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萬融實驗

2020-12-18 實驗室小知識

【實驗目的】

(1)了解細菌生長曲線的特點及測定的原理。

(2)學習用比濁法測定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

【實驗原理】

將少量的細菌接種到一定體積的、合適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定時測定培養液中的細菌數量,以細菌數量的對數作縱坐標,生長時間作橫坐標,繪製的曲線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微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於液體培養時所表現出的群體生長規律。不同的微生物的生長曲線不同,即使是同一種微生物,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曲線也不同。測定在一定條件下培養的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在科學研究及生產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典型細菌的生長曲線可分為延遲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圖10-1)。

圖10-1 典型的細菌生長曲線(引自M.T.馬迪根)

測定細菌的生長量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據要求和實驗室的條件選用。其中,比濁法是一種操作簡便、迅速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根據細菌懸液的細胞數量與光密度成正比,與透光度成反比的關係,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細胞懸液的光密度值(即OD值),用於表示細菌在一定條件下的相對生長量(圖10-2)。

圖10-2 比濁法測定微生物生長的原理(引自沈萍)

【實驗器材】

1.菌種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2.培養基和試劑LB液體培養基、無菌水等。

3.儀器和用具搖床、冰箱、分光光度計、無菌移液管、無菌試管、三角燒瓶、標籤等。

【實驗步驟】

1.將大腸桿菌接種到LB液體培養基中,37℃振蕩培養18h備用。此菌液作為「種子」培養液。

2.取11支無菌試管,分別標記培養時間0、2、4、6、8、10、12、14、16、18、20h。

3.用5mL無菌移液管吸取大腸桿菌培養液2.5mL轉入盛有50mLLB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燒瓶中,混合均勻後,分別取5mL混合液分裝到上述標記的11支無菌試管中,37℃下振蕩培養(250r/min)。

4.把分光光度計的波長調至600nm,開機預熱10~15min。

5.以未接種的LB液體培養基校正分光光度計的零點。

6.在培養的第0、2、4、6、8、10、12、14、16、18、20h,將標有相應時間的試管取出,在分光光度計上測定OD值。注意:若菌液太濃,應做適當稀釋,使OD值在0.1~0.6較好。經稀釋後測得OD值要乘以稀釋倍數,才是培養液實際的OD值。

【實驗報告】

1.實驗結果

(1)記錄所測定的OD值數據。

(2)以OD值為縱坐標、培養時間為橫坐標,繪出大腸桿菌生長曲線。

2.思考題若同時用平板計數法測定,所繪出的生長曲線與用比濁法測定繪出的生長曲線有何差異?為什麼?(金國英)

