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鑑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應——萬融實驗

2020-12-20 實驗室小知識

【實驗目的】

(1)了解細菌對大分子物質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糖發酵、IMViC和H2S試驗的原理和方法。

(3)通過不同微生物對不同物質的利用和代謝能力,認識微生物生理類型的多樣性。

【實驗原理】微生物代謝類型的多樣性使得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為人類開發利用微生物資源提供更多的機會與途徑。微生物代謝類型多樣性具體表現在生理生化反應的多樣性。不同細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統,分解糖類、胺基酸等有機物的能力各異,從而使產生的分解產物亦有不同。因此,藉助各種生理生化反應可以鑑別細菌的種類,這是微生物分類鑑定的重要依據。

1.大分子物質水解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環境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必須經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將其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才能被細胞吸收利用。不同的微生物分解利用生物大分子的能力不同,只有那些能夠產生並分泌胞外酶的微生物才能利用相應的大分子有機物。微生物是否具有利用某種大分子物質的能力,可通過觀察細菌菌落周圍的底物變化來判斷,如澱粉遇碘液會產生藍色,但在細菌水解澱粉的區域,用碘測定不再產生藍色,表明細菌能水解澱粉。

2.糖發酵試驗糖發酵試驗常用於鑑定細菌對葡萄糖和乳糖等單糖的利用能力。絕大多數細菌都能利用糖類作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們在分解糖類物質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異。有些細菌產酸產氣,有些細菌只產酸不產氣。產酸情況一般用溴甲酚紫指示劑判別,產氣情況則通過觀察液體培養基中倒置的德漢氏小管是否有氣泡來判斷。

3.IMViC和H2S試驗IMViC試驗是吲哚試驗(indol test)、甲基紅試驗(methyl red test)、伏-普試驗(Voges-Prokauer test)和檸檬酸鹽試驗(citrate test)的縮寫,主要用於水的細菌學檢查。吲哚試驗用來檢測細菌對色氨酸的利用能力。有些細菌能產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腖中的色氨酸,產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本身無色,不能直接觀察到,當加入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試劑時,可形成紅色的玫瑰吲哚,即吲哚試驗陽性。甲基紅試驗用來檢測細菌發酵葡萄糖的產酸能力。當細菌代謝糖大量產酸時,就會使加入培養基中的甲基紅指示劑由橘黃色(pH6.3)變為紅色(pH4.2),即甲基紅反應陽性。伏-普試驗用來測定某些細菌利用葡萄糖產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產物的能力。如產氣腸桿菌發酵葡萄糖產生的丙酮酸大量進行縮合、脫羧,生成乙醯甲基甲醇,此化合物在鹼性條件下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二乙醯,二乙醯與蛋白腖中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紅色化合物,即伏-普反應陽性。檸檬酸鹽試驗用來檢測細菌利用檸檬酸的能力。有些細菌能分解檸檬酸形成CO2,同時由於培養基中鈉離子的存在而形成碳酸鈉,使pH升高。若用溴麝香草酚藍作為指示劑,培養基顏色由綠色(pH6.0~7.6)變為藍色(pH>7.6)時,即反應陽性。硫化氫試驗用來檢測某些細菌能否分解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氫。硫化氫遇培養基內的鐵鹽或鉛鹽,則形成黑褐色的硫化鐵或硫化鉛沉澱物。黑褐色沉澱物愈多,表示生成的硫化氫量愈多。

【實驗器材】

1.菌種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普通變形桿菌(Proteus vulgaris)、產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2.培養基澱粉培養基、明膠培養基、糖發酵培養基、蛋白腖水培養基、葡萄糖蛋白腖水培養基、檸檬酸鈉斜面培養基、檸檬酸鐵銨培養基。3.試劑盧戈氏碘液、甲基紅試劑、40%KOH溶液、5%α-萘酚、乙醚、吲哚試劑。4.儀器和用具培養箱、超淨臺、接種環、接種針、無菌培養皿、試管、試管架、記號筆等。

【實驗步驟】

1.大分子物質水解

(1)澱粉水解

1)制平板:將澱粉培養基溶化後冷卻至50℃左右,倒入無菌平皿,冷凝製成平板。在平皿底部用記號筆將平板劃為二等份(視需要定,一般至多五等份)。2)接種:將枯草芽孢桿菌和大腸桿菌分別劃線接種在指定區域,做上記號。3)培養:將培養皿倒置於37℃恆溫箱中培養24~48h。4)觀察:打開皿蓋,滴加少量碘液於平板上,輕輕旋轉,使碘液均勻鋪滿整個平板。如果菌落周圍出現無色透明區,則說明澱粉已被水解。

