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既然圓周率都算出萬億位,為何超級計算機還不斷計算圓周率?

2020-12-13 亮美佳燈飾

(文章前半部分為轉載 後半部分為截取部分精彩評論 文章版權和評論 均屬於他們自己的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o(∩_∩)o )

圓周率在數學上早已被證明是一個無理數,這意味著它的小數點後有無數位。目前為止,通過計算機算出的圓周率小數點位數早已超過10萬億位。根據維基百科給出的數據,Peter Trueb在2016年創下了世界紀錄,他用計算機耗費105天的時間把圓周率的小數位算到22.4萬億位。

顯然,圓周率的小數位取得越多,計算結果也就越精確。雖然圓周率的小數位已經可以精確到很多位之後,但我們通常使用的也就兩位,此時計算圓周長的誤差大約為0.05%,這已經滿足一般精度。如果取五位,誤差將會降到0.000084%。

NASA科學家表示,即便在精度要求極高的航天領域,他們也只會用到圓周率小數點後的15至16個位。在理論物理學中,與圓周率有關的基本常數計算也只會用到前32位。如果用40位來計算可觀測宇宙的尺寸,它的誤差將會小於氫原子半徑。因此,把圓周率的小數位計算到萬億位對於實際應用已經沒有意義,幾十位的精度已經完全足夠人們使用。

至於為什麼超級計算機經常被用來計算圓周率,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測試計算機的計算性能。在越短的時間之內計算出的小數點位數越多,表明計算機的計算性能越強。當然,這還與圓周率的算法有關,收斂越快的算法(都是無窮級數)計算圓周率也就越高效。

另外,還有人類記憶圓周率的比賽,目前的世界紀錄已經超過7萬位。

以上信息轉載自:網易號:火星一號 (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以下信息 摘抄自網易新聞跟帖評論 如有冒犯 請聯繫刪除!

1樓:圓周率,計算了那麼多,發現了什麼寶藏了嗎?

2樓: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圓周率能算完,整個人類社會或者整個宇宙是什麼後果?算圓周率這種,唯一的寶藏就是算不完,沒有結果就是最好的結果!

3樓:能有什麼後果?說下。

4樓:顯卡的進化過程是方形-無限多邊形,割圓算圓周率也是通過把圓切割成儘可能多的多邊形來算近似值,如果圓周率有限,證明根本不存在圓,所有事物(包括時間、空間等任何形式)都是有斷點的,都是不連續的,對於哲學、數學、物理等所有人類已知理論都是極大打擊,像極限、求導這種理論,直接拍死。

如果圓周率是無限但循環呢?那麼它也會出現斷點,只是不體現在圓圖形上,而體現在所有可能性上。

圓周率必須無限不循環,比光速恆定還重要!光速或者說相對論被推翻,可能人類這100多年白幹了,圓周率要是被推翻,宇宙就白幹了.....

5樓:宇宙就白幹了。。。老大,你再說說,我有點不明白[被黑]

6樓:斷點這個問題,放大一下就好理解了。比如,你想吃一碗飯,然後碗空了....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你胃裡確實有飯,但是飯是怎麼從碗裡進到胃裡的?加上意識就更可怕了,我「想」吃一碗飯,然後飯就直接到胃裡了……

7樓:等會,如果是說圓周率不是無限不循環小數,那麼圓就會相當於有一個縫隙對嗎?

8樓:不是有一個縫隙,是有無數縫隙,因為每個點之間都是斷的

9樓:能量不就被證明是量子的了。。。。[驚嚇]

10樓:其實可以把圓看成一個邊數非常多的正多邊形,算圓周率其實就是在算多邊形的邊,圓周率越精確,多邊形的邊就越多,如果圓周率算到了盡頭,那就確定了多邊形的邊數,那麼就不存在真正的圓了!

11樓:也就是圓的面積永遠無法精確,只能無限接近,不過還是不懂和空間時間有什麼關係

12樓:解釋很長,慢慢看。

首先,時間和釐米、公斤一樣,是人類為了區分不同而設立的概念。

第二,何為不同,假如世界上有無數個和你一樣的人,算不同嗎?答案是,有位移就是不同,位移等於時間。當無數個你重疊站位,那就是你,就是一,沒有二。(把你看成一個點,忽略內部信息)

第三,任意弧度,必有圓周率。

第四,你有一條能量的直線,這條直線平滑且連續,當圓周率有限的時候,你無法把這個能量轉化為弧度,因為斷點。

第五,為什麼要畫弧度?按照無限小位移,無限多且短的線段位移不行嗎?可以啊……但是當你手裡拿著這個直線,旋轉的時候,問題來了……你可以假設你和A手牽手轉圈,有位移了,位移必有時間,那麼你們的手就是半徑,A在不停位移,你是圓點,A每位移一次,就是新的時間產生了,1秒鐘前的A和1秒鐘後的A(B),如果圓周率有限,你會發現,這個位移是不連續的,就證明時間是不連續的,有最小時間,時間將被實體化,時間是一堆點,中間有著無數空白。

最後,把上述信息放大,就出現了我說的,你「想」吃一碗飯,然後飯就到你胃裡了……中間是空白的。

13樓:這是純手打?

