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人講起過一些神話傳說。例如:女媧補天、後裔射日、夸父逐日等;這些先祖戰天鬥地,勇猛激進的故事,無疑激勵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那麼,在我們悠然神往的同時,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神話故事的真偽,遠古時期又究竟有沒有十個太陽?
如果這些事跡只是古人憑藉想像,憑空捏造的,為何會流傳至今,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而如果這些事跡是真實存在的,當時又具體發生了什麼,在古人的口口相傳後,我們又該如何去解讀?這一切或許可以在《山海經》的記載中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上古奇書《山海經》作為中國神話的開山鼻祖,記載了數之不盡的神話傳說。而如果我們將這些神話故事單獨拿出來看,雖然足夠經典,卻略顯單薄,也遠遠沒有西方神話那樣龐大的人物譜系與社會結構。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些故事聯繫在一起,人們就會發現許多顛覆認知的內容。
首先,我們要知道,《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故事,是屬於一脈相承的。這是因為,先秦時期此書的作者,是根據觀看「山海圖」,加上網羅民間故事來撰寫的,並不是憑空想像來杜撰的,而是有所依據。
只不過,可能撰寫此書的作者,由於認知有限,許多實際發生的事情就被莫名的誇大了,被鍍上了神話的外衣,其中就包括十個「后羿射日」的傳說。接下來,我們就用現代人的視角,來解讀下這些神話傳說,看看會不會有不同的收穫。多個「太陽」也許真的存在過,只不過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樣子。
其實,如果我們將這些故事,如女媧補天、後裔射日、十日殺女丑,並不難看出,當時的世界應該正在經歷一場大災難,也就是「流星雨」撞擊地球。而後更是爆發了史前大洪水,在這之後又出現了,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傳說。那麼,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
其實,在中國各個民族流傳的傳說中,關於射日,射月,捕日的民間故事多達百起,並不單單只有「后羿射日」,由此可見在那個年代,「太陽」並不是一個稀罕物。而且《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有赤犬,名曰天犬。」,這裡所謂的天犬就是指的流星。在這場流星雨襲擊地球過後,地球氣溫升高,水分蒸發很快,而後當氣溫降低後,爆發了著名的史前大洪水。
無獨有偶,曾有天文學家指出,在遠古時代,確實有一顆巨大的天體從地球擦過,形成了流星雨。而後撞向了穀神座附近的行星,如今仍可以在穀神星附近,觀測到大量的行星碎片。而且當時,也就是遠古時期,正好有九個較大的碎片,形成了飛星,加上太陽剛好十個。
當然,這很可能《山海經》作者在觀看「山海圖」時,看到的現象。實際上,后羿並沒有射過這九個飛星,而是射下了一些當時襲擊地球的行星碎片。一切都只是誤會而已,《山海經》也沒大家想的那麼荒誕離奇,很可能記載的就是上古歷史。
建議大家都都讀一讀《山海經》,可以了解你所不知道的世界,豐富自己的想像力,如果只是把他當成科幻故事書,也是非常精彩的。
想看的朋友可以看這套全注全譯的白話文版本,文字沒有刪減,語言通俗易懂, 而且還有詳細注釋,讀起來非常輕鬆。除了通俗易懂的文字,更有配圖來幫我們更好的了解書中所描繪的事物,圖文並茂增加閱讀時的樂趣,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讀。
翻開書就可以帶你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你從未見過的世界,看完之後還能當成故事講給孩子聽。
一本可以讓你學習的書,一本可以讓你當故事看的書。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