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齊了唐、宋、元、明、清16張傳世名琴,上海這座千年古剎與千年...

2020-12-19 上觀


慢條斯理地將古琴擺正,左手按弦,右手撥彈,悠揚的琴音從元代傳來的古琴上流瀉而出……今天晚上,在上海千年古剎龍華古寺,16張延承唐、宋、元、明、清五代的傳世名琴和20位聞名業界的古琴名家亮相,在「琴會龍華」徐匯中國古琴系列活動上,帶來了一場氤氳傳統文化雅韻的古琴盛宴。

 

龍華古寺


在這些跨越了千年的古琴之中,有唐琴「大雅」、宋琴「雲鵠」、元琴「韻磬」、明琴祝公望的「蕉葉」等。有的名琴價值上億元,背後的文化價值也遠遠超過了經濟價值。當這些傳世名琴在龔一、丁承運、吳釗、王鵬等國內當代名家的指尖,化為一曲曲膾炙人口的琴曲時,現場近千名觀眾鴉雀無聲。他們都陶醉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美妙韻律之中。

 

唐琴「大雅」、宋琴「雲鵠」、元琴「韻磬」等名琴悉數亮相


現場,古琴名家相繼登臺演奏。中國樂器協會古琴委員會會長、西湖琴社社長徐君躍先生登臺撫名琴「昆玉」演奏《塞上鴻》,吳門琴社創始人之一裴金寶先生帶來老版本的《陽關三疊》,古琴修復的專家王鵬先生則演繹了最古老的琴曲《幽蘭》及《普安咒》。著名琴家龔一先生將壓軸登場,一曲《醉漁唱晚》中,「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的意境撲面而來。

 

吳門琴社創始人之一裴金寶先生演奏老版本的《陽關三疊》


據悉,這場古琴名家演奏會不僅吸引了國內外古琴愛好者齊聚龍華寺,線上的同步直播也吸引了超過30萬觀眾在線觀看。隨著古琴文化的代代相承,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加入到古琴的學習和傳承中。古琴愛好者林小姐告訴記者,她從大學至今學習古琴已有7年了,最喜歡的曲子就是龔一和徐國華先生作曲的《春風》,「這首曲子明快抒情,有春風拂面之感。最特別的是,在繼承古琴曲傳統的基礎上,這首曲子在演奏技巧上有很大的突破,展示了古琴這一古老樂器的另一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傳承人吳釗先生(左)和丁承運先生 


除了當晚「全國古琴名家演奏會」的重頭戲,「琴會龍華」系列活動的白天場也相當精彩。上午開展的「中國古琴傳世名琴展」共展示16張傳承有序的名琴,涵蓋唐、宋、元、明、清五代的傳世名琴。面對著一張張散發著歲月光華的古琴,不禁讓人想像千年前演奏者撫琴的景象。兩位優秀的青年斫琴家項陽、王俊也帶來了他們斫制的古琴,現場引來不少琴友的觀摩和試彈。在下午的「古琴世家子弟和全國中青年琴家演奏會」上,中青年琴家也各自演繹了拿手的曲目,他們將成為未來琴家的中流砥柱。

 

古琴藝術作為一種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擁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2003年11月,中國古琴藝術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二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曾經,上海也出現過一批古琴大家,與歷史悠遠的古琴文化頗有淵源。為了傳承上海的古琴文化,今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上海也開展了大量特色活動。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也以古琴為主題舉辦此次古琴系列活動,讓市民遊客近距離接觸這一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也讓更多外來遊客了解並關注中國的古琴文化。


