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工資帽,一線隊限流,贏球獎削減,K聯賽未來藍圖這樣規劃

2020-12-20 楊陽的足球空間

近期,中國足協推出了「限薪令」,也讓新一年的中超聯賽在經歷了多年「金元足球」的軍備競賽下徹底降溫。無獨有偶,在中國足協宣布「限薪令」的轉日,在鄰國韓國也掀起了一陣改革的風暴。12月15日,韓國足球職業聯盟第八次理事會在首爾舉行。此次會議上,與會代表就球員薪水、K聯賽發展等議題展開了討論,最終形成了多項涉及球員以及俱樂部生存的決議,由於很多內容將在2023年才執行,因此外界也解讀這次決議的草案為《2023K聯賽改革方案》。那麼這份方案對於韓國職業足球的未來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是與中國足協的思路相一致,還是完全相悖呢?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韓國人討論的方案和我們一致嗎

為何選擇在年底討論2023的改革方案

有人不禁要問。為什麼要在2020年年末討論三年後的方案呢?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背景。2023年,是韓國足協成立90周年的日子,根據原計劃,韓國足球的K3和K4聯賽將正式與K2和K1聯賽接軌,形成「金字塔」形狀的大聯賽模式。K1~K4一共4級聯賽直接引入 「升降級」,而從這一年開始,K3的冠軍是可以升到K2的,而K2的倒數第一則必須降到K3聯賽。因此選擇在2020年末討論新的聯賽改革方案,對於一些俱樂部來說,還有三年時間,他們其實可以有足夠緩衝和準備的餘地。

為何要在今年討論3年後的方案

韓國足球職業聯盟此舉也是為了配合韓國足協的百年計劃。早在今年前,韓國足協會長鄭夢奎萌生了「金字塔大聯賽」的創意,這個創意是完全效仿歐洲頂級聯賽體系構建,未來在2033年,也就是韓國足協100周年之際,韓國足協將正式啟動「七級聯賽」的大聯賽方案。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韓國足協就已經大力倡導聯賽業餘球隊的加入以及聯賽的組建。作為韓國頂級聯賽的管理者韓國足球職業聯盟,在韓國足協的整個計劃中起到的是龍頭的作用,他們可以通過對K1和K2的改革,讓整個大聯賽體系豐富起來。因此,他們才會未雨綢繆,提前規劃好未來的發展路線。

工資帽消除不良競爭,一線隊限流接軌世界舞臺

在這次會議上,討論影響最大的一個變動就是「工資帽」的設定。眾所周知,「工資帽」制度其實是對於各俱樂部財政公平的一次合理分配製度,也避免各隊因「軍備競賽」出現違背市場規律的舉動。韓國職業聯盟近期和西班牙聯賽方籤訂互助條約,也借鑑了對方的發展模式,比如借鑑了西班牙聯賽管理的「工資帽制度」。這裡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工資帽制度」,所謂這一制度在西班牙始於2013年,概念包括球隊支出限制是固定和可變工資、社保繳費、球員獎金,新收購的成本(包括佣金代理)和攤銷(球員轉會費分配每年根據球員的合同年數),這些數據通過電視轉播、市場營銷、比賽日收入等渠道與俱樂部收入水平相抵消。而在聯賽中通過一定的比率,控制各隊總預算,使得球員的工資支出額所佔的比重不超過一定的比率,避免赤字,達到收支平衡的作用。其根本目的是消除不良競爭,保持各隊不出現破產的情況。

工資帽是這次會議上的主題

因此,韓國職業聯盟借鑑了這一舉措,計劃是在2023年以2022年各隊總預算金額(含母公司或當地政府的支援金)為參考,設定一個合理的比率,從而控制各隊的工資總額。我們假設2022年某隊的總預算為200億韓元,那麼在2023年,假設聯盟設定的比率為50%,那麼其2023年球員的工資總額就為100億韓元。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培養高薪球員,理論上所有的球員工資總金額不能超過100億韓元,否則視為違規,將會給予處罰。當然也意味著在現有的情況下,一些頂級球員本身的薪水將大幅度下降。

