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為什麼我們至今還在算圓周率,圓周率算盡後將改變世界
圓周率是人們從小學接觸以來就會一直出現的一個神奇的數字,自古以來人們好像就對他有著獨特的嚮往。人們一直在不斷的確定圓周率的精確範圍,然而大多數人卻根本不知道圓周率到底有什麼作用,好像只需要知道3.14就完全足夠了。
-
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時間:2017-05-06 16:5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圓可能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圖形了,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圓周率,現在通常記為,它是最重要的數學常數之一。 關於最早的文字記載來自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古巴比倫人,它們認 原標題: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
今天是圓周率日:古人是怎麼算出了3.14的?
(原標題:3.14:圓周率日(Pi Day)) 來源
-
圓周率日說圓周率
今天是圓周率日,我們來談談圓周率,中國人對圓周率的熟悉,很大程度上來自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衝之(公元480年)對圓周率的計算,他的結果是圓周率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個事情一直為國人所津津樂道,甚至寫進了數學教科書。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在數學計算中我們一般用3.14來計算。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圓周率3.14就已經夠了,但是科學家似乎對計算圓周率有一種特別的痴迷。
-
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文/仗劍走天涯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3.141592……,很多人可能都對這串數字非常的熟悉,對沒錯,它就是圓周率。圓周率仿佛就像算不盡的,人類永遠都不知道,他最後的結局究竟是什麼,但是科學家們卻仍然樂此不彼地去,計算圓周率,這究竟是為什麼?如果哪一天圓周率真的被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這個後果會是嚴重的嗎?
-
圓周率都已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超級計算機還在算圓周率?
在今年的圓周率日(3月14日)當天,人類打破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圓周率的小數位被前所未有地算到了31.4萬億位。那麼,不斷計算圓周率有什麼實際意義呢?難道數十萬億小數位的圓周率還不夠用嗎? 早在三千多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圓周率。古人發現,無論是多大的圓,它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總是一個固定的常數,這就是圓周率。但圓周率一直沒有被精確計算出來,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計算圓周率的精度。
-
目前圓周率已經達到10萬億位了,那麼計算圓周率有什麼用處?
圓周率π是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在物理和數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圓周率在一般應用中取3.14就夠了,在高精度的航天和其他領域, 圓周率取到15或者16位就足夠用了,精度完全能滿足需要,圓周率取的越「長」,精度就越高,用40位圓周率計算整個可觀測宇宙大小的話,誤差只有半個氫原子
-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算下去有何意義?專家告訴你真相!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專家告訴你真相!圓周率的有用性一直是一個爭論的問題,儘管它受到許多數學愛好者的喜愛。圓周率的學名叫π,是數學中研究最多的數字,它是我們理解幾何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3.14圓周率日,原來你是這樣有趣的π!
不不不,今天還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國際數學協會設立的國際數學日,也叫圓周率日、π日。原因很簡單,π約等於3.14嘛! 註:在中國,早在周朝成書的《周髀算經》中,就曾經有過「周三徑一」的表述。
-
今天是3·14世界圓周率日,原來π這麼有趣!
2009 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將每年的3月14號設定為「圓周率日」(Pi day),而3月14日也恰好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
圓周率算到30萬億位,如果算盡會怎樣?曲線可能不復存在
從小學起,老師就告訴我們圓周率是永遠算不盡的,大部分人只需要記住3.14就夠了,但是你是否想過圓周率為什麼算不盡?如果有一天圓周率真的算到盡頭或者出現循環了會怎樣?實際上科學家通過超級計算機在2019年已經把圓周率算到30萬億位(2019.3.14,谷歌宣布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還未曾發現循環。所以如果未來的某天圓周率被發現循環了會怎樣?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圓周率是什麼。
-
在圓周率中,能找到所有人的銀行卡密碼和生日,這是真的嗎?
圓周率是數不盡的,也就只能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了,其實這是一個數學上的常數,在我們平時使用的時候一般都取3.14就已經足夠使用了,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科學上的計算都是非常精密的,在計算的過程中不允許有任何的偏差,所以在起初科學家們想要將圓周率到底是多少計算出來,但是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他們發現圓周率是算不盡的。
-
人類一直在想辦法計算圓周率,如果圓周率算完了會改變數學嗎?
人類一直在想辦法計算圓周率,如果圓周率算完了會改變數學嗎?圓周率是數學課上經常運用到的一個常數,我們在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就會告訴我們圓周率屬於無線不循環小數,也就是說圓周率後面的小數點是一直無限延伸下去的,而且數字沒有規律,所以也叫做無限無限不循環小數,當今數學界也是一直遵守著這個原則,例如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時都離不開圓周率π,為此我們也都深信不疑,不過總有人覺得圓周率可以被算到盡頭,於是一場計算圓周率的大賽就開始了
-
蝴蝶效應,如果圓周率算盡了,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
前幾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說圓周率如果算盡了,這個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回去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真的算盡了,是不是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絕對的圓了,那麼一切建立在圓的基礎上的所有科學體系,是不是要崩塌了,數學理論體系是不是要重新構建?
-
世界上最長的數學公式——圓周率
福布斯世界紀錄,見證世界無限精彩,為客戶創造無限財富。提起圓周率,大家都不陌生。還記得學生時代,朗朗上口的3.14159 26535,那些為數學公式瘋狂奮鬥的日子,仍然記憶猶新。今天,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世界上最長的數學公式——圓周率。
-
轉:既然圓周率都算出萬億位,為何超級計算機還不斷計算圓周率?
根據維基百科給出的數據,Peter Trueb在2016年創下了世界紀錄,他用計算機耗費105天的時間把圓周率的小數位算到22.4萬億位。顯然,圓周率的小數位取得越多,計算結果也就越精確。另外,還有人類記憶圓周率的比賽,目前的世界紀錄已經超過7萬位。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將會導致多嚴重的後果
都知道圓周率是3.14,但是這只是一個近似值,因為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3.14後面還可以算出無限多的數字,從祖衝之算出圓周率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後來人算出小數點後面確切的數字。對於這個問題,很多朋友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要是圓周率算盡了,那會導致什麼樣的嚴重後果呢?
-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現在科學的很多研究都是基於數學的,很多學科的發展也需要依賴於數學。每一次科學理論出現之前,都需要經過多次的數學計算之後才可以得出。可見數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但是,有一大困惑卻一直難以解開,那就是圓周率的計算,我們明明知道圓周率是不會被算完的,為何科學家們還在一直堅持呢?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有一天它算盡了,後果會有多嚴重?
我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就接觸到了圓周率π,它近似等於3.14,但是我們要知道它是一個無理數,即使它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古巴比倫人發現了,不過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將最終結果算出來。南北朝時期的祖衝之是我國第一位計算圓周率的人,他利用「割圓法」將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第七位,為世界的數學史做出了絕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