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出息,也沒什麼不好

2020-10-03 徐老遊

原創 南山之鳴 百家鳴壇 今天



每一個人都有很多期待,現實的世界裡,人到中年,為人父母之後,對自己的期待,大部分都丟到爪窪國去了,但是,對自家子女的期待,反而增強到萬倍。儘管開放了二胎,但現在但凡有點餘錢剩米的家庭,大抵是一個孩子,一孩家庭,父母望子成龍的心境,那可不是一般的語言可以形容。

我敢說,如果放在我們小時候,現在各種補習班肯定沒有生意,那時候家長對自家的子女,基本上沒有什麼想法,上什麼學校,隨便,能有個學上就行,至於成績好壞,也隨便。老師要家長配合,多半都要碰釘子,只有在學校犯了大錯,老師找上門來,家長才會給孩子一頓胖揍。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家長,還負責督促孩子做作業,給孩子作業本上簽字。


現在由於望子成龍心切,所以,只要老師和校外各種補習班給點暗示,家長就會趕緊跟上。老師把原本該自己做的事情,都拋給家長,家長都得接著。不僅如此,在家長群裡,還得拍著老師,時時刻刻商量這給老師送禮。大多數家長都相信,自家孩子,只要什麼都不落,各種補習都參加,就一定能成材,反過來,哪個家長如果不從眾,折騰自家孩子參加若干個補習班,就會遭到眾家長的一致鄙視,讓他們壓力山大。我的好些學生,原來都表示生了娃,一定不從眾補習,最後都妥協了。


一個個祖上沒有出息的人,祖父,父親,自己都不過是一般人,但卻相信,只要教育大餐管夠,孩子就一定會出息。說白了,這就是個夢。好些家長,自己受教育差,但還有心學點什麼,把希望加在子女身上,還情有可原。更多的家長,自己家裡一本書都沒有,自己平時就喜歡在麻將桌上流連忘返,卻也希望孩子讀書讀出名堂。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呢?十萬分之一吧。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十萬個人裡頭,興許有一個半個的孩子,自家大人什麼都不是,但就是自己想讀書,最後竟然讀出來了。


只是,這樣的好苗子,實在太少了。我們日常觸目所及,淨是些尋常之輩,不僅才具平平,而且談不上有什麼毅力,也吃不了苦。對他們來說,家長投入這麼多,搞這麼多的補習,就是遭罪。而家長的金錢和心血,最後只是成全教育產業的商家。讓那些根本不讀書的老師,脾氣大到不可思議。


即便聽人家說,中國人聰明,自己自我感覺,中國人也聰明,但是,中國成材的比例,也不見得比別的民族高。國內的所謂名校,也就不提了,即使家長砸鍋賣鐵,讓孩子上了國外的名校,最後能成材的,也是鳳毛麟角。這種事兒,就像買彩票,中大獎的,一將成名萬骨枯,但是,人們都看到那一將成名,沒有看到萬骨枯。改開以來,家長破釜沉舟逼孩子學鋼琴的有多少呢?成千上萬,不就一個朗朗出息了嗎?這裡頭,如果沒有諸多巧合和運氣,朗朗大概率也是會被廢掉的。你家祖墳上冒青煙了嗎?你怎麼就知道你家孩子就是那十萬分之一百萬之一的幸運兒?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就跟恆河裡的一粒沙一樣。祖上平常,自己平常,憑什麼就指望自家的孩子一定會不平常?承認現實,是有點煞風景,但是,至少可以讓自家孩子少遭點罪,做一個快樂的平常人。