14樓:百度能搜到算我輸....

15樓:阿強愛上阿珍,冒昧問一下阿強是數學家嗎?

16樓:這不是數學,數學是用數字的語言講規則,那很多人看不懂,我在用中文講規則,算是哲學吧……規則才是根本,數學哲學這些,只是表達語言不同而已……

17樓:這是對圓周率為什麼無限不循環最通俗的解釋了,[鼓掌][鼓掌][鼓掌]

18樓:阿強牛逼,我居然看懂了。雖然數學學的不好,但是還記得數學老師說過其實很多數學問題都是哲學問題。比如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

19樓:其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本質上是很質樸的東西,可普通人就是想不到

20樓:有個疑問

圓就是無窮正多邊形,假設這個無窮有限

一個正方形,半徑是1,那麼周長就是4倍根號二,圓周率就是2乘以根號二,眾所周知根號二是無理數,那麼問題來了,哪怕圓是有限正多邊形,圓周率也是無理數。

21樓:阿強跟強,有了斷點之後的看懂了。可是圓周率有限 或者 無限循環後 為什麼會導致斷點還是不明白

22樓:另外就算出現了斷點 那也不意味著你說的情景就會發生吧 也許世界就不是連續的 就好像電腦顯示器 看起來是一副高清 美妙圖畫 其實也不過是由不連續的像素組成的 這也沒什麼問題啊

23樓:計算機數位化處理,換句話叫離散運算,但客觀世界必須是連續的,否則現有科學體系坍塌!

