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調查:十罐奶粉六罐假!貪小便宜吃大虧!

2020-12-19 奶粉智庫

粉哥導讀:據消費者協會調查,網購商品綜合正品率低於58%,熱門品牌奶粉類的偽品率高達63%。其實根據歐洲奶粉產能及市場貨源推算,不難發現我國市場上63%假冒偽劣嬰幼兒奶粉的概率,完全意料之中!多家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假冒偽劣品牌奶粉罐子採購價,每個低至30元左右,量大低於10元。

網購奶粉,小孩吃了腹瀉不止?網購奶粉雖然有較大價格優勢,然而有些過分的低價背後或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貓膩」。「很多網店,真的假的奶粉都是摻著賣的。網購十罐奶粉六罐假!貪小便宜吃大虧!」從事了四五年奶粉批發與銷售的李博(化名)對南都記者坦言。

真假摻著賣!

「很多網店,真的假的奶粉都是摻著賣的!」從事了四五年奶粉批發與銷售的李博(化名)對南都記者坦言。「2008年,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國內對於進口奶粉的需求忽然爆發,因為有利可圖,所以很多貿易商加入其中,然而,國外的奶粉的供應本來就很有限,比如荷蘭等歐洲國家,整個國家的人口還沒中國一年的新生嬰兒多,而且國外的奶粉生產也是有限額的,產量不可能忽然增加,供不應求之下,拉高了價格,也使得有些人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李博同時表示,早年賣假貨的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在2008-2010這兩年間。「通常是開店之初賣的是真貨,之後成為固定客戶了,就真貨假貨摻著賣。如果顧客投訴 ,一般就用真貨把假貨換回來,一般顧客也不會再繼續追究。」因為現在,對於母嬰實體店的監管收緊,在母嬰實體店渠道,假貨基本上沒有了。「有些網店的註冊地與倉庫或發貨地處於兩個地方,甚至是跨省。還有一些根本無倉庫,就是純粹的「二道販子」,接單後再從上家處拿貨,這些都是監管的盲點。」

李博稱,代購奶粉中,往往一些大牌更容易出事。舉例,去年香港正式實行限奶令以前,海外版本的進口奶粉很多都是從香港進入到國內。「按一般貿易進口的話,需要準備大量的文件報關並且要繳納相關的關稅,相對而言周期也較長。所以市面上出現的很火爆的奶粉全部都是通過非正當途徑進入國內,而這一非正當途逕往往是交給深圳和香港的貨運代理公司(簡稱貨代公司)完成的。」李博稱,貨代公司往往再通過水客或者拼櫃等方式把奶粉運回國內。

「其中水客是反覆在羅湖口岸之間來回,通過旅檢等渠道,把奶粉用『螞蟻搬家』方式化整為零攜帶進來;而拼櫃則是通過貨櫃的方式大批量通過灰色清關的方式運回國內,這實際上都是走私,只要貨運到了深圳,接下來就方便了,經營者再通過物流的方式運抵全國各地。」但是在香港實行限奶令之後,這條灰色渠道就被堵住了,奶粉販子轉而通過其他的地方進行中轉,其中臺灣和澳門越來越多地被採用,但是與香港相比,時間成本和周轉成本都較高。

直郵也是不靠譜!

此外,這兩三年,還出現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所謂的「海外直郵」,簡單來講,就是店家接單後,自己或找人直接在海外的超市購買奶粉,很多消費者認為,這種要比網店直接購買要來得靠譜,因為一般隨貨都有購物小票,有的還有國際快遞單據,但在貨代張明(化名)看來,這種方式,其實也可能存在風險。

「一罐洋奶粉進中國,關稅10%、質檢等海關費用10%、增值稅17%,這是少不了的,然後總代理也要10%費用,經銷商20%- 30%空間,渠道還有10%- 20%的費用,再加上20%- 30%的經營成本,如果是正規渠道進口,價格比在境外翻了一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張明告訴南都記者,「真正從國外直郵的產品,本土採購價加上代購費、出關費、空運費、入關費、關稅、增值稅和賣家利潤等,價格也至少是原產地的兩倍。」按照大多歐洲主流品牌當地零售價9- 16歐元,約90- 150元人民幣(6.1386, 0.0126, 0.21%)的價格算,那些網店上150元以下,甚至不到百元的號稱海外直郵代購奶粉的風險也不小,除了直接的造假外,還有過期後改新日期和利用空罐以次充好的貨。

綜合多位從事奶粉貿易或銷售的業內人士的看法,代購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多以個人郵遞物品形式入境,沒有檢驗檢疫手續和發票,存在食品安全隱患,二是直郵中所產生的通關風險及費用,包裹延誤、奶粉罐破損、被海關抽查納稅、沒收等損失均由消費者承擔,三是無法提供入境檢驗檢疫合格證,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時,運氣好的時候最多能換貨,運氣不好時連廠家都找不著,更別說相關的賠償,更關鍵的是水貨很可能是假貨,而以快件、郵寄或攜帶方式進出口而不受法律保護。

