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南方養老金去養東北人?先別忙著罵專家!

2020-12-22 南風窗

從總量上來說,我國的養老金並不存在著虧空的問題。而且每年還都有大量的滾存結餘。

這幾天養老金缺口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起因是財政專家「南錢北調」的一番言論引發了網友吐槽。此言語出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1 月12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的發言。

賈康提出應儘快把基本養老金的統籌機制提升到全社會層次,使南方等地滾存的養老金結餘可調到東北等地救燃眉之急。

這一呼籲被網友解讀為「南錢北調」,引發了對於養老金地區間調配的質疑。經過梳理,《南風窗》記者發現,不少人對於養老金調配的看法存在普遍的誤解,這也反映了輿論對養老金缺口的憂慮。

養老金髮不出來了嗎?

此類爭論之所以反反覆覆出現,大背景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長期趨勢將會導致養老保險持續承壓,社保基金供需失衡,佔社會保險基金支出近65%的基本養老支出難以為繼,倒逼中央政府變革社保費徵管模式,提高社保費徵收率,增強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拐點出現在2010年,老齡化的加劇將會增加社保支出、減少社保收入,導致社保資金收支壓力。根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教授李揚的測算,按照目前的生產效率和人口老齡化的速度,2023 年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將出現收不抵支,2029 年累計結餘將消耗殆盡。

與此同時,近年來財政對城鎮職工養老金的補貼佔養老金收入比重逐年上升,人社部的數據顯示,2017 年財政對城鎮職工養老金補貼規模 8004億元,佔養老金收入的比重達18.5%,相較於2013 年增加了5.2個百分點。根據人社部每年發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過去五年,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差額分別是7337、6825、7024、6675、10009億元,當期徵繳收支差額正在不斷擴大,當期徵繳收支的差額,主要依靠地方財政、全國社保基金的統籌調劑來彌補。

儘管壓力在增大,2019年1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表示,2018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近5萬億元,規模還是可觀的,具備較強的支撐能力,基金結餘平均可以滿足17個月的支付,能夠保證按時足額發放。所以,從總量上來說,我國的養老金並不存在著虧空的問題。而且每年還都有大量的滾存結餘。

持米叫飢的尷尬

那賈康何處此言呢?因為地域不平衡是明顯的。從數據上來看,當期結餘超過百億的10個省份中有7個處於東部地區,當期結餘為負的7個省份中東北三省悉數在列;累計結餘超過千億的有11個省份,佔全國累計結餘的75.1%,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累計結餘在500億以下的省份除天津外全部處於西部和東北。

以廣東省和黑龍江省為例,2016年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餘超過千億,而累計結餘更是超過第二名北京一倍多,佔全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的19.8%;而黑龍江省連續四年為負,連續六年墊底。

過去多年間,東三省出現基本養老金入不敷出的危機,但卻完全無可能把南方越滾越大的結餘資金調過來救急,只得依靠中央財政費九牛二虎之力去平緩危機局面。其實省級統籌的要求早就提出來了,但目前能夠實現的地區仍為數不多,要想實現全國統籌,難度可見一斑。全中國的基本養老資金體系,被形容為荒謬的「持米叫飢」,這才是賈康這些財政專家心急的原因所在。

由於我國社保統籌層級一般只到省級,社保基金無法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調劑使用,落後地區只能依靠財政轉移彌補社保缺口,造成的後果是發達地區由於流動人口大量流入等原因存在大量基金結存,而欠發達地區卻捉襟見肘,基金收不抵支,這也是2018年開始推行中央調劑制度的重要原因。

不過,中央調劑制度只是邁向全國統籌的階段性步驟。中央調劑制度作為過渡性的制度安排,只能暫時緩解省際區、地區間的養老保險基金不平衡的矛盾。

補缺口不是「南錢北調」

首先,我們來看看養老金的缺口是怎麼來的?

