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2020-12-27 國學小達人

說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時候,難免不會再次提起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魯迅曾寫過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阿長與<山海經>》,裡面便寫到了樸實善良的長媽媽為他買得《山海經》,他從這本書中了解到了《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看到了這些故事中古代英雄們的勇敢抗爭精神,這對他而言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這裡小編提到的魯迅版的《嫦娥奔月》,是出自他的短片小說集《故事新編》,其中《奔月》一章,魯迅對后羿和嫦娥之間發生的故事進行了新的改編,讀來也是十分有趣,引人深思。

《山海經》中記載的《嫦娥奔月》故事情節:

后羿在為人類射殺九個太陽後,天帝因痛失九子有些悶悶不樂,將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貶下凡間。后羿深感對不住妻子,想著凡人終有一死,於是便到西王母處求取了不死藥。傳說這不死藥僅剩一顆,兩人吃了可長生不老,一人吃了可飛天成仙,后羿甚是欣喜,與嫦娥約定在結婚周年那天共同服下。誰知嫦娥沒能耐得住誘惑,在后羿出去打獵的時候,獨自吃下了不死藥,又怕背棄丈夫被其他神仙嘲笑,於是便飛去了月宮。不料月宮空無一人,十分冷清,最後嫦娥在孤獨、悔恨中慢慢化成了月精白蛤蟆。

魯迅《故事新編》中的《奔月》故事情節:

后羿因射日成了英雄,他和妻子在凡間生活,靠打獵為生。儘管后羿擁有無人能及的神箭術,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已經沒有可獵之物了,如今附近只剩下烏鴉、麻雀之類,書中有描述到后羿的一段心理活動:他於是回想當年的食物,熊是只吃四個掌,駝留峰,其餘的就都賞給使女和家將們。後來大動物射完了,就吃野豬兔山雞;射法又高強,要多少有多少。他不覺嘆息,「我的箭法掌太巧妙了,竟射得遍地精光。那時誰料到只剩下烏鴉做菜……。如今,嫦娥每天也只能吃著「烏鴉炸醬麵」,她對此十分不滿,常常埋怨。后羿於是跑到百裡外去打獵,卻不小心射到了一個老婦人的母雞,最後用炊餅換了回來。在回家路上他遇到了背叛自己的逢蒙,逢蒙一心想置后羿於死地,不料后羿靠「齧鏃法」救了自己,面對逢蒙的叫罵,后羿絕望地搖了搖頭走了。可當后羿返回家中時,卻發現嫦娥不見了,問了府中的侍女,說道看見一道黑影飛上了天,他這才反應過來妻子應該是服了仙丹上天了。后羿十分憤怒,派人拿來射日弓對著月亮射了三箭,大家見那月亮抖了下,以為要掉下來,誰知再看那月亮還安然懸著。后羿冷靜下來,吩咐侍女去做些吃的,自己決定明天再去找道士要一副丹藥吃了去追自己的妻子。

魯迅在《奔月》中塑造的這幾個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特點。

后羿,自己的神射術無奈都用在了普通的打獵上,為了生存溫飽,以及為自己的妻子提供物質上的滿足,他到處奔波,可以說是一個體貼的男人,但從文中的描述,又不免覺得他有些怕老婆,或者說是怕自己沒有辦法給妻子交代。在誤殺了老婦人的母雞後,又拿炊餅作為交換,可見他善良樸實的一面。但最後遭到嫦娥的背棄,憤怒過後仍決定去追隨妻子,不免顯得在愛情裡有些軟弱,不再是昔日我們所看到的那個射日英雄。

