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總是令人無法忘懷,而嫦娥作為中國神話中有名的人物,不管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或者是其他的傳說,人們都在喜歡嫦娥的同時也會做更多的了解。但是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嫦娥是上古神話人物。對她的稱呼有很多種。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有稱其姓純狐,名嫄娥。
傳說,嫦娥是上古時期帝嚳的女兒,因為嫦娥美貌無比,所以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的男子在看到嫦娥時,總是會被嫦娥的美麗深深的吸引住。一開始帝嚳給嫦娥取名叫做姮娥,但是因為西漢時期,姮娥之名與漢武帝劉徹相衝,所以把她的名字改為嫦娥。另外也有人覺得嫦娥的性情比較好,所以將嫦娥也稱作嫄娥,在神話中,嫦娥因為不小心吃下了不死藥,從而升仙。
其實嫦娥別稱還有很多,在道教中,嫦娥被稱作太陰星君,也叫月神。因為在道教中,是以月亮作為陰晴圓缺的指示,所以那個時候,人們喜歡將居住在月宮的嫦娥稱作太陰星君。而在歷史不斷發展過程中,嫦娥還有一些很美麗的別稱,那就是素娥,嬋娟以及桂魄,這些別稱的由來,很多是因為嫦娥居住在月宮中,因此被賦予。這些嫦娥別稱不僅僅好聽,而且還具有詩情畫意的味道。
當然嫦娥別稱還不止以上所提到的,嫦娥的別稱還有很多,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嫦娥的別稱是多種多樣的,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在道教中,嫦娥為月神,又稱太陰星君,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后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嫦娥的別稱,和素娥、嬋娟、桂魄等是一樣的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讚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漢代傳說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 嫦娥的故事還在續寫。不過,人們對嫦娥的同情也是永恆的:李白曾有詩感嘆嫦娥:「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李商隱也曾感慨道:「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更多的人還把嫦娥當作了可以聊天的朋友。天上的嫦娥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而中華民族在嫦娥形象上寄予的厚望,也不會少,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說明了這一點。