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被執行死刑兩年之後,我寫給「失獨」父母的一封信

2021-01-09 愚伯的自留地

文:高成渝

圖:來自網絡

「失獨」,歷來是個沉重的話題。

記得在我兒子沒有執行死刑的前兩年,我的一個朋友也是失獨者。他的女兒很優秀,浙江大學畢業,在工作的崗位很得領導器重,但卻在結婚前一周,他女兒卻因心肌梗塞而離開人世。

作為關係不錯的朋友,我去勸他,但無論如何,他始終沒有從中年喪子的哀痛中走出來,無處安放的暮年,讓他陷入絕望的泥潭。

其實,朋友先前是一個比較幽默樂觀的人,他在55歲,可謂年富力強,但女兒的離去,使他的餘生只剩下煎熬。聽另外一個朋友說,他現在見了人就躲,上班時幾乎不說話,休息日整體把自己悶在家裡。

如今,我也因著兒子的離開,也成了一名失獨者。我可以勸慰別人,卻一樣無法勸慰自己,在兒子去世的第一年中,我曾想過很多方式讓自己的狀態得到恢復,但都無濟於事。

前些日子,我在媒體上看到,中國每年新增7.6萬個失獨家庭,全國失獨家庭早已超百萬個,「失獨家庭」這個群體浮出水面。這是一個數目龐大,但長期被人忽視的群體。

失去孩子的悲痛,讓所有的父母都顯得孤立無援,人間煙火氣的生活,都會成為觸景傷情的線索。

經歷過傷病的人,才知道病痛來臨的悲苦。如今,我從那種負面的漩渦中走出來,我想給其他的失獨者說說下面的一些話。

在學生時代,我讀魯迅先生的《祥林嫂》時,對祥林嫂反覆述說自己的孩子離世行為,大為不解,但如今,我明白了。失獨父母周圍的人,通常也是受不了他們反覆的傾訴、哭泣,所以失獨者的情緒是長期受到壓抑的。

但我要說,向別人傾訴或者別人安慰,都不是走出負面情緒的根本,最主要的,還是要調整自己的內心。

誠然,這個社會會有這樣的意識,認為失獨者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尤其在農村,如果你是一個失獨者,村裡的婚喪嫁娶,在安排人手上,都會刻意避開,從別人的心裡上,會感覺你這個人晦氣。

但別人怎麼去想或怎麼去做,我們無力幹預,但我們要做的是不要自暴自棄,否則真的會被人真正輕視了。

但面對失獨的現實,我們應該怎麼做,希望我一些想法,能給你帶來幫助。

一、直面痛苦,重拾信心,多一些愛好,讓自己忙起來。

人的情緒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如果一味地沉湎於消極裡,那麼要想跳開那個圈子,真的是難上加難。

雖然在前行的路上,因為孩子的離世跌了一個跟頭,但如果自暴自棄,就會失去了做人的意義,如果還在工作的人,那麼就充分發揮自己的餘熱,讓自己忙碌起來。同時也給自己尋找一些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儘量多接觸一些人群,努力讓自己動起來。

譬如我,在家裡養一些小寵物,或在陽臺(院子裡)種一些花草,讓自己時時有事可做。煩惱往往不趕自跑。

二、對去世的孩子而言,自己幸福的活著,才是對他(她)最好的安慰。

離去的親人,也許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尚在人間的親人喪失了活著的勇氣。即便只剩下自己,人生也不會無以為繼,如果你相信愛本身是一場綿長的夢,那你一定會明白生與死之間其實沒有距離。

生命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不僅僅是代際傳承,而是至親至愛的人生敘事會被銘記,他們的精神與我們同在。我們幸福地活著,才是對他(她)最好的安慰。

三、參加公益,讓更多的人因著你的善行獲益。

這兩年,我一直參加公益,幫助一些困難的人,通過自己的善行,很多的人的生活得到了改觀,這本身就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當我們用愛心火炬照亮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溫暖著自己,讓自己不再孤獨,不再怨天尤人。

四、和自己的另一半相濡以沫,攜手走完後半生。

孩子沒了,但我們還有同甘共苦的另一半,還有愛自己的老父老母,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那些愛你的人,也要勇於承擔起當負的責任,讓自己身邊還活著的親人,重新找回失去的快樂。如果條件許可,也可以帶著另一半去旅遊,在大好河山和美好風光裡,你會發現人生截然不同的另外意義。