相關焦點

  • 聆聽來自千年前的「聲音」 16張傳世名琴在上海「覓」知音
    昨天晚上,慶祝建國七十周年「琴會龍華」2019年上海徐匯中國古琴系列活動在上海龍華寺舉行。唐琴「大雅」、宋琴「雲鵠」、元琴「韻磬」、明琴祝公望的「蕉葉」……16張涵蓋唐、宋、元、明、清五代的傳世名琴,讓在場的市民讚嘆不已。
  • 邯鄲的「千年古剎」有哪些?收藏一下,春節就去這裡燒香祈福吧!
    今天一出門陽光明媚,頓時萌生了去周邊千年古剎轉轉的想法。「千年古剎」指的就是元代之前的寺廟,趁著手頭工作不忙,小編把邯鄲的千年古剎認真梳理了一遍,待春節放假,就帶家裡老人去這些地方敬香祈福!現主體結構為明萬曆(1573—1619年)年間修善,媧皇宮始建於北齊時期,初為北齊文宣帝高洋所建離宮,初開三石室,雕數尊神像。現存北齊刻經洞2個,刻有6部經文,摩崖刻經壁100多平米,為國內現存面積最大的北齊摩崖刻經。2、響堂山石窟和,始鑿於東魏晚期,主體工程完成於北齊時代。位於邯鄲西南鼓山之上,後隋、唐、宋、元、明歷代均有增築和修葺。
  • 閩南四大叢林千年古剎-承天寺
    寺院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年間,由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出讓自家別墅「南園」闢為寺宇,初名南禪寺,又因寺後有「月臺」之勝,別稱「月臺寺」,宋景德四年朝廷敕封月臺承天禪寺。鼎盛時期有殿宇四十餘座,田產千頃,僧眾一千七百多人,全寺佔地面積七十餘畝,素稱「閩南甲剎」。
  • 千年古剎寶光寺
    讓人稱奇的是,這座距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的舍利塔,不長苔蘚,不生野草,不結蛛網,不築蟲窩,在喧囂的都市塵紛中始終保持著不染塵埃的高潔品格。歲月相催,風雨相侵,如今這座古塔已經向西傾斜了92毫米,但它仍安然處之,從容屹立,浴朝霞沐星輝,展現「東方斜塔」優美挺拔的身姿,引無數遊人在此流連。寶光寺建築多是木石結構,使用石柱多達400餘根,僅羅漢堂一處,合抱之粗的石柱即有整整100根。
  • 天台的國清寺,臨海的龍興寺,哪座千年古剎是台州寺院中的翹楚?
    浙江台州自古以來就素有山海水城,和合聖地的美譽,它雖然不是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但是台州的很多景區都給外地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到台州最著名的景區,很多遊客一定會說,那肯定是那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它不但是國家5A景區,更被遊客譽為浙江最良心的景區之一,那便是中外馳名的天台國清寺。
  •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其中,故宮藏古琴展近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鍾粹宮」正式開展,以館藏唐、宋、元、明、清時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陳,能夠較為完整地展現古琴發展歷史。重要展品包括著名的古琴「大聖遺音」、「九霄環佩」、「玲瓏玉」等。
  •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
    一問:原來是孩子抱琴沿村乞討,不料演奏難聽,被當作騙子,又因搶了乞丐的飯碗,遭乞丐群毆,可這孩子雖然被打,還捨命護琴,懂得珍貴物品。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喜好操琴,頓生憐惜。將孩子帶回宮中,再看孩子手中琴,不覺驚訝萬分,他收藏了許多名琴,還沒發現竟有如此好琴。
  • 古代名琴都有哪些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龍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經漆補,隱晦不清。 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記之曰:「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毫髮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繁榮的安海古鎮一度成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反攻基地。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東漢初興光佛剎 ,南朝重建迓神庥」,這段傳說也被書寫在了廟內的石柱之上。自然,這很可能只是傳說而已,據考證龍山寺始建時間約在隋朝皇建年間,初名「普現寺」、「天竺寺」,因主殿供奉的是觀音,又被當地人稱之為「觀音殿」。