嫦娥,過著普通女子的生活,因粗茶淡飯對丈夫不滿,常常抱怨,並非一個體貼溫柔的女子。後來又自己吃了丹藥離后羿而去,可以說是十分絕情、世俗了。

老婦人,只是道聽途說,便斷定是逢蒙與別人合夥在堯爺的時候射死的野豬和蛇,對后羿一無所知,見識淺薄,麻木無知,後又一直追著后羿賠她母雞,實在是不討喜。

逢蒙,背叛后羿,還一心想將他置於死地,陰險狡詐。

對於魯迅的《奔月》,多是生活化的用語,讀來十分有趣,也不免讓我們從中深思一些問題,比如后羿到後來再無可獵之物,大概反映的就是濫殺濫捕,最後只會自食惡果,嫦娥對他的背棄,讓人聯想到「物質是愛情的基礎」,反映的是一些人身上的世俗功利性,而老婦人的那些言語,也許正是魯迅對當時人們思想麻木的一種現實批判等。當然這也只是小編的一些個人感悟和猜測,大家不妨去讀一讀《故事新編》,看看魯迅筆下對這些神話貼近現實的改編,或許會有新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嫦娥奔月」的秘密
    「嫦娥奔月」是中華先民夢想奔往月宮的美麗神話傳說。那麼,嫦娥為什麼要奔月?這個神話與洛陽又有怎樣的聯繫? 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我市著名文史學家蔡運章說,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臺秦墓出土竹簡《歸藏易》,其中《歸妹》卦辭記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昔者恆(嫦)我(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歸藏易》成於戰國早中期,比過去最早記錄「嫦娥奔月」傳說的《淮南子》(成書於西漢中葉),要早300年左右。
  • 中秋:原來嫦娥出現的這麼早,難怪嫦娥奔月會有這麼多的故事版本
    許多人小時候總是會望著天空中那輪圓圓的月亮,想著裡面是不是真的住了一個仙女,仙女是不是還有一隻可愛的兔子,想著月宮應該是什麼樣子,想著自己能否去月亮上看一看。年幼的我們,對未知充滿好奇,渴望著去了解那些我們不曾看見過的新奇事物。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國人民都不陌生,但其實這個故事有很多的版本,就是不知道大家聽得都是哪一個版本了。
  • 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變成了現實
    千年前,嫦娥奔月只是一個故事;千年後,嫦娥奔月卻成了現實。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拜月等。神話故事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遠古時期,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將大地曬得異常焦熱,後來后羿射掉了其中的九個太陽並讓剩下的一個按時升起降落,此後百姓們又可以安心生產並把后羿當成大英雄。很多人也拜后羿為師學習武藝,這些人中確有一個叫逄蒙的奸詐貪婪小人。
  • 嫦娥奔月,這可能不是神話,而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你相信嗎
    本文要講解的內容,會超乎我們平時對先古神話的認知。嫦娥奔月與后羿射日是大家都熟悉的「神話故事」,但是這兩個神話,可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這個歷史事件涉及到堯帝的「華夏統一」。后羿射日,是爭奪「部落首領」的行為;嫦娥奔月是二人分開,歸附不同陣營的事情。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南北朝時期的謝莊在《月賦》裡說:「《淮南子》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常娥竊而奔月。」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摘了《淮南子》裡的這句話。很顯然,公認的說法是嫦娥最早出現在《淮南子》中。對《淮南子·覽冥訓》上所說的「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句,東漢時期高誘作的註解云:「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
  • 故事來自於民間?別把《山海經》當神話,也許真的存在過
    《山海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神話記本,但別把它當神話,裡面的神話故事看起來離奇但或許真的出現過,而是人類文明缺失的一環。《山海經》與《聖經》中離奇的相仿的片段一直以來,人們都將《山海經》當作是一個神話故事畫本來對待,但讀過山海經與聖經的人卻發現,在這其中記載的差不多同一時期,大地曾發生了一次毀天滅地的洪水,這導致人類文明的倒退。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嫦娥奔月那麼,嫦娥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嫦娥本來的姓姮叫姮(héng)娥,《淮南子》這本書的作者劉安在記述這個神話時,因避當時天子劉恆名諱,所以才有了嫦娥一說。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顧菟,有說是楚語中的虎(魯迅),有說是蟾蜍(聞一多),主流則解釋為兔子(王逸)。四川新津漢代畫像石中的羽人形象嫦娥原不叫嫦娥 漢代以前,嫦娥還不叫嫦娥,叫姮娥,漢人為避文帝諱,改稱嫦娥。現存最早記錄嫦娥奔月的文獻是成書於漢初的《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淮南子》嫦娥在漢代已不再孤單,那時月中不僅有玉兔,還有蟾蜍。在西漢初期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中,月上繪有蟾蜍和玉兔。劉向《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何?」
  • 嫦娥奔月與最高理想
