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2020-12-13 逗哥說歷史

講了后羿趁著這八月十五講講嫦娥為什麼奔月,傳聞后羿射殺九日降妖獸有功,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服下後可列位仙班,后羿捨不得嫦娥自己在凡間,想與嫦娥共度餘生,便將仙藥交於妻子嫦娥保管。這事剛好被門徒蓬蒙看到心生歹念,便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藥向天上飛去。

但是成了神仙就不能輕易回到凡間了,由於對后羿的思念便選擇了離后羿最近的廣寒宮一人孤寂常日玉兔為伴。后羿知道後心痛不已,日日思念,一位仙人便給后羿指點方法,八月十五月圓之夜,用麵粉做成圓月形狀,在呼喚嫦娥的名字就可以團圓了,后羿照做果然見到了月中飛來的嫦娥。

後來各種麵粉做出來的圓團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各式月餅。八月十五這天由家中長者將月餅按人數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者便為其留下一塊,表示合家團圓。

相關焦點

  • 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變成了現實
    千年前,嫦娥奔月只是一個故事;千年後,嫦娥奔月卻成了現實。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拜月等。神話故事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遠古時期,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將大地曬得異常焦熱,後來后羿射掉了其中的九個太陽並讓剩下的一個按時升起降落,此後百姓們又可以安心生產並把后羿當成大英雄。很多人也拜后羿為師學習武藝,這些人中確有一個叫逄蒙的奸詐貪婪小人。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嫦娥奔月那麼,嫦娥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嫦娥本來的姓姮叫姮(héng)娥,《淮南子》這本書的作者劉安在記述這個神話時,因避當時天子劉恆名諱,所以才有了嫦娥一說。
  • 嫦娥奔月,這可能不是神話,而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你相信嗎
    本文要講解的內容,會超乎我們平時對先古神話的認知。嫦娥奔月與后羿射日是大家都熟悉的「神話故事」,但是這兩個神話,可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這個歷史事件涉及到堯帝的「華夏統一」。后羿射日,是爭奪「部落首領」的行為;嫦娥奔月是二人分開,歸附不同陣營的事情。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說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時候,難免不會再次提起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
  •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深藏著這麼一些奧秘?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國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了吧!但是想要精深領悟和認真挖掘,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各人的觀點不一樣,故事的版本也有些區別,需要我們耐心地來欣賞這種東方古典美!嫦娥奔月故事有東方古典美剛一上來,這不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嫦娥奔月的讀音問題,嫦娥奔月拼音讀音,怎麼讀「奔」字?
  • 在歷史的地平線上:中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中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嫦娥是后羿的妻子,長得十分嬌美動人。后羿為了替天下百姓除害,經常離家外出,留下嫦娥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家中。嫦娥幹完了活,總是喜歡坐在鏡子前照看自己,顧影自憐,以此消磨時間。
  • 嫦娥奔月與最高理想
    嫦娥奔月,這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美麗夢想基本實現,再過五年,預計第一個炎黃子孫會登上月球,嫦娥奔月真正實現,當然這嫦娥大概率是帥哥,不是美女。中華先祖登月的夢想歷史悠久,在五千年之久,應該比西方國家更早吧。唐堯虞舜距今五千年之久,夏朝距今4000多年,商朝距今3000多年。最早紀錄嫦娥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記錄了堯帝時代后羿的故事。
  • 「嫦娥奔月」的秘密
    「嫦娥奔月」是中華先民夢想奔往月宮的美麗神話傳說。那麼,嫦娥為什麼要奔月?這個神話與洛陽又有怎樣的聯繫? 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我市著名文史學家蔡運章說,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臺秦墓出土竹簡《歸藏易》,其中《歸妹》卦辭記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昔者恆(嫦)我(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歸藏易》成於戰國早中期,比過去最早記錄「嫦娥奔月」傳說的《淮南子》(成書於西漢中葉),要早300年左右。
  • 濰坊古代神話——從小耳濡目染的嫦娥奔月,原來是來自於濰坊!