除了設定工資帽外,韓國足球職業聯盟還準備對各隊的一線隊註冊人數開始「限流」了。以往在K聯賽,各隊沒有明顯的人員限制,40甚至接近50都有可能報名。因此各隊也大量引進年輕球員填充球隊,年輕球員進入一線隊後,實力強勁適合U22名額登場的留在球隊,不適合的球員直接外租K2或者低級別聯賽練級。實際上,這樣做一方面造成大量的人員在一線隊失去比賽機會,也增加了俱樂部在工資上的壓力。據不完全統計,2017~19年三年間各隊平均註冊人數為41.7人,但賽季結束,每支球隊最多只有26人登場,那麼剩餘的球員呢?顯然缺乏足夠的比賽機會。畢竟像嚴原上、李東俊這樣的佼佼者只是少數,拿全北現代汽車為例,他們自身培養的年輕人除了在杯賽亮亮相外,在聯賽根本沒有機會。

如果不是樸建夏,水原的年輕人難有出頭

為了改變人員臃腫的現狀,韓國足球職業聯盟決定將在2023賽季固定各隊註冊人數,但不會選擇「一刀切」,而是循序漸進的策略。比如2023年32人,2024年30人,2025年28人,當各隊財政收支平衡,相應的目標也可以達到的話,那麼在2016賽季可以維繫或者進一步削減註冊人數。那麼一定有人會問,2023年之後,各隊一下子少了15人,這些年輕人怎麼辦?別急,韓國職業聯盟還有一項舉措,這就是B隊制度。所謂B隊制度,就是FM中那種一線隊打不上主力的球員參加預備隊的比賽,且必須保證年輕球員7人。假設FC首爾一年招募43人,其中年輕球員15人,那麼除了必須的U22球員外,首爾可以選擇大部分年輕球員進入B隊踢預備隊,不在一線隊註冊。如果不願意踢預備隊聯賽,還有一種更好的選擇嗎?有的!那就是直接以「首爾B隊」身份報名去踢K4聯賽,類似於皇馬的B隊在踢西乙B。對於年輕人來說,顯然這樣更有成就感,如果K4聯賽表現好的話,夏季回歸一線隊,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全北2020引進的新人一分都沒登場

此外各隊過往可能會選擇外租球員去其他低級別球會練級,但在未來,這樣也會受到限制。2021年開始,K聯賽每年開始只允許每隊租借出5名以下的球員去他隊,也只允許每隊從他隊租入5名以下的球員。2024年開始,租借數量也會正式削減到6人,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而在租賃合同書中,禁止加入「不允許該球員參加與母隊的比賽」,包括金泉尚武服役的球員,也不再維繫「首次入伍不參加與母隊比賽」的君子協定。所以說,對於各隊來講,年輕人選擇去組B隊打K4,可能會是最為普遍的選擇。這從根本上,也提升了K4聯賽的競技水平。當然,不是什麼球隊都可以組B隊打K4的,比如該隊很多球員參加職業聯賽的次數達到一定的標準,該隊將被限制參賽,當然,這都是後話。

贏球獎削減,企業隊和市民隊一視同仁

韓國的「保級專業戶」仁川聯合為什麼每年到了保級區就「打雞血」般的瘋狂逆轉,為何他們與此前判若兩隊呢。這是韓國的一個潛規則,這個潛規則說到底就是三個字——贏球獎! 「贏球獎」在韓國事實上一直處於「灰色地帶」,一些需要奪冠甚至保級的球隊會在關鍵時刻開出上千萬甚至億萬韓元的贏球獎,對於市民球隊來說,這筆獎金遠遠高於他們的薪水,球員自然會竭盡全力去實現目標。但也正因為如此,很多比賽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結局,甚至有的球隊為了贏球來買通對方的球員,從而達到自己獲取贏球獎金的目的。2011年在韓國爆發的賭球案,其中有很多案例都涉及到小球會和大球會之間的比賽。而在韓國足壇反賭掃黑後,各隊開始心照不宣「惡性競爭」,導致有的球隊在「金錢競賽」中落到下風。當處於同一環境的球隊得知對手的獎金遠遠高於自己的所得後,自然對於士氣是個打擊,也會直接影響球員在比賽中的情緒。此次會議上,一些參會俱樂部將這件事公開化,並指出了一些比賽為了避免這種惡性競爭導致的比賽不公現象以及「疑似賭博」的情況出現,通過討論後決定,削減贏球獎,並完全取消不合理的贏球獎。