人生一世,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坎坎坷坷的,看看我們身邊的人,有幾個人是一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的。疾病、災難、困苦常常讓我們猝不及防。

我期待更多的失獨者能共同攜手,抱團取暖,讓我們走出哀傷,開始新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含淚」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一看標題父母傻眼
    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含淚」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一看標題父母傻眼/本文原創,本故事純屬虛構,堅持弘揚社會正能量,感謝大家支持!大華是家中的獨子,備受父母的寵愛,父母也非常寵愛大華,什麼東西都給大華是最好的。給大華最好的早餐,給的大華補充足夠的營養,甚至大華去上學都是車接車送的。父母對兒子極其疼愛,生怕孩子會受到一點委屈。
  • 最後會面2小時後 林森浩被執行死刑(組圖)
    黃洋父親黃國強備受社會關注的「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投毒案」被告林森浩昨天已被執行死刑。昨天上午,林森浩的父親林尊耀與兒子進行了最後的會面。林尊耀直到此刻,依然在追問林森浩投毒的細節。最後會面兩個小時後,林森浩被執行死刑。從12月8日最高法通過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通知林森浩父親來與其見面,至林森浩昨天最終被執行死刑,僅過了不到四天,而這個案件從案發至最終塵埃落定,經歷近三年。
  • 浙江慈谿舞蹈教師被殺案罪犯被執行死刑,死者母親:這個消息我們等了兩年
    2020年8月31日,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慈谿舞蹈教師鬧市被殺案」罪犯吳益棟當日被執行死刑。「等了兩年,我們終於等到了這個消息,女兒走後的兩年裡,我都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是這個念頭一直支撐著我活下去。」死者陳巧豐的母親在電話裡泣訴。
  • 寫給兒子未來20年的一封信
    寫給兒子未來20年的一封信(盤江物業分公司:趙光群)親愛的兒子,時光如梭,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你已經從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長成了一個比爸媽還高大的英俊青年,當你看到這一封信的時候,你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你現在已經是一名大二的學生了
  • 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我是俊翔媽媽,來自貴州貴陽。今年八月第八屆協力營在張家界學習,盛丹老師讓我們用半小時的時間給自己的孩子寫一封信。說老實話,我兒子從出生到工作,我們母子從沒有過書信往來,因為他都沒離開過家。還是催婚才把他催到親友會的。我不擅長白天寫東西,都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思路才會出來,但當時這是作業,沒法了,只有寫吧!
  • 寫給兒子18歲生日的一封信
    甘肅高考狀元報考清華,並給清華校長寫了一封信,而清華非常重視,也很嚴肅很誠懇地給這個考生回了一封信,估計中國好幾億人都看了這兩封信。可能你已經看了,如果沒看你可以看看。清華回信是: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有很多普通人的思維是:這個考生考取清華,他終於苦盡甘來了。
  • 父親寫給叛逆期兒子的一封信:願此生你比我強大!句句戳中要害!
    「天底下多的是不孝順的子女,卻少有不疼愛孩子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希望盡我所能的給他們最好的生活,這都是父母源自血緣裡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父母的願望,但並非是源自於自己的虛榮心等等,而是在已看清這個社會的本質,希望孩子們通過自身的優秀來獲取將來更加美好的生活。但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呢?在這其中,家庭教育佔據著主導性的因素,父母的教育取決於孩子今後會成為一個怎麼的人。優秀的人必然有著優秀的家庭教育,平庸的人也必定來自平庸的教育環境。
  • 浙江慈谿舞蹈教師被殺案罪犯被執行死刑
    2020年8月31日,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慈谿舞蹈教師鬧市被殺案」罪犯吳益棟當日被執行死刑。「等了兩年,我們終於等到了這個消息,女兒走後的兩年裡,我都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是這個念頭一直支撐著我活下去。」死者陳巧豐的母親在電話裡泣訴。
  • 殤痛:失獨父母哀傷
    中國目前到底有多少失獨家庭,官方沒有給出確切的數據。《大國空巢》的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推斷:中國現有2.18億獨生子女,會有 1009 萬人在或者將在 25 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久之後的中國,將有1000萬的失獨家庭,假設父母都健在,則將產生 2000萬的失獨父母。