據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據測算,2018年至2050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缺口的現值為56.6萬億元,相當於2017年GDP的68.4%,其中轉軌成本佔了近三分之一,這也是未來十多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出現收支缺口的最主要原因。

轉軌成本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後人為前人買單。

對於1997年之前退休的企業職工來說,他們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但工資被壓低相當於承擔了繳費義務,因此要從養老保險中領取養老金。

但對於1997年前參加工作、在1997年後的退休者,1997年以前也「視同繳費」。這些職工進入新的養老保險體系後,「視同繳費」政策產生了養老金資金缺口,而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必然首當其衝。

也就是說,統籌劃撥補充社保基金,不是用來補今後的缺口,是針對視同上繳政策造成的養老保險金的缺口,用來補歷史欠帳,網友「東北多花了就得自己補的」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對於網上的誤解,賈康在1月22日解釋稱,這種調劑使用,並不是「借」與「還」的關係,而是以共同基金,於動態中如何保證所有參與者(繳費人)達到需使用年齡(退休時),能滿足其領取領取標準的問題。

如果把全國的養老金儲備看作一個大的蓄水池,區域間轉移調配就好比從蓄水池輪流用水,而不是無償調水,更不是「自己帳上有餘錢就被要求支援隔壁老王」。統一調配的效果顯然比把原來分散的好幾十個蓄水池好,不僅整合補給功能會馬上提高,而且有利於全國退休職工的福祉。

所以,賈康的著意點並不是拿南方養老金結餘去填東北養老金的窟窿,而是說在全國層面形成更合理的調配統籌機制。急著罵專家的網友們,解讀不能斷章取義,只看後半句,不讀前半句。

養老金統籌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籬

就算不涉及的地區公平問題,那這個缺口怎麼辦呢?除了個人繳費、財政補貼、社保基金戰略儲備等渠道,最重要的是讓國有資本來補。

國務院2017年底專門印發文件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明確劃轉規模要根據社保基金的缺口確定,先期劃轉比例為國有股權的10%。

中金公司梁紅表示,養老金缺口主要來自國企職工,通過劃轉國資充實社保的方式解決,有助於彌補轉軌成本,實現代際公平,增強社保制度的可持續性。而且國有資本本應歸全民所有,劃撥國資充實社保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

其實這一部署策略由來已久。1999年9月,在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上,「採取多種舉措充實社保基金」首次被提出。2001年6月,國務院規定,國企公開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按融資額10%出售國有股上繳全國社保基金。2004年10月,「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寫入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2014年又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

然而直到2017年底《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出臺,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落實才初見眉目,方案提出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範圍,目前統一划轉比例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並表示今後若需進一步劃轉,將再做研究。

養老金全社會統籌的話題已說了多年,不少財政專家都同意,全局統籌既能提升共濟功能,還有促進統一的人力資本市場培育與發展等積極意義。賈康表示,「之所以遲遲不能推出,一些技術層面的顧慮,可說基本都是藉口,實質是原已形成的幾十萬人管理繳費的利益固化的藩籬。」

中央財政亦多次強調,省級政府是承擔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和彌補基金缺口的主體責任。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如何搞活當地經濟,吸引更多勞動力流入,擴充社保基金繳費範圍才是確保養老金安全的根本之道。