沒贏球獎仁川是否賽季開始就露真容呢

2016年,韓國職業棒球聯盟在理事會上全票通過了「取消贏球獎」的提議,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但長期來看,對於聯賽的健康發展還是有益的。韓國職業聯盟理事會在15日的會議上召集22支K1和K2參賽隊的代表,就贏球獎削減一事發出提議。結果出人意料,全票通過!一方面,各俱樂部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入不敷出,聯賽賽程削減、觀眾禁止入席等情況也讓俱樂部感覺到了生存的壓力,削減甚至取消贏球獎,他們當然支持;另一方面,由於贏球獎的惡性競爭,導致出現聯賽保級或爭冠時時某隊故意給競爭對手獎金刺激,幫助他們阻擊對手的情況,這確實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對此,韓國職業聯盟表示,將會嚴厲打擊「支援他隊贏球獎」的行為,並且將K1的贏球獎上限定為100萬韓元,K2定為50萬韓元,禁止追加合同外的贏球獎金,對於違反上述行為的球隊,聯盟將處以K1最高10億韓元,K2最高5億韓元的處罰。而在監督方面,聯盟也表示:「一旦發現有球員或球會增加贏球獎金超過上限,或者為此進行地下賭博,任何人或團體都可以舉報不法行為,對於舉報者,聯盟予以保護,並會將制裁金的一部分作為獎金髮送。」此舉,也是最大限度上對於非正常手段獲取贏球獎的一種約束。

改革之後韓國職業足球何去何從

這次會議改革,離不開的核心話題其實就是「錢」。之所以召開這次會議,是因為在新冠肺炎疫情目前還在韓國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結合2020賽季的教訓,各隊為了生存,不得不提前做好財政方面的準備,以及面對贊助商撤資本隊入不敷出的一種「自救」。相比於中國足協的行政化,韓國職業聯盟的這次會議決議更多是「自發性」的,各俱樂部自行通過商議後做主,維繫自己的命運。其實無論對於大俱樂部,還是中小俱樂部來說,「降薪」、「一線隊限流」、「取消贏球獎」那肯定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只是對於球員來說,似乎有些不公平。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對於韓國足球的未來發展來說,這次會議的很多決議,實際上是劃時代意義的,甚至更多是與世界接軌的。對於打造一個健康的聯賽來說,很多舉措是勢在必行的。未來,韓國足球職業聯賽會走向健康的軌道,各俱樂部也將不再出現財政赤字,合理調控各隊的資金,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方面。

如嚴原上這般優秀的球員在K聯留不住了

但正如硬幣有兩面性,我們也必須看到它的弊端。一方面,韓國足球職業聯盟這次會議完全保證了俱樂部的利益,但犧牲的卻是球員的利益。這次改革後,韓國球員工會表示:「聯盟完全無視我們的意見,我們不能接受」。一旦真正施行,韓國基本上留不住優秀的本土球員,更不要奢望引進大牌的外援,而本土的非年輕優秀球員,未來會大面積流向J1聯賽甚至中東聯賽,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各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面,這樣的改革下,尤其是贏球獎的取消,似乎會讓一些俱樂部失去動力,比如本來就沒有錢的市民俱樂部,可能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從頭就「破罐破摔」,導致大比分消極輸球,對於聯賽的觀賞性來說,也會下降。當然,我們看到都是極端的情況,如果球員可以大面積去歐洲踢球,市民球隊可以從賽季開始就拿出真實實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而K4聯賽中「B隊」們的出現,也會讓更多的年輕球員接受實戰檢驗,為韓國國字號磨練隊伍,發掘人才。

希望是很好的早餐,卻是很糟的晚餐。對於韓國職業足球來說,在2023年之前,早改革要比晚改革要好。韓國職業足球的未來發展藍圖已經鋪開,我們可以作為旁觀者,靜待他們是走向成功,或是走向失敗。

