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就在前不久,有一條關於孩子幫爸爸搓澡的動態在網絡上火爆。按照常人的思維,幾歲的孩子能夠想到幫爸爸搓背光是有這個想法就已經是很不錯的。
可這個孩子,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強,喜歡自己親手幫爸爸搓,爸爸也答應了,可結局讓大家哈哈大笑,這個男孩被爸爸無情地從洗手間趕了出來,甚至還在門外哭了起來。
春天已經在悄悄離去,很多爸爸在自己忙碌了一天之後,都會選擇洗個澡讓自己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鬆。
當兒子發現爸爸每天都這樣做之後,會覺得這是爸爸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自己是不是能夠幫爸爸分擔一點,就像很多電視劇中的小朋友一樣,拿著搓澡工具幫爸爸搓一搓,這樣爸爸是不是會更加喜歡自己。
作為爸爸,當自己的兒子主動請求搓背的時候,心裡還是特別欣慰的,反正兒子的力氣也不大,整個過程就當是培養親子關係了,也能夠增進自己和兒子的親密程度。
可讓爸爸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居然拿著清潔球在自己的背上來回摩擦。這個東西可是鋼絲做的,即使自己的皮膚再粗糙,也扛不住熊孩子的這個舉動,畢竟皮膚表面也是脆弱的,這樣的表達愛意,爸爸實在是招架不住。
自己還要洗澡,只好將兒子趕出去,可兒子意猶未盡,總覺得是不是自己沒有做好,爸爸才不讓自己幫忙搓澡的。
被趕出來後,兒子開始大哭,一臉委屈,就像是被爸爸虐待了一樣。兒子一邊哭一邊向媽媽訴說,爸爸不讓自己幫忙搓澡。
媽媽看到兒子搓澡的工具以後,一直在笑,換作是幫媽媽的話,這樣的做法撒就不是幹出來就能夠解決的,最起碼得挨罵了。
其實,看到孩子能夠懂事,知道要幫爸媽減輕負擔,是件好事,但是父母們別光著湊熱鬧,也應該教會孩子怎麼去表達自己對爸媽的愛。
從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孩子雖然像犯了錯,其實並沒有錯,出發點是好的,只不過做事的方式和工具不太對。
作為家長,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舉動後,不應該在第一時間去批評孩子,因為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他們在認知這塊還是寥寥無幾,很多時候都只能夠通過孩子的世界去完成。
爸媽要做的事情,應該是及時告訴孩子,怎麼做事正確的,怎麼做才算是符合常理的。
孩子的做法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只不過是表達的方式不太對。從這個細節中,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孩子從小就懂得怎麼去感恩,可以看得出孩子的成長環境是非常溫馨和諧的。
父母們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夠以一種正常的方式去表達愛意的話,父母應該在自己的平時生活中,就應該多加注意自己愛的表達,孩子能夠耳濡目染,從而知道怎麼去表達。
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除了以家長的身份去相處,還有一個身份是朋友。父母們應該和孩子多溝通,嘗試去明白孩子眼中的世界,這樣兩個人的表達就能夠在同一頻道上。
這樣就能夠在互相理解的時候,以雙方都認為是正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久而久之,家長們就能夠更好地去引導孩子。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