  • 23歲女孩被前男友捅20刀致死,父母中年失獨哀痛煎熬:喝醉才能睡
    嚴某不接受倪某法庭上的悔罪,也堅決拒絕倪某父母的請求籤署諒解書,他只希望倪某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然後再給女兒辦後事。殘忍的命案之後,受害者已逝,兇手必將受到懲罰,有關情感糾紛造成的瘋狂也已經無可多說,最讓人痛心的,其實是痛失愛女的夫婦,他們很可能會永遠困在沒有盡頭的哀傷之中,終生不能釋懷。
  • 「中科院被殺研究生謝雕案」被告被執行死刑!家屬:心中的石頭落地了
    8月30日,北京一中院一審公開宣判中科院研究生被殺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周凱旋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20年4月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並把結果通知了謝雕父母。5月9日,北京市高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請死刑覆核。從那之後,謝家人就一直在等待最高法的覆核結果。
  • 「感動」一位媽媽寫給18歲兒子的一封信,看哭了!
    這是一位媽媽在成人禮上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讀後令人動容。18年來,這是媽媽第三次給兒子寫信,每一封信都傳遞著濃濃的愛,每一封信都見證著孩子的成長。這種母子間獨特的交流方式,值得所有父母學習。親愛的兒子:記憶中,這是媽媽第三次給你寫信。
  • 寫給上大學兒子的一封信
    《寫給上大學兒子的一封信》兒子: 「十二年寒窗磨一劍,是非成敗在今朝」這是你高三為夢想拼搏的座右銘,雖苦,但有不成功則成仁的豪情壯志。字裡行間,透露出你能吃苦,勇於拼搏不服輸的鬥志。前段時間,還在查詢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到,轉眼明天你就要去上大學了,請帶著父母的一份叮囑和關切邁進大學的校園。走之前,仔細檢查一下,有沒有落下的東西,重要的資料帶齊了沒。 人生有夢想,總要摯著去遠方,學習生活有目標,總要樂觀堅定向前闖。
  • 蘆秀敏從方艙醫院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原標題:【白衣戰士日記⑤】疫情散去,媽媽一頭秀髮陪你來武漢看櫻花——蘆秀敏從方艙醫院寫給兒子的一封信長城網訊(記者李麗鈞劉昆鵬)2月14日是蘆秀敏來到武漢的第六天,今天一大早,蘆秀敏給自己的兒子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表達對兒子的想念之情。現在在武漢江岸區方艙醫院的蘆秀敏是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第五批隊員石家莊護理組的一名護士。
  • 9歲小學生寫給媽媽的一封信,內容簡單我卻看哭了,值得我們沉思
    昨天,一個同事給我發了一張圖片,說是她姐姐10歲的兒子寫給他媽媽的一封信,她覺得非常好笑,而且說:「現在的孩子呀!根本就不懂得當父母的累。」因為正在工作,我當時並沒有在意,但是等我忙完之後,閒的無聊,我就順便看了一下。
  • 第一批獨生子女還沒變老,100萬失獨家庭已經死去
    早在2010年,中國的失獨家庭,已經超過100萬;而到2050年,中國的失獨家庭,將超過1000萬。這已經是一個龐大的數目。這些被濃縮成統計數字的失獨父母,在我們大部分人的視野內面目模糊,在網際網路輿論上又常常處於失語狀態,無處發聲。和耀軍麗雲一樣,失獨,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 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2020-06-02 0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哥哥將被執行死刑,弟弟跑到公安機關稱自己才是殺人兇手!之後……
    因連殺三人犯故意殺人罪而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唐心意,原本將於2020年1月8日被執行死刑。而就在2020年1月6日,其弟唐某武跑到公安機關,稱自己才是殺人兇手。到底誰才是「真兇」?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
  • 哥哥將被執行死刑,弟弟跑到公安機關稱自己才是殺人兇手!之後
    因連殺三人犯故意殺人罪而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唐心意,原本將於2020年1月8日被執行死刑。而就在2020年1月6日,其弟唐某武跑到公安機關,稱自己才是殺人兇手。到底誰才是「真兇」?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1983年出生的唐某武,小學文化,家住亳州市譙城區。
  • 鄭州小升初 | 真情實感,爸爸寫給邁入初中兒子的第一封信
    孩子進入初中後,「老母雞護小雞」式的父母是時候要調整心態,學著放手!只有適度的放手,孩子才能真正長大,變得更獨立、優秀而出色。以下源自一位七年級家長(筆名:老張1984)寫給即將邁入初中兒子的一封信,感情真摯,滿滿正能量,特此分享,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