全憑一張口,滿颱風雷吼"的藝術魅力。
【相聲】
相聲是從民間說笑話發展成的,具有輕鬆、活潑、滑稽、風趣的特點,又能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表演,增長群眾的知識,滿足群眾文化娛樂的要求。最常見的形式是一個人說的單口和甲乙二人捧逗爭哏的對口。三人以上的群口,已很少有人表演。南方的獨角戲(滑稽)、四川的相書都屬於這一類。
【快板】
快板包括快板書、對口快板(數來寶)、山東快書、天津快板、竹板書等曲種。它由一兩個演員韻誦,演出時用竹板、節子板、銅板(鴛鴦板)擊打伴奏。快板原是單純敘事的,沒有故事情節,幹板垛字,節奏較快。增添了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後,發展成快板書。山東快書則是從竹快板書演變成的。
【鼓曲】
鼓曲音樂性較強,以演唱曲詞為主。曲藝中三分之二的曲種都屬這一類。可分成七種:
(一)彈詞盛行於我國南方。一般是由兩個人彈唱,一人彈三弦,一人彈琵琶,有說有唱,稱為雙擋。也有一個人自彈自唱的。蘇州彈詞和揚州彈詞,演出形式完全相同,講究"說噱彈唱"。開書前所唱的"書帽兒"叫"開篇"。蘇州彈詞在創腔上流派紛呈,各有特色。
(二)大鼓流行於華北、東北等地區。一般用三弦伴奏,演員打鼓演唱。也有的不用樂器伴奏,只打鼓演唱。它是黃河流域的產物,盛行於清末,是從民歌小調發展變化來的。北方大鼓最早的一種是犁鏵大鼓(即山東大鼓、梨花大鼓),它的曲調唱腔是從魯北農村中一種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民歌發展成的,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健康的鄉土氣息。
【說唱書】
大書就是中、長篇書。表演時連說帶唱,說說唱唱。這類曲種如北方的西河大鼓、南方的評彈,很受農民歡迎。從題材上看,北方說唱大書基本都是傳統書,如《呼家將》、《薛家將》等。
Q3:全國曲藝眾多,那麼各個地區的經典代表有哪些呢?
A:【京津地區】:京韻大鼓、京東大鼓、王家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單弦子弟書、北京琴書、天津時調、天津快板、數來寶、二人轉、樂亭大鼓(河北樂亭)
【北方地區】:山東快書、山東琴書、河南墜子、大調曲子、河洛大鼓(洛陽)
【西北地區】:二人臺
【南方地區】:蘇州評彈(蘇州彈詞)南京白局、海安花鼓、徐州琴書、揚州評話、淮安十番、揚州清曲、地水南音(廣東說唱)、鳳陽花鼓
【東北地區】:二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