  • 這座福州的千年古剎,竟有數百棵荔枝樹,味道還不錯!
    但福州有一座千年古剎,不僅是國家重點寺廟,也是福建僅存的四大名剎,至今尚存。這座古寺叫西禪寺,是福州五大禪林之一。是西郊怡山之麓一座非常有皇家氣派的寺廟。對福州人來說,西禪寺是一座熟悉的寺廟,但很少有外地遊客參觀。西禪寺真正出名的是它鎮廟的寶藏,不是佛像也不是建築,而是一棵荔枝樹。每年寺廟裡數百棵荔枝樹結果,場面壯觀。
  • 河南民間傳人復活千年窯爐 活態傳承千年技藝
    他也讓柴燒鈞瓷這一失傳近千年的技藝重放光彩。  6月8日,甫一走進任星航偏僻的工作場地,中新網記者就被院子深處大小、形狀不一的鈞瓷窯爐震撼。「我家已有八代人用了百餘年的時間在進行鈞瓷技藝的傳承。」他說。
  •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因創始人而建,卻是日本人最喜歡來的寺廟
    這座香積寺在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佛教淨土宗的祖庭,也是日本淨土宗的祖庭,因此很多來西安旅行的日本人都會來到這裡拜祭。我國淨土宗的創始人是善導大師,在他圓寂後,他的弟子為了紀念他的功德,於是便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於是,這座香積寺便成為了中國佛教淨土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
  • 「破琴」逆襲成國寶 唐名琴「大聖遺音」亮相鍾粹宮
    故宮博物院鍾粹宮古琴館裡,唐代傳世名琴「大聖遺音」領銜11張古琴擺開陣勢。與其他樂器不太相同,每一把古琴都有自己的名字。「大聖遺音」「清籟」「龍門風雨」「萬壑松濤」……一把把樂器宛若有了生命。而「大聖遺音」的琴聲特色是——以指扣琴背,音堅松有迴響,按彈發音清脆,饒有古韻。
  • 千年古剎法淨禪寺迎新方丈惟塵
    千年古剎法淨禪寺迎新方丈惟塵 2016-01-25 20:49:08   中新網杭州1月25日電 (記者 謝盼盼)1月25日,浙江杭州中天竺法淨禪寺隆重舉行惟塵法師升座慶典活動,也意味著千年古剎法淨禪寺迎來新方丈惟塵大和尚。
  • 恭喜,福州這座千年古村!
    保護開發後 千年古鎮將蝶變 閩安是一座有著1100多年歷史的古鎮。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閩安設巡檢司衙門。宋代時,閩安被列為福建四大民鎮之首,元明清時沿襲為軍事與海上貿易重鎮,也是千年來兵家必爭之地和古戰場。
  • 福建省級風景區永春魁星巖 千年古剎摩崖志遠
    千年古剎 摩崖志遠——訪省級風景名勝區之魁星巖  如果說作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大鵬山是「酒香藏深巷」,世人只聞其名不知其實的話,那麼2001年就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千年古剎魁星巖則早已名聲在外、遊客熙熙了。
  • 上海千年古鎮眾多,這七個古鎮古街,值得一遊
    新場古鎮上海新場古鎮,古時稱「石筍裡」,素有「小小新場賽蘇州」的美譽。作為千年古鎮,新場積聚了厚重的歷史文化,以及靜謐、美麗、多姿得到了世人青睞。小橋、流水、人家、長街、茶樓、老店、小廟與古寺,共同構成了一幅江南水鄉畫。
  • 中國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太珍貴了
    下面是中國歷史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讓我們一起欣賞銘記這些風俗吧!看完之後,請一定將中國歷史風俗傳承給您的朋友、家人! ....................................................................
  • 千年古剎天宮寺 為何建在水鄉裡
    [原標題]千年古剎天宮寺:見證兩漢時期揚州佛教文化(圖)1981年,在儀徵胥浦趙山發掘的六朝墓葬裡,出土了塑有佛像的魂瓶,這是現知有關佛教與揚州的最早的實物,它彌補了史籍的不足。而近年來發現的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的千年古剎——寶應縣射陽湖鎮天宮寺,如同一扇歷史之窗,不僅透射和見證了兩漢時期的揚州佛教文化,還洞見著兩千年前揚州經濟文化發展的軌跡。
  • 新都映象:千年古剎寶光寺看「三寶」
    蒼翠古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剎寶光寺,在喧囂塵世中支撐著一方信眾的虔誠信仰。獨具神韻的隋唐傳世園林,桂湖催生了「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傳世名篇。漢代說唱俑展現了東方雕塑藝術的美學成就,訴說著香城寶地歷史上的豐腴與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