相關焦點

  • 噬菌體效價的測定(雙層瓊脂培養法)——萬融實驗
    一、目的要求學習噬菌體效價測定的基本方法。二、基本原理在宿主細菌生長的固體瓊脂平板上,噬菌體可裂解細菌而形成透明的空斑,稱噬菌體斑,一個噬菌體產生一個噬菌斑,利用這一現象可將分離到的噬菌體進行純化與測定噬菌體的效價。噬菌體的效價就是1ml培養液中所含活噬菌體的數量。效價測定的方法,一般應用雙層瓊脂平板法。
  • 細菌鑑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應——萬融實驗
    微生物是否具有利用某種大分子物質的能力,可通過觀察細菌菌落周圍的底物變化來判斷,如澱粉遇碘液會產生藍色,但在細菌水解澱粉的區域,用碘測定不再產生藍色,表明細菌能水解澱粉。2.糖發酵試驗糖發酵試驗常用於鑑定細菌對葡萄糖和乳糖等單糖的利用能力。絕大多數細菌都能利用糖類作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們在分解糖類物質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異。
  • 細菌生長曲線大揭秘
    細菌的生長曲線可分為四個時期:遲緩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每個時期的特點,就是考試的重點。
  • 細菌耐藥性試驗測定MIC值綜述
    8.3.1瓊脂稀釋法  瓊脂選擇法是將藥物混勻於瓊脂培養基中,配製含不同濃度藥物平板,使用多頭接種器接種細菌,經孵育後觀察細菌生長情況,以抑制細菌生長的瓊脂平板所含藥物濃度測得MIC。結果判斷將平板置於暗色、無反光表面上判斷試驗終點,以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稀釋度為終點濃度(磺胺可見少許散在細菌生長)。
  • 溫度對超濾出水中細菌生長的影響
    通過配水實驗對超濾出水在不同溫度下的異養菌總數、微生物活性、濁度等指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超濾出水中仍有少量細菌存在,這些細菌能夠在超濾出水的水質條件下增殖,當水溫為22℃和15℃時,HPC增長了3個數量級,即使在5℃時,HPC也增長了2個數量級。溫度是影響超濾出水中細菌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 給排水基礎微生物部分的重要考點:細菌的生長特徵
    生長曲線:以時間對細菌數目的對數作曲線戒以時間對細菌的重量作曲線。細菌的生長速率為零2 對數期(指數期)細菌的生長速度達到最大,細菌數以幾何級數增加,在生長曲線上呈直線關係。 處於對數期的細菌,得到豐富的營養,代謝活力最強,細菌旺盛生長。此時的細菌比較整齊(群體內比較一致)健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抗性也比較強。特點:⑴細菌呈幾何增長⑵世代時間最短。代時穩定,是測定世代時間的最佳時期⑶生長速度最快。
  • 過氧化氫酶活化性的測定——萬融實驗
    測定過氧化氫酶的方法,是基於過氧化氫與基質相互作用時,根據析出氧的體積(氣量法)或未分解的過氧化氫的量(用高錳酸鉀滴定或通過生成有色絡合物進行比色求出)測出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過氧化氫酶活性的測定,一般在較低的溫度(18℃)甚至在2℃情況下以及中性條件下進行。
  • 全自動微生物生長曲線分析儀,是我們親近大自然的墊腳石之一
    長大之後接觸了全自動微生物生長曲線分析儀之後,它不光解答了我小時候的疑問還讓我了解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全自動微生物生長曲線分析儀的應用:1、用於多種微生物(細菌、真菌、酵母、噬菌體、變形蟲、細胞和藻類等)的在線監測培養。
  • 乳酸發酵與乳酸菌飲料——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學習乳酸發酵和製作乳酸菌飲料的方法。(2)了解乳酸菌的生長特性。【實驗原理】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分解己糖產生乳酸的作用,稱為乳酸發酵。能發酵糖產生乳酸的細菌通稱為乳酸細菌。常見的乳酸細菌屬於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和明串珠菌屬(Leuconostoc)等。乳酸細菌發酵產生的乳酸和厭氧生活的環境,能夠抑制一些腐敗細菌的活動,故可利用乳酸發酵製造青貯飼料及日常生活中醃製泡菜等。
  • 三種蛋白測定方法與標準曲線擬合
    >1、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定蛋白濃度(bradford法)1)實驗原理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質濃度,是利用蛋白質―染料結合的原理,定量的測定微量蛋白濃度的快速3)實驗步驟①繪製標準曲線②未知樣品蛋白質濃度測定取合適的未知樣品體積,使其測定值在標準曲線的直線範圍內。根據所測定的A595nm值,在標準曲線上查出其相當於標準蛋白的量,從而計算出未知樣品的蛋白質濃度(mg/ml)。
  • 檢出限、測定下限和校準曲線最低濃度點
    「檢出」是定性概念,在測定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範圍內才可準確定量測定,測定限兩端稱測定下限或測定上限。測定下限是指在測定誤差能滿足預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準確地定量測定待測物質的最小濃度或量。 在定量測定中,大部分實驗要藉助於校準曲線來確定待測物質的濃度或量。
  • 5.3 微生物生長曲線
    無論在實驗的錐形瓶中,還是在自然環境裡,微生物都不可能一直指數增長,那微生物生長的一般規律是什麼?
  • 富營養化水體中藻類的測定(葉綠素a法)——萬融實驗
    一、目的要求通過測定水體中葉綠素a的含量來定量檢測藻類的生物量。二、基本原理衡量藻類生長狀況的生物學指標主要有代表藻類現存量的葉綠素a(mg/L)和生物指標。藻類和浮遊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長,而葉綠素a是所有藻類的主要光合色素,因此水體中葉綠素a含量是反映藻類光合作用潛力的一種指標。葉綠素a含量反映藻類生物量的多少,常被作為衡量藻型湖泊水體中藻類現存量的代表性參數及評價水體富營養化狀況的主導因子。
  • 生長曲線不是這麼看的!崔玉濤教你看生長曲線
    這就要利用生長發育曲線了。生長發育曲線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最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最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這兩種情況都應該引起關注。
  • 實驗四 考馬斯亮藍G-250 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其光吸收值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於蛋白質的定量測定。該法於1976年Bradford 建立,試劑配製簡單,操作簡便快捷,反應非常靈敏(靈敏度比Lowry 法高4 倍),測定蛋白質濃度範圍為0~1 000μg/mL,是一種常用的微量蛋白質快速測定方法。三、實驗器材及試劑1.實驗材料:新鮮綠豆芽。
  • 關於生長曲線圖表的問答
    生長發育在正常的軌道上嗎?有沒有健康因素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生長曲線是一個很好的評判參考工具。Q:為什麼需要看生長曲線圖?A:身高體重是兒童體檢中重要的項目,對照標準生長曲線圖可以了解孩子與同齡同性別孩子相比的生長情況,是否按規律生長以及他的生長趨勢。
  • 實驗:血清丙氨酸轉移酶(ALT)測定!
    實驗原理:二、實驗操作步驟:在測定前取適量的底物溶液在37℃水浴箱內預溫5min後使用,具體操作接表1進行。各管溫勻後,在37℃水浴保溫20min,然後各管加人0.4mol/L氫氧化鈉溶液5ml,室溫放置5min,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505nm處以蒸餾水調零點,讀取各管吸光度,測定管吸光度減去樣本對照管吸光度,從校正曲線查得ALT活力單位
  • 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
    簡單地說,生長就是有機體的細胞組分與結構在量方面的增加。  單細胞微生物如細菌,生長往往伴隨著細胞數目的增加。當細胞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兩個基本相似的子細胞,子細胞又重複以上過程。在單細胞微生物中,由於細胞分裂而引起的個體數目的增加,稱為繁殖。在一般情況下,當環境條件適合,生長與繁殖始終是交替進行的。從生長到繁殖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發育。
  • MTT實驗測定細胞增殖詳細操作手冊
    MTT比色法,是一種檢測細胞存活和生長的方法。其檢測原理為活細胞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能使外源性MTT還原為水不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甲臢[jiǎ zā](Formazan)並沉積在細胞中,而死細胞無此功能。二甲基亞碸(DMSO)能溶解細胞中的甲臢,用酶聯免疫檢測儀在570 nm波長處測定其光吸收值,可間接反映活細胞數量。在一定細胞數範圍內,MTT結晶形成的量與細胞數成正比。
  • 實驗專欄丨蛋白質含量測定,你真的 get 到正確方法了嗎?
    (2)仍有一些物質幹擾此法的測定,主要的幹擾物質有:去汙劑、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和0.1N的NaOH。(如同0.1N的酸幹擾Lowary法一樣)。(3)標準曲線也有輕微的非線性,因而不能用Beer定律進行計算,而只能用標準曲線來測定未知蛋白質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