作者 | 南風窗記者曹檸 cn@nfcmag.com

排版 | 執信

(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南方人去東北旅行,別忘了冬季限定民俗:吃冰棍兒
    要說北方冬天和南方冬天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可能雙方的小夥伴都能說出很多條,比如取暖的方式,比如日常的穿著,但最大的差別還在於生活習慣上。比如這一幕: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東北的暖氣邊吃著冰棍兒當南方人為初雪歡呼喝彩曬票圈的時候,在一片蒼茫的東三省,東北人早已開始了冬季團建活動——掃雪、冬季出行方式
  • 南方人第一次去東北市場買菜,朋友看買了啥後說:這還能活著回來
    而蘭州牛肉麵亦是頗具盛名,可見即便同屬於中國人,但在飲食上南方和北方就有著許多的不同,這或許就是那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一種詮釋吧? 想要知道的話,不妨先來聽下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相信你會對此感到非常的意外,也會更明白為何說南方和北方在飲食文化上有差別?
  • 南方出力多,東北更受益?養老金中央調劑情況公布,看看你的省份收到...
    2018年6月13日,人社部副部長遊鈞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3.53億人,其中在職參保人數2.59億人,領取待遇的退休人員9460萬人,總撫養比是2.73:1,也就是2.73個在職人員撫養一個退休人員。
  • 為什麼南方人也誇東北大米更好吃,明明南方水稻種植更早更多?
    推薦語:南方吃米 北方吃麵,那你知道為何南方人也愛買東北大米嗎?大米在此,我們先來簡單的介紹下大米,其主要是作為我們中國人的主食,其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讓我們有飽腹感,當然稻穀中也有著許多營養物質和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
  • 東北人從小吃到大的黑暗美食,是南方人得不到的快樂
    圖片來源:網友@別熬夜會禿頭的東北人民最近除了忙著防寒保暖外,還有件事必做——趕緊把梨凍上!在東北,沒人不知道凍梨的存在。這種外鄉人看起來非常黑暗的食物,其實是東北人冬天裡甜到心坎的黑寶貝。人擠人的早市、菜市場的小攤、集市裡的三輪車,必定會有「黑坨坨」的身影,堆成小山一樣,等著人來囤。東北人民惦記了一年,挑上合心意的就往袋裡裝,沉甸甸一袋,囤回家慢慢吃。
  • 為什麼東北人感覺南方的冬天比東北更冷?
    東北這個時候,到處是滴水成冰,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室外到處都是寒氣襲人,人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各種皮衣棉大衣,還是感覺很冷,嗖嗖的冷風灌進脖子裡面,全身禁不住打顫,如果站在室外一動不動,不一會兒整個人都凍僵了,零下30度的低溫,沒有什麼人受得了,進入東北人居民人家,卻是另外一副景象,因為有暖氣和各種供暖措施,室內的溫度一點都不低,一般都達到了20多度,人們在室內嘮嗑聊天,大家圍在一起,吃著東北特色的一口鍋,喝著小酒,別有一番風味。
  • 蘸醬菜,為什麼在東北人愛好吃,而南方卻很少有人吃
    在東北除了豆類,芹菜,韭菜這類蔬菜外,什麼大蔥、小白菜、水蘿蔔、黃瓜、茄子等等,一切園蔬皆可蘸醬。而東北人的蘸醬菜讓南方的朋友目瞪口呆,對於東北人愛蘸醬菜及這個問題,南方的朋友一直都很好奇。冬季食物的種類少先說東北冬季食物儲備,東北雖然物產豐富,但是四季分布不均,每年至少有5個月天寒地凍,田中無產。肉是餐桌上的稀缺食材,東北人民必需根據季節作食品儲備,到了冬季大白菜、土豆、大蔥、蘿蔔之類的是東北餐桌的家常菜品,即使如此很多菜也是無法很好地保存得,因此此時大醬就可以完美地彌補了食物味道的缺失。
  • 專家:真的可以!但南方人別學……
    專家:真的可以!但南方人別學…… 2020-12-18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任性東北人從小練就的10種冰上本領,南方人稱再羨慕也學不來!
    一月去東北看雪,東北雪除了雪厚,雪白,冰多,還有啥好看的?其實走進東北人的生活,發現這裡許多是東北以外的人所沒見過的,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大概也是適者生存的道理。冬天的東北人具有一般人沒有的技能,這些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後天練成的。
  • 南方媳婦嫁給東北人以後 才知道東北原來不是那樣的
    作為嫁給東北人的南方媳婦,嫁給東北人去了東北才知道原來東北很多事情跟江湖上傳的不一樣啊。就拿吃飯來說,我以前一直以為東北的主食是麵食,像饅頭餃子之類的。跟我老公在一起之後他天天吃大米,還說西南的大米沒有代表的好吃,我說你們東北不都是吃饅頭嗎?
  • 南方的同學,要不要為了985 211的學校而去東北呢?