孩子不出息,也沒什麼不好。


相關焦點

  • 越喜歡做這3件事的爸爸,越沒什麼本事,也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如果說,孩子的爸爸很有本事的話,那孩子將來也錯不了,必然會很有出息;如果說,孩子的爸爸沒什麼本事,總是喜歡做這些事兒的話,也很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這樣的男性大多都沒什麼本事,她們根本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氣,也做不出什麼大事業,只知道對著家人發洩自己心中的憤怒。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多也都沒什麼出息,因為他們最終還是會像自己的爸爸一樣,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或者是變得膽小懦弱。
  • 這些孩子看起來鬼靈精,長大後多半沒什麼出息,但願你家不在其中
    問孩子哪裡去了,孩子去說不上來。小吉剛開始以為是孩子忘記了,掉了之類的。於是在周末的時候就重新給女兒買了一套,但是到了上學的時候,沒過幾天就又沒了。小吉就懷疑是被其他的小朋友給偷了,但是沒有證據,也不好說什麼。於是就讓朋友在國外買了一套精美的文具,在國內是根本就買不到的。在女兒帶去學校第二天後,就開始慢慢得少了。
  • 喜歡做這些事的爸爸,往往都沒什麼本事,很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想要自己的孩子將來很有出息的話,就需要爸爸們很有本事才行。,很難教出有出息的孩子:1.這種爸爸往往都非常不懂得尊重,他們既不會尊重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尊重自己的妻子,非常自我。雖然他們的這種行為看起來非常威風,給人感覺很有能耐的樣子,但其實這些爸爸是最沒本事的爸爸,他們大多都沒什麼大出息,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都沒出息。
  • 這3種「乖孩子」,長大後往往沒什麼出息,家長需早點警惕
    導語: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中,一般都認為乖巧的孩子才能有所出息,而且還能減少父母的負擔。那些不聽話的孩子總是引發&34;等類似的教育案例,同時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遠。身邊就有許多的這樣的案例,大表姐家的男孩天寧在校的時候特別聽話,都是我們口中&34;,誰也沒想到他後來能變成勸不聽的小混混,原因就是太乖了,別人說什麼他都信。
  • 房間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孩子是否有出息取決於家長
    如果說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非常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中,孩子長大後不僅很愛乾淨,而且生活習慣很好,非常有原則,很自律;如果說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亂糟糟的家庭環境中,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太自律,生活習慣不好,比較懶散。
  • 15年連生11個孩子,想著一個孩子出息了全家享福,如今怎麼樣了?
    =不管是在中國或者是國外,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都會有人覺得,多生幾個總是好的,多生幾個,裡面有出息的機率就會大。如果只生一兩個,結果以後長大了都沒有出息的話,那不就沒什麼指望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思想也漸漸地被大家所擯棄,大家都知道多生不如優生,生再多,如果不培養好,也是枉然。當年就有一對夫妻,15年連生11個孩子,想著一個孩子出息了全家就享福,如今怎麼樣了?
  • 想讓孩子長大更有出息,這幾句話爛肚裡也別說,不糾正遲早會後悔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可以說父母的言行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想把孩子教育好,對父母而言,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加順利,他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親近,而孩子長大了也才能更有出息。真為孩子好,下面提到的這幾句話,父母爛肚裡也最好別對孩子說。已經說過的可要儘早糾正,不然讓這些不當的言語影響了孩子,那就糟糕了。
  • 孩子從小有這幾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們對照看看
    作為父母,可以說他們都是很愛自己孩子的,尤其是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對很多父母而言,那就是自己的命根兒。平日裡更是怎麼嬌慣怎麼來,在這個過程中,有的父母不注意,可能就會親自毀掉孩子。孩子長大後沒出息不說,甚至會「啃老」各種不靠譜,到那時候父母再後悔,真的是黃花菜都涼了。
  • 清華教授:娃將來能否有出息,不在於貧富,在於母親身上的特徵
    ,所以富裕的家庭更容易出有出息的孩子;有的人覺得,家庭條件不好,孩子懂事較早,更容易有出息。但其實,孩子能否有出息,和家庭貧富真就沒有多大的關係。:首先,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母親首先要能做到不溺愛孩子。
  • 將來有出息、成功的孩子,一定就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嗎?
    有出息和成功,肯定是不能和學習成績好直接劃等號的,這是常識性問題,大家都知道。「將來有出息、成功的孩子,就一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這個說法肯定不是絕對的。但是,「沒有出息、無法成功的孩子,一定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卻是十有八九是正確的!
  • 「鏡子效應」毀所有,3種性格的媽媽,容易養出沒出息的孩子