相關焦點

  • 韓媒:中超推行工資帽,K聯賽賺錢時機已至
    虎撲12月21日訊 據韓媒報導,由於中超聯賽決定從明年開始實行工資帽,導致無法繼續引進歐美天價外援,因此性價比較高的K聯賽球員將會成為中超球隊的關注焦點。
  • 澳媒:中國足協推出限薪令參考了澳超的工資帽制度
    虎撲12月01日訊 在中超進一步推行限薪令之後,澳大利亞媒體TheWorldGame對足協的舉措也進行了評論,該媒體以「中超學習澳超工資帽縮減開支」為題報導了中超限薪。文章稱,在研究了澳大利亞等亞洲國家的聯賽薪資水平後,中國足協決定在明年採取更嚴格的限薪措施。中國足協發現,中超球員的工資水平已經超過日本聯賽球員6倍,是韓國聯賽球員10倍,超出澳大利亞聯賽更多。
  • CBA新賽季實施工資帽新政 這頂帽子怎麼「戴」?
    俱樂部入不敷出 投資人推動「限薪」  CBA工資帽制度的出臺,與CBA聯盟和各俱樂部尋求財務健康和均衡發展有直接關係。有俱樂部高管透露,目前CBA俱樂部幾乎都入不敷出,每年虧損數千萬元的不在少數。與此同時,CBA各俱樂部的本土球員薪金支出很不均衡。
  • 韓媒:中超限薪會讓中國球隊將更多目光轉向K聯賽
    韓媒Best Eleven撰文點評中超新政,該媒體表示,限薪令的出臺會讓中國球隊將引援目光轉向K聯賽,從而促進K聯賽轉會收入的提升。該媒體表示,中超聯賽在過往的十年中吸引了無數超級巨星登陸,但並未給中國足球帶來實質性提升。因此,中國足協在前不久頒布限薪令,希望讓中國足球回歸理性,回到正軌。
  • 守望先鋒聯賽:工資帽,合同,和選手動向的猜測
    工資帽雖然聯盟對於工資帽並沒有官方說法,但是倫敦噴火戰鬥機隊的前任經理Susie曾經在推特上提到過,聯盟擁有「soft salary cap」,OWL分析師Sideshow也在他的[直播]中提到過,達拉斯燃料隊的薪資已經超過了「soft salary
  • 人民日報:不擠掉泡沫沒有未來,中國足球壯士斷腕重塑聯賽
    必須用壯士斷腕的態度重新塑造職業聯賽的財務體系。不擠掉泡沫,中國足球沒有未來,所以一定要下很大的決心擠掉泡沫。」12月14日,「靴子」終於落地——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足球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這是否標誌著,擾攘中國職業聯賽已久的泡沫和虛火終於走到了拐點。
  • 廣東隊打的是CBA,而不是全運會,靠外援贏球的廣東隊並不可恥
    但是球迷們是不是忘了這是CBA聯賽,並不是全運會,全運會才會要求不能有外國人,必須本省的球員才能代表這個省份出戰,CBA的規章制度明明就寫著每支球隊可以擁有外援,外援的工資帽是700萬美金,既然規則之內是允許有外援的,怎麼到了廣東隊這裡,就變成了廣東隊贏球不能有外援呢?不能有外援的八一隊也已經退出了CBA,這時候為什麼還得廣東隊沒有外援贏球才算贏呢?
  • 五大聯賽第2人?中國澳門新星進法甲勁旅一線隊!未來或徵戰中超
    就在武磊逐漸在西甲西班牙人隊立足之後,不少中國球迷也在期待著誰能成為徵戰歐洲五大聯賽的第2位中國球員,而近日這一疑問也有了答案。來自中國澳門的25歲新星戴維-卡多佐(David Rui de Kong Cardoso),已經成功地進入了法甲勁旅波爾多的一線隊名單,他也成為又一位徵戰歐洲五大聯賽的中國球員。1994年出生的戴維-卡多佐司職中後衛,也可以踢防守型中場,他擁有一定的出球能力。
  • 當所有的強隊都不好意思贏球,英超是開始群雄割據還是局勢清晰
    昨天晚上,打著瞌睡看英超聯賽利物浦客場對陣富勒姆,前二十分鐘,睡眼惺忪之中,看著阿利松在場上忙活,還以為利物浦今天幹得不錯,攻勢正常,後來聽著解說在那兒大呼小叫,才覺得不太正常。看完半場,利物浦只丟一球,已經算是運氣。
  • 亞冠:墨爾本勝利VS首爾FC,贏球即可出線,兩隊生死戰!
    亞冠:墨爾本勝利VS首爾FC,贏球即可出線,兩隊生死戰!樂動體育北京時間2020年12月03日21:00,2020-2021賽季亞冠聯賽E組小組賽第6輪比賽即將打響!本場比賽由墨爾本勝利主場迎戰首爾FC比賽性質:2020-2021賽季亞冠聯賽E組小組賽第6輪比賽比賽時間:北京時間2020年12月03日21:00比賽城市:卡達多哈【兩隊近況】墨爾本勝利
  • CBA規則解讀:為什麼要設置工資帽?大多數球隊都入不敷出?
    CBA俱樂部的經營狀況要找出CBA推出工資帽制度的原因,必須先探究各家俱樂部的經營狀況,據著名籃球媒體人蘇群披露,在CBA當中,排名前8的球隊每年的投入均在1億元以上,而營收僅有6000萬元左右,各支強隊每年虧損超過4000萬元;中下遊球隊的財政狀況同樣非常糟糕,每年的投入在9000萬元上下,營收在6000萬元左右,每年虧損3000萬元左右。