(2)明膠水解明膠是一種動物蛋白,用其配製的培養基在低於20℃的溫度下凝固,高於24℃的溫度下自行液化。明膠在細菌產生的蛋白酶(胞外酶)作用下,可水解成為小分子物質,此時雖在低於20℃的條件下,亦不再凝固,而由原來的凝固狀態變為液體狀態。

1)接種:用穿刺法將枯草芽孢桿菌和大腸桿菌分別接種在2支明膠培養基試管中。2)培養:20℃下培養48h。3)觀察:觀察培養基是否液化(圖6-1)。如果細菌在此溫度下不能生長,則必須在所需的最適溫度下培養。觀察結果時需將試管從恆溫箱中取出,置於冰浴或冰箱中,30min後取出立即傾斜試管,如試管中培養基部分或全部呈液化狀態,表明試驗菌為陽性;否則為陰性。

圖6-1 明膠穿刺液化的觀察

2.糖發酵試驗

(1)葡萄糖發酵試驗

1)接種:分別將大腸桿菌和普通變形桿菌接種於葡萄糖發酵培養基試管中,另取一支相同培養基試管不接種作為空白對照。注意:接種前檢查培養基,其中倒立小管應無氣泡。2)培養:37℃培養,分別在24h、36h、72h時觀察結果。3)觀察:若糖發酵培養基中所含的葡萄糖而產酸,則指示劑使培養基由紫色(pH6.8)轉變為黃色(pH5.2);如果發酵葡萄糖時產酸兼產氣,則培養基除變色外,倒置的德漢氏小管內有氣泡產生。注意:應先確定細菌是否生長,若生長,則培養基變混濁。生長緩慢者需延長培養觀察時間。

(2)乳糖發酵試驗方法同上,所用培養基為乳糖發酵培養基。

3.IMViC試驗和H2S試驗

(1)吲哚試驗

1)接種:分別將大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接種於蛋白腖水培養基試管中,另取一支不接種作為對照。2)培養:37℃培養24h。3)觀察:在培養液中加入乙醚約1mL,充分振蕩,使吲哚溶於乙醚中。靜置片刻,待乙醚層浮於液面後形成明顯的乙醚層,再沿管壁加入吲哚試劑8~10滴。如有吲哚存在,則乙醚層呈現玫瑰紅色,為陽性反應;不呈現紅色則為陰性反應。注意:加入吲哚試劑後試管不可再搖動,否則結果不明顯。

(2)甲基紅試驗和伏-普試驗1)接種:分別將大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接種於葡萄糖蛋白腖水培養基試管中,連同空白對照置37℃培養24h。2)觀察:取潔淨空試管,將每支試管中培養液一分為二,分別用於甲基紅試驗和伏-普試驗。3)甲基紅試驗:沿試管壁向培養液中加入甲基紅試劑4~6滴,呈鮮紅色者為甲基紅試驗陽性,呈橘黃色者為陰性。4)伏-普試驗:在培養液中加入40%KOH溶液10滴,再加入等量的5%萘酚溶液,用力振蕩,再放入37℃恆溫箱中保溫15~30min或在沸水中加熱1~2min,如培養液呈紅色為反應陽性。

(3)檸檬酸鹽試驗1)接種:分別將大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接種於檸檬酸鈉培養基斜面上,另取一支不接種作為空白對照。2)培養:37℃培養24~48h。3)觀察:觀察培養基顏色變化,含有溴麝香草酚藍的斜面呈藍色者為陽性反應,呈綠色者為陰性反應。

(4)H2S試驗

1)接種:穿刺接種大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於檸檬酸鐵銨培養基中。2)培養:37℃培養24h。3)觀察:沿穿刺線部位呈黑褐色者為陽性,顏色不變則為陰性。

【實驗報告】1.實驗結果將結果填入表6-1~6-3,以「+」表示陽性反應,以「—」表示陰性反應。

表6-1 糖發酵試驗結果

表6-2 大分子物質水解試驗結果

表6-3 IMViC和H2S試驗結果

3.思考題

(1)自然界的纖維素資源非常豐富,但能分解利用纖維素的只有微生物中的少數幾種。由於纖維素不溶於水,篩選纖維素分解菌時應如何設計實驗?