    東北地區有四所985(同時也是211)雙一流院校。分別是東北大學(瀋陽)、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長春)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還有211雙一流專業院校如東北師範大學(長春)、遼寧大學(瀋陽)、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等7所,加上上面的4所,211院校共11所。
  • 為什麼東北人喜歡吃蘸醬菜,而南方人基本不吃?
    初到東北時,發現東北人特別愛吃蘸醬菜,除了豆類,芹菜,韭菜外,什麼大蔥、小白菜、水蘿蔔、黃瓜、茄子等等,一切園蔬皆可蘸醬。那時,就十分好奇,作為南方人必須熟食的蔬菜,東北人為啥沾點醬就吃得津津有味?後來在東北生活的時間長了,經常和東北的朋友在一起吃飯,就嘗試著吃了蘸醬菜,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丟不掉。」
  • 東北特有的戶外「四凍」,南方朋友看了一臉懵,北方朋友:不識貨
    直接放到戶外,一些需要保溫的食物才會放到室內,而且在東北部分地區,大雪天逛集市,真的是別有一番景象呀,南方小夥伴看了一臉懵,表示太有意思了。有些水果吃法也比較特別,南方人吃不習慣的話,表示吃不來,北方朋友:不識貨。東北特有的戶外「四凍」,南方朋友看了一臉懵,北方朋友:不識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凍美食吧。
  • 再猛的北方人,也幹不過南方的小蟲蟲
    來吧南方朋友們,今天你可以盡情嘲笑我們: 在南方蟲子面前,東北人集體投降。 每一個生猛的東北人,都沒想過自己居然能這麼慫。 就像以下網友的感嘆一樣:「你們東北人,也終於有怕的東西了!」
  • 丈夫要求妻子拿嶽父母養老金來養孩子,妻子三連問,丈夫啞口
    0130歲的文麗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都很寶貝孩子,但是文麗和丈夫收入並不高,讓她沒想到的是,丈夫居然提出,讓她拿嶽父母養老金來幫著養孩子,結果文麗的三連問讓丈夫啞口。沒想到丈夫還不停的說,你父母有退休金,收入也不錯,能不能請你父母幫襯咱們一些,畢竟現在養孩子很貴,奶粉錢、早教錢、衣服、吃的,什麼都得花錢啊。文麗想了想,直接問了丈夫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拿了我媽的養老金,你以後每個月去照顧他們,能做到嗎?
  • 就不出去工作,我爸媽有養老金,養我綽綽有餘!網友:都養廢了
    就不出去工作,我爸媽有養老金,養我綽綽有餘!網友:養廢了(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後來他父母央求親戚朋友對兒子說教,起初兒子還有耐心,時間一長,他兒子直接說:就不出去工作,我爸媽有養老金,養我綽綽有餘!他父母一輩子辛辛苦苦的供他讀書,好不容易退休了,老兩口退休工資也不是很高,加一起5000多,在二線城市說不了好,但生活還能湊合!最近幾年,老兩口看病吃藥,錢也越來越緊張。如此的兒子,空有文憑,養廢了!
  • 沒通過這份東北話測試,別再說你是東北人!
    雖說南方和北方差異各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很多對地域的誤解和標籤都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山西人是不是家裡都有礦?」「北京人是不是都特懶?」「東北是不是遍地東北話?」「天津人都會打快板兒吧?」闖關東時期,一部分山東人依靠著木船橫穿風急浪險渤海,一路北上,他們不僅人到了大連,還把家鄉話帶到了這裡,今天大連人這一口海蠣子味兒,更多的就是從明末「闖關東」的山東人那裡傳進來的。
  • 東北冬季常備「6大凍」,南方人看後直搖頭,東北人:不識貨!
    東北冬季常備「6大凍」, 南方人看後直搖頭,東北人:不識貨!說到我國冬天最冷的地方,那肯定是東北了,真是越往北越寒冷,最冷的時候都能達到零下40多度。冬季的東北室外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但屋裡有暖氣或生爐子,還溫暖的很,可以達到20多度。這種情況就誕生了很多別的地方沒有的美食,比如東北人在冬天吃的「凍貨」。下面,阿西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令很多南方人直搖頭,東北老鄉卻在冬季常備的六大凍貨,如果你這六種都吃過的話,算是正宗的東北人了。
  • 東北人在南方過冬,最怕聽到這句話:假東北人吧,你們也這麼怕冷
    然而當時的海南正在搞經濟建設,因此他們就自謀出路,選擇去了海南,因此就開始在那裡「生根發芽」!所以,相對於零下一二十度的東北人來說,在海南生活那就是一種享受。所以,很多東北的同胞在海南買房也是為了度假用,一到冬天就全家來到海南過冬和過年!東北的冷是可想而知的,有的人這麼講笑話——「剛撒完尿,轉身一看都結冰了」!在東北生活的人,一直被其它地區的人們看作是最不怕冷的,南方的這點冷算得了什麼?然而,並不是這樣,東北同胞還真不一定能扛得住南方的溼冷!
  • 去東北不可錯過的3大特色美食,旅遊時必買,你有吃過哪幾樣?
    每個去東北旅遊的人,回來都會帶上幾袋哈爾濱紅腸。吃過它的人,都驚嘆於它的蒜香和果木薰香,不同於四川的麻辣,也不似廣東臘腸的甜潤,正宗紅腸吃過之後唇齒留香,讓人念念不忘。不用排長隊,足不出戶就能享用正宗的哈爾濱紅腸,開袋即食,長假出門旅遊隨身攜帶,方便美味,送家人送朋友也是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