  • 福布斯專訪足協秘書長劉奕:限薪是想刺激本土球員留洋
    虎撲12月14日訊 近日,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接受知名商業期刊《福布斯》專訪,他在訪談中暢談了中國足協對於中國足球現狀的看法和未來規劃,他表示中超限薪新政的目的之一在於刺激本土球員邁開留洋步伐談中超影響力能否衝出中國,走向世界就品牌知名度和觀眾參與率而言,中超已經被公認為亞洲第一聯賽。而且中超聯賽一般3月開戰,11月收官,正好有一段時間位於歐洲聯賽的間歇期,這也能夠填補歐洲球迷收視的空白。
  • 新時代行業收入新變化:足球限薪,教師漲薪,收穫一片掌聲
    中國足協出臺最嚴限薪令中國足球一直是中國廣大球迷心中的痛,也是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中國足球成績極其糟糕,但球員卻享受著離奇的高薪,民怨沸騰,領著高薪的球員卻不思進取,且負面新聞此起彼伏。針對球員高薪問題,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12月14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表示,對比亞洲其它足球發達國家的薪酬,中國聯賽的薪酬已經高到十分可怕的地步,減費降薪勢在必行。
  • 中超聯賽實行限薪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事物具有兩面性
    足協在12月14日表示:中超一線隊球員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外援單賽季個人薪酬稅前不得超過300萬歐元。國內許多球隊都面臨著不小的經濟負擔,實話實說球員的薪水最近幾年上漲的太多了,許多球員的身價根本不符合自身的實際水平,有些虛高,限薪令的出臺可以大大減輕各家俱樂部的負擔,有利於俱樂部的良性發展。
  • 「A版專欄」克利夫蘭布朗:千年爛隊怎麼學會贏球了呢?
    隨著本周「俄亥俄州德比」克利夫蘭布朗客場戰勝辛辛那提猛虎,克利夫蘭本土球迷在籃球隊失去了勒布朗、棒球隊連年季後賽首輪出局後,終於迎來了好消息:他們的橄欖球隊竟然學會贏球了?!執行副總裁/總經理從湯姆-赫克特到麥可-隆巴迪再到雷-法默爾和薩西-布朗,選秀眼光一個比一個差,無法從選秀大會上得到青年才俊,以及未來建隊的核心(尤其是四分衛),是這支球隊近年來連年積弱的最核心問題。
  • 競彩足球4月26日大勢:聯賽收尾強隊多可捧
    競彩足球4月26日大勢:聯賽收尾強隊多可捧 2013-04-25 16:05:45.0來源:愛彩網作者:倔強小強已瀏覽: 次 周五除了一場西甲、德甲與法甲之外,其餘場次全部為清一色的二級聯賽
  • 出臺多項「減費限薪」規定,多角度解讀足協的這記「組合拳」
    在這次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出臺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1、各俱樂部改中性名和去企業化;2、限薪新政,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
  • 足球職業聯賽限薪令出臺 中超聯賽經歷陣痛在所難免
    12月14日,新賽季中超聯賽限薪令正式落地,大幅壓縮各俱樂部支出的最直接結果勢必是「超級外援」們紛紛離開。曾經的「金元足球」造就了巨大的泡沫,而如今隨著去泡沫化的開始,中超聯賽經歷陣痛或在所難免。事實上,中國足協對於限薪的堅持並不是從今年開始的,早在2018年中超聯賽後在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總結會上,對此就有了明確政策。當時對中超俱樂部每年投入的封頂限制是:2019年12億元人民幣、2020年11億元人民幣、2021年9億元人民幣。不過,顯然中國足協認為力度還不夠,於是在今年再次進行了調整,規定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 恆大限薪令或助年輕球員留洋!國青6將悲劇可避免
    同時,足校培養球員晉升至一線隊的前三年,年薪均不得超過300萬元。此外,該方案還規定,一線隊設置主力、主力替補、替補、入選五個級別。各級別均設置起薪線、封頂線。而在恆大這份「最嚴限薪令」出臺後,立即引發了國內足球圈內的好評。德國轉會市場網站管理員朱藝、《足球報》國內部主任李璇等人,都發文點讚恆大的這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