(2)試述糖發酵和IMViC試驗在水、食品等細菌學檢查中的意義。(申秀英)

相關焦點

  • 沙門菌動力生化的快捷鑑定
    HiMedia公司生產的沙門氏菌動力生化試劑盒(貨號:KBM002,品名:HiMotility Biochemical Kit for Salmonella)是HiBio-IDTM系列菌種鑑定試劑盒的一種,可用於鑑定食品、藥品、臨床、環境等樣本中的沙門氏菌,也可用於驗證已知的實驗室菌株。
  • 固定化無花果麴黴對染料脫色的研究——萬融實驗
    【研究背景】固定化細胞技術是指通過化學的或物理的手段,將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游離生物細胞(如微生物細胞、植物細胞或動物細胞等)定位於限定的空間區域內,使之成為不懸浮於水但仍保持生物活性,並能反覆利用的一門技術。
  • 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了解細菌生長曲線的特點及測定的原理。(2)學習用比濁法測定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實驗原理】將少量的細菌接種到一定體積的、合適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定時測定培養液中的細菌數量,以細菌數量的對數作縱坐標,生長時間作橫坐標,繪製的曲線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微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於液體培養時所表現出的群體生長規律。
  • 《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一、課程簡介 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在生命科學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是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工程等專業的核心課程,它與農業、林業、食品、醫藥和環保等領域都有著十分廣泛而又密切的聯繫,並且已成為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最基礎手段之一。
  • 生物實驗中常用生化試劑作用
    溶解細胞膜上的脂類與蛋白質,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壞細胞膜,並解離細胞中的核蛋白,SDS 還能與蛋白質結合而沉澱 3.IPTG 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常用於藍白斑篩選及IPTG誘導的細菌內的蛋白表達等.IPTG和乳糖的結構相似,所以它和乳糖一樣,可以與乳糖操縱元的阻遏蛋白結合,使阻遏蛋白的空間構像變化,四聚體解聚成單體,失去與操縱子特異性結合的能力,從而解除了阻遏蛋白的作用
  • 微生物檢驗常規鑑定技術
    二、生理生化試驗  微生物生化反應是指用化學反應來測定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生化反應常用來鑑別一些在形態和其它方面不易區別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應是微生物分類鑑定中的重要依據之一。  微生物檢驗中常用的生化反應有:  1、糖酵解試驗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類的能力有很大差異,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產氣或不產氣。
  • 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的關鍵生化鑑定試驗【圖文】
    這得益於笨神13年在湘雅醫院進修了微生物,然後對一些手工的鑑定試驗有所接觸。細菌的鑑定可以從細菌形態與染色、細菌的培養特性和一些關鍵的生化反應、以及血清學試驗。  8、乳化  9、硬度  10、產生色素  11、氣味  12、溶血性:在BA上可分位不完全溶血(a溶血)、完全溶血(β溶血)、不溶血(𝛄溶血)從以上信息,有經驗的實驗室技術人員基本上可以判斷出臨床常見的細菌,在輔助以關鍵的生化試驗很容易的鑑定出細菌。
  • Tris-HCl與Bicine-NaOH在生化實驗中的性質比對
    Tris-HCl屬於生物化學實驗中常用的緩衝試劑,能夠作為蛋白質和核酸的良好溶劑,而且不會影響和幹擾生化反應過程,它在這方面建表現的優勢很明顯。 Bicine-NaOH是兩性離子緩衝液體系中的一種,它的優點是可以耐酶解作用和化學作用,並且也不參與和幹擾任何生物化學反應過程。
  • 細菌純種分離、培養和接種技術——萬融實驗
    金屬絲常用鉑絲、鎳絲或0.5mm粗細的電爐絲,接種環直徑0.4~0.5cm,接種棒市面有售,亦可用直徑約0.6cm的玻璃棒自製。(2)接種鏟:可用車條,將其一端砸扁至呈平鏟狀,另一端套橡皮管作棒柄。(3)玻璃塗棒:系採用直徑為0.5cm的玻璃棒,將其燒灼彎曲而成。用紙包裹,乾熱滅菌備用。