    嫦娥奔月我想是每個人都知曉的神話傳說,講述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在濰坊寒亭區寒亭二村的雲臺山高廟,傳說為當年嫦娥升天的地方。如今已成為附近村民祭祀的場所,每逢初一、十五,村民都來此祭祀,重溫遠古時期嫦娥奔月的美麗景象,並將此傳說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在寒亭,關於嫦娥奔月流傳著三種說法。一是嫦娥在浴池旁一座能照出人影的石碑裡,看見了自己的三生。想永葆青春的嫦娥,便隨著雲彩一樣的水霧飄到了月亮上。
  • 寓言故事的成語:嫦娥奔月
    故事導讀:  嫦娥奔月 相關TAG檢索:四字成語,四字 【成語故事】傳說古代天空中有10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為民除害射掉了9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藥。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藥,突然她就成仙飛向天宮,王母娘娘懲罰她,  【拼音】cháng é bēn yuè  【成語故事】傳說古代天空中有10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為民除害射掉了9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藥。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藥,突然她就成仙飛向天宮,王母娘娘懲罰她,讓她在廣寒宮裡思過。
  • 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 中秋:原來嫦娥出現的這麼早,難怪嫦娥奔月會有這麼多的故事版本
    又到一年中秋節,又是闔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好日子,中秋夜晚,在月光的沐浴下,大人們又開始和孩童們講起「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國人民都不陌生,但其實這個故事有很多的版本,就是不知道大家聽得都是哪一個版本了。不過在說故事版本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與嫦娥有關的一些小知識,畢竟她不僅僅是一個神話傳說,還具有很高的文史價值,也曾被放在許多詩詞歌賦之中,因而也具備很高的審美價值。
  •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總是令人無法忘懷,而嫦娥作為中國神話中有名的人物,不管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或者是其他的傳說,人們都在喜歡嫦娥的同時也會做更多的了解。但是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嫦娥是上古神話人物。對她的稱呼有很多種。
  • 黃振輝老師 | 嫦娥奔月
    中秋節的重頭戲是賞月,其歷史非常久遠,可能有3500-5000年以上;然而吃月餅的歷史較短,約有1400年,典故出自唐朝,皇帝賞科舉才子吃圓餅而發展出了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之外,還有拜月的習俗,這大體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其實比高誘更早的張衡,在他不朽的天文學名著《靈憲》中,也說到了嫦娥的故事,已經有了細節,也有了情節。東晉時幹寶作《搜神記》,把《靈憲》中的話完全引了進來,標為嫦娥奔月的故事:「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驚。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 六年級下冊《嫦娥奔月》教學設計帶你一起了解有關嫦娥的故事
    2、指導學生簡要複述這個故事,再寫下來。3、體會神話傳說想像豐富、故事情節離奇曲折的特點。教學重點: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引導學生感悟我國古代先民的堅強意志和美好品質,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簡要複述這個故事,再寫下來。
  • 從小聽到大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實真相是?
    特別是關于美人嫦娥姐姐的故事。作為古代的抓馬女王,嫦娥姐姐的故事怕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單單一個喜聞樂見的「嫦娥奔月」的傳說也有無數版本。關於美若天仙、生活幸福的嫦娥為什麼會奔月呢?她又是如何奔月的?人間眾說紛紜。1、被逼無奈版:后羿射日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嫦娥奔月,不再是傳說!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我們就講講嫦娥奔月史。這說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商代已經流傳。而嫦娥的丈夫后羿,又是夏代諸侯,曾從太康手中篡奪政權,「後」就是「王」的意思,「羿」是指善射者,后羿射日,大概是影射了這次政變。後來后羿又被逢蒙或寒浞所殺,廣寒宮據說乃是寒浞的宮殿。到了戰國,嫦娥有了一隻寵物。屈原《天問》首次提到了月兔,「夜光何德,死而又育?
  • 張一一稱「嫦娥奔月遺址」在嶽陽新開村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9日訊(屈 豔)近日,嫦娥四號探測器著陸月球背面,為避高溫「午休」一周,等待10日被「喚醒」,引發國際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社會各界的持續熱議,「嫦娥熱」也隨之興起,有關「嫦娥故裡」和「嫦娥奔月遺址」的討論為市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