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出人頭地,是做家長的的心願。
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更優秀,可以事事獨立,成為人中龍鳳。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想法也會逐漸發生變化。
而這種變化,雖然看似平常,但其實卻反映了一些非常現實的問題。
張奶奶今年已經70歲了,有一個非常有出息的兒子,常年在外打拼,每個月都掙很多錢,也經常給張奶奶寄錢。
在前幾年張奶奶的老伴兒還沒過世的時候,張奶奶還不覺得怎樣,每當有人稱讚自己的兒子有出息的時候,張奶奶也覺得格外驕傲,因為她覺得是自己教育得好。
但是,自打老伴兒過世以後,張奶奶就覺得格外孤單,雖然兒子月月都給自己打錢,從不曾有忘記的時候,但是,張奶奶還是覺得很孤單。
特別是當張奶奶給兒子打電話的時候,兒子不是要開會就是不接,然後等到很晚以後,才給自己發一條簡訊,說白天在忙。
所以說,到了後來,每當有人稱讚張奶奶的兒子有出息的時候,張奶奶才忍不住感慨說:「孩子有出息有啥用?不如啃老。我的孩子不用太有出息,啃老也行。」
張奶奶的這一轉變讓周圍人感到十分震驚,大家都連忙問張奶奶到底是為什麼會這樣說。等到張奶奶給出了解釋以後,大家才陷入了深思。
張奶奶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心聲,看似平常,但實際上也反映了很多家庭中出現的一個大問題——老人把孩子培養成才,自己卻只能孤獨一人。
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要努力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總是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人中龍鳳。
可等到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把我們自己的孩子培養得很優秀,讓他們飽讀詩書,學我們需不到的知識,見我們沒有見過的世面時,我們才發現我們只剩自己一個人了。
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深切體會到什麼是孤單,什麼是寂寞,才會渴望此時此刻孩子在自己的身邊。
也正是因為我們對這種孩子在身邊的生活的渴望,所以我們才會覺得說,孩子有出息沒什麼用,還不如讓他們踏踏實實的在我們身邊「啃老」。
這樣的話,就算我們的生活苦了點,累了點,但是至少我們不孤單。但如果要真的是這樣的話,其實我們也不見得會滿足。
所以說,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雖然說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普遍都非常大,生活節奏也都很快,平時非常忙碌,空閒時間極少。但是,這些都不能當成是我們忽視父母的理由。
作為子女,孝順、陪伴父母,這些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就算我們工作忙,我們也應該想辦法,解決老人孤單的問題。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和父母一起做出改變。
首先,如果我們想要更多地陪伴父母,我們可以儘量和老人住得近一些。
其實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雖然工作很忙,但是,他們和老人住得都很近,在稍有的空閒時間裡,他們會選擇去看望自己的父母。
他們有的人是為了老人留在了家鄉,有的是把老人接來了城市,不管是哪種方式,其實只要適合我們,都是很不錯的。
那可能有的人說了,自己的工作需要常年各個城市去奔波,沒有辦法帶父母。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也建議經常和老人聯繫,不要總是等老人聯繫我們。
確實,很多人的工作性質就是那種不分晝夜的,常常都很忙,但是,作為子女,我們還是應該分給父母一些時間,不應該太拼了。
如果我們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那真的不能算是合格的子女。
而除了我們自身要做出改變,老人也需要改變。
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之所以孤單,是因為不夠豐富。如果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老人就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讓自己有事可做。
如果身體好一點的話,可以和住得近的老人多練習,如果身體稍微不好一些的話,可以在家找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
總之,讓生活更充實一些,孤單感就會有所減少。
寄語:
雖然說張奶奶的話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卻值得我們深思。作為子女的我們,還是應該在忙碌之餘,儘量多多給予老人關注。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看待老人的這種心聲的?你身邊有類似現象嗎?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