  • 生化實驗 | 肝糖原的提取、鑑定與定量(兔子ocean)
    二、實驗原理1、肝糖原的提取與鑑定糖原儲存於細胞內,採用研磨勻漿等方法可使細胞破碎,低濃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質變性,破壞肝組織中的酶且沉澱蛋白質,而糖原仍穩定地保存於上清液中,從而使用糖原與蛋白質等其它成分分離開來。糖原不溶於乙醇而溶於熱水,故先用95,乙醇將濾液中糖原沉澱,再溶於熱水中。
  • 高考生物實驗的各種顏色反應大總結
    生物實驗中有許多顏色反應,今天生物君就給同學們匯總一下這些反應顏色的變化,方便同學們記憶!原理: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澱注意: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勻後方可使用,而且是現用現配,條件是需要加熱。
  • 農學考研:植物生理生化你還在蒙圈嗎?
    農學相對其他大類比較冷門,考生相對較少,自己考研路上看到的經驗貼很少有專門寫植物生理生化聯考(414)備考的。在複習過程中,由於植物生理生化聯考(414)並未制定特定參考書目,大部分考生對植物生理生化的複習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本文希望將自己的植物生理生化複習經驗分享給學弟學妹們,以方便他們複習。
  • 怎樣選擇最佳的鑑定策略
    對於一般實驗室來說,微生物的表型鑑定會從菌落形態和染色開始,要得到差異性的結果,還有一些常用的生化實驗可以補充,比如過氧化氫酶、氧化酶、凝固酶、溶葡球菌酶、運動性、氧化-發酵、選擇性瓊脂上的生長、溶血等。
  • 抑制實驗做成了
    我們今天就來講實驗發現,抑制大腸桿菌,它居然也可以。1 細菌分離與染色形態特徵從雞腸道中分離了6 株細菌(分別標記為1號、3號、5號、6號、7號、8號)。這6株菌在0.75%CaCO3的MRS培養基上長出乳白色菌落,染色鏡檢為G+桿菌,結果見表1、圖1、圖2。
  • 硝化細菌在廢水淨化中的應用
    該生物反硝化法用於去除汙水中的氨氮,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的特點,廣泛用於水產品的養殖和汙水處理中。微生物中的氮循環主要由生物體內的有機氮合成,氨化,消化,反硝化和固氮組成。汙水中的氨氮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然後通過反硝化,最終產生氮氣。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是生物脫氮應用中氨氮轉化的關鍵。因此,對硝化細菌的更深入研究對汙水處理中氨氮的去除具有重要意義。
  • 高中生看過來 | 高考生物實驗的各種顏色反應大總結
    生物實驗中有許多顏色反應,今天閱小二就給同學們匯總一下這些反應顏色的變化,方便同學們記憶!
  • 枯草芽孢桿菌既然那麼重要,該如何鑑定它們呢?
    枯草群的典型生化特徵對比分析枯草芽孢桿菌近緣種群的形態特徵和生理生化特徵,是早期進行各種群分類與鑑定的基礎。儘管 Biolog快速鑑定系統、 API 系統和脂肪酸分析系統等快速鑑定系統可以提供大量信息,但是下表 1 中分析總結出的枯草近緣種群的典型生化特徵,仍然是該群鑑定時不可或缺的,是快速鑑別的重要特徵。
  • 養魚常用的生化濾材介紹與分析,新手必看!
    上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物理濾材,今天給大家說說生化濾材。相比於物理濾材,生化濾材在過濾系統中使用量更大,花費也更多,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生化濾材的優劣呢?在實際中,區分濾材是否多孔一般都是目測,如果不嫌麻煩的可以拿個放大鏡看看。安全性可通過對比法來測試,比如拿一杯自來水與一杯裝有濾材的自來水比較PH值、TDS等,如果沒有特殊條件,毒素就沒辦法測試了,正常來講常用的濾材一般都是無毒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濾材有哪些?
  • 檢驗職考 | 微生物 第十章 細菌的生物化學試驗
    在鏈球菌中,只有B群鏈球菌CAMP試驗陽性,故可作為特異性鑑定。2、觸酶試驗又可稱為()。6、關於遲緩愛德華菌的生化反應,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A、硫化氫陽性B、靛基質陽性C、枸櫞酸鹽陽性D、甘露醇陰性E、尿素陰性【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遲緩愛德華菌的生化反應,枸櫞酸鹽利用試驗為陰性。7、吲哚試驗陽性的細菌是因為它能分解()。
  • 高中生物實驗各種顯色反應小結
    高中生物實驗中涉及許多物質檢測與鑑定的顯色方法,其原理多種多樣,不僅有利用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也有利用絡合物的特徵等等。在生物實驗中通常會通過一些顏色反應來判斷某項物質的存在,但知識比較零散,不利於記憶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