希望寶媽們在選購奶粉時,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貪圖便宜,儘量選擇在正規渠道購買奶粉,以免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空奶粉罐能賣60元?媽媽圈:黑心商家買去做假奶粉用
    ­  空奶粉罐能賣60元?媽媽圈:黑心商家買去做假奶粉用­  近來,一些媽媽的圈子裡又在熱烈討論著空奶粉罐如何處置的問題,空奶粉罐要損壞後再扔,不去參與高價回收,以免讓造假者有機可趁。業內人士稱,一些實體店回收空奶粉罐實為營銷。
  • 10元上門收購空奶粉罐 市民質疑不法分子造假
    據中國之聲近日報導,多個城市出現商販收購進口空奶粉罐的情況,這讓熱衷於海購、網購或母嬰店渠道購買奶粉的消費者感到不安。昨日,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上,高價回收奶粉空罐的事情在行業中一直存在,島城不少消費者也表示自己小區有人以10元—30元/個的價格回收各種名牌奶粉空罐,而網上收購的情況更猖獗。業內稱,消費者需要謹防越來越多的消費陷阱。    怪事 上門收購空奶粉罐    「沒人要的奶粉罐,現在居然有人肯出20元錢收購,是不是有人收去用來造假?
  • 空奶粉罐能賣60元? 媽媽圈:黑心商家做假奶粉用
    未來網記者調查發現,在去年年底,有不少媽媽遇到了高價回收空奶粉罐的事情,回收價甚至有開到60元的。還有不少媽媽在朋友圈及QQ群等社交軟體中看到許多奶粉商家打出的空奶粉罐抵價購買奶粉,抵價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 惠氏開啟奶企回收空奶粉罐,空奶粉罐終於等來正確的回收方式
    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有數量不等的空奶粉罐,塞滿家裡每個空餘的角落。有些人家堆積了好幾年,數量巨大到沒地擱置,想拿出去放垃圾桶,卻又怕被不法假貨製造商再次利用。我們家也是,剛開始有些空奶粉罐後,總是上網翻看空奶粉罐的各種二次利用辦法,給孩子做小沙發、小花盆等等,但幾年下來數量不斷增加,廢物利用已經不適合了,各種品牌種類的,家裡最擁擠的就數空奶粉罐。再也沒有力氣去變廢為寶,只想著有個正規渠道,能把家裡大部分儲物空間騰挪出來才好。前幾日惠氏客服提醒空奶粉罐回收微信,頓時覺得滅了心頭一大患。
  • 杭州一寶媽查看自己買的奶粉,因一個奶粉罐引發了思考,提醒各位
    寶媽說,原來起因是小孩幼兒園要帶奶粉罐去幼兒園,總算發現收藏的奶粉罐派上用場了,晚上整理奶粉罐的時候發現一罐不一樣的,一罐1段奶粉只喝了一兩次然後就整罐丟在一邊,打開來裡面的奶粉全部發黴了,一開始沒注意以為奶粉時間長了就這樣,然而我打開一罐時間更長有剩餘的奶粉時發現只是結塊而已,仔細看了發黴的那罐,發現問題大了,我平常買奶粉只在大潤發和雅培官方旗艦店買,旗艦店也是從2段開始買的,但是這罐的底部生產日期被一個二維碼貼了
  • 雅培回應3300罐假奶粉下落不明 拒透露詳細信息
    (原標題:雅培回應3300罐假奶粉下落不明 拒透露排查信息)
  • 喝完的奶粉罐,高價回收製成的假奶粉,一躍變身「進口貨」
    眾所周知,澳洲當地屬於地廣人稀,而當地的優質奶源更是被國內不少的父母吹捧不斷,就是因為這樣,很多的黑心商家製造並且出售假奶粉的事件不斷出現,而這些假奶粉其實在澳洲是買不到的,但在我國各大超市卻供不應求。
  • 有人出高價回收空奶粉罐
    昨日,美贊臣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工商和公安部門已經介入此事,我們目前也在對事件進行了解,還沒有任何人與機構就這一問題和我們聯繫,如果有需要,我們會積極配合調查。」消息一出馬上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在惠州經營一家較大型母嬰用品店的朱小姐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一直以來都有來路不明的人到我店裡問有沒有空的奶粉罐子回收,開價30-40元一個,而且還指名要美贊臣的。」
  • 喝完的奶粉罐不要扔了
    我也記不清楚當時是在哪裡看到過一個奶粉罐廢物利用的視頻。時隔多年,當我有小孩以後,發現家裡最多的罐子就是空的奶粉罐。我記得當我去超市買奶粉時,奶粉導購跟我說:扔奶粉罐的時候一定要將罐子踩變形了,不然被有心之人拿走,罐裝假奶粉,以次充好。
  • 回收空奶粉罐是為了造假嗎?
