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實踐與教學能力,許多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中會使用「模擬教學」的實訓模式。目的在於通過「設計活動方案」、「實施活動方案」、「反思」,三個環節的步驟實施,從而提升學生的教學實踐力,培養社會實際需要的人才,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然而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模擬教學機會是非常有限的,那麼學生應該如何把握這有限的鍛鍊自己教學實踐力的機會呢?
本文將從模擬教學的三個步驟出發,提出一些建議
設 計 活 動 方 案
編寫教案前的準備工作
1、在編寫教案之前,學生首先應該「吃透」教材,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點。
2、在學習了教材本身的特徵之後,學生接下來應該結合幼兒年齡特徵以及活動目標再次分析教材,找到或創設教材與教學活動的結合點,思考如如何用教材來實現教學目標。
編寫教案的注意事項
教案的基本要素是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重難點、活動過程,對於學生甚至是新入職的幼兒教師而言問題主要集中在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下面將著重進行說明。
1.學生在設立活動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到幼兒的發展水平,保證目標的設置在幼兒的能力範圍之內,但是又要對幼兒的發展有所提升與挑戰。
2.對於一個具體的教育活動,所設計的目標也一定應當是具體而有針對性的。籠統而空乏的活動目標既不能體現對於特定具體教育活動的有效匹配,也不可能在一次教育活動中實現,同時也喪失對於活動效果進行評判的參照價值,學生在設定活動目標時應該注意與教學內容的結合。
3.學生在設計活動過程時,可以先列出提綱,這樣可以明確活動過程的整體結構,為後面的詳細設計劃定範圍,儘量避免活動過程出現方向性的偏差。
4.按照設定好的活動過程框架進行填充,這裡的填充要能夠體現教學活動的發展過程與步驟,這裡的填充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流程與步驟,對教學活動的實施要有步驟性的導向作用。在這裡建議學生編寫詳案,即將活動過程的詳細步驟包括老師的語言都在活動過程中寫明。
實 施 活 動 方 案
實施活動方案前的準備工作
1、準備好教學活動所需的教具與學具。
2、學生在模擬教學之前一定要熟悉教學活動流程與內容。在熟悉教學活動過程之後,學生可以進行試課,結合試課中發現的問題修整教案。
實施活動方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態度端正,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笑場」,保證教學活動的完整性。
2.想像自己真的在幼兒園組織教學活動,把臺下的同學當做幼兒,用一名幼兒教師的職業標準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語言、語速、語調以及肢體動作。
3.切忌將教案當做「劇本」來演繹教學活動,要想像自己是在教幼兒,注意與「幼兒」的互動交流。
4.在教學活動中多一些有效提問,有效提問可以推進教學活動的發展,促進活動目標的實現。同時,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提問的數量,一個提問可以由多名幼兒來回答,因為一名幼兒回答正確,並不代表多數幼兒明白了、理解了。
反 思
教學活動結束後,學生應該及時進行自我反思,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是否實現了活動目標。
2.教學過程、環節是否流暢。
3.在教學過程中與幼兒的互動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