24樓:誰告訴你的,至少量子物理就不是連續的

25樓:如果能算到最後那還是無限不循環嗎

~

~

~

以上主要回答來自網易湖北武漢跟帖網友 暱稱:術士阿強

原文連結和評論:http://3g.163.com/dy/article/E5P5RN570511D5H2.html

相關焦點

  • 圓周率都已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超級計算機還在算圓周率?
    在今年的圓周率日(3月14日)當天,人類打破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圓周率的小數位被前所未有地算到了31.4萬億位。那麼,不斷計算圓周率有什麼實際意義呢?難道數十萬億小數位的圓周率還不夠用嗎? 早在三千多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圓周率。古人發現,無論是多大的圓,它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總是一個固定的常數,這就是圓周率。但圓周率一直沒有被精確計算出來,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計算圓周率的精度。
  • 圓周率的小數位已經被計算到31萬億位,再算下去還有意義嗎?
    很多人可能想到是我國著名科學家祖衝之,其實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圓周率並不是某個人發明的,而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無數個數學家演算出來的,其中最早計算出圓周率近似值的數學家是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它利用「割圓術」分別計算出圓周率的上限值3.1429和下限值3.1408,從而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通過理論計算圓周率近似值的先河。
  • 圓周率已經算到10萬億位數,為什麼超級計算機還在算?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在上數學課學習圓的知識中,我們會認識到一個叫做圓周率的東西,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沒有極限,還找不到這一串數字之間有什麼規律的無理數,所以一般在算術中,我們就直接把圓周率約等於3.14。
  • 計算圓周率有何意義?為何超級計算機算出萬億位後仍要繼續?
    關於圓周率π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有人還因為那一連串的數字感到頭痛。在我們小學的時候我們從數學課中就知道了數學常數π。在當時想必很多人都會在老師的要求下背出圓周率的數值吧,「3.1415926…」肯定也是瞬間出現在大家的腦海裡。
  • 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在計算機沒有出現之前,數學家計算圓周率只能通過人工方式,效率自然就非常慢了。直到計算機出現之後,圓周率的計算才放棄人工開始轉由計算機來進行。計算機的數據計算能力自然是遠超人類大腦的,它一分鐘的計算數據能夠比擬許多數學家數年的計算。從此,圓周率的計算探索進入了新的階段,隨著計算機的快速更新升級,圓周率的位數也在不斷創新高。
  • 目前圓周率已達到10萬億位了,超級電腦還在不停地計算圓周率?
    雖然π沒有確切的值,但許多數學家和數學迷都想要把這個數值算的更精確,這是一種興趣。之前谷歌的一名員工計算π值達到了31萬億位,打破了2016年的記錄22萬億位,這是怎麼計算的呢?
  • 圓周率已經算到60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對於圓周率,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畢竟它可是數學中最常見的一個特殊值。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圓周率有一個很形象的符號,那就是「π」,它是一個無理數,永遠不可能被算盡,所以我們只取小數點後兩位,也就是3.14。
  •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現在科學的很多研究都是基於數學的,很多學科的發展也需要依賴於數學。每一次科學理論出現之前,都需要經過多次的數學計算之後才可以得出。為何堅持計算圓周率現在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31萬億位,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生活中應用計算圓的周長或者是圓的面積只需要取3.14就足夠了,為何我們還要繼續堅持下去呢?這樣的堅持是否有意義呢?
  • 圓周率已算到31萬億位,科學家為何還沒算盡,它隱藏著什麼秘密?
    多年前古埃及人就使用圓周率去計算圓的面積了,不過當時的圓周率與現在相差比較大,他們使用的值為3.16,後來隨著世界各地的數學家不斷努力,圓周率的數值越來越精確,後面小數點被算到的位數也越來越多。圓周率常常取它近似值3.14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的算到小數點後七位的是我國數學家祖衝之,他把圓周率的小數點後面的數算到了3.1415972,為後代科學家繼續計算圓周率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把圓周率後面小數點的位數計算出的個數也越來越多,現代人類利用超級計算機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算到了31.4
  • 圓周率已經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各國仍未停止計算,為什麼?
    圓周率已經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各國仍未停止計算,為什麼?「3.1415926...」是大多數人對圓周率的認知,至於小數點後的多少位,對普通人就是未知區域了。關於圓周率,人們都不會陌生,因為在九年義務教育裡就曾經接觸過,雖然沒有深層次學習,但是在考試中也會提到。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在數學計算中我們一般用3.14來計算。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圓周率3.14就已經夠了,但是科學家似乎對計算圓周率有一種特別的痴迷。
  • 圓周率π已被計算到了31.4萬億位,繼續計算下去有何意義?
    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理數(無線不循環小數),在日常實際生活中,通常只用到近似值3.14進行計算,只有科學家們為了精確計算才會用到十位小數,甚至幾百位小數進行精確精算。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從實踐中就知道圓的周長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意思是說圓直徑的三倍多等於圓的周長,三倍多要多多少,成了一個非常難的研究課題。
  • 即使超級電腦這麼厲害,也還沒算盡圓周率!圓周率真能被算盡嗎?
    即使超級電腦這麼厲害,也還沒算盡圓周率!圓周率真能被算盡嗎?上過初中的人一定會接觸到圓周率,留有特殊的記憶,圓周率是我們首次碰到的寫不完的不重複的小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此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和意見,孩提時代,我們接觸的數學知識還非常少,所以對它有一個淺層次的印象,認為他它就是一個沒有被算完全的小數。現在我們數學知識更新換代,突飛猛進。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圓周率能不能被全部都計算出來。
  • 目前圓周率已經達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算?有什麼用處?
    圓周率這玩意想必大家小時候都有背過,至少能背個十多位;但實際使用時我們會發現,一般只會取其中的前兩位小數,也就是3.14,因為平常生活中不需要精細到這種程度。既然生活用不到,為何圓周率的計算還在一直進行?
  • 圓周率已經算到10萬億位了,繼續算下去有什麼意義?
    可就是這樣一個數,卻掀起了人類對它的計算狂潮,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它算到10萬億位了,許多人也把背誦圓周率當成是一種特長,但既然已經知道它是無限不循環,計算圓周率有什麼意義呢?計算機領域的應用圓周率π在計算機領域是一把標尺,用於檢驗計算機性能。
  • 知道圓周率算不盡,為何超級計算機還在不停地計算?有什麼用?
    但是別看我們已經認為這是個事實了,但是有很多關於圓周率的挑戰還在繼續,別說什麼小孩可以背到圓周率之後的多少位,就連超級計算機到現在都在晝夜不停地計算中,這到底有什麼用呢?對於圓周率的計算,我國歷史上也在不斷進步,從最早劉微的3.1416,到後來祖衝之的小數點後七位,到這裡這個數值基本上被確定為最準確的,所以也成為了中國數學領先西方的一個證明。
  • 人類一直在想辦法計算圓周率,如果圓周率算完了會改變數學嗎?
    人類一直在想辦法計算圓周率,如果圓周率算完了會改變數學嗎?,很多人都在想辦法計算圓周率,人們甚至派出了超級計算機來算,不過最後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不論怎麼算也沒有辦法將圓周率算完,對此有人就提出了一個設想,如果圓周率被算完了,那麼世界會怎樣,會不會直接改變數學呢?
  • 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已經計算到了31萬億位,繼續計算有何意義?
    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前,進行了大量的計算,和數學家希爾伯特的對話也刺激了他。對於中國的學生來說,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接觸數學,小學主要學習運算,對幾何圖形也有涉獵。圓形無疑是幾何圖形中避不開的,它的性質和其他圖形有明顯差別,因為有圓周率的存在。幾乎所有和圓形有關的問題,都離不開圓周率。
  • 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已經計算到了31萬億位,繼續計算有何意義?
    就連金字塔的設計都有圓周率的影子,它的周邊和高度之比正好等於圓周率的兩倍。西方數學家掌握無窮級數的計算方法後,將圓周率的值計算到了小數點後71位小數。有的人不信邪,選擇繼續計算,往往是算得精疲力盡也沒有算完。老是靠人力計算,未免不太方便,超級計算機問世後,我們直接用它來計算圓周率,比人工計算省事多了。2019年3月,谷歌公司宣布他們已經把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31萬億位。
  • 為什麼超級計算機還在「沒日沒夜」的計算圓周率?原因很簡單
    提起「圓周率」,相信大家張口就可以背出前面的幾位。在小學的時候,基本上大家就都知道圓周率是一個很長的數字。雖然它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但是現在的圓周率也依舊沒有被完整地算出來。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科學家們利用超級計算機仍然在「沒日沒夜」地計算圓周率,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