    你問我那母嬰店回收奶粉罐造假是否是真的?當然是假的啦!雖然算不上謠言,但是今天要真的來科普一下。奶粉是如何罐裝的?先看這張圖,這是奶粉灌裝的圖片。重點是有這麼多錢去開模誰還做假奶粉啊!摔!!新聞裡的假奶粉哪來的?
  • 網購兩罐奶粉,搭進20萬!這類騙術又有新戲碼!
    網購兩罐奶粉,搭進20萬!這類騙術又有新戲碼! 「雙十二」的快遞還沒收到「客服」的理賠電話就來了這通電話讓市民莊先生購買的兩罐嬰兒奶粉
  • 寶寶的奶粉罐堆積成山,如何把空奶粉罐變廢為寶?很多父母不知道
    導讀:空奶粉罐大家都是怎麼處理的?對於低齡階段的寶媽寶爸來說,寶寶們的配方奶的奶粉罐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常常會隨著寶寶的體格增長會大量囤積了很多的奶粉類的東西,也會看到平時就會給寶寶常喝的奶粉在打特價搞活動時,就會給寶寶提前囤了大批的奶粉類的食物。這些東西本就是平時寶寶的必需品,在家堆積了一大堆的,隨著寶寶吃的多了,會留下大量的空的奶粉罐的。平時常規的做法是把空的奶粉罐丟棄了,但是我們是生活的小能手啊,要發揮小能手的作用啊,可以把即將無用的空奶粉罐廢物利用上。
  • 奶粉罐的妙用
    奶粉罐製作的兒童鼓 (資料圖)
  • 吉之島賣空罐奶粉 消費者兩次就買到三罐
    ———消費者鹿曉軍「我買的四罐奶粉均出自吉之島。」順德市民鹿曉軍告訴記者。昨日上午10時,順德消委會向本報證實,此前鹿曉軍所購買四罐奶粉中,有三罐是空心的,這些奶粉確實為永旺吉之島所售。商家對此的解釋是,貨架上擺設的樣品被誤售出。目前,鹿曉軍正式向吉之島提出索賠,但尚未獲答覆。
  • 郵購境外奶粉超2罐將徵稅 網購代購已漲價
    每千克奶粉徵稅20元  據南京海關相關人士介紹,國家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正是為了打擊利用郵寄個人物品名義拆分貨物、逃避國家管制及偷逃稅款的商業性走私行為。  根據海關總署《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完稅價格表》,奶粉的完稅價為每千克200元,稅率為10%,也就是說每千克奶粉的稅額是20元;而香水、乳液、粉底的完稅價都是每件100元,稅率為50%,計算下來單件物品稅額就是50元。以媽媽們喜歡的日本奶粉為例,按原來的規定,每寄25千克的奶粉才達到徵稅標準,相當於27罐左右,而化妝品一次可以寄10瓶才要繳稅。
  • 奶粉罐還能這樣用?
    你家的奶粉罐都用來幹奶粉餵養的寶寶,一年下來要吃掉幾十罐奶粉,掐指一算不僅開銷不少,而且吃完的空奶粉罐還要佔據家裡不少的位置。大部分罐子可能都被扔掉了,還有些罐子可能被留了下來,都用做什麼了?看完這些照片,你就知道了。
  • 你家的奶粉罐都用來幹什麼了?
    看,吃空的奶粉罐有的快跟房頂一樣高了,有的快跟書架一樣高了!看,還有保留著奶粉罐的原裝禮盒的!有會員給我們留言 「聽說有人會回收罐子賣假奶粉,家裡都不丟掉罐子」。「拒絕讓非法分子倒賣奶粉罐,吃放心奶粉」。 ……這些會員的覺悟真的很高,點讚。你家的空奶粉罐都丟掉了麼?歡迎大家文末留言 來來來,一起來看看我們奶粉智庫會員家的奶粉罐,都用來幹什麼了?
  • 女子網購兩罐奶粉花4萬元,怒找媒體曝光,京東:我們也很同情你
    女子網購兩罐奶粉花4萬元,怒找媒體曝光,京東:我們也很同情你!生活中我們現在已經熟悉了網購這一種購物方式,尤其是不少寶媽生完寶寶之後都喜歡在網上給孩子購買奶粉,一是因為不用出門,二是因為網上的奶粉要比實體店價格還便宜點。
  • 「高價回收洋奶粉罐」到底有沒有
    高價回收奶粉罐,被疑用於造假的消息在昆明一些「媽媽」群裡引起熱議。記者走訪昆明市多家廢舊品回收站及大中型超市,發現昆明確有人「高價」回收奶粉罐,但市民大多不願意賣。(《生活新報》3月30日)國內的「奶粉危機」已非今日始,自從三聚氰胺、性早熟、皮革奶等事件發生後,國產奶粉的信任度跌入低谷。據悉,不少城市的國產奶粉銷量僅為進口奶粉的1/3,甚至還不到。
  • 澳大利亞澳妙可嬰幼兒奶粉篡改保質期 3萬多罐被銷毀
    原標題:澳大利亞澳妙可嬰幼兒奶粉篡改保質期 3萬多罐被銷毀 「問題」奶粉被運至高安屯垃圾焚燒廠銷毀。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今年3·15晚會上,國家質檢總局披露了52000多罐澳大利亞澳妙可嬰幼兒奶粉存在篡改保質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