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候,讓足球守門員頭痛的是「香蕉球」。這種球看似拋物線球,踢向某一個方向,但實際上它不會沿著完整的拋物線路線走,而是在下落的過程中會發生偏轉,讓守門員難以判斷和接招。但近些年來,比「香蕉球」更讓守門員頭痛的則是「電梯球」。
這種
球一開始就獲得了強大的動能,所以一開始就高速沿直線前行,但由於空氣氣流的影響,這種球在飛行過程中會顫動:忽左忽右或忽上忽下,最後會以更大的陡度急墜.好像電梯一樣急上急下,讓守門員難以招架。因此人們稱之為「電梯球」。
世界著名球星C羅就擅長踢這種球。這種球最大的特點是起始速度非常快,球速竟然達到駭人聽聞的103千米/時。分析顯示,為了讓球獲得高速度,C羅的秘訣是,發球時一般把球的氣門芯放在正對自己腳的偏下正中的位置,因為這是球最硬的點,所以獲得的衝擊力比其他點要大很多。
踢電梯球,腳的觸球點很重要
那麼「電梯球」為什麼會出現急墜現象呢?美國研究人員認為,這是「馮·卡門漩渦」造成的。這種漩渦是流體力學中的一種重要現象:在一定條件下穩定的某種流體一一如空氣.繞過某些物體時,物體兩側會周期性地出現旋轉方向相反、排列規則的雙列漩渦。後來人們用它的發現者德國科學家馮·卡門的名字命名了這種現象。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如水流過橋墩,風吹過高塔、煙囪、電線等都會形成。
對於高速運動的足球來說,當出現這種漩渦時,漩渦對足球會產生一個周期性的交替變化的橫向作用力,對足球左推右操——這才出現了顫動;當這種作用力的頻率與足球的顫動頻率相接近,就會引起共振,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這會讓足球急速向下掉頭—這才出現了急墜現象,「電梯球」便由此產生。
新款足球,
更利攻還是更利守?
許多人以為,足球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款式,沒有什麼變化。其實錯了。事實上是,傳統的足球款式是由32個面拼接起來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用的足球就是由8個面拼接起來的、名為「普天同慶」的新款足球;而2014年世界盃,足球的款式又變成了用6塊十字形球皮製成的、名為「桑巴榮耀」的新款足球。
其實,足球變款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讓攻守雙方都有利。試想,如果每個球員都能踢出很好的「電梯球」,那麼守門員就可以下崗了,足球也就沒有什麼看頭了。
不過,改變足球款式,真能影響足球的物理性能嗎?不錯!因為足球表皮材質、縫線真的會對足球的運動軌跡造成影響。實驗數據表明,與光滑的球體比較,表面相對粗糙的足球在低速時受到的阻力更小,但高速時受到的阻力更大。因為在到達臨界速度之上時,粗糙的足球表面邊界層會產生「馮·卡門漩渦」,讓足球發生顫動,反過來會降低足球的速度。
那麼,最新款的「桑巴榮耀」足球究竟是更利於攻還是更利於守呢?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比較測試。結果顯示,更加光滑的「普天同慶」足球在達到80千米/時的速度時,才容易出現「電梯球」,這種「電梯球」是最難防守的,這也就難怪2010年世界盃時,守門員對「電梯球」非常煩惱。但「桑巴榮耀」足球的情況又變了。由於球面的粗糙度增加了,所以只需要踢出48千米/小時,就能出現「電梯球」,但這樣的「電梯球」速度比較慢,足球運行的軌跡很容易判斷出來,所以對守門員的防守帶來了便利。
不過,「利好」並不都是守門員的。日本筑波大學健康與運動研究所的實驗表明,「桑巴榮耀」足球的可控性好,利於踢「香蕉球」,而這無疑對進攻方更有利。
看來,足球攻守技術裡的科學門道真不少。要想成為足球的贏家,不但要在體力、心理和技戰術上下功夫,充分了解足球的物理性能,也是一堂必修課。而對於足球賽觀眾來說,明白了足球的科學門道,今後看足球比賽無疑會更有「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