    如果性格不好,孩子自然會受影響。3種性格的媽媽,容易養出沒出息的孩子1、 性格急躁的媽媽,容易養出沒出息的孩子。孩子普遍都很調皮,一不小心就幹壞事。不是弄髒地板,就是到處垃圾。媽媽疲於奔命,如果性格不能平穩,就很容易暴跳如雷。所以朝孩子吼叫,成了很多媽媽的標配。
  • 讓孩子學會愛,就是最大的出息
    聽完孩子的這些話,我感慨萬千,也許有人覺得他也能像其他同學那樣更有出息,他的父母卻不覺得,兩口子沉浸在莫大的幸福之中,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愛是最大的出息。從小這個孩子看慣了別人的白眼,小時候穿著破爛的衣服,受盡了別人的欺負,一個農村的孩子能堅持為了讓父母好好生活而努力學習,一個人努力上進,真的不容易。
  •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趁早改正孩子少走彎路
    「等你長大了,有出息了,爸爸媽媽就省心了「,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跟孩子說過這樣的話。是的,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成就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性格和品行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且一旦形成了長大以後就很難再改正了,基本上這個時期形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就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孩子的這個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如果在這個階段發現孩子有了什麼不好的行為習慣,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糾正。
  • 沒有出息的男人,最愛對子女說三句話,孩子長大也難出類拔萃
    沒有出息的男人,最愛對子女說三句話,孩子長大也難有大成!為什麼?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之間,兒女已經從父親那裡將那些沒出息的言論與行為舉止,學了個十成十而言。「你怎麼這麼沒用,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嘴裡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動不動就拿這一點來貶低與否定自己的孩子。且不說別人家的孩子也一樣淘氣、頑皮、不聽話、讓人操心,就算他們懂事、聰明、成績好、特長多那又怎麼樣?跟你家的孩子有什麼可比性。
  • 李玫瑾:別在埋怨男孩難養了,「捨得」三件事,孩子不會沒出息
    但家有兒子的父母一起聊天說起自家皮大衣,吐槽那可是滔滔不絕:孩子調皮搗蛋不好管教、不良嗜好、不好好學習多次被老師叫去學校、玩遊戲一宿不睡覺等等,一系列難養的問題。一點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或者不採取有效的方法來糾正,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變成遇事沒主見,聽從媽媽安排,也就是所謂的「媽寶男」。
  • 為什麼說: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越調皮的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
    有些家長經常抱怨:我家娃太難帶了,每次有點事不是哭就是鬧,怎麼哄都哄不好,孩子不好管教是我們父母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對此有一句話總結得非常好,所有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老人們經常會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越是調皮的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這些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難帶的孩子可能智商會比較同齡人高,具體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 家有女兒,家長要捨得讓孩子吃5種苦,孩子將來才會更有出息
    5種苦,孩子將來才會更有出息:1.如果我們沒有重視這方面的培養,將來孩子長大以後必然會因為無知而吃虧。所以說,在教育女兒的時候,家長必須要捨得讓孩子吃學習之苦,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孩子的氣質和文化修養,孩子長大後才會更有出息。
  • 男人三十歲還沉迷這3件事,多半沒什麼出息,別不信
    都說男人三十而立,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不代表所有的男人真的就到了某個年齡段就會迅速的成長起來。其實我們身邊也會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有些男人總是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肩上依舊沒有什麼責任感沒有什麼目標。如果男人到了三十歲,還依然沉迷這3件事,那直接說明這個男人沒什麼出息。01.愛玩遊戲,沉迷於虛擬世界如今上網現在已經很普遍了,並且隨著科技在不斷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遊戲也非常多。男人從小都是愛玩遊戲的,如果到了中年的男人還把大多時間放到玩遊戲上面,那麼這個人徹底就毀了。
  • 「孩子有出息有啥用?不如啃老」古稀老人的心聲,值得我們深思
    ,每當有人稱讚自己的兒子有出息的時候,張奶奶也覺得格外驕傲,因為她覺得是自己教育得好。所以說,到了後來,每當有人稱讚張奶奶的兒子有出息的時候,張奶奶才忍不住感慨說:「孩子有出息有啥用?不如啃老。我的孩子不用太有出息,啃老也行。」
  • 出息造句和解釋_出息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魯迅《從孩子的照相說起》:「馴良之類並不是惡德。但發展開去,對一切事無不馴服,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 猶底細。 [曹禺《雷雨》:「周家的人從上到下就沒有一個好東西。我伺候他們這兩年,他們那點出息我哪一樣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