    嫦娥奔月,這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美麗夢想基本實現,再過五年,預計第一個炎黃子孫會登上月球,嫦娥奔月真正實現,當然這嫦娥大概率是帥哥,不是美女。中華先祖登月的夢想歷史悠久,在五千年之久,應該比西方國家更早吧。唐堯虞舜距今五千年之久,夏朝距今4000多年,商朝距今3000多年。最早紀錄嫦娥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記錄了堯帝時代后羿的故事。
  •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深藏著這麼一些奧秘?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國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了吧!但是想要精深領悟和認真挖掘,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各人的觀點不一樣,故事的版本也有些區別,需要我們耐心地來欣賞這種東方古典美!嫦娥奔月故事有東方古典美剛一上來,這不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嫦娥奔月的讀音問題,嫦娥奔月拼音讀音,怎麼讀「奔」字?
  • 張一一稱「嫦娥奔月遺址」在嶽陽新開村
    最近,湖南籍著名青年作家張一一再度發聲,「嫦娥奔月遺址」應就在距嶽陽市郭鎮倉田村「嫦娥故裡」1公裡處的新開村鷹峰山巔。近年來,江西宜春、江蘇揚州、山東日照、河南新密、湖北鹹寧等地都曾對「嫦娥故鄉」提出過歸屬的主張。而與「韓二」(韓寒)、「唐三」(唐家三少)、「郭四」(郭敬明)並稱「新四大才子」的作家張一一,多年前便從「神話說」「歌謠說」「地名說」等多個角度以文獻和事實考證的「嫦娥故鄉在今嶽陽倉田村」被業內專家學者廣為採信,認為其最具有說服力。
  • 嫦娥奔月,是因為吃不慣烏鴉肉的炸醬麵?——魯迅版舞臺劇《奔月》12.9-11西區劇場
    前言魯迅先生,對於經歷了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 天下奇書《山海經》,到底寫了什麼?如何更好地讀懂它?
    包羅萬象的千古奇書即使你不了解《山海經》,你也不可能不知道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它們被寫進語文課本,從小學時代就印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記憶深處,而這些成語的出處全部都是《山海經》。
  • 在歷史的地平線上:中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中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嫦娥是后羿的妻子,長得十分嬌美動人。后羿為了替天下百姓除害,經常離家外出,留下嫦娥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家中。嫦娥幹完了活,總是喜歡坐在鏡子前照看自己,顧影自憐,以此消磨時間。
  • 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 嫦娥為何奔月?玉兔為何搗藥?若真較真追究 故事就大不一樣了
    從此與丈夫后羿天人兩隔,嫦娥居於廣寒宮中,一個人後悔自責,孤苦一生。後來李商隱也曾感慨道:「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於是,嫦娥小姐姐就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兔女郎!而吳剛,就成了中國版的西西弗斯,加繆要是中國人,大概就把他那本小冊子《西西弗斯的神話》更名為《吳剛的神話》了吧?廣寒宮,是宇宙第一超級大冷宮,比《延禧攻略》裡的還要冷,實在是太寂寞了。
  • 濰坊古代神話——從小耳濡目染的嫦娥奔月,原來是來自於濰坊!
    嫦娥奔月我想是每個人都知曉的神話傳說,講述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在濰坊寒亭區寒亭二村的雲臺山高廟,傳說為當年嫦娥升天的地方。如今已成為附近村民祭祀的場所,每逢初一、十五,村民都來此祭祀,重溫遠古時期嫦娥奔月的美麗景象,並將此傳說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在寒亭,關於嫦娥奔月流傳著三種說法。一是嫦娥在浴池旁一座能照出人影的石碑裡,看見了自己的三生。想永葆青春的嫦娥,便隨著雲彩一樣的水霧飄到了月亮上。
  •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總是令人無法忘懷,而嫦娥作為中國神話中有名的人物,不管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或者是其他的傳說,人們都在喜歡嫦娥的同時也會做更多的了解。但是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嫦娥是上古神話人物。對她的稱呼有很多種。
  • 歷史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講了后羿趁著這八月十五講講嫦娥為什麼奔月,傳聞后羿射殺九日降妖獸有功,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服下後可列位仙班,后羿捨不得嫦娥自己在凡間,想與嫦娥共度餘生,便將仙藥交於妻子嫦娥保管。這事剛好被門徒蓬蒙看到心生歹念,便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藥向天上飛去。
  • 《山海經》:神話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之美及對後世的意義
    《海經》則主要表現"海外"世界,記述更隨意,大多描寫神話、西域方國,虛無縹緲卻又瑰麗璀璨。《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有我們熟悉的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還有許多關於女性的神話故事,如女媧補天、黃帝女魃